?

從《大城小事》看民生調解類節目的敘事之道與創新發展

2024-02-18 14:25張鋪秋趙秋實
新聞世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敘事

張鋪秋 趙秋實

【摘? ?要】民生調解類節目作為人民調解與電視媒體相互合作的新型探索模式,為日常糾紛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本文以重慶廣播電視臺的調解類節目《大城小事》作為研究案例,從時空敘事邏輯、懸念沖突安排以及真實背景下的“人為表演”等角度分析節目的敘事實踐方式,同時探析其在融媒體環境下的創新發展思路。面對新環境與新挑戰,民生調解類節目只有兼顧“情”與“法”的統一,滿足觀眾信息需求,積極擁抱新媒體,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關鍵詞】民生調解類節目;大城小事;節目轉型;敘事

對于“和”文化的追求,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謙讓溫良的君子之風,“化干戈為玉帛”的處事方式,“無訟”與“評理”的思想成為歷代所推崇的一種社交準則。這其中所蘊含的平等協商,以和為貴的觀念,也映射于電視節目的創作之中。民生調解類節目正是這種文化觀念在電視媒體中的一種延伸表現形式。

一、民生調解類節目的“出場”

最高法數據顯示,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最高法受理案件22.7萬件,審結22萬件,同比分別上升2.31倍和2.27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31億件,審結、執結2.26億件,同比分別上升1.34倍和1.31倍。[1]在這種情況下,民生調解類節目作為人民調解的一種新型探索方式,順應社會發展和大眾需求而產生。

民生調解類節目以“調解糾紛、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為宗旨,以老百姓為報道主體和傳播對象,圍繞普通民眾的衣、食、住、行、教育、就業、醫療等一系列問題,關注普通人的情感訴求和自身利益,為民眾搭建了一個“訴說”與“評理”的公共窗口。節目中主持人、當事人與人民調解員的深入互動與對話不僅為當事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機會,推動矛盾的化解,也讓觀眾在充滿煙火氣與生活味的敘事中能夠主動代入,在觀察他人生活的過程中得到情緒調劑和心靈滿足。

受大環境的影響,各省市電視臺順應風口,陸續推出民生調解類節目。以重慶廣播電視臺為例,其都市頻道(2021年6月1日更名為“社會與法頻道”)于2012年在重慶市司法局的指導下依法設立“都市頻道電視人民調解委員會”,陸續推出《大城小事》《都市700》《家事有道》等多檔專業調解欄目。其中《大城小事》關注重慶本土發生的大小事件,通過真人秀的形式,以調解為目的,溝通為手段,派出調解員針對侵權賠償、合同糾紛、家庭矛盾等問題進行現場調解?!昂脗€重慶城,三千多萬人,大城小事多,每晚六點整,給你擺一哈黑管用的大城小事”。節目延續了傳統民生新聞在本土地域性上的親民特點,由本地重慶嬢嬢們擔任欄目調解員,落腳于百姓生活,用重慶方言調解并解決百姓生活中遇到的糾紛與困難,提供切實的幫助與溫暖。本文立足于社會轉型的視角,以民生調解類節目《大城小事》作為具體案例,從傳播學、敘事學、法學等角度分析民生調解類節目的敘事之道及其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發展思路。

二、民生調解類節目的敘事之道

如何“講故事”,如何“講好故事”,如何讓觀眾“聽見故事”,提升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是節目制作者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對于民生調解類節目而言,講述好這些生活氣息濃厚的家常小事與連貫統一的敘事策略分不開。

(一)時空交響營造沉浸氛圍

在敘事的文本中,時間和空間是兩個關鍵元素,它們為故事的展開提供了背景和框架?!洞蟪切∈隆吠ㄟ^對敘事時間與空間的統籌規劃來描繪情節發展,為觀眾營造了“沉浸式”觀感和“在場感”體驗。

在敘事的時間安排上,節目并不拘泥于線性的敘事結構安排,采用倒敘的方式回溯故事的全貌,一步步揭示真相。節目常將高潮部分置于片頭,讓關鍵事件提前呈現,用矛盾的起因吊起觀眾胃口,接著通過一個時鐘倒轉的場景,將時間撥回幾個小時前,陸續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和當事人的訴求,帶領觀眾去找尋答案,使其產生了繼續觀看的欲望。這種類似于新聞寫作中“倒金字塔”的結構方式讓節目更加引人入勝、更具觀賞性和感染力。

在敘事空間的把握上,《大城小事》充分發揮空間對于敘事效果的提升作用,利用敘事空間的營造和設計提升節目的說服力和吸引力。在虛擬演播室里室內的橙黃色背景與背景板上“幫到底”三個大字,既清晰地表明節目宗旨,又形成了暖色調的溫暖氛圍,凸顯節目的人情味與溫度。在真實調解現場雙方當事人協商的畫面中,“對質”兩個字在特效的作用下燃出熊熊火焰,使得節目的戲劇沖突感倍增,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效果。

《大城小事》通過敘事時間的安排與敘事空間的布置增加作品的沉浸體驗,使得畫面信息更加生動、細膩地傳遞給觀眾,觸發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二)懸念沖突增強故事張力

“文似看山不喜平”。任何藝術創作都離不開矛盾,也離不開懸念與沖突帶來的情節沖擊與情緒感染。在民生調解類節目中,同樣通過懸念與沖突的設置,增強故事敘述張力,激發觀眾的好奇心,提升故事的可觀性。

在《大城小事》當中,故事張力常常通過懸念與沖突展現,節目中當事人之間情緒化的表現與火藥味十足的爭吵不僅符合觀眾“看熱鬧”的心理,滿足“吃瓜群眾”的好奇心,還能夠增強整個故事的曲折性與戲劇性,為家庭瑣事描繪出“看點”。節目經常利用標題設置懸念,如“為買鹵肉,夫妻鬧翻臉”“拖鞋擺放不齊 丈夫被妻子懷疑”“大姐突然不管老母親,究竟是何原因”等,這些標題調動觀眾情緒,引發觀眾對后續內容的心理期待。

另外,《大城小事》也十分注重敘事過程中沖突情節的參與,在《弟弟不給贍養費 姐姐大有意見》這期節目中,兄弟姐妹6人在調解現場針鋒相對,現場火藥味十足。老六說母親在得到拆遷款后一直隨五哥居住,暗示是五哥私吞了母親的拆遷款,老六的妻子更是揚言“一分錢都不會拿”,使矛盾更加激化,隨后老五妻子開始推搡老六妻子,四姐前去拉架,二姐拿出掃帚條想要加入打斗,一時間現場亂成一鍋粥。這種充滿戲劇性的沖突場景給觀眾帶來直觀的感官刺激,通過緊張的情緒引導讓觀眾更加投入到節目之中。

利用懸念與沖突,《大城小事》將一件件生活小事生動地呈現于觀眾面前,構建自身節目特色,提升節目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三)人為“表演”強化敘事效果

作為一檔民生調解類節目,《大城小事》中上演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件,這確保了節目的真實性。出于收視效果和觀看體驗的考慮,節目也需要通過一些刻意的前臺“表演”以增強敘事效果。這些“善意的表演”不僅不會對節目的真實性與可信度造成不良影響,還能提升節目的可觀性,增強敘事的完整性。

“誒,二樓好像有人在吵架一樣,嫩個我們上去看一下是囊個回事?!薄澳闶莤xx嗎?是你給我們《大城小事》打的電話嗎?剛剛看你們吵得很兇,是怎么回事?”在節目中,這兩句話是常見的“開場”方式,節目組以偶遇的方式加入到具體事件之中,成為事件的參與者??此普`打誤撞實則是精心安排,以這樣一種方式介入事件不僅增添了節目的生活氣息,也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此外,在節目中事件當事人往往會表現出一些情感和行為,制作者通過對這些行為的抓取提升節目的娛樂性,也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例如,在調解活動剛剛介入時,調解員放下求助人的電話來到現場,就會碰上當事人爭吵、謾罵甚至斗毆的畫面,當事人憤怒、悲傷等情感在鏡頭中一覽無余地展現。在經過調解后,當事人一改起初的橫眉冷對,喜笑顏開地圍坐在一起吃飯,這些情節看似巧合實則精心安排,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之上增強了敘事效果。

三、民生調解類節目的創新發展路徑

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新的傳播方式不斷涌現,傳統電視媒體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民生調解類節目也面臨著收視率下降、創收斷崖式下跌等問題,亟需開拓創新,探求新的發展道路,提升節目的影響力。

(一)講情又重法,提升節目法治內涵

作為民生調解類節目,情理交融是非常重要的,既要講究人情味,又不能缺失了節目“依法調解”的初衷,要保證調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大城小事》主打解決家庭、鄰里糾紛,而女性角色更易于事情的解決,所以選擇一個熱心大媽作為和事佬是最合適的。[2]在《大城小事》中,遺產繼承、老人贍養、婚內出軌、家暴等家庭矛盾最為常見,面對這些家長里短的糾紛時,調解員大媽們基于傳統文化語境中“以和為貴”的思想,通常會選擇用“都是一家人”“血濃于水”“只有這一世的姊妹,哪來下一世的姊妹”“夫妻之間小打小鬧很正?!薄葢┣械难赞o喚起求助人心中的情愫,接著采取“各大五十大板”的“和稀泥”策略解決問題。即使法律中有明文規定,也通過打“感情牌”的方式讓當事人放下對利益的追求和個人權利的維護。這種調解方式看似最終取得了和和美美的結局,但對當事人以及觀眾來說并沒有起到警示作用。對于事件中所涉及的違法行為,需要通過專業的法律人深入解讀才能讓當事人及觀眾明白問題的嚴重性,從而敬畏、遵守法律,依法為鑒,及時糾正自身的行為。

雖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在中國人中常見的為人處事方式,但將法律問題過分人情化,會消解節目的普法作用,還會讓觀眾產生誤解。傳統媒體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權威性,但民生新聞在宣傳政府部門大政方針時,有時顯得力不從心,其實這正是我們大有可為的地方。[3]民生調解類節目應把握好講情與守法的分寸,在講好故事的同時解讀好法律,提升節目的法治內涵,通過節目自身的力量延伸普法觸角,發揮自身的輿論引導功能。

(二)樹立擔當思維,滿足觀眾信息需求

隨著新媒體強勢崛起和信息的海量增長,觀眾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自主選擇權,電視媒體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生存環境愈發艱難。一檔節目要想抓住受眾,只有樹立擔當思維,滿足觀眾的信息需求,才能在同類型節目中脫穎而出。

優秀的電視節目在選題和表現上應呈現出“選題的故事化、敘事的情感化、人物的個性化”[4]。對于民生調解類節目而言,民生百態是其關注的重點,然而大多數節目僅僅看到了“民生”,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百態”。在節目中,困擾著市民的似乎只有家暴、出軌、贍養父母、分割財產等問題,而對于其他話題則涉及較少。選題的單一性和同質化限制了節目的多樣性和全面性,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因此,《大城小事》應積極拓展調解范圍,將事件話題擴展至勞動糾紛、合同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同樣具有關注度的話題,也能夠更好地反映社會百態,呼應民眾需求。同時,為更好拓展選題來源,節目制作方應與司法部門持續深入合作,為節目提供更加權威和專業的調解支持。

(三)積極擁抱新媒體,拓寬未來發展空間

在全媒體時代,傳統電視節目必須積極擁抱新媒體平臺,利用新媒體手段吸引觀眾,拓寬未來發展空間。

目前《大城小事》除了每日18:00于電視上播出之外,觀眾還可以通過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視界網)及重慶手機臺觀看完整節目,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節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但對于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宣傳和推廣,《大城小事》依然存在發展空間。其新浪微博賬號“CQTV大城小事”最近更新日期為2018年5月15日,粉絲也只有1443個。其抖音平臺賬號“都市幫到底”雖粉絲量較多,達到67.5萬,但作品點贊、評論、收藏、轉發量較少,粉絲活躍度不高。針對此問題,《大城小事》應充分發揮傳統媒體與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合力,在傳播內容上深耕,對新媒體平臺上的內容進行重新編輯和創作,突出最精彩的部分,并添加字幕、特效等元素,增加內容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創作一些與節目內容相關的短視頻,以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和參與,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的內容需求,努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積極擁抱新媒體,是民生調解類節目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節目質量和影響力的關鍵所在,只有不斷創新和改進,才能更好地服務觀眾和社會,贏得更廣泛的認可和贊譽。

四、結語

《大城小事》作為一檔民生調解類節目,聚焦市井百態、家長里短,在時間與空間敘事的高度配合下,提升節目的邏輯性;加入懸念沖突元素的編排設計,使節目更具看點;利用真實基礎上的人為“表演”,強化敘事效果。在融媒體時代,民生調解類節目在新的挑戰面前應迎難而上,協調好法與情的關系,義正辭嚴講清法理,循循善誘講明事理,感同身受講透情理;堅持“以民眾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人文關懷的選題理念,滿足觀眾的信息需求,延伸節目的社會價值;與時俱進,揚長避短,加快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補和深度融合,大力構建新傳播優勢。

注釋:

[1]10年來全國法院結案量年均增長11%[EB/OL]. [2023-01-08](2023-10-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4066294

64507044&wfr=spider&for=pc.

[2]鄧曉偉.無人不識“和事佬”——淺談重慶都市頻道“和事佬”標簽的形成及深化[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9):212-213.

[3]吳立東,李濤,宿寧.從幫小忙到幫大忙? 做有影響力的節目——以《小吳來了》欄目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08):61-63.

[4]時統宇.法制類電視節目創新創優的幾個問題——以央視《法治在線》欄目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05):47-49.

(作者:張鋪秋,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趙秋實,東北師范大學新聞學碩士)

責編:周蕾

猜你喜歡
敘事
淺談《紅樓夢》敘事風格的特色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隱喻美學分析
主旋律影片《開羅宣言》敘事分析
滿族說部中的英雄敘事模式
《叫我第一名》的敘事風格探析
《建黨偉業》的愛國情懷敘事與當代啟示
平凡人悲涼的溫情與溫柔的絕望
論晚清史詞的“詞史”特質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中的隱喻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