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塔奇觀

2024-02-19 18:02童孟侯
航海 2024年1期
關鍵詞:礁石燈塔

童孟侯

和文藝扯上關系的燈塔

阿瓦尼燈塔? 庫頁島是一座狹長的島嶼,島上一直住著中國人、俄羅斯人和日本人。我們叫它庫頁島,俄國人叫它薩哈林島。1939年,日本人在島上陡峭的石頂上建造了一座高31 m的燈塔,射程可以達到15 n mile,取名“阿瓦尼”。它仿佛是大海上一座孤寂的高聳的城堡,蔚為壯觀。有時候,建立燈塔是象征主權的,至少是象征“主宰”的。

《舊金山和約》簽訂之后,日本人撤退了,阿瓦尼燈塔由俄羅斯人管理??墒?,好景不長,到了1996年,蘇維埃的旗幟從克里姆林宮降下來,這個燈塔似乎也“降下來”了,沒人理睬,任由窗戶玻璃破碎,機器生銹,墻壁剝落。它成了海鳥的樂園,到處是鳥糞。偶然有幾個旅游者想起了這個古跡,就乘小船到阿瓦尼燈塔來看看,擺個造型,拍個照片,錄個視頻,回家去了。它繼續孤寂冷清。

阿瓦尼燈塔所在的薩哈林島地勢險峻,礁石密布,氣候惡劣,人跡稀少。

俄羅斯著名作家安東·契科夫曾經被流放到這個島上,他說這里簡直是“一個冰封的地獄”!契科夫是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他和莫泊桑、歐·亨利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他要揭露沙皇的罪惡統治,要反映老百姓的苦難生活,統治者不把他視為“眼中釘”才怪呢!契科夫著名小說有《套中人》《變色龍》《第六病室》,等等,我沒有考證過,這些名篇是不是他在薩哈林島寫的。

貝爾礁燈塔? 貝爾礁燈塔屹立在蘇格蘭海,1807年動工建設,最難對付的是首先要在這塊時隱時現的礁石上挖出一個直徑13 m的地基(每天只能工作2 h,不一會兒礁石被淹沒),要等潮汐退去,運輸船才能再一次靠上來,工人趁機把一塊塊大石頭挪到礁石上去,潮水漲上來了再撤。根據燈塔設計,搬上礁石的每一塊大石重1 t,總共有2 500塊。它們還不能被簡單堆砌,而是一塊塊都要被雕琢切割,上下左右像榫頭那樣嵌合,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讓滔天的海浪摧垮。

如此艱苦卓絕,“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前前后后干了3年,燈塔總算矗立起來了,點亮了,閃光了,能助航了。

這個燈塔的成功建造應歸功于兩個人,其中一個叫羅伯特·斯蒂芬森。他是誰?他是工程師,是他說服了北海燈塔委員會,要在不可能建立燈塔的貝爾礁建立一座燈塔,這是為了海船的航行安全。這個人同時也是著名小說《金銀島》的作者的爺爺?!督疸y島》是英國出版的一部了不起的長篇小說,作者是羅伯特·路易斯·斯蒂芬森,孫子的想象力是否有爺爺的遺傳呢?孫子喜歡島嶼礁石是否和爺爺一脈相承呢?

1819年,老斯蒂芬森委托著名風景畫家透納畫一幅貝爾礁燈塔的畫。這位大畫家是世界第一海景畫家,一生畫了大量以海洋的喜怒哀樂為情感特色的油畫,比如《議會大廈火災》《戰艦歸來》《暴風雪》,等等,這些畫作讀者耳熟能詳。別看透納是大畫家,他創作起來一向頂真,在畫那幅《暴風雪》的時候,他竟然把自己綁在桅桿上,親身體驗大海的顛簸。這一次,接到老斯蒂芬森的委托,透納有沒有把自己綁在貝爾礁燈塔上呢?沒有,綁在燈塔上反而看不清燈塔,“只緣身在此山中”。透納就在自己的畫室把一幅燈塔水彩畫畫成了。

有專家認定,貝爾礁燈塔和巴拿馬運河、布魯克林大橋、胡佛水庫齊名,是世界工業的奇跡。

塞納河“燈塔”? 福樓拜是法國大作家,他的學生莫泊桑曾經這么描寫老師:“他常常一周只寫兩三頁稿紙,寫完之后,還要彈起琴來伴奏著自己的朗誦,在每一個音節上都下一番功夫?!?/p>

福樓拜就是這樣執著和浪漫,20多年夜以繼日地創作,坐落在塞納河畔的福氏書房通宵明亮,竟然成了艄公的“燈塔”。

凡是塔形建筑物,頂部裝有發光設備,可以晝夜為往來艦船測定船位、指方向,或指示障礙物,警告危險區域的,才能稱之為燈塔。福樓拜的“燈塔”只能算是一種散文化的概念、文學化的比喻。

自由和不自由的燈塔

東亭島燈塔? ?東亭島突兀在東海上,四周無屏障,無遮擋,絕對的孤零零。島高49 m,島的面積也就4個籃球場那么大。島上光禿禿,沒有泥土,所以也沒有植物。燈塔是用溶化的鐵水澆鑄在巖石上的,為了堅不可摧,不被暴風“拔”了,燈塔的門也特地做成密封的。

1983年,10號臺風襲擊東亭島燈塔,把生活區一堵墻刮倒,燈塔工馮乃信為了保證燈塔閃亮,把自己捆在粗繩子上,一格格爬到燈塔上。腳上劃了一道5 cm長的口子,鮮血直流……

馮乃信告訴我說,1973年那場臺風那才是真正的強臺風,風力達到12級,一個巨浪打來,你無論如何不會相信,從島邊一直打到山頂,再從燈塔上翻過去。生活區積水已經一米半,像游泳池。他們4個燈塔工手拉手爬出臥室,匍匐前進,就像戰士在沖敵人的防線。那個浪打在墻體上,一點點會發亮,像鬼火一樣。他三天三夜沒合眼,要保證燈塔不熄滅。

臺風總算過了,航標區的補給船接著就來了,他們痛痛快快大吃一頓,因為蔬菜放不了三天就壞了,不吃白不吃。為了御寒防濕提神,燈塔上每個人都會喝白酒,魚干和花生米就是下酒菜。

喝酒對他們來說不是大問題,喝水才是大問題,天上落下的雨水被積在儲水池里,就這么多,有人偷偷多用了一點,別人就會和他吵架。燈塔工太孤獨了,一天到晚用香煙來解悶,每天要抽兩包多香煙,大概50支吧。

科倫布雷特燈塔? 科倫布雷特群島應該是火山爆發后留下的巖石,以前沒有人居住,只有海盜和走私犯為了逃避懲罰才躲到這里。島上除了暴風雨肆虐,除了狂浪撲岸,除了與世隔絕,還是出名的“蝎子之島”“蟒蛇之島”,蝎子和蛇遍地都是,說不準就一腳踩到了這些毒蟲。

要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地方建造燈塔,派被判了死刑的囚徒去。政府承諾,只要把燈塔造起來,死刑就免了,恢復自由身。

第一批囚犯上了島,沒過多久全死了,不是死于海嘯,不是死于風吹浪打,而是被毒蛇和蝎子咬死的。第二批囚犯上島后吸取教訓,在房屋的周圍開挖溝渠,撒上石灰,把毒蛇隔開,毒蛇爬不過石灰溝。那么蝎子怎么辦?它們可不怕石灰,囚犯們就在床腳周圍放了盛滿水的罐子,原來蝎子是怕水的。

1895年,科倫布雷特燈塔經過4年的折騰,總算壘了起來,樹錐形石砌塔,高度是20 m ,照明范圍21 n mile。

開始,燈塔管理還是艱辛的,漸漸的,有兩三個燈塔工和他們的家屬在島上扎下了根,管理當局每10天到半個月給他們送一次補給,不會斷糧斷菜斷水,給的薪水還不錯。

逐漸,燈塔工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要關注發光的燈籠,修理蒸發器,擦拭玻璃透鏡,加裝煤油,為機械上發條,到島邊釣龍蝦,種植土豆,捕捉野兔,喂養雞仔,檢測水池液面高度,用線抓捕蝎子,揉面做面包,看軍用飛機在海面上實彈演習,給孩子們授課,欣賞滿山遍野的白色小花,還要到墓地去憑吊,那里埋葬著幾位燈塔工和海難遇難者。

奧地利大公曾經到島上和燈塔工生活了一段時間,他寫道:“居民們的生活像鵪鶉、云雀、鶇鳥和斑鳩一樣快樂。每當春天和秋天到來,這些鳥兒們會在這里休憩,再繼續飛向臨近的大洲或更遠的北方?!?/p>

波蘭作家顯克微支在《燈塔看守人》里說:“今天與明天完全一樣,正如串索上的兩顆念珠,只有天氣的變換,總算形成了唯一的不同?!?/p>

科倫布雷特燈塔的看守人似乎每天都過得不一樣,生活得有滋有味,這是出乎意料的。

我上過的兩座燈島

我國沿海大型燈塔有幾十座:遮浪角燈塔、牛山島燈塔、冬瓜山燈塔、大擔島燈塔、七星山燈塔、表角燈塔……名字很有趣,也很特別。其實,那是沒得選的,它們大多以地名、島名、山名來決定燈塔名,比如:有個海島叫崆峒島,在島上建立的燈塔就叫崆峒島燈塔。

燈塔大多設在地勢險峻的地方。海灘平緩,風平浪靜的地方不需要燈塔。所以,一般人接觸不到燈塔。只有那些在陸地邊緣的燈塔,比如:山東的成山頭燈塔,已經成為一個景點,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拍照,但也不能親密接觸,不能推開它厚重的門登上塔頂去瞭望一番。

我到數座沿海燈塔采訪過,并且在那里住下來,吃飯也和燈塔工搭伙。

花鳥山燈塔? 我國東海有一座云霧繚繞的小島叫花鳥山,島上水仙花盛開,花香四溢,但是山羊從來不吃那些水仙,它們知道有毒,這是馬力斯從英國帶來的花種,據說叫“英格蘭水仙”。

馬力斯是花鳥山很久很久以前的燈塔主任,除了使喚十多個中國燈塔工,除了維持燈塔正常運作,還要填寫《燈塔日志》。他把周圍海域發生的事都詳細記錄,哪艘船沉沒了,哪艘船擱淺了,哪個陌生人上燈山了。他要求中國燈塔工每個月用石灰水粉刷一遍燈塔,一是為了干凈,二是為了干燥……英國人管理這個燈塔長達70年之久,他們太清楚了,這里不是看風景的地方,這里是掐住中國東?!把屎怼钡囊?。

直到1943年,日本人趕走了馬力斯,委派了一個外號叫“大蘿卜頭”的工頭來管燈塔。他一上島就建造了一個電線房,通過海底電纜直通東京,他認為花鳥山是最重要的“軍事要地”。

1945年,國民黨派飛機轟炸花鳥山燈塔,至今,三角玻璃透鏡架上還遺留著彈痕。

直到1950年,燈塔才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來管理。

花鳥山燈塔被國際航標協會列為世界歷史燈塔。我上島采訪,是海軍燈塔班凌班長接待我的。他一路走一路說:“燈塔周圍不能種什么植物,種莊稼也不行,哪怕是一棵草也要鏟干凈,因為有植物就有泥土,泥土被海風一刮就會影響燈塔表面的干凈度。我們燈塔是非常干凈的,要做到白天沒有蒼蠅,晚上沒有蚊子?!?/p>

其實,我對燈塔的發光部位也就是它的核心更感興趣。凌班長介紹說:“花鳥山燈塔高17 m,燈籠內有628塊長短不一、角度不同的透明玻璃磨出來的透鏡。你看,它像不像一個巨型的截去頭尾的水晶橄欖核?只有這樣,燈籠才能把燈光反射出去,達到24 n mile遠?!?/p>

我忽然產生疑問,這么巨大的燈籠怎么旋轉呢?如果不旋轉燈塔看起來就不會“閃光”吧?

凌班長領著我走進燈塔,走上旋梯,說:“看見了嗎?大燈籠就坐落在這個巨大的水銀缸上,你一定知道,水銀不但是流動的,還是水平的,再重的東西它都舉重若輕。有一天晚上,燈塔的旋轉機壞了,要修來不及,因為燈塔一定要做到定時發光,不能停止轉動來修,要修也要等明天天亮。我和我們班的戰士就用手推燈籠,整整推了一個晚上,轉啊轉,轉啊轉,保證了燈塔正常發光。這些事情路過的海輪一點都不知道。一個戰士說,幸虧旋轉機不是機械的,不是齒輪的,要不然推都推不動??!”

圓島燈塔? ?圓島位于黃海北部,是遠離大陸孤立于深海的一塊窩頭狀的小島,詩人車前子的詩太形象了:“這個小小的圓圓的島,豎起根桅桿就像一枚公章了,打在大海的申請書上,昨夜,又有三個男人,在海上的風暴里變成了浪之沫……”它掐住渤海的“咽喉”,面臨大連港、秦皇島港和天津港三個重要港口,地理位置太“顯赫”了!燈塔高20 m,射程達到20 n mile。

沒有料到,我是被登陸艇硬生生“撞”上島去的,依靠慣性,因為圓島幾乎沒有碼頭。

從島邊走到燈塔是217級臺階,所有物料都是肩扛手提帶上去的,沒有升降機。

圓島的面積只有0.032 km2,抽一支煙就可以圍著島轉一圈。這里半年大霧半年風,整年釘在黃海上孤立無援。一個小窩棚的墻上刻著一首詩,可算是它的生動寫照:“圓島風光不大好,蚊子小咬到處跑,勸你不要到這來,來了,你就跑不了!”

我上圓島的那天晚上,正在飯桌邊品嘗燈塔工為我挖來的貽貝。突然,門打開,燈塔站季站長裹著疾風闖進來,對副站長小馮說:“風大了,舢板靠不住,去弄一弄!”

舢板是圓島唯一的交通工具,雖然不能劃著到大連去,也能小范圍移動。平時舢板擱在島上,今天為我去挖貽貝才推下了水的。

我跟著他倆撲進黑暗中。風真硬??!我的呼吸幾乎要停止了。頭上烏黑烏黑,腳下礁石尖利,手電一照,只見舢板在浪里煎熬。我分配到的活兒是最安全的,站在岸上,拉舢板的纜繩,像牽一頭牛那樣把它往北拖??墒峭铣鋈ヒ怀?,又被風拉回去9寸。季站長他們則站在滑溜溜的礁石尖上,重心前移,頂著一根長長的角鐵,死死頂住舢板往北移,只要一只腳沒踩住就會“全軍覆沒”。

忙到半夜,舢板總算被牽到圓島的北面,他倆跳進舢板,徹夜淘起艙內的水來。

1890年,全球統計過,總共有5 925座燈塔(中國當時的燈塔是81座)。幾千座燈塔造型各不相同,顏色各不相同,高度各不相同。當然,那里的傳奇故事也各不相同。

猜你喜歡
礁石燈塔
礁石和浪花兒
我心中的燈塔
引航的燈塔,始終在線
有位燈塔叫等他
礁石上的美人魚
擁抱
質量故事 大海里,有一塊礁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