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美育背景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評價

2024-02-19 11:38謝薇李琳王利明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24年2期

謝薇 李琳 王利明

【摘要】本研究通過問卷法和訪談法,了解103名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和79名幼兒園教師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的評價情況。結果發現,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評價整體水平中等偏上,存在一些有待提升之處?;诖?,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的優化改革。

【關鍵詞】新時代美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24)1/2-0058-05

立足新時代背景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進行評價反思,是建設幼兒園教師隊伍、推進學前藝術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以下簡稱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主要包括培養彈唱畫跳等能力的藝術技能課程,培養美術、音樂等藝術領域教育能力的藝術教法課程,拓展藝術理解欣賞能力的藝術素養課程,以及運用學前藝術教育理論進行教育實踐的藝術實踐課程?!?〕已有研究和課程評估指標體系表明,〔2-4〕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評價主要圍繞課程目標設置、內容設置和考核設置三維度展開??紤]到評價應引入多方主體,〔5〕而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對于課程擁有直觀清晰的體驗與感受,幼兒園教師則能夠從實踐檢驗的角度提供關于課程的經驗與建議,因此本研究嘗試基于這兩者的視角,探究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的現狀,并進一步為深化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改革、推進新時代學前美育建設提出建議。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樣方法,選取某雙一流本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在讀師范生和畢業于該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選擇本科高校為研究對象主要出于以下考慮:一、從實踐角度考量,相較于職高職院,本科院校職前培養更注重理論體系的構建,師范生藝術教育能力培養起步較晚;二、從已有研究角度看,本科院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所受關注仍較為有限。

1.問卷發放與整理

參考已有研究,〔6〕本研究分別編制面向師范生和教師的《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評價問卷》。向師范生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3份。向教師發放問卷98份,回收有效問卷79份。問卷總有效回收率為83.49%。問卷發放對象基本信息如表1、表2所示。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法,將未學過四類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的數據剔除,對反向計分題數據重新編碼,最終計算出各維度平均得分。問卷克龍巴赫α系數在0.712—0.943之間,整體信度分別為0.952、0.963。

2.訪談對象與工具

為考察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設置現狀,本研究從問卷調查對象中分別隨機選擇10名師范生和8名教師進行訪談。

二、研究結果

1.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和幼兒園教師對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總體水平的評價

對關于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評價結果的描述性統計發現,從整體上看,藝術技能課程、藝術教法課程、藝術素養課程、藝術實踐課程評價得分均高于理論中位數(3分),可知,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分析師范生和教師對課程評價的差異發現,后者對高校學前藝術教育各類課程的評價均高于前者。進一步事后檢驗發現,師范生對藝術教法課程的評價分數顯著高于藝術實踐課程和藝術技能課程(F=12.981,p<0.05),教師對藝術教法課程的評價分數顯著高于藝術素養課程和藝術技能課程(F=12.981,p<0.05)??梢妰烧呔鶎λ囆g教法課程比較認同。

2.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和幼兒園教師對高校學前藝術技能課程的評價

對關于高校學前藝術技能課程各維度評價結果的描述性統計發現(見表3),從整體上看,藝術技能課程在目標設置、內容設置、考核設置維度的評價得分均高于理論中位數(3分)。從不同課程維度看,師范生和教師認同度最高的均為藝術技能課程目標設置,最低的均為藝術技能課程考核設置。進一步事后檢驗發現,師范生對于藝術技能課程考核設置的評價顯著低于目標設置(F=15.829,p<0.05),教師對于目標設置的評價顯著高于考核設置(F=3.845,p<0.05)。零基礎和有基礎的師范生在藝術技能課程目標設置(t=-2.203,p<0.05)、內容設置(t=-2.334,p<0.05)維度的評價分數均存在顯著差異,后者評分均高于前者。

3.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和幼兒園教師對高校學前藝術教法課程的評價

對關于高校學前藝術教法課程各維度評價結果的描述性統計發現(見表4),從整體上看,藝術教法課程在目標設置、內容設置、考核設置維度的評價得分均高于理論中位數(3分)。從不同課程維度看,師范生和教師認同度最高的均為藝術教法課程目標設置,最低的均為藝術教法課程考核設置。進一步事后檢驗發現,教師對于藝術教法課程考核設置的評價顯著低于目標設置(F=4.585,p<0.05),說明其對高校學前藝術教法課程考核設置的認同有限。

4.幼兒園教師對高校學前藝術素養課程的評價

對教師關于高校學前藝術素養課程各維度評價結果的描述性統計發現,從整體上看,藝術素養課程目標設置、內容設置、考核設置維度上的評價得分(4.04、3.46、4.03)均高于理論中位數(3分)。從不同課程類別看,教師評價最高的為藝術素養課程目標設置,最低的為藝術素養內容設置。進一步事后檢驗發現,教師對于藝術素養課程目標設置和考核設置的評價顯著高于內容設置(F=10.254,p<0.05)??梢?,幼兒園教師對高校學前藝術素養課程內容設置的認同有限。

5.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對高校學前藝術實踐課程的評價

對師范生關于高校學前藝術實踐課程各維度的評價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發現,從整體上看,藝術實踐課程目標設置、內容設置、考核設置維度的評價得分均高于理論中位數(3分),可見高校藝術實踐課程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對具體題項分析發現,分別有35.0%、44.7%的師范生認為,在見習和實習中有足夠的機會鍛煉自身藝術教育能力??梢?,仍有較多師范生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學前藝術實踐機會。

三、分析討論

1.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和幼兒園教師均認為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相對輕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而重藝術技能的訓練

從課程體系來看,高校藝術教法課程在專業培養計劃中得到的關注較為有限。通過對課程開設情況的統計發現,有68.0%的師范生和79.7%的教師學習過藝術教法課程,與藝術技能課程占比(100%)有較大差距。結合訪談可知,藝術教法類課程選擇不多,僅限于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兩門課程。藝術實踐課程則歸屬于教育見習與實習課程之下,并未單獨劃分出來。

從課程評價的各維度來看,師范生和教師均認為藝術技能課程的內容存在明顯問題。結合問卷題項與訪談結果發現,兩者均認為,藝術技能課程內容過于強調作品的藝術性,卻忽視其教育實踐價值。如教師1所說:“(課程)主要教手工怎么做出來,怎么做得好看。但不知道幼兒到底能不能玩,喜不喜歡玩,玩的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與收獲?!?/p>

2.幼兒園教師認為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相對輕藝術素養的熏陶積淀,而重藝術理論的知識灌輸

從課程體系來看,對于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中,教師和師范生藝術素養課程的比例最低,教師占70.9%,師范生則不足一半(46.6%)。結合訪談可知,藝術素養課程屬于選修課程,專業培養方案中鮮少強調。如師范生3所說:“這類課程主要看自己興趣,時間精力擠不出來就不選了,課表里也沒怎么強調?!?/p>

從課程評價的各維度來看,藝術素養課程的價值被教師充分認可,但其具體實施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結合訪談可知,藝術素養課程更傾向于“藝術掃盲”。如教師1所說:“就是講講畫作、舞蹈、藝術歷史,給你一個概念和印象,真要用到的時候,就會發現不夠用?!彪S著教育實踐的深入,教師愈發體會到自身藝術作品鑒賞力、藝術素養積淀的匱乏。

3.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認為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內容設計與實施的適宜性和針對性有待提升

問卷結果表明,不同藝術基礎的師范生對于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的評價存在差異。結合訪談可知,近年來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生源中藝術零基礎的本科生人數比例明顯上升,其知識遷移拓展能力增強而藝術基礎相對薄弱。同時,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的培養思路未能及時轉變,部分課程起步水平較高、進度較快,讓這部分師范生難以適應?!?〕如師范生2所說:“大班教學的話,老師更多的是放手讓我們自己畫,不少同學很希望老師能提供支架?!?/p>

4.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和幼兒園教師認為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考核中忽視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激勵效果不明顯

問卷結果表明,兩者對于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考核設置認同度較低,結合問卷題項和訪談進一步分析發現,兩者均認為,多數藝術技能課程考核對于不同基礎的師范生采取“一刀切”的考核標準,忽視其過程性進步和創造性思維水平。部分零基礎的師范生表示,雖然有高校教師關注到了學生的過程性進步,但仍有較多藝術課程的成績評定對有基礎的學生更“友好”。如師范生5所說:“比如鋼琴課很重視天賦和基礎,學過的同學可以申請免修,直接得到4.0的績點?!?/p>

四、建議

1.課程目標應指向綜合藝術能力的全面培養,實現理論性與實踐性功能互補

“培養怎樣的人”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課程目標應立足于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實現課程藝術理論與藝術教育實踐的融合,兼顧“如何學”與“如何教”藝術能力的培養?!?〕高校學前藝術技能課程應圍繞學前兒童學習發展的核心要點,及時更新、補充職前培養階段的課程內容。同時,藝術素養課程也要增加兒童藝術教育世界前沿動態和理論等內容,拓寬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藝術審美視野。訪談表明,該校部分學前藝術教育課程嘗試通過名著閱讀、課堂辯論等開放式活動,引導師范生對學前藝術教育理念展開深入思考。這為課程目標的落地提供了新的角度與思路。

2.課程開設應打通校內外資源,創新多方合作的學前藝術教育人才的培養機制

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可通過深挖校內與校外多方教育資源的路徑,盡可能滿足師范生多方面藝術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

除了已有藝術技能課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還應當補充、配齊相應的各類藝術教法課程??梢劳行裙菜囆g課程資源,努力建成橫向覆蓋音樂、美術、舞蹈、戲曲、書法等廣泛領域,縱向覆蓋技能、教法、素養、實踐等不同層次層面的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體系。高校還應該“走出去”,因地、因校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體驗和實踐活動,如定期參觀藝術館與工作坊、觀摩藝術展覽、組織文藝演出等?!?0〕目前已有高校嘗試建立高校與藝術館長期合作機制,提供周期性的鑒賞類藝術教育的實踐機會?!?1〕

3.課程內容應注重以職前教育發展為本,探索具有針對性和適宜性的教學方法

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內容的組織安排和教學實施等各方面,既要依據藝術學科的內在邏輯,也要兼顧不同基礎師范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體驗。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應保證課程難度、進度符合師范生的學習節奏與水平。應盡可能捕捉師范生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針對不同群體特點調整教學案例。在課程內容的實施上,應調整灌輸式傳統教學模式,通過沉浸體驗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方式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靈活運用藝術技能,對藝術理論知識舉一反三?!?2,13〕訪談表明,該校部分學前藝術教育課程鼓勵師范生聯系訪談身邊的當代藝術家,研究其畫作特點,并以此為主題設計實施幼兒教育活動。這也為教學方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經驗。

4.課程考核應著眼于藝術教育能力的提升,完善多元化過程性的評價標準

優質的高校學前藝術教育課程不只要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的技術人才,更要培養熱愛藝術教育、勇于思考創新、富有深厚教育情懷、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幼兒園教師。高校應以充分了解生源特質與基礎水平為前提,準確把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群體在藝術基礎與可塑性、知識理解與遷移能力方面的特點,通過組織藝術課程教師入園參觀,增進其對學前專業藝術教育目標的正確解讀,完善優化課程考核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在教育過程中育人育才的促進作用;重點突出評價的診斷、反饋和激勵等功能,注重過程性、發展性的多元評價方式;保護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其藝術素養和美好情感品質。

參考文獻:

〔1〕門羅.走向科學的美學〔M〕.石天曙,滕守堯,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185-190.

〔2〕鐘啟泉.課程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299.

〔3〕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劉爽,王傳旭,張小蘭.國家級精品課程評估問題及對策的分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16(1):132-135.

〔5〕張世義.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利益相關者分類與特點〔J〕.教師教育研究,2015,27(3):63-70.

〔6〕王利明.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的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7〕竇全能,張睿錕,韓婉姝.就業取向下高校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藝術技能培養現狀及實訓體系構建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6,26(2):63-68.

〔8〕王月芬.課程改革:讓上海教育從量變到質變〔J〕.人民教育,2016,741(8):44-47.

〔9〕張文軍,管鈺嫦.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現狀及其改革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9(8):81-84.

〔10〕張迪.美育視域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改革研究〔J〕.江蘇高教,2021,249(11):86-89.

〔11〕陳興宇,畢凱悅,盛婷宜,等.“館校合作”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職前教師藝術鑒賞教育能力〔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22,901(3):44-48.

〔12〕韓笑.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6,219(11):136-138.

〔13〕孫菱,蔡亞鳴.在欣賞中感受美:高校美育課程教學方式與路徑研究〔J〕.美術大觀,2020,392(8):150-152.

Evaluation of Art Courses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t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ng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Xie Wei 1,2, Li Lin 1,2, Wang Liming 3

(1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 China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b?Centre, Shanghai, 200062)

(3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ianjin, 300191)

【Abstract】The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of 103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79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wards art education courses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universiti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evaluation level of preschool art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was above average, but there were still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e study suggest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reform of art education cours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art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of art education courses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雙減’視域下幼兒園美育質量水平的監測研究”(課題編號:DLA220460)和北京奕陽教育研究院2021年青年學者研究項目“指向綜合藝術素養的校-館-園協同育人機制:高校學前藝術教育培養體系改革研究”(項目批準號:SEI-QXZ-2021-07)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信作者:李琳,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電子郵箱:li@pie.ecnu.edu.c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