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秶野踩逃氛n程創新教學模式研究

2024-02-21 02:03楊軍孫長江陳泉杉
中國軍轉民 2024年2期
關鍵詞:系列講座教學模式創新第二課堂

楊軍 孫長江 陳泉杉

【摘要】高校中的國家安全教育不僅關乎當代學生的成長,更與國家的未來息息相關。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論文針對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面臨的諸多問題(例如:種類單一、內容過時、吸引力缺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和主動性差等問題),研究并創建了“課堂精講+系列講座—課程思政—第二課堂”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維度、多層次教學模式,并在該模式下結合當前國家形勢,采納綜合性的國家安全觀念,深入推進國情教育。同時,在教學方法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巧妙結合顯性與隱性教育,確保了課程與思政教育的雙向貫通,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校國家安全教育|教學模式創新|課堂精講+系列講座|課程思政|第二課堂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18年教育部進一步明確了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以及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等多項關鍵措施。2019年1月新版《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也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由于國家安全意識在大學生群體中相對淡薄,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在對外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潛在風險。因此,探討和研究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模式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特點

1.課程教學具有強制性和長期性。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納入了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屬于必修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課程考試成績記入學籍檔案。由此,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有著與其他必修課不一樣的性質,是國家法律強制要求在各高校各專業開展的一門具有國防教育性質的課程。

2.教學內容具有廣博性。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復雜多樣、推陳出新,涵蓋了多個學科方面的知識,是一門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課程。

3.學科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性。國家安全教育內容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理論體系,隨著國家建設實踐的發展,國家安全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且其相關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斷深入發展。

(二)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自2017年和2018年的相關政策出臺以來,國家安全教育已逐漸成為高等教育體系的一部分。然而,現階段高校在實施國家安全教育時仍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可能會對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造成不良影響。

1.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較弱。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由于大學生缺乏足夠的社會實踐和對復雜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準確評估不同種類的信息和現象,甚至可能成為國家安全的潛在風險。

2.教學內容和方式過于單一。目前的教學內容忽視了與當今多變、時變的與安全環境相關的其他重要因素。這將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視野,也減少了他們應對多樣化安全挑戰的能力。

3.高校普遍缺乏有效的教育平臺和氛圍。盡管校園文化、媒體和社團都是潛在的教育渠道,但目前并未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推廣國家安全教育,導致了教育效果的受限。

4.忽視了國家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和層次性?,F有的教育方式往往包括但不限于經濟、文化和社會方面,導致學生對這一主題有著片面和淺薄的理解。

如何將國家安全觀教育高效地融入高等教育體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教育者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創新和改革??傮w來說,高等教育機構在國家安全觀教育方面需要進行一系列深刻的反思和改革,以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

二、國際經驗與借鑒

(一)西方國家安全教育模式的特點

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國家安全教育常常是一個多維度和多層次的體系。

1.美國在高校設置了專門的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課程,并通過各種平臺,包括社交媒體、在線課程和研討會,來傳播相關知識。這些課程不僅涵蓋軍事和政治方面,還深入到經濟、文化和技術等多個層面。

2.高校與政府和企業合作,提供實習和項目經驗,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西方國家的國家安全教育往往注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傳統的記憶和理解。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演練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學生被鼓勵去質疑、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有助于他們更全面地理解國家安全的多個方面和潛在的挑戰。

(二)可借鑒的教學方法和內容

1.多維度和多層次的課程設置。類似于西方國家,高??梢钥紤]設置更全面和多層次的國家安全課程,涵蓋從軍事、政治到經濟、文化和技術等多個方面。

2.實際操作和實習經驗。高校與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工作經驗,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

3.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除了傳統的講授方式,教學中可以更多地運用案例分析、模擬演練和小組討論等方式,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4.利用多元平臺。除了傳統的教室教學,還可以考慮使用社交媒體、在線課程和研討會等多元平臺,以擴大教育的影響范圍。

5.靈活的評估機制。傳統的試卷和問卷評估方式應逐漸被更加靈活和全面的評估方式所取代。例如項目評估、口頭報告和實際操作等。

6.跨學科的教學模式。國家安全是一個跨學科的主題,可以嘗試將其與其他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信息技術等)相結合,以實現更全面和深入的教育。

7.文化和社會敏感性的培養。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劇的今天,對其他文化和社會的理解也是國家安全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方面,西方國家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值得借鑒。

通過借鑒西方國家在國家安全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方法,高校要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現

(一)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明確地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觀念不僅著眼于傳統的軍事安全,還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呈現出高度的綜合性和全局性。它強調國家安全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體公民應有的共識和實踐,從而為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

隨著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我國高校必須創新其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以確保我國未來的建設者和領導者擁有堅定的國家安全意識。論文研究并創建了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課堂精講+系列講座—課程思政—第二課堂”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維度、多層次教學模式。

(二)創新教學模式的實現

1.課堂精講+系列講座

(1)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

第一,結合國家形勢和特點。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應結合最新國際形勢與國家特點,不僅深入分析黨和國家的重點任務,還要跟蹤大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家安全觀念的重要性。例如,考慮到南海局勢的持續緊張,課程中可以添加南海問題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并理解其背后的國家安全關切。

第二,綜合性國家安全視角。通過多維度對國家安全觀念進行升級和擴充,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和應對多種安全挑戰。例如,針對近年來網絡攻擊的頻繁,課程可以增加網絡安全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模塊,教導學生如何面對和預防此類事件。

第三,增加國情教育內容。深入開展國情教育,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價值觀、人文素養和文化水平等,使教育內容具體化、普及化和系統化。如通過介紹改革開放的歷程,使學生了解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背后的努力與挑戰。

(2)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①課程教學總體目標

第一,要求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其內涵和精神實質,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意識,具備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通過對國家安全知識的學習,了解其基本內涵和重要性,知道其面臨的威脅與挑戰,熟練掌握其維護的途徑與方法。

第三,通過延伸、拓展學科知識,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家安全問題,理解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體系,樹立國家安全底線思維,將國家安全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強化責任擔當。

②教學內容體系

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是面向全校所有專業、所有學生的通識必修課程,主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國家安全教育課程設置課堂精講16學時+系列講座16學時(8講座×2學時/講座)。課堂精講設在第一個學期完成,8個系列講座分別設在大學四年中的8個學期完成。

第一,課堂精講內容??傮w國家安全觀總論(2學時)、政治安全和國土安全(2學時)、軍事安全(2學時)、經濟安全(2學時)、文化安全和社會安全(2學時)、科技安全和網絡安全(2學時)、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及核安全(2學時)、海外利益安全和新型領域安全(主要包括: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和生物安全)(2學時)。

第二,系列講座內容。結合最新的國內和國際形勢以及國情特點,在國家安全視角下,確定最新的講座主體內容,突出案例教學內容。

2.課程思政

第一,課程思政建設的導向性。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教育,使其成為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為學生提供清晰、系統的國家安全知識和理念。

第二,課程與思政雙向貫通。結合校園特色和文化,設計專業課程,使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雙向貫通,形成顯性和隱性教育的融合。通過顯性的課堂講授與隱性的實際應用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在每次授課或講座中都要滲透德育內容,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主基調。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最重要、最核心的意義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因此,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強烈的理想信念,強化大學生的使命意識,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3.第二課堂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最終受益者是學生。因此,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他們真正認識到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加強這方面教育的關鍵。學??梢越M織國家安全主題的辯論賽、模擬國際會議等活動,鼓勵學生參與。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情景再現等手段,激發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興趣和思考。

第二,專家講座。在系列講座中,聘請國內外實踐經驗豐富的國家安全領域著名專家來校進行專題授課,把當前最新的前沿理論、技術和研究成果帶到學校。讓學生感受名人名家的學術風范,使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另外,專家在精彩講授之后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答疑解惑。

第三,參觀見學。除了課堂講授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外,教學模式還要配套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聽、說、看、做”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課堂教學不能實現的效果。

第四,構建課外線上網絡學習平臺。開拓國家安全教育網絡教育新平臺,主要包括慕課(MOOC)課程平臺、精品課堂教學平臺、參考教材平臺和基于微課的經典案例平臺及教師與學生長期互動平臺等。由此,教師能夠借助新的手段,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技術武裝學生。

四、結語

本文構建的教學模式從多個層面選擇教學內容,從多個維度選擇教學方法,以線下課堂與線上網絡學習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教學體系的立體化。隨著全球化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快速變化,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變得尤為重要。為適應新的挑戰,我國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家和國際環境。通過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和與總體國家安全觀念的深度結合,確保我國大學生能夠為國家的安全、穩定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總之,加強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學生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的未來建設者和領導者具有堅定的國家安全意識,為我國的安全和發展作出貢獻。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游曉麗.基于思想政治課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策略探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10):30-31.

[2]瞿逸彤,廖理立.從培樹安全意識角度研究高校保衛部門安全教育課程創新體系[J].中國軍轉民,2022(7):41-43.

[3]賀湖,劉成亮.高校國家安全教育課程建設優化研究[J].大視野,2022(3):35-39.

[4]胡偉,郭婷婷.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的現實困境與實踐路徑[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3):104-106.

[5]王愛民,杜朝運.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高職院校安全教育思考[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7(2):115-117.

[6]徐婷.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和路徑[J].德育研究,2018(9):46-47.

【基金項目:2023年度廣東省國防教育課題“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國家安全教育有效性研究”(SL23GJ36)】

(作者簡介:楊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航空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導航、制導與控制研究;孫長江,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航空學院教授;陳泉杉,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航空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系列講座教學模式創新第二課堂
淺析基于大綱選題的分層系列講座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
高?!叭斯ぶ悄堋钡诙n堂建設探討
第二課堂
晉江“四點鐘學?!?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改革探索與創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模式創新
3D打印助力“中國創造”——“前沿科技就在你我身邊”系列講座拉開序幕
五運六氣入門專題系列講座(十)——詞義解奧(一)
五運六氣入門專題系列講座(一)——五運六氣是中醫學術理論的淵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