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的古亭模型構建研究

2024-02-21 21:20趙輝李茂華王國棟
今傳媒 2024年2期
關鍵詞:大學生

趙輝 李茂華 王國棟

摘 要:創新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更是從業者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各行各業必須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是高校創新教育的基礎,構建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勢在必行。此研究闡述了創新思維的不同概念,分析了高校創新教育中大學生常用的創新思維,并對應古亭的建筑結構,構建了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旨在幫助大學生系統掌握和運用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提升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2-0140-04

一、引 言

當前科技發展領域的競爭已經演變為國際競爭的焦點之一,科技創新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所在。大學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1]。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是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2]。如今,各高校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開設了形式多樣的創新課程,圍繞常用的創新思維展開教學,包括將眾多創新思維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的雙創教育,以及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作為人才培養目標之一的眾多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多樣化的創新思維教學既各有所長,同時又各有側重點,而此項研究旨在培養大學生系統化的創新思維。

二、創新思維不同概念的研究

由于人們認知領域的不同,對創新思維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此研究將創新思維的概念進行了歸類,主要分為以下七種:第一,創新思維是一種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比如,發明新技術、形成新觀念、創建新理論等探索未知領域認知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就是創新思維。從廣義上理解,凡是取得完整發現和發明的思維過程,以及在思考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結論和見解上具有獨到之處的思維活動都是創新思維。第二,創新思維是主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驅使下,通過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運用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借助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等思維方式,對頭腦中的知識、信息進行新的思維加工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理論的思維過程。凡是突破傳統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的思維活動,都可以稱為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一種突破常規的思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觀、猜測和想象為基礎而進行的,常常會讓人們產生獨到的見解和大膽的決策,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創新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沒有現成方法可以直接運用、不存在確定規則可以遵循的思維活動,即在實踐活動中,凡是能在原有結論和方法的基礎上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結論、可以用新的方法分析和解決新的問題,以及具有新見解、新發現、新突破的思維活動都屬于創新思維。第四,創新思維是一種有創見的思維,即人腦對客觀事物未知成分進行探索,發現和提出新問題、設計新方法、開創新途徑、解決新問題的活動。第五,創新思維是指從新的角度、深度對事物提出新的看法、新的思想以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解決辦法,進而產生新的知識、新的技術。第六,創新思維是在人們常用邏輯思維基礎上,結合非邏輯思維方法創建的一套新的思維模式。第七,創新思維是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創造想象而產生某種嶄新的思想過程,它是思維的一種方式。

綜上所述,創新思維是人類思維的一種高級形態,是人們在一定知識、經驗和智力基礎上,為解決某種問題,運用和突破舊的思維模式,以新的思考方式產生新設想并獲得成功實施的思維系統。

三、大學生創新實踐過程中應具備的常用創新思維

筆者根據創新思維的功能和特點,結合自身多年的創新教育實踐,整理了大學生創新實踐過程中應具備的九種常用創新思維,包括想象思維、聯想思維、發散思維、收斂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左腦思維、右腦思維和靈感思維。

(一)想象思維

想象思維是大腦通過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對已存儲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組,從而產生新記憶表象并促進問題解決的一種創新思維。

(二)聯想思維

聯想思維是大腦將一個事物的形象與另一事物的形象聯系起來,以尋求它們之間共同的或者是相似的規律,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目的的一種創新思維。

(三)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大腦從一個已有的問題或信息出發,無拘無束地將思路由思維原點向四面八方展開,從而獲得眾多的解題設想、方案和辦法,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創新思維。

(四)收斂思維

收斂思維是大腦在解決問題時利用眾多的現象、線索、信息、方法和途徑,把發散的信息和解題的可能性逐步引導到條理化的邏輯鏈中,向著問題的某一個方向去思考,從而得出最佳結論或解決問題方法的一種創新思維。

(五)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大腦對司空見慣且似乎已經成為定論的事物或觀點進行對立思考,反其道而思之,即采取反向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的一種創新思維。

(六)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大腦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運用概念、命題、推理等方式,由已知條件進行推理論證,從而得出新結論、驗證新想法的一種嚴密的、理性的創新思維。

(七)左腦思維

左腦思維是理性的思維、抽象的思維,主要負責語言文字閱讀書寫、邏輯分析推理判斷、計算分類排列控制以及五感等任務。

(八)右腦思維

右腦思維是感性的思維、形象的思維,長期的思維慣性造成的思維定勢導致部分大學生的左腦思維能力明顯高過右腦思維。開發右腦提升右腦思維能力,左右腦平衡相互配合,才能形成高質量的創新思維。

(九)靈感思維

靈感思維是大腦在受到外界某種因素刺激,腦海中的片段性思路瞬間接通而獲得解決問題的關鍵創新點,使得某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迎刃而解的一種創新思維。

筆者從創新角度對以上對九種創新思維進行的闡述,并不代表它們本身廣泛的公認概念,大學生應具備的創新思維也遠不止這九種,并且每一種創新思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研究認為高校創新教育應引導大學生有效運用以上九種創新思維,通過不同創新思維的相互作用使大學生的大腦高效運行,并在運行過程中根據需求帶動其他創新思維的參與,進而構建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系統。

四、高校創新教育中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面臨的問題

創新思維種類眾多、各具特色,大學生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只有合理運用創新思維,才能高效發揮其作用。筆者通過大量調研發現,在高校創新實踐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面臨以下五個問題。

(一)難以深入了解創新思維

在專業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運用的創新思維知識點比較孤立,難以形成思維系統,并且大多專心研究專業領域的教師未有效兼顧創新思維研究,即使專業知識涉及創新思維,也是服務于專業知識教學的需要[4]。大學生僅僅依靠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所進行的創新思維引導,很難真正深入地了解創新思維的具體內容,也難以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將創業思維等同于創新思維

創新創業課程中涉及的創新思維種類有限,而且大都是服務于創業理論與創業實踐,創新思維在創新創業課程中只是一堆相互關聯不大的工具。大學生運用這些工具的目的在于培養自身的創業精神,解決創業問題,至于這些工具的運行原理,卻鮮少進行深入研究[5]。

(三)對創新思維的作用不夠重視

部分大學生在創新實踐過程中對創新思維運用得較少,把創新實踐項目開展想法的獲得歸功于社會調研,項目的實施傾向于使用常見的創新方法,對創新思維在策劃和實施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沒有清晰的認識。

(四)對創新思維的掌握不夠全面

雖然部分大學生僅接觸到某幾種創新思維,但是他們在創新實踐過程中能夠科學地運用,進而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他們缺乏全面學習和拓展創新思維種類的能力,所以在其他領域使用這些創新思維的效果不佳,且缺乏對創新思維種類進行全面地學習和拓展,導致其對創新思維的掌握呈現出不均衡性[6]。

(五)缺乏系統化創新思維

盡管部分大學生掌握了多樣化的創新思維,但是在創新實踐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化的創新思維,導致他們在面對創新實踐各階段遇到的各種問題時,難以選擇合適的創新思維去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

五、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的構建

針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面臨的問題,本研究提出通過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的構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亭、臺、樓、閣、軒、榭、廊、舫是我國古建筑中最典型的八種形式。亭在八種形式中位居首位,是古建筑形式中最杰出的代表??梢哉f,亭是我國古建筑的最基本元素,眾多古建筑形式里都包含著亭的成分。古亭是我國古人停留小憩的場所,追求實用,結構比較簡單,主要由亭基、亭柱、亭靠、大梁和亭冠五大部分組成。亭基是亭子的基礎部分,確保亭子牢固;亭柱是亭子的支撐部分,構成亭子主體;亭靠是穩固亭柱的部分,供人坐靠休息;大梁是亭子的關鍵部分,穩固亭子主體,托起亭冠;亭冠是遮蔽陽光雨水的部分,是亭子最復雜的部分。

本項目研究團隊在西安思源學院20多年的創新思維與能力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大學生常用的九種創新思維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大學生創新思維中的功能,結合思源湖畔蘭亭結構和圖書館后石亭結構,逐步發現這九種常用的創新思維與古亭的各個構成部分可以完美對應,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系統化。

(一)想象思維與聯想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基

古亭要堅固持久,建筑扎實的亭基尤為重要。想象思維就是一個創新思維系統的亭基,以記憶表象為基本元素,是所有思維的基礎。聯想思維是一系列彼此聯系的想象思維串連在一起,是創新思維系統必不可缺的另一個亭基??梢哉f,想象思維與聯想思維是創新教育中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的根基。

創新教育不是現實的臨摹,而是高于現實的再造,需要幻想、假設和一切超越想象思維及對其能夠舉一反三的聯想思維。盡管創新實踐的每一個細節都來源于現實,但其總體的構想可能是現實中沒有的,是想象思維和聯想思維的產物。因此,本研究認為想象思維與聯想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基。

(二)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柱

古亭要堅固持久,樹立筆直的亭柱尤為重要。一個基本的創新過程是建立在先發散思維、后收斂思維的最基本形式之上的。發散思維也被稱為發散式的想象思維,這一概念又一次印證了想象思維的基礎作用。創新需要開闊的思維領域,發散思維可以由思維原點向四面八方展開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創意。

當發散思維為大學生提供了足夠數量的發散思路后,收斂思維這根亭柱就要及時發揮作用。收斂思維要對發散思維獲取的眾多思路進行可行性論證,從而遴選出比較有價值的創新思路和方案,以供創新實踐論證實施。因此,本研究總結出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柱。

(三)逆向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靠

想要古亭不倒,亭靠必不可少。大多數人認為亭靠就是給人坐著休息的,殊不知它還有加固亭柱的作用。就像創新思維系統中的逆向思維和邏輯思維一樣,這兩種思維相互之間沒有什么密切的關系,但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之間的緊密聯系,要求逆向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共同使命就是分別支撐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這兩根亭柱,確保古亭穩如泰山。

逆向思維支撐的是發散思維,在大學生創新實踐教育過程中,發散思維階段的難點在于思維方向的改變,而逆向思維可以倒著想或從對立面進行思維,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邏輯思維支撐的是收斂思維,在創新實踐教育過程中,當大學生進入收斂思維階段時,他們便不能再像發散思維階段那樣自由地想象,而是要對發散思維結果進行嚴密的邏輯性論證,確保收斂思維得到的最終方案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實現思維創新。因此,本研究認為逆向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靠。

(四)左右腦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橫梁

在創新思維系統中,左腦思維和右腦思維占據著“挑大梁”的重要地位。上大梁是建造亭子最關鍵的一步,重點在于要保持平衡,否則會給整個建筑埋下隱患,甚至導致整個“古亭”建筑的倒塌。

左腦是科學的大腦,它主要進行邏輯、文字、語言、分析、數字等抽象邏輯思維、復合思維和分析思維等;而右腦是藝術的大腦,它主要進行顏色、音樂、想象、圖形等具體形象思維、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等。由于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運用自己的左腦,而對右腦的運用比較少,因此左右腦開發程度不夠平衡,這也成為“開發右腦”呼聲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無論是左腦理性思維,還是右腦感性思維,它們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只有左腦的抽象思維與右腦的形象思維相互作用達到平衡狀態,二者才能實現完美結合;只有左右腦相互取長補短,才能形成完善的思路,產生創新思維結果。

(五)靈感思維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冠

思維科學領域對靈感的研究從未停止過,雖然還沒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者對靈感的認知趨于一致,認為靈感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方式,它像“古亭”的亭冠一樣居于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的頂端。因此,本研究認為靈感是創新思維系統“古亭”的亭冠。

綜上所述,筆者以想象思維和聯想思維為亭基,以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為亭柱,由逆向思維亭靠支撐發散思維亭柱,由邏輯思維亭靠支撐收斂思維亭柱,左腦右腦思維平衡大梁托起靈感思維亭冠,進而完成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構建(如圖1所示)。

六、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在創新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通過對九種創新思維進行分析,完成了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的構建,對創新教育中教師和大學生學習創新知識以及進行創新實踐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助于創新教育教師對大學生進行系統化地創新思維教學,避免他們遇到相關案例時隨機選取創新思維不成系統的孤立知識點,有效改善了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其次,有助于建立彼此聯系、相互支持的創新思維教學內容體系,避免師生脫離創新思維和方法而片面追求無源之水的創意,并將其用于創新實踐。最后,有助于大學生全面掌握創新思維系統,使得創新思維有方法可獲取,創新實踐有渠道可實施,破除唯創新而創新,將創新與專業相融合,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七、結 語

創新教育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構建創新思維系統。大學生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有助于廣大師生將創新思維最常用的想象思維、聯想思維、發散思維、收斂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左腦思維、右腦思維、靈感思維等片段性的點滴知識系統化。每一種創新思維就像古亭的亭基、亭柱、亭靠、亭冠等構件一樣,在創新思維系統古亭模型中發揮著建筑結構的專屬作用。這種形象的對比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系統化創新思維,提升創新實踐能力,推動高校創新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延波,王正洪.創新思維方法與實踐[M].第2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21:3.

[2] 李釗.“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8):161.

[3] 張鴻飛.對“互聯網+”時代留學生創業文化建構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9(40):1-2.

[4] 趙喜恒.論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6(21):19.

[5] 李濤,趙輝,蔚燕舞.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J].陜西教育(高教),2020(4):31-32.

[6] 李曉慶,申靜,王虹.新時期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發展模式探索———兼論《創新創業基礎》[J].染整技術,2018,40(10):19-20.

[責任編輯:李婷]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新大學生之歌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從8 個字看大學生的政治認同
大學生實習“注水”誰之過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