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醫融合視角下我國體育康養產業發展模式 提煉與發展路徑研究

2024-02-21 06:48周鑫鑫吳香芝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醫康養融合

葛 慧,周鑫鑫,吳香芝

(1.莆田學院 體育學院,福建 莆田 351100;2.吉首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3.江蘇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健康問題日益嚴峻: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快速增長,預計到2050年,我國80歲以上人口將增至1.59億,成為全球最大的高齡老年人群體。另一方面,慢性病人群增加,慢性病成為影響我國人民群眾健康的主要疾病。到2030年中國的慢性病患病率將增加至少40%。面對人口老齡化、亞健康等問題的威脅,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加大對疾病防控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從“以疾病治療為重點”向“以健康促進為重點”轉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并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1]。體育康養是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背景下,體育與醫學相結合發展起來的一類重要的康養產業,將體育產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環節?;诖?本文試圖通過分析體醫融合與體育康養產業之間的內在邏輯,深入研究并提煉出我國體育康養產業發展模式,全面探索我國體育康養產業的發展路徑,為達成2025年體育產業預期目標,推動體育康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體醫融合與體育康養產業的內在邏輯

1.維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時代責任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旨在以人的生命周期為主線,實現從嬰幼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服務,從而推動全民健康,這既是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思想,也是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2]。在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將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作為主要任務的三個方面,并明確了15個專項行動,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供了“路線圖”和“施工圖”。202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療改革聯合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有近3億慢性病患者,癌癥、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病已成為主要的健康威脅,其中60%以上的慢性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同時有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慢性病患病率增加、肥胖人口增多、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人口老齡化嚴重等問題愈發嚴重。由于慢性病具有隱匿性、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目前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3%,死亡數已占總死亡數的86%,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

2.強化從“治”到“防”的政策導向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蓖ㄟ^梳理近幾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發現(見表1):(1)隨著我國體醫融合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相關政策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明顯推進;(2)政策文件出自多個部門,這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中多部門協作實現體醫融合機制最好的證明;(3)文件的內容更加注重利用中醫保健,從傳統的醫療護理與服務轉變為更加注重疾病預防,進一步強化了從“治”到“防”的政策導向。實行“體醫融合”,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健康理念,通過“運動處方”的方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既能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又能推動“體醫融合”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3]。

表1 2014年—2022年中國體醫融合主要相關政策文本

3.推動體育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體育康養產業是朝陽產業更是惠及全民的幸福產業,它涵蓋醫療、保健、健身、康復等所有具有健康服務功能的產業,也是21世紀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進步的重要產業。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實現全民健康[4]。作為規??捎^、發展潛力大、覆蓋范圍廣的民生健康產業,體育康養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國民經濟增長并成為其發展的強大動力[5]。體育健身、體育旅游已成為現下熱點,大力推動體育產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有助于體育產業從追求發展速度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通過質量、效率、動力三個方面的變革,優化產業結構,創新體育產業發展方式,優化產業模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而實現體育康養產業高質量、高效率發展[6]。體育康養產業是未來健康產業的核心部分,也是體醫融合發展的生力軍,體育與康養兩大產業的交叉融合,可以優化體育康養產業結構、要素、業態、布局等方面,進而推動體育康養產業有效、有序、高質量發展。

二、體醫融合視角下體育康養產業發展模式提煉依據

1.體醫融合發展理論為康養產業發展模式提供支撐

體育學科提供手段和方法,醫學學科提供思路和路徑,用醫學的思維方法和專業體系轉化為體育運動方法的表現形式,并使之處方化,從而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這是體醫融合的實質。自“體醫融合”概念提出以來,就引起了學者、政府及體育相關企業的高度關注,學者們積極對體醫融合的概念、內涵、理念、模式及體系等進行理論闡釋與解說,政府及相關企業也積極對體醫融合政策及發展方式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绑w醫融合”這一發展理念的提出,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為體育發展規劃實施、體育產業與醫療產業的業態融合指明了道路。體醫融合作為體育與醫療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同樣受到康養產業理念的影響。兩者相互影響,互促發展。因此,體醫融合作為大健康理論的產物,其發展理念、理論體系的建構以及對于康養產業的打造具有同等重要價值與指導意義,為新時代中國體醫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撐。

2.體醫融合典型發展模式提供實踐樣態

隨著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系列相關文件,體醫結合的科學服務模式與管理正在全速推進中。通過歸納體醫融合的系列政策和成功經驗,結合當前體醫融合研究的最新理論成果與實踐研究,歸納出了公益型、市場型和項目型三個大類、11個亞類實踐模式[7]。這幾種體醫融合發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實踐性與現實性,在干預領域上,分別在醫療衛生領域和體育領域各自開展;在干預人群上以醫療行業或體育服務行業專業人群為主;在干預方法上采用體育學與醫學的交叉知識與方法[8]。綜上,進一步發揮體育在促進健康過程中醫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體育學與醫學兩個學科交叉的過程中促進健康,實現“體醫融合”,即在預防、康復、治療的各個階段中,相關人員綜合應用體育和醫學的專業知識和方法,在科學的指導下,促進人的身體健康的干預手段和干預模式,實現貫穿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全過程。在實現從“治”向“防”轉變的同時,深化體醫融合的內涵,為構建康養產業體系、康養產業專業化、產業化發展提供實踐價值。

三、體醫融合視角下體育康養產業模式提煉

1.政府型

(1)體育部門主導下以社區為主的體育康養模式

體育部門主導下以社區為主的體育康養模式,以社區為核心,相關體育部門為主導,依托社區現有的健身資源與環境,協同社區衛生站和健身活動中心將社區居民體質監測納入社區健康管理之中,成為社區體育康養管理的一部分[9]。為社區居民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健身宣傳及健身指導,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提供體質監測,針對不同人群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以達到促進身體健康目標。這一模式要求社區提供健康服務的工作人員同時具備醫療知識及相關的運動知識,依據患者的體檢結果及體質報告開具運動處方,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方式進行健康促進與干預,并對特殊人群進行線上線下的科學健身指導。在實踐方面,上海嘉定區率先提出并實施了“1+1+2”的社區體育康養模式,同時也是上海體育局社區體育康養的試點項目,即1名社區醫生+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自我管理小組組長。其中,社區醫生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社會體育指導員負責提供健康健身指導;自我管理小組組長負責組織與簡單管理,如為居民提供健康監測服務,根據監測結果開展科學化健身鍛煉,同時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等[10]。

(2)醫療部門主導下以科室為主的體育康養模式

醫療部門主導下以科室為主的體育康養模式,即在醫院設立運動處方門診或運動康復門診等,橫跨體育與醫學兩大學科領域,以體醫融合理念為核心,預防為先導,融合現代臨床醫學與體育科學技術,重視將運動處方與醫學處方相結合來改善患者整體技能狀態,促進機體健康,構建了醫療部門主導下以科室為主的體育康養模式[11]。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服務范圍最廣、層次最高的健康管理服務機構,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資深醫療專家團隊,并設有針對不同人群的專項健康管理服務,主要針對體檢后人群的健康指導、疾病風險評估、亞健康測評、體重管理、運動管理、常見慢性等進行非藥物干預[12]。目前,國內的部分三甲醫院紛紛開設運動健康管理部門或相關科室,如北京市體檢中心設立運動健康管理項目,通過醫療體檢、健康體適能測評等方式,運用運動、營養等非醫療干預,為患者出具個體化運動處方、營養建議及生活方式建議;河南省直第三醫院將體育和醫療充分融合,成立了全省首家運動醫學科,圍繞運動損傷的防治、慢性肌骨疼痛等病癥提供康復訓練指導,同時積極開展體育保健、康養相關會議、論壇、培訓、沙龍等形式的交流活動,真正做到“運動處方”促健康前移。

(3)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合作的體育康養模式

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合作的體育康養模式,即由政府部門牽頭,醫院、社區、社會機構四方合作,建立“政府部門—醫院—社區—社會機構”四位一體的體育康養模式,整合政府資源、社會資源、醫療資源形成醫體聯盟[13]。政府牽頭部門包括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中國醫體整合聯盟、政府部門等負責體醫融合的整體發展規劃及運行,并提供資金支持以及協調人員參與;將體育與醫學相關政策、理論、技術相融合轉化并運用于實踐,推動體育康養產業的發展[14]。醫院負責慢性病患者病情診斷、運動處方開設、培訓社區醫生和醫學??企w育指導師等。社區負責提供鍛煉場地,指派社區醫生進行醫學監控。同時,面向社會聚焦產業發展,打造健康產業特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醫療康養等產業引進培育。如即墨作為全國首個成體系、成建制的體醫融合試點城市,青島醫體整合(體醫融合)研究院聚集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眾多臨床醫學專家、體醫融合專家,共同致力于體醫融合產業技術研發、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等。

2.市場型

(1)運動康復中心模式

隨著我國商業健身俱樂部規模與數量的逐漸發展,體育產業與醫學產業相融合并不斷優化升級,與之密切相關的關聯產業——運動康復產業應運而生。該模式是體育商業健身俱樂部的業務拓展,在提供健身運動指導的同時提供更加專業、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運動康復訓練指導,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目前,運動康復中心模式主要有兩種類型:1)健身俱樂部或工作室為消費者提供臨床服務,包含運動損傷、慢性疼痛、骨科術后康復、體態矯正以及專項體能訓練等業務。其中,運動康復所涉及到的不僅是骨科手術后人群,還包含非手術的身體運動功能恢復與訓練、身體功能提升與改善等。如合肥UT運動康復診所以“體醫融合,健康生活”為核心理念,專業治療運動損傷,同時集中醫理療、養生、營養膳食等為一體,為民眾提供科學、專業、多元服務。2)體育健身俱樂部與社區體育活動中心合作,為社區居民提供科學健身知識普及、評估體質健康狀況、制定針對性的運動處方,為社區居民運動康復提供一定的便利和保障。以蘇州為例,參加社會醫保的居民可提出劃撥申請,將醫保中往年結余中超過固定數額的部分轉入指定健身場所消費。

(2)健康綜合體模式

健康綜合體模式是隨著經濟發展由體育場館逐漸過渡為體育服務綜合體而產生的,主要體現在運動健身與健康服務,在此基礎上開展體醫融合工作,將體育與醫療深入結合以擴大服務供給規模,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健康綜合體以構建體育健康產業為體系,打造強身健體、運動康復、身體保健、康復理療、文化體驗等多樣化體驗,形成全面、綜合的健康綜合體模式?!丁笆濉惫搀w育普及工程實施方案》強調“要依托各類體育設施, 為群眾提供體質健康評價、體質檢測等服務”[15]。健康綜合體可依托體育場館資源、周邊商業資源,從運動健身、健康評估、運動能力測評、運動康復等方面提供專業化、系統化服務與指導,與健康綜合體的健康服務機構合作,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科學合理地設計簡便易行、無傷害性、非對抗性、效果明顯的康體運動方法或運動項目,如健身氣功八段錦、太極拳、大眾健身操(舞)等;還可利用周邊商業服務體資源,發展體育和健康旅游服務,舉辦各類賽事或訓練拓展。此外,健康綜合體中還可以考慮增設養生茶室、開設養生講堂、增加健康食品和用品的銷售配套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16]。

(3)產學研醫合作模式

產學研醫合作模式是指在學術前沿的指引下,科研院所、體育科技創新企業、三甲醫院等機構將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合作創新,嘗試開展體醫融合實驗,發揮體醫融合的健康效能的最大值。企業雖有資金、技術、工廠和人力,若沒有醫學院校的指引,很難開發出符合臨床需求的產品;醫院和教學科研機構的技術創新和突破在企業的支持下,實現成果轉化,從而帶來更好的臨床價值和實踐價值。目前,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是從國外學來的經驗,美國、日本、德國等國都有較好的實踐,而我國僅限于省域間基于地方特色的一些探索和嘗試。清華大學將腦起搏器這一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是“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的過程。其中,清華大學腦起搏器研發團隊作為“高?!狈?是科技成果的主要研發者,擔負著“學”和“研”的重要職能;而作為將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的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其作為“企業”方承擔著“產醫”的職能。此外,由于“產學研醫”協同創新合作的特殊性,腦起搏器的臨床試驗以及反饋過程由多個醫療機構(如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等)共同參與研究,也共同擔負著“產醫”及“研”的職能。通過政府、高校、企業、醫院或醫療機構等多個主體的共同推動下,校企協同創新,實現“產學研醫”融合發展[17]。

3.區域特色型

(1)依托特色資源稟賦的“體育+康養+生態”模式

特色資源是驅動康養產業發展的靈魂與基礎?!绑w育+康養+生態”發展模式,是指以地域性特色資源為康養產業發展驅動力,以“特色+”為產業開發模式、通過生態旅游、生態康養、森林康養等形式,建構能夠引領該區域體育康養產業特色化發展的體育康養目的地,形成具有地域型特色的體育康養產業發展模式[18]。如何利用與發掘本區域的特色與資源,是發展體育康養產業的首要問題。依托特色資源稟賦的“體育+康養+生態”模式有以下特點:1)在項目設計與規劃方面,與一般的康養產品不同,該模式在充分考慮本區域生態資源與環境的前提下與體育相結合,注重消費者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需求,打造具有本區域特色的體育康養項目;2)在實踐操作與執行方面,重視市場化運作和項目包裝,將“體”與“養”深度融合發展,打造集“生態、休閑、運動、康養”為一體的綜合型服務產業,完整的多功能配套服務場所;3)在實現資源與要素方面,注重與景區其他資源的整合利用,培育具有本地區特色的復合型體育康養產品,帶給消費者全方位體驗。

(2)順應旅游消費升級新趨勢的“體育+康養+旅游”模式

“體育+康養+旅游”模式具有獨特價值與輻射能力?!绑w育+康養+旅游” 發展模式,依托景區特色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以健康產業為核心理念和驅動,發揮景區的旅游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域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發展。如何依托本地區旅游效應和特色文化資源帶動體育康養旅游的發展是該模式思考的首要問題。景區有兩方面的價值效應:1)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其本身具有品牌和資源共享價值,在其品牌價值的基礎上,構建景區品牌共享的體育康養產業品牌;依托其設施、服務及現有場地資源,可減輕體育康養產業開發的投資壓力,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開發與利用[19]。2)作為一種旅游效應,因前期較高的知名度與較大影響力讓游客熟知并認可,具有良好的品牌基礎和輻射能力,為體育康養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動力。因此,建構“體育+康養+旅游”發展模式,找準自身景區特色與優勢,以景區品牌資源與輻射能力為載體,帶動與促進區域性體育康養產業的發展。

(3)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體育+康養+教育”模式

“體育+康養+教育”模式是指通過前往旅行活動的目的地,親身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在活動過程中實現康養知識學習、生活體驗、身心修養的目的。該模式針對的對象不僅僅是中青年,而是人生全生命周期群體。在研學探索的過程中豐富康養知識、開拓康養體驗,通過研學探索、頤養感悟進一步達到養身、養心、養神的活動目的。如何將當地傳統文化內涵與精神同區域體育康養產業發展相結合,并進一步發揚當地傳統特色文化,促進區域體育康養行業的發展。各地域不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社會人文蘊含著不同的人文精神與內涵,因此在建構“體育+康養+教育”康養產業發展模式時,挖掘自身自然地域資源、人文資源并發揮其驅動力,形成自身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以市場為導向,培育具有市場化地域特色的體育康養產業及品牌。

(4)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體育+康養+鄉村”模式

鄉村是旅游的目的地之一?!绑w育+康養+鄉村”發展模式,一方面指通過鄉村旅游帶動周邊鄉鎮或區域旅游產業發展。凸顯鄉村特色與價值,構建鄉村體育康養產業,推動鄉村體育康養一體化協同發展。另一方面,鄉村體育康養與一般的鄉村旅游項目不同,它是以健康恢復為目標,以健康產業為核心理念和驅動。集鄉村田園生活、養生、健康、旅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以回歸自然、修身養性、度假休閑為生活方式??傮w來說,鄉村體育康養的一切產品與服務都是圍繞“健康”展開,以“健康”為核心,以調節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度假休閑為最終目標。鄉村作為一種旅游資源、生態資源,以鄉村體育康養開發鄉村、建設鄉村,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5)以智慧康養為特色的“體育+康養+科技”模式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科技在體育康養中也日趨重要。智慧康養在技術、管理、模式等方面利用醫學前沿科技及專門的服務保障團隊,全方位滿足參與者健康監測、康復訓練指導等需求,即“體育+康養+科技”模式[20]。這一模式對緩解中國老齡化問題、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創新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康養產業中,開展更高質量的智慧康養模式,讓不同群體都能更多的使用個性化產品,享受智慧康養帶來的便利。加強數字化信息、虛擬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前沿技術在體育康養產業中的應用深度與廣度。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組織開發體育康養相關應用軟件和管理設備,提高中老年使用智能手機和上網的接受度、普及度,根據中老年人的需求特點,提供更多適老的智能化產品和服務,讓中老年群體享受到智能化帶來的便利,推動中老年健身與健康服務產業發展。

四、體醫融合視角下體育康養產業發展路徑

1.理念上:加大“體醫融合”宣傳力度,使“運動是良醫”理念深入人心

“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健康”是“體醫融合”概念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是基于在20世紀末全球醫學和體育學界所達成的共識——“運動是良醫”。目前,大部分群眾還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對“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他們的意識還停留在“有病治病”的層面,沒有從思想上樹立體育鍛煉的意識[21]。因此,首先從理念上增強群眾對于“大健康觀”的理解與認識,在意識層面打破“體醫融合”的障礙。一是從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和疾病發展全過程角度宣傳體醫融合的重要性,加強與高校體育院校之間的合作,如開設科學健身大講堂、培養相關專業復合型人才,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弘揚科學健身文化;二是行政部門要轉變觀念,重新認識“運動是良醫”理念,整合各部門的相關資源,積極和電視臺、廣播、廣告商等機構合作,發揮相關部門的協同作用。三是提倡衛生部門貫徹“運動是良醫”的思想,倡導“體醫融合”健康促進模式,使其不再一味地依賴藥物治療,更多運用科學的健身知識、健身方法和運動處方作為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22]。

2.政策上:完成產業融合宏觀政策,建立細化且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全面貫徹健康中國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體育與康養是為民眾身體健康素質提升服務的兩個重要項目,是全民健康的重要支撐和保障。要實現體育與康養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政府應不斷完善現有的政策措施,充分釋放兩個產業融合發展的活力。在宏觀政策制定方面,政府在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人口密度、消費水平、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個性化的產業融合政策,根據產業融合的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促進措施。同時,構建完善的效果評價機制,政策評價體系的完整有利于分析政策效果情況,進而做出進一步的調整與改善。另一方面,建立細化且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各級政府出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其落實力度,具體明確體育與衛生健康領域在健康促進中各自的任務和價值,保證其可操作性。二是各政府部門要打通各方溝通渠道,確保資源、信息、人才、資金等渠道的暢通,為市場、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3.隊伍上:建立聯合培養機制,培養體醫融合復合型人才隊伍

目前我國基于體醫融合的健康促進還處于初期階段,在內外部條件上仍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人才方面,缺乏既懂體又懂醫的復合型人才,懂體的人不懂醫,懂醫的人不懂體,是目前人才隊伍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因此,政府應當通過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兩方面的推進為體育康養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人才環境。(1)推動高校體育學院、科研院所與臨床醫學部各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相互交融創建新的學科專業,培養體育康養產業所需的專業化人才;(2)創建體醫融合試點??漆t院或??崎T診,建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身體狀況的運動處方庫,并構建相應的健康管理模式;(3)各級體育局、醫院、衛健委等相關部門合作推進職業康養服務人才培養,建全社區醫生、家庭醫生、社會指導員等職業的培養模式,建立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和完善的考評機制,推動職業運動處方師這一行業的發展。

4.產業上:構建體育康養產業的社會環境,推動產業的業態融合與創新

推動體育產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首先要培育產業融合的市場基礎,擴大有關商品與服務的市場供應。通過規范市場,逐步實現醫療服務與公共服務的全面覆蓋,大力推動市場供求主體育產業多樣化;健全醫療和養老保險體系,建立并推行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多支柱養老金體制;創新企業經營理念等。其次,創造良好的產業融合社會環境。以家庭為單位,促進家庭生活觀念的轉變,進而優化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建設多樣化的休閑運動場館與服務設施,構建社會組織和企業主導下的休閑運動生活方式;完善社區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培育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志愿者隊伍,統籌社會力量,參與公共衛生治理,融入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之中;發揮民間組織、協會、團體等組織的功能,創造體育產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的新業態。最后,積極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健康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將科技融入體育、促進健康,鼓勵開展“體醫融合”互聯網服務,與用戶進行線上問診,線下運動康復,建立“體醫融合”+“線上線下結合”模式。

5.服務上:健全國民體質監測服務體系,構建體育與康養融合環境的互惠界面

體育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共同實施國民體質監測,實現國民體質監測全覆蓋。建立以社區、鄉村為節點的國民體質監測站點,為社區居民、村民定期做運動健康測試及評估,建立體質測評與運動指導于一體的服務模式;針對不同人群、不同身體狀況建立個性化的國民體質健康電子檔案,并分類管理;采用科學且可行的措施建立國民健康大數據平臺,建立運動處方庫,為體育和衛生部門提供綜合分析數據。另一方面,共建共享體育服務信息、人才、知識、資源,與各組織各行業進行優勢互補,一是制定體醫融合行業服務標準,規范行業的服務產品與標準。二是結合當地體醫融合發展實際情況,共同推動體醫融合機構供給側的現代化建設??茖W開發區域性體育與康養服務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保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康養服務質量和水平。

猜你喜歡
體醫康養融合
體醫融合冷與熱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邊界與可能:體醫融合中的身體、技術與知識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即墨溫泉:未來康養休閑之地
共生理論對“體醫結合”模式創建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