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沉靜中體味心境至美

2024-02-26 08:34劉雨禾
公民與法治 2024年2期
關鍵詞:晨霧文學家樂章

劉雨禾

人都喜歡欣賞美景,哪怕是萬籟俱寂的秋冬。

有雪的冬天是極美的,不用管白雪下面覆著什么,不管頭頂上的天氣是否晴朗,只要這世間最美的裝飾物蓋上去,一切就都變美了:世間萬物都被雪模糊了輪廓,打上了柔光,正是“漱滌萬物,牢籠百態”(柳宗元)。更何況,雪是喜歡安靜的,它把嘈雜的聲音、繁雜的思緒深深地吸納,洗滌一番再投射出去。身處雪地,面對這一片潔凈清朗安靜之地,誰能不說聲美呢?

顯而易見的美,人人都能欣賞,但我們身邊不可能處處都是這樣的美景。

有一種美景世人皆知,它們隨著流傳千古的詩詞畫作而家喻戶曉,又化為當今的星級景區讓每個游客趨之若鶩,多少人會許下有生之年定要去一次的愿望,可即便如此美景,也常有人奔赴后大失所望,慨嘆名不副實。還有一種美景存在于別人的游記和照片里,它們深情地訴說這次美妙的旅程,看到了什么樣的美景,吃到了什么樣的美食,遇到了什么樣有趣的人物。有照片和視頻為佐證,人們便滿懷信心地出發了??陕贸虆s往往不盡如人意,為什么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吃到的跟游記里不一樣,要怪別人夸大其詞嗎,還是檢討自己不懂得欣賞?有幸去尋找美景的人尚且如此,那些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走著每天都走的路、看著每天都見的景色的人,還能從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看到美嗎?

羅丹說: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源自心靈,心靈美的人總是能剖開事物的表象認識到世間更深層次的和諧之美。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就是這樣在自然中尋找到美,再用自己厚重的人生經歷包裹住剎那即逝的靈感,而后抽絲剝繭般揮就一篇流傳千古的著作。普通人難有這樣的成就,但卻可以和他們擁有一樣的尋美之心,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美并不是由文學家、藝術家無中生有出來的,美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需要沉靜下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手去觸摸、用鼻子輕嗅,通過自己的情緒、思維去發現美、認識美、分析美,即使我們被平凡的生活層層包圍,也總有被自然之美、藝術之美震顫到的時刻,輾轉的情思成為洶涌的波濤,要尋一個出口來表現。歌曲、舞蹈、書法繪畫、詩歌朗誦,甚至于體育鍛煉、日常的言談舉止,這些都是美的出口。把心里感受到的美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中,自己尋找到了美,別人也感受到了你的美,這就是由你創作的美的作品。

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還需要調整心靈的角度。一種方法是從大宇宙、小事物中去感受差異之美。這種變化既是物理上的距離也是心理上的距離,跳脫出當前生活的尺度,才能喚起心海中不常涉足的深思。另一種方法是在自然韻律中尋找生命之美??葜κ侨狈ι?,若晨霧籠罩,那蒼白的天幕下的根根枝椏也會有忽濃忽淡的綽約風姿,興許還會有林鳥相和。這樣的畫面就有了色彩,色彩又有了聲音,樸素平凡的景象成就了一段旋律悠揚的樂章??葜?、晨霧、林鳥尚可組成一曲和諧的旋律,生活中還有多少事物能夠成為美的音符呢?把本不相干的事物引入心底,賦予它們生命力,再投射上自己情感和思緒,賦予它們形象,這就是在創造美啊。

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不僅僅是文學家、藝術家的事情,美是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所有人,潛移默化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趣味和人生境界。當人們不再去盲目追捧世俗推崇的美,而是去尋找和創造身邊的美,發現自己心底的美,那么美的力量就會深刻地滋養著我們:路邊的野草可以喚起來自大地的力量,生活的苦悶或可以嘆一篇深沉的樂章。如此,我們便可在喧囂中沉淀,在寂靜中聆聽,于月輝下神游山河,沐紅塵中心境至美……

猜你喜歡
晨霧文學家樂章
什么是“中華第一樂章”? 等
譜寫肌膚新樂章
村莊晨霧
晨霧繚繞——盤州六車河
長江晨霧
古代邢地文學家述略——邢襄文學論之二
不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諫
劉禹錫與《陋室銘》
晨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