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山區26縣居民收入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2024-02-26 06:09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310030
新農村(浙江) 2024年2期
關鍵詞:山區縣居民收入山區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310030) 王 藝 薛 峰 白 冰

加快推進浙江山區26 縣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居民收入實現富民的關鍵舉措。針對當前地區間收入差距絕對量擴大問題,通過調研分析、數據測算,梳理形成山區26 縣居民收入總體情況,分析問題原因,提出打造山區特色產業、加快提升山區縣城承載力、深入推進山海協作、持續壯大山區村集體經濟,進一步挖掘26 縣發展潛力、動力、創新力,加快打造共同富裕標志性成果。

1.總體情況

近年來,山區26 縣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省內其他地區,但存在兩者絕對值差距不斷拉大現象。一是山區26 縣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全省平均。2021、2022 年山區26 縣居民收入分別為42 139元和44 560元,增速分別達10.9%、5.7%,比全省平均9.8%、4.8%高1.1 個和0.9 個百分點。二是山區26 縣居民收入與全省平均絕對差距不斷拉大。差距從2019 年的13 869 元擴大到15 752 元。三是山區26 縣居民收入高于全國水平。2021 年、2022 年,山區26 縣居民收入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0、1.21倍,連續兩年高于全國排名第7的福建省平均40 659、43 118元。

2.原因分析

近年來,山區26 縣居民收入與全省平均差距不斷拉大,其主要是受發展基礎影響。以2022 年為例,當年全省居民收入為60 302 元,較2021年增長4.8%。山區26縣居民如果要縮小與全省居民收入的絕對值差距,理論上2022年、2021 年增速至少要達到6.6%、13.5%,高于實際增速。

山區26 縣發展基礎薄弱的原因,既有客觀條件制約,也有主觀因素影響。大部分山區縣區位條件、產業發展等方面基礎較差,且有11 個山區縣是重點生態功能區,整體發展受負面清單限制。部分山區縣在富民增收方面實招硬招不多,沒有結合自身優勢找準切口,內生動力有待強化。

3.目標設定

縮小全省地區間的收入差距,首先要正視差距客觀存在的同時,分層分類科學合理制定發展目標。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山區26 縣高質量發展,全面實施“擴中提低”行動。

從面上看,如從2023 年起,山區26 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都高于全省平均1個點,則到2035 年實現絕對值與全省差距縮??;從局部看,如山區26 縣居民收入保持現有增速,則到2024年能有5個以上山區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省平均的80%,5 年后能有1個以上山區縣收入接近甚至超過全省水平。

4.對策建議

(1)加快打造山區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富民 進一步挖掘激活山區26 縣本底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聚焦特色資源轉化,打造山區特色產業鏈。一是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實施“一縣一鏈”推動山區26 縣做強農業全產業鏈,復制推廣常山胡柚的典型經驗,全方位提升產業競爭力,做強“麗水山耕”“三衢味”等一批區域公用品牌。二是做強山區生態工業。引導山區縣搶抓優勢企業投資項目梯度轉移機遇,有選擇地培育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精準培育一批隱形冠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是做優鄉村旅游產品。結合山區26 縣生態資源優勢,以詩路文化帶建設為抓手,圍繞田園村韻、綠色康養、教育研學、農事體驗等主題,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動民宿、旅游景點等標準化、規范化、品質化,增強親和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2)提升山區縣城承載力,全面擴大就業以做強縣城主核為抓手,促進山區縣城鎮居民更充分、協調、高質量就業。一是做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深入實施“小縣大城、產城融合、組團發展”戰略,擴面推進“大搬快聚、富民安居”,針對低收入農戶和偏遠山區農戶,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戶向縣城、建制鎮、中心村搬遷集聚。在安置小區周邊重點安排來料加工點,為群眾提供更多家門口就業機會。持續向山區26縣推廣“共富工坊”有效經驗,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共富工坊”合作模式。二是實施產業平臺集聚能力提升行動。指導山區縣鞏固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成果,加快推進特色生態產業平臺建設,有序推動優質項目、優質企業進區入園,不斷提升產業發展集聚度和產業配套完整性,使之成為引領縣域生態產業發展的高地。

(3)深入推進山海協作工程,凝聚幫扶合力 借助山海協作結對幫扶、新型幫共體的強大外力,從消費幫扶、就業幫扶等方面入手,助推山區經濟發展和富民增收。一是深化拓展消費幫扶。大力推動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山海協作項目,推動發達市、縣(市、區)幫助山區縣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拓展山區農優產品進入消費大市場通道,切實發揮企業市場優勢、加強產銷銜接,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加快推動結對發達縣(市、區)在本地區搭建農特產品銷售平臺或展示展銷窗口,常態化開辦山海協作大型展銷活動。鼓勵各類電商平臺開設山區26縣幫扶頻道,加快發展“供富大篷車”服務。二是深化打造新型幫共體。集成省級機關、高等院校、三甲醫院、國有企業、金融機構、民營企業、文藝團體、慈善組織等幫扶力量,實行“一縣一團、一村一組、一戶一策”,突出縣域整體幫扶。支持山區縣創新型領軍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到山區縣辦設醫院、學校、養老服務等公益機構,引導民營和慈善資源向山區縣流動。三是強化就業幫扶。構建精準識別、精準分類、專業指導的就業幫扶解決方案,完善推廣重點群體幫扶應用場景。謀劃推出一批公益性崗位,支持企業開發愛心崗位,落實就業困難群體的托底幫扶工作。

(4)持續壯大山區村集體經濟,加速鄉村共富 發展村集體經濟有助于提高農村集體資產使用效率,拓寬農村集體成員收入來源,有效增加農村集體成員的財產性收入。一是保障村集體經濟建設用地。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聯動”強村計劃,支持山區26 縣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于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通過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穩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二是鼓勵村集體組織與企業和個人合作。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與龍頭企業建立“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開展專業化規?;洜I。發展壯大強村公司,出臺面向強村公司的稅費減免具體政策,支持其開展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等集體經濟項目。三是完善“飛地”抱團機制。積極發展跨區域的“飛地”抱團項目,加快山區26 縣“消薄飛地”項目迭代升級,穩步建立健全股權投入、運營管理、收益分配等合作機制。

猜你喜歡
山區縣居民收入山區
北方某縣靠罰款撐起地方1/3財力
《山區修梯田》
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數說陜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山區
郵一堆微笑到山區
山區縣農村環境問題的思考與實踐
新常態下山區縣推進就業創業的路徑
決勝全面小康 四川33山區縣共探新常態下科學發展之路
國有經濟對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線性效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