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鄉村振興的村莊旅游發展路徑探索
——以天祝藏族自治縣古城村村莊規劃為例

2024-02-26 07:56張維元俞榮三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關鍵詞:觀景景觀旅游

張維元, 俞榮三

(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 古城村概況

古城村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鎮政府駐地,包含哈溪社區和七個村民小組?,F狀以天祝藏族自治縣“八大產業”和“五小產業”中的食用菌、中藥材、藜麥、肉牛、肉羊為主。農歷五月至九月為旅游旺季,客源主要以省內游客為主,但目前本地接待能力較低,整體服務品質不高。

1.1 農業用地比重高、一產基礎好

天祝主要以生態保護極重要區為主,古城村屬于縣域內少有的種植業生產適宜區。除去城鎮開發邊界,耕地和種養殖設施用地占全村域國土面積的73%,農業用地比重高?,F狀降水量充足,灌溉設施較齊全,機耕路網布局較均衡,食用菌和中藥材種植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全村一產發展條件整體較好。

1.2 自然地形、景觀格局、生態本底優勢顯著

天祝屬于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古城村位于磨臍山山麓,磨臍山海拔4146m,是祁連山的一支山系,藏語稱南木加匝丹,是哈溪地區第一大神山。村域內水資源豐富,哈溪河、峽門河、夾道溝河三河交匯于此,沿河道還分布有大量白樺林帶,形成“三水交織,山水相融、城在田中,林傍水畔”的景觀格局,塑造了古城獨特的風景、風情和風物。

1.3 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

天祝約有21個少數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分布最廣,其次為土族,華銳藏族民歌、土族格薩爾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哈溪出土的青銅牦牛是甘肅省兩件動物形象國寶之一。少數民族的祈禱儀式、服飾、禮儀、飲食文化等,以及歷史悠久的絲路文化,使得古城村具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地域魅力。

2 鄉村旅游發展思路

2.1 鄉村旅游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首先可以盤活鄉村閑置資源,帶動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現代鄉村服務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關聯產業發展,促進鄉村三類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的產業振興。其次,鄉村旅游可以保護、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民俗和非物質遺產,讓優秀的鄉村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實現鄉村的文化復興[1]。第三,鄉村旅游有助于鄉村生態環境改造,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綠色發展,實現生態宜居。此外,鄉村旅游有助于城鄉信息、人才和資金流動,推動農民的觀念更新和綜合文化素質的提升,推動人力、知識、資本、文化等各種要素相互流動和融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2]。

2.2 立足村情,探索新型旅游發展模式——農業主題公園

通過對甘肅省內鄉村旅游情況調查分析,多數為農家樂、農村民俗觀賞園,缺乏地域和自身特色。為減少旅游體驗的同質化,結合古城村農業發展基礎好、生態環境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的三大資源稟賦,探索符合古城特色的旅游發展模式:農業主題公園。農業主題公園是新型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是中國鄉村休閑和農業觀光的升級版,屬于農業旅游的高端形態,是一個更能體現和諧發展模式、簡約生活理念、返璞歸真追求的現代農業園林景觀與休閑、度假、游憩、學習的規?;l村旅游綜合體[3]。

3 古城村鄉村旅游發展路徑

3.1 優化產業布局、打造農業主題公園

1)強化基地建設

鎮區主要承擔中藥材、食用菌、藜麥標準化、規?;r產品精深加工、集中化冷鏈物流。城鎮開發邊界以外的鄉村地區,開展村域內土地平整、完善農田水利建設,改善土壤環境和耕地質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優質的特色農產品,助力哈溪鎮打造農特產品種植示范基地。距離居民點較遠的位置建設規?;B殖區,配套建設飼草加工儲藏設施;村域中南部是核心農業生產空間,配套建設農產品初加工、粗加工、倉儲等設施,全面形成“基地+加工+市場+服務”全產業鏈生產新格局。

2)三產融合發展

鎮區城鎮開發邊界內主要完善社會化服務,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和供應等環節管理,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綠色食品產業鏈;推動現代生產要素的聚集,吸引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參與建設運營產業園。城鎮開發邊界以外以構建“哈溪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園”為目標,以精品農業、生態農業、創意農業、教育培訓和實踐基地等為重點方向,依托農業景觀、民俗文化和生態景觀,打造“古城農業主題公園”,形成集“自然、生產、休閑、科技、娛樂、教育”于一體的景觀綜合體,同時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農產品訂制等新業態,打造獨特的現代科技農業休閑觀光示范園區,推動農旅和文旅融合發展。

3)綠色循環發展

哈溪鎮作為農業大鎮和養殖大鎮,規劃引導養殖企業向種植業延伸,將發酵后的養殖糞污用于種植農作物,從而實現種養產業無縫連接,解決養殖業糞污處理難,種植業化肥農藥使用過量而導致土壤板結等問題,早日形成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的現代化大農業生產格局。

4)構建“互聯網+”的農產品銷售體系以及旅游推廣方式

以網絡為平臺,逐步構建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提高村民的組織化水平,大力宣傳優秀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通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農超對接”、“商品溯源”等的規模效益。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網絡直播平臺,打造網紅農產品,引導農村電商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展銷售渠道。

3.2 構建復合廊道、提升藍綠空間價值

以“清澈水環境、繁榮水經濟”為導向,將產業發展、環境治理、村莊風貌相結合,系統開展“藍絲帶綠道網”,構建古城“生態保護+休閑游憩”的復合型廊道。沿哈溪河規劃一條濱水景觀綠道,連接村莊與鎮區,沿途布局木棧道、親水平臺、服務驛站、森林木屋、帳篷露營地等服務設施。同時對濱水生態進行修復,對草坪裸露區、林下部分區域,栽植適宜當地氣候的花卉和花灌木,豐富景觀層次,全面展現古城村山水林田全要素的美好景象。濱水綠道路面設計彩色慢行道,在重要節點布置小型景觀小品,為游客和當地居民提供活力濱水空間。

3.3 活化景觀優勢、提升風貌品質

構建全域觀景系統,展現古城景觀優勢。依托現狀地形地貌,規劃在村域東、西、南各規劃一處景觀制高點,打造觀景平臺。西側古城觀景平臺向西可遠眺磨臍山雪景,向東可俯瞰城鎮繁華風貌,向東南可遠眺田園景觀、哈溪河、白樺林帶等自然生態景觀。在景觀平臺設置一座觀景塔,作為鎮區視線通廊的焦點,同時也可以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開闊、深遠的觀景視野。東北側桌子臺觀景平臺以“哈溪之窗”為設計理念,以窗口的形式,塑造“框景”的效果,沉浸式的體驗增強觀景的儀式感。白樺林空中玻璃棧橋觀景平臺,可使游客深度接觸大自然,增強觀景體驗感。

3.4 補足設施短板、加強管控引導、提升環境品質

農宅風貌是村民生存和村莊旅游發展的景觀基底。挖掘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傳承地域文化特色是村莊風貌提升的核心意義之一,除了保護繼承古城村經典的文化元素外,鼓勵采用現代工程技術和材料,對當地傳統文化中的經典符號進行凝練、重構、抽象提取,意向化表達,使之符合現代人審美,營建出“中而新”的時代面貌。古城村對建筑的材質、色彩、裝飾元素等制定了導則,包括藏式紅、窗楣巴蘇、門楣巴蘇、短椽、圓點等藏式要素,加強村容村貌的管控與引導,提升人居環境品質(見圖1)。

圖1 農宅建筑風貌導則

4 古城村鄉村旅游發展總結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戰略決策,具有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特點,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鄉村旅游必須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古城村基于自身特色,積極整合農業、人文、生態等資源優勢,認真貫徹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產業帶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因地制宜、整村推進,促進當地村民增加就業和收益[4]。通過調整和優化古城村村域生態環境、產業結構、經濟主體和設施配置,重塑古城鄉村風景、農耕文化、民俗風情和品牌形象等,助力古城村建設成為美麗、低碳、環保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猜你喜歡
觀景景觀旅游
麓湖春天觀景
景觀別墅
天臺山觀景(古體詩)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薩格勒布木結構觀景塔
屠辰飛室內設計作品
旅游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