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探討

2024-02-27 13:33柏志波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24年2期
關鍵詞:應用探討精細化管理

柏志波

摘 要:新時期,貿易企業面臨更為高昂的發展成本和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亟待通過精細化管理擴大利潤空間,尋求現代化轉型與管理升級。為此,本文詳細分析了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現狀及問題,并從相關方面提出應用策略。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貿易企業;應用探討

引言

21世紀,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化,以精細化管理為主的管理理念成為主流,對現代企業發展變革具有重大影響。精細化管理不僅反映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而且還代表著一個企業的管理文化,是貿易企業把控成本、提升效率,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新時期,探討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策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精細化管理的應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精細化管理分工逐漸成為企業發展主流,對企業各項工作的落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精細化管理是指對企業基礎工作進行精細化分工,以精準劃分責任、精準核查工作,在細化工作問題的同時,采取針對性策略提質增效,為企業現代化發展保駕護航。精細化管理的應用是企業管理理念與行為的深層次表現,能夠幫助企業優化管理制度,有序達成各項管理目標。對貿易企業來說,精細化管理應用必須基于市場變化做出靈活安排,量化各項工作指標。

具體來說,其工作內容包括三個層次:第一,精細化管理理念。該層次強調積極引入先進管理觀念,諸如成本管理、效益管理、智能管理和系統管理等諸多現代管理觀念與模式,以有效配置企業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第二,強化配合溝通。精細化管理雖然十分強調工作的量化與分工,但也注重工作的整體性協調發展。精細化管理要求企業搭建信息共享平臺,以加強各領域工作溝通,以最終形成企業發展合力,促進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第三,加強監督檢查。精細化管理通過對企業工作的量化要求,以具化發展目標,分化有關風險。加強企業監督檢查是精細化管理降低出錯率,提升管理實效的關鍵之舉。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文化,它是伴隨社會分工細化和服務質量提升需求產生的,具有科學化管理依據和現代化管理特點。作為一種突破常規管理的新型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將在未來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貿易企業管理的重點方向和改革關鍵。

二、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問題

(一)精細化管理認知不深刻

精細化管理理念雖然在貿易企業已然得到普及與認可,但也僅停留在認識層面,沒有深入到實踐層面進行模式改革,其理念影響力和貫徹度有待提升。這種現象的產生根源在于企業精細化管理認知不夠深刻,從管理高層到執行層沒有形成統一的重要性認識。比如在財務管理領域,雖然財務人員具有精細化管理意識,但囿于企業自身財務制度、工作慣性和“便利”心態,仍然傾向依照傳統程序從事核算、收付等基礎工作,不能或者不愿關注、參與到浩如煙海的業務數據收集工作當中。同時,部門之間缺乏協同,各人員普遍存在“做好自己工作即可”的共識,對于企業業務流程、業務管理與指標分析等工作知之甚少,導致“精細化管理是決策層的工作職責”等觀念出現,各部門各行其是,互不干擾,導致決策層很難第一時間了解企業業務經營狀況,增強了企業精細化管理改革與推進的難度[1]。加上很多貿易企業管理制度本身的不健全,精細化管理下設的預算、成本、資金、風控等管理體系建設基本空白,讓精細化管理成為束之高閣的“口號”。

(二)精細化管理手段不得當

精細化管理要想在貿易企業中得到徹底貫徹,就必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得當的管理手段。只有做到制度與手段的精細化, 才能確保企業在風云變幻的國內外貿易環境中始終掌握方向,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和未知風險。但是,當前貿易企業普遍存在管理模式過于粗放、管理手段不夠科學、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等問題。管理模式粗放主要表現在部分貿易企業經營全憑經驗和直覺,不能就市場貿易的整體環境做出科學化分析和權責分配,各部門工作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管理結構,沒有就新出現的崗位需求和人才特點進行適時化調配和設置,對成本、資金、資本等的管理尚未具化;管理手段不夠科學主要表現在企業管理層雖已意識到精細化管理、成本管理等先進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但并未采取系統、科學的手段對這些理念加以落實,導致精細化管理成為一種“紙上談兵”式的管理口號,對企業基本制度的升級和細化仍處實踐空白;管理方式簡單粗暴主要表現在部分企業內部管理缺乏溝通與協調,各部門之間只關注“手頭工作”,對企業整體責任缺乏集體性認識,因此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局限部門的“一對多”等直屬管轄上,且各主體的責任分配不夠細化,導致出現問題索責對象模糊,不利于問題的解決[2]。

(三)精細化管理細節不量化

精細化管理需要嚴控工作細節,將貿易企業涵蓋的所有工作環節進行細分量化,以圖將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實現對企業內部各工作態度、工作方式、職業道德、綜合素質等深層次方面的發展。目前,貿易企業普遍存在管理細節不夠量化的問題,一定程度背離了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和原則。具體來說,一方面,表現在企業缺乏做好“小事”的意識。很多貿易企業只關注大方向、大戰略上的問題,認為方向決定一切,而執行層的員工也只關注工作的整體成效大概率符合要求即可,對工作細節缺乏深究、深挖的責任感,對“小事”采取置之不理或縱容放任的態度,給企業造成了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隱患。這種意識導致貿易企業在推行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遭遇阻礙,部分員工在應對量化工作指標時往往敷衍應對,只求大方向上不出問題,對工作完成的細節缺乏把控。另一方面,表現在企業缺乏做好“小事”的量化指標。雖然近些年來,貿易企業也在不斷下放銷售指標,對各部門工作職責進行進一步細化分配,但工作理想主義色彩嚴重,沒有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設定可落地標準,對于布置工作時完成的具體時間、完成數量、質量要求等內容采取一刀切的標準,細節摳得不準不實,沒有充分協調大方向和小細節的關系,對企業自我調節的復雜系統缺乏足夠的科學認識,精細化管理實效不佳。

三、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策略

(一)提高精細化管理的重視程度

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實效最根本取決于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為此,要從根本上改變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通過加強學習交流、深入貿易實踐、加強人員培訓等各種途徑提高整個貿易企業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和重視,才能從整體上形成尊重、落實、改進精細化管理的合力。提高精細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提高管理人員的認識。管理人員是貿易企業經營行為的掌舵者,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行為觀念、道德準則、工作技巧對整個貿易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能夠直接影響執行層員工的一線操作,作用貿易企業的任一工作環節。企業應當通過與其他優秀貿易企業、高校教授、國際貿易座談等各種活動的合作,讓內部管理人員經常性參與學習,做好學習報告與管理方案,以此切身體會精細化管理在貿易企業中的應用優勢,深入學習精細化管理的概念內涵,從而發現不足,針對企業管理實際進行優化整改。其次,促進管理知識共享。精細化管理不應只是管理人員單方面的意識與責任,要改變傳統的“上對下”的意識灌輸與工作強制做法,將企業內部所有人員當作企業發展的建設者與開創者,重視基層人員尤其是一線操作人員的管理思想,共享先進管理理念。貿易企業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官網等宣揚精細化管理思想,鼓勵企業員工建言獻策,便利下層員工思想上輸渠道,建立新型的互動意識生態,確保精細化管理意識推廣企業內部。最后,加強精細化管理人員培訓。要想從根本上貫徹精細化管理,光有意識是不夠的。鑒于貿易工作本身的繁雜性,很多管理人員與基層員工困于日常工作,沒時間或者沒精力去思考、踐行、創新精細化管理手段,對精細化管理工作只能處于較為表顯的認識與操作中,難以深刻地全面學習與試錯精細化管理理念。為此,必須抽調一定比例人員進行專門的精細化管理培訓與學習,以該部分管理人員為中心創建貿易企業精細化管理方案,把控相關工作環節和程序,以此提高貿易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和操作深度,鼓足整個企業的管理信心和積極態度[3]。

(二)完善精細化管理的制度規范

制度是規范個體工作行為與企業組織方式的指導性約束規范。優良的制度本身能夠凝聚多種力量開展多種活動,激勵和鞭策個體不斷進取,促進組織的有序成長和可持續發展。貿易企業精細化管理要想得到徹底的貫徹落實,就必須完善相關制度規范,為企業提供持續優化和良性循環的前提和保障,確保組織有條不紊地穩步向前。完善精細化管理制度規范,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參考國內外管理制度標準。精細化管理是新經濟形態下的管理理念,其理論體系和實踐內容尚有諸多空白之處,處于管理探索的“無人區”。貿易企業要想促進精細化管理改革,就必須參考國內外相關管理制度標準,將已有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加以學習、消化和模仿,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備的制度體系。比如,《中小企業精細化管理制度范本》就針對中小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問題提出制度建議,其內容涵蓋了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行政管理、產品開發管理、生產作業管理、倉儲物料管理等制度內容,契合了精細化管理有關制度建設的精進、細致、全面的特點,可以作為貿易企業的制度參考。其次,建立定性與定量評估體系。經濟新常態下,精細化管理創新促進企業管理高效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企業管理的不確定性。如果企業不能平衡高效性與不確定性之間的關系,勢必會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阻礙,不利于企業良好運轉。為此,要注重建立定性與定量評估體系,統計和評估企業管理各環節工作的質量水平,從貿易企業各項目的理論支撐、市場前景、應用實踐和社會效益等維度全面衡量管理質量,爭取在各工作細節上嚴格把關,形成支分節解、脈絡貫通的精細化管理評估體系系統。最后,分類細化企業內部管理系統。貿易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分為市場營銷管理、經營管理以及客戶服務管理等,這三者是企業內部管理系統的重點組成部分,必須加以分類細化。建立市場營銷管理系統,要注重高效配置營銷資源,以科學管理為基礎,精細化市場操作,將市場做深、做透、做實。以市場情況為基礎,將企業生產經營計劃進行分解,確保大目標的“枝節”落實到人、考核到人。建立經營管理系統,要注重協調企業內部資源,通過會計核算中的關鍵數據指標嚴控成本,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特別要注重采購職能部門的精細化管理,鑒于采購價格會隨著季節、市場供求關系變動而變動,企業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分析能力配置最佳采購方案和管理方案,深刻把握材料進購的供求關系變化。建立客戶服務系統,需將制度建立重點放置在客戶供需關系上,以供需關系為出發點,有計劃、針對性地營銷產品,實現客戶服務的精細化。

(三)加強精細化管理的流程監控

流程監控是貿易企業加強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保障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和質量。隨著技術革命逐步轉化為產業革命,企業精細化管理流程監控也由線下轉為線上,為貿易企業改善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加強精細化管理的流程監控,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方面,要加強信息系統流程監控。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變革。貿易企業業務復雜,每天要處理倉庫、批發、零售、市場的大量數據,數據處理量大,及時性要求高,其精細化管理也必須順應時代趨勢,借助信息系統提高管理效率。為此,企業要充分開發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在管理支撐、業務開發、運營管理、基礎平臺和數據架構系統中植入監督機制,面向企業整個信息系統平臺實現智能監控。比如,傳統企業物料管理往往審批環節眾多,無法對物料領用等問題進行有效控制,這時,就可以借助ERP系統實現物料控制,通過審批環節優化提高管理效率,并利用系統自定義報表功能,做好物料消耗的統計。同時,還可以集成多種系統,開展企業內控精細化管理工作,為企業管理者的績效考評提供審核依據。

另一方面,要提出針對性的追責制度。信息化作為一種管理手段與工具,雖然能夠解決業務處理和業務流程的監控問題,幫助企業及時獲取有效信息,但是并不能解決企業精細化管控的合理性問題。也就是說,有關企業精細化管控的實效問題只能依靠人來處理。為此,企業精細化管理流程監控工作必須配置有指標、針對性的追責制度,以全方位挖掘內控精細化管理問題,找出每一階段的管控要點與具體風險,以此確保企業管控效率。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今天,貿易企業面臨兼顧自身、社會和市場三方主體的發展重任。只有運用精細化管理,細化企業管理各項工作流程,才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企業自身優勢,提升現代企業管理質量水平。為此,各貿易企業者應當深入實踐,結合企業自身需要和市場發展實際推動精細化管理,以真正實現企業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藍建華.精細化管理在企業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探討[J].全球流通經濟,2023(13):179-181.

[2]劉琦樂.論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產業科技創新,2023(01):126-128.

[3]陳洪春.企業精細化管理與財務管理精細化的幾點思考——以BX企業為例[J].財經界,2022(10):110-112.

猜你喜歡
應用探討精細化管理
淺談現代企業實行精細化財務管理的路徑
品牌價值驅動下的品牌策略研究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ADS—B在空管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精細化管理視角,強化高職院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
生物監測及其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探討
推行細節管理方法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水溶性色粉在防凍液中的應用探討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