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航船舶集裝箱落水險情的海事應急處置

2024-02-27 07:18石京鵬郝慶龍
世界海運 2024年1期
關鍵詞:險情管理機構海事

石京鵬 郝慶龍

一、引言

集裝箱落水險情是指在船上或碼頭存放的集裝箱因各種原因落入水中,從而威脅其他船舶或人員的安全并可能造成海上污染的情況。近年來,隨著集裝箱海運業務的不斷發展,船載集裝箱落水事故在世界各處海域時有發生[1]。根據世界航運理事會(WSC)的一項調查可知,2008—2022年,年均在海上落水丟失的集裝箱數量約為1 566個。導致在航集裝箱船舶發生集裝箱落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載運集裝箱的船舶發生交通事故;二是集裝箱船舶遭遇惡劣天氣,尤其是受到大風浪的影響;三是載運集裝箱的船舶由于裝卸、積載或系固不當,導致集裝箱落水。

集裝箱在通航密集水域落水后,往往產生多方面的危害。落水集裝箱隨水流漂流,位置漂浮不定,易引發次生事故。漂浮集裝箱可能與航行船舶發生碰撞,沉沒集裝箱可能堵塞航道,漂移集裝箱進入港池、錨地等還將影響船舶作業。為確保安全采取的臨時封航、碼頭停止作業、船舶禁止航行等管控措施,可能導致較大的經濟損失。而集裝箱落水后掃測及打撈難度大、成本高。如果落水集裝箱中載有危險品,極有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目前,還未出臺集裝箱落水事故的應急處置相關程序,海事管理機構在集裝箱落水后的應急處置尚無章可循。本文通過介紹一起集裝箱船在海上發生碰撞并丟失集裝箱的事故,總結落水集裝箱處置流程,探討海事管理機構在24 h之內應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并回顧近年來航運業在防止集裝箱落水方面的努力,為集裝箱海上運輸安全提供參考。作為海上交通安全的監管者,海事管理機構迅速有效地處置海上集裝箱落水險情,對于提升海事執法形象、維護水上交通安全、保護海洋環境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二、事故案例及應急處置概況

2023年7月17日,一艘國內船公司營運的中國籍集裝箱船在浙江沿海某通航密集水域與某散貨船發生碰撞。事故發生后,40多個集裝箱落海。其中部分集裝箱沉沒,部分集裝箱在通航密集水域隨海流漂移。該集裝箱船在事故發生后立即與附近的海事管理機構取得聯系,詳細匯報了事故情況,包括:我船與他船發生碰撞事故,船體發生傾斜進水,但沒有立即沉沒的危險;有40多個集裝箱落海,尚未統計落海集裝箱裝載何種貨物,但未有裝載危險品的集裝箱。

海事管理機構接到了當事船舶的報告,初步判斷該事件屬于船舶碰撞后發生傾斜導致載運貨物移位、落水的水上突發險情。海事管理機構立即研判事故險情,迅速研究必要的處置措施,對突發事件進行了應急處置,確保事故船舶與人員安全、事故海域交通和環境安全。事后總結評估時,參與處置工作的人員認為有必要出臺詳細的集裝箱落水事故應急處置程序,以更好地應對類似的突發事故。

三、海事應急處置程序

海事管理機構針對集裝箱落水事故的處置流程通常應包括:收集和核實相關的信息、信息評估、采取現場應急措施、落水集裝箱的掃測與打撈以及應急處置結果的跟蹤等(如圖1所示)。結合成功處置該集裝箱落水事故的經驗,形成詳細的海事應急處置程序。

圖1 集裝箱落水險情處置流程

(一)收集和核實相關的信息

由于事故發生在沿岸通航密集水域,海事管理機構可以迅速通過VTS與事故船舶建立實時聯系,向其收集并核實相關信息,包括:船舶基本資料,險情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人員的傷亡情況,污染物的泄漏情況,以及險情對該水域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的影響情況;落水集裝箱的自然情況(裝有普通貨物、危險品和污染物的集裝箱數量、尺寸、顏色等);落水集裝箱的漂浮情況(如是否沉沒以及漂浮方向等)。還應通知事故船舶立即檢查并盡可能做好其他集裝箱的固定,并進一步核實事故船舶的最新位置和安全狀況,以及船舶正在和將要采取的自救措施等。

(二)信息評估

盡管船舶遇險的相關信息已經得到核實,但仍然需要對信息的準確性和險情的危害程度進行評估,為應采取的緊急措施提供決策依據。需評估的信息應包括:船舶是否存在危險;人員傷亡的情況,以及是否存在進一步的人員傷亡風險;漂浮集裝箱對通航水域的船舶安全存在的影響,是否礙航或存在其他安全風險;初步確定險情的嚴重程度,從而判斷需要何種形式的救助。

(三)采取的現場應急措施

1.海事值班人員的初步應急措施

海事管理機構的值班人員收集、核實和評估船舶險情信息后,應立刻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有針對性的初步應急措施:發布船舶遇險的安全信息,提醒其他船舶航經事故水域時,注意落水集裝箱的動態,防止發生碰撞事故;提醒事故船舶轉移至安全水域拋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險情擴大;與事故船舶保持暢通的聯系,包括VHF通信、雷達重點標注,從而確定遇險水域;如果事故船舶落水集裝箱數量較大,應對事故水域實施交通管制,通知海巡船艇到事故現場進行交通秩序維護和必要的人員救助。

2.海事管理機構的進一步措施

值班人員還應立刻向上級匯報并按指令采取進一步措施:指派值班人員利用一切監控手段鎖定事故船舶動態,進一步核實險情信息,并密切關注附近水域的船舶動態;如事故船舶存在傾斜或其他危險,則應指導船舶開展自救(比如調整艏向,使干舷低的一舷頂風,減輕船舶橫搖;通過調整船舶壓載艙的容量減小船舶橫傾;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對船上集裝箱進行加固,避免其他集裝箱發生移動等);對事故船舶險情海域的情況進行評估,確定交通臨時管制區;按照相關的規定和程序填寫報表,并將事故船舶的險情報送上級部門和相關單位;發布航行警告,提醒周圍船舶注意落水集裝箱的動態,防止發生觸碰事故;對遇險水域實施交通管制;協調相關的救助力量到現場實施救助,如協調拖輪、救助船等抵達現場實施救助;結合現場的風浪情況,制訂對落水集裝箱的搜尋計劃,并組織實施;通知周圍船舶協助觀測落水集裝箱的動態,及時報告VTS中心;持續跟蹤救助進展情況。

(四)落水集裝箱的掃測與打撈

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還應根據集裝箱的打撈、回收情況開展掃測,確保未遺留礙航物。

集裝箱落水后,重箱箱體通常迅速沉沒在落水點附近;輕箱與空箱箱體往往隨著風流漂移,最終因完全進水而沉沒[2]。

落水集裝箱的掃測任務通常由海測船承擔,其服從岸基的指揮。目前,對落水集裝箱的掃測大多利用掃測聲吶,該技術相對成熟,可以滿足落水集裝箱的掃測效率和定位精度[3]。掃測時通常先根據水流和風向初步確定掃測范圍和掃測模式,并優先掃測航道、錨地等通航水域。海事管理機構要實時掌握海測船的掃測結果,必要時要求其在相關水域設置警示標志。最后,海事管理機構根據掃測結果確定打撈方案,清除礙航物,恢復通航。

(五)應急處置結果的跟蹤

前述工作全部完成后,海事管理機構還應積極開展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分析,撰寫事故調查報告,總結經驗、查找缺陷、研究對策、優化預案,既要預防類似事故再次發生,也要提高再次處置類似險情的效率。

四、航運業在集裝箱落水方面的努力

落水集裝箱導致的一系列損失可能需要貨主、船東和保險人等共同承擔。因此,航運業一直致力于多方面合作,從設備建造、船舶檢驗、現場操作等多個角度加強集裝箱運輸的安全,但目前尚未通過相關的公約或指南系統地提出對于集裝箱落水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航運業在集裝箱落水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

(1)國際海事組織(IMO)在《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公約)2014年修正案中要求集裝箱托運人必須提供裝船集裝箱的驗證總重量(VGM),這大大降低了由此帶來的集裝箱積載不當而導致的落水事件發生概率。

(2)IMO、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聯合制定了《貨物運輸組件裝載指南》(CTU Code)。該守則于2014年底獲批,內容涉及提高集裝箱安全操作的相關事項,提高了海運集裝箱的裝卸安全。

(3)為支持IMO在加強集裝箱安全運輸方面的努力,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自2015年以來修訂了有關集裝箱結構強度的相關要求以及集裝箱綁扎設備和角鑄件的標準。

(4)2019年9月,WSC建議IMO貨物與集裝箱運輸分委會(CCC),統一國際集裝箱安全公約(CSC)和ISO1496-1標準中有關集裝箱堆垛強度的要求,并指出堆垛強度不夠是造成集裝箱在航行中倒塌落水的原因之一。

(5)WSC聯合歐盟(EU)向IMO安全委員會提交的一份提案,提出了關于強制報告海上新發生丟失集裝箱的建議。IMO在2022年采納了該提議,并制定了SOLAS公約第五章的相關修正草案。該草案在2023年召開的MSC107次會議上得到批準,預計2024年召開的MSC108次會議上通過,將于2026年1月1日生效。

(6)IMO于2022年6月發布了《貨物運輸單元檢查實施指南》,明確了檢查標準應適用于所有種類貨物的容器單元,指出貨物正確裝箱、系固等操作要點。同時,指南的修改也充分參考了IMO、ILO和UNECE對貨物運輸單元包裝守則的實踐經驗。該指南雖未涉及集裝箱落水后的應急處置,但從加強集裝箱檢查和綁扎等角度,提高了船載集裝箱的運輸安全。

(7)IMO CCC第9次會議于2023年9月20日至29日審議了集裝箱丟失的相關事項。分委會關注到CCC 9/INF.25號文件提供了關于集裝箱丟失高級別聯合執行方案進展情況的最新情況。將在CCC 10審議“制定防止集裝箱在海上丟失的措施”。

五、加強集裝箱安全運輸的建議

航運公司、船舶、社會層面應從“事前、事中、事后”多方面做好充足的集裝箱落水險情的應急處置保障工作。各航運公司和船舶應強化船員業務技能培訓,特別是發生船舶碰撞導致集裝箱落水時的應急處置培訓;社會各界也應加大關注力度,推進集裝箱落水后定位裝置、打撈裝置等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加快新技術的應用。

(1)強化人員應急技能培訓。根據MSC.1/Circ.1353《貨物系固手冊編制指南》,航運公司和船舶應定期對船上負責集裝箱裝卸、系固的船員開展業務培訓,尤其是安全工作系統、集裝箱裝卸流程、系固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維護保養等方面內容。

(2)集裝箱系固檢查要到位。應加強系固設備屬具的維護保養,制定包括底鎖、扭鎖、拉桿及松緊螺絲等系固設備的檢查、保養與維護計劃;每航次結束和每次裝箱前,須對系固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并做好記錄;及時修理或更新不能正常使用的固定式系固設備。

(3)船舶應急處置要規范。發生集裝箱落水險情后,船舶應綜合考慮“人、機、環境、管理”要素,快速做出正確判斷和決策,按照應急處置流程快速反應,并做好與外界的協調溝通,其間要確保正確用車和用舵,采用安全航速,加強瞭望;特別要注意的是,應正確對待引航員對船舶的操縱,任何時候船長、駕駛員都不能放棄對引航員操縱的監督責任。

(4)推進新技術的應用。推動集裝箱落水后自動示位、掃測自動標記、配備打撈輔助繩索等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進一步完善集裝箱落水后的救助打撈機制。對于裝載危險品等危險系數較大以及價值較高的落水箱體,可在標記時選裝無線電應急示位標;對于白天無法完全清理的落水箱,可在浮球上選配自亮浮燈來實現夜間的定位識別等。

六、結語

本文根據集裝箱船在海上發生碰撞并丟失集裝箱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實踐,總結提出海事管理機構應急處置集裝箱落水事故的程序。此外,本文還回顧了近年來航運業在應對集裝箱落水方面的努力,為集裝箱海上運輸安全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險情管理機構海事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我將赤腳走向荒野
河北銷售備戰險情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來了
加拿大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及職能
歷代大曲管理機構考
PBC模式 養護管理機構與承包商的“雙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