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4例特應性皮炎患者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結果分析

2024-02-27 15:41石紅梅倪昌雯楊思琪
大理大學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豚草艾蒿陽性者

代 榆,石紅梅,倪昌雯,楊思琪,黃 玲,徐 靜*

(1.大理大學臨床醫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0;2.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云南 大理 671000)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嬰幼兒,也可發生于成人及老年人,伴有劇烈瘙癢,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和結膜炎等〔1〕,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AD 病因和發病機制涉及遺傳、皮膚屏障破壞、感染、免疫失調等多方面,其中,外源性變應原(如吸入物和食物等)引起免疫反應是AD 發病的重要機制,尋找過敏原從而避免接觸是AD 預防的重要方法〔2〕。本研究對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診的824 例AD 患者過敏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旨在了解大理地區AD 患者過敏原分布特征,為AD 的預防和診治提供臨床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將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并進行19 項過敏原特異性IgE 抗體篩查檢測的824 例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性393 例(占47.69%),女性431 例(占52.31%);年齡5 個月~84 歲,平均年齡為(21.18±20.8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AD 診斷的相關標準〔3-4〕。排除標準:①檢查前2 周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者;②先天畸形者;③有嚴重心、肝、腎、腦等疾病史者;④有寄生蟲感染史者;⑤近期感染疾病者。將患者按年齡分為5 組:嬰幼兒組(0~2 歲)180例;學齡前兒童組(3~6 歲)137 例;學齡期青少年組(7~18 歲)142 例;青壯年組(19~45 歲)233 例;中老年組(45歲以上)132例。

1.2 過敏原類型

1.2.1 吸入性過敏原 塵螨組合(屋塵螨∕粉塵螨)、樹木組合(柳樹、楊樹、榆樹)、屋塵、霉菌、普通豚草、艾蒿、貓毛、狗毛、蟑螂、啤酒花(葎草)。

1.2.2 食物性過敏原 牛奶、牛肉、羊肉∕羔羊肉、蛋清、海鮮魚類組合(鱈魚、龍蝦、扇貝)、蝦∕對蝦、螃蟹、花生、黃豆。

1.3 檢測方法及結果判讀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肘靜脈血3 mL于負壓采血管中,3 000 r∕min離心5 min以分離血清。所得血清采用德國歐蒙全自動免疫印跡檢測系統(EUROBLotOne)進行檢測,所用試劑均為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生產的過敏原特異性IgE 抗體檢測試劑盒。參照國際標準對檢測結果進行判讀,IgE 抗體濃度可分為7 級,其中0 級為陰性,1~6級為陽性,級數越高,強度越強。IgE 抗體濃度:≤0.35 IU∕mL 為0 級,0.36~0.70 IU∕mL 為1 級,0.71~3.50 IU∕mL 為2 級,3.51~17.50 IU∕mL 為3 級,17.51~50.00 IU∕mL 為4 級,50.01~100.00 IU∕mL 為5級,>100.00 IU∕mL為6級。

1.4 統計分析使用SPSS 26.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總體情況比較吸入性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塵螨組合、艾蒿、普通豚草、樹木組合和蟑螂,食物性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蛋清、牛奶、螃蟹、黃豆和花生。見表1。

表1 特異性IgE抗體檢測結果陽性情況比較(n=824)

2.2 血清過敏原陽性情況比較在19 種過敏原中,至少1項陽性者為584例(占35.44%),其中,1項陽性者378 例(占22.94%),2 項陽性者91 例(占5.52%),3項及以上陽性者115例(占6.98%)。吸入性過敏原至少1項陽性者344例(占41.75%),其中,1 項陽性者242 例(占29.37%),2 項陽性者43 例(占5.22%),3 項及以上陽性者59 例(占7.16%)。食物性過敏原至少1項陽性者240例(占29.13%),其中,1 項陽性者136 例(占16.50%),2 項陽性者48 例(占5.83%),3 項及以上陽性者56 例(占6.80%)。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高于食物性過敏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血清過敏原陽性情況比較[n(%)]

2.3 不同年齡組過敏原測定結果比較在不同年齡組患者中,陽性率最高的組別為學齡期青少年組,其次為學齡前兒童組和嬰幼兒組,中老年組陽性率最低。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組過敏原陽性情況比較

2.4 不同年齡組過敏原陽性情況比較嬰幼兒組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三名為牛奶(27.78%)、蛋清(26.67%)、牛肉(16.11%),學齡前兒童組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三名為塵螨組合(27.74%)、蛋清(18.25%)、艾蒿∕普通豚草∕樹木組合(13.14%),學齡期青少年組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三名為塵螨組合(35.21%)、蟑螂∕艾蒿(17.61%)、螃蟹∕普通豚草(14.79%),青壯年組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三名為塵螨組合(21.03%)、蟑螂(14.59%)、艾蒿(13.30%),中老年組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三名為艾蒿∕普通豚草(12.88%)、塵螨組合(9.85%)、樹木組合(8.33%)。隨著年齡增大,食物性過敏原陽性率逐漸降低。在吸入性過敏原中,除了普通豚草、樹木組合、霉菌和狗毛外,其余過敏原陽性率在不同年齡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食物性過敏原中,除了海鮮魚類組合、蝦∕對蝦外,其余過敏原陽性率在不同年齡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組過敏原陽性情況比較[n(%)]

2.5 過敏原特異性IgE 反應強度比較過敏原特異性IgE 依據其強度可分為7 級,其中1~6 級為陽性,級數越高,強度越強。由表5 可知,過敏原特異性IgE 反應強度主要集中在1~3 級,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五名分別為塵螨組合(21.00%)、艾蒿(12.62%)、蛋清(12.14%)、普通豚草(11.89%)、樹木組合(9.95%)。

表5 過敏原特異性IgE反應強度比較

3 討論

AD 好發于兒童及青少年,以皮膚干燥、劇烈瘙癢和皮損多形性等為主要臨床特征〔5〕。AD 患病率的總趨勢是逐漸上升的,尤其是發達國家以及快速城市化地區〔6〕,在歐美發達國家,AD 發病率約為10%~20%。大多數AD 患者2 歲以內發病,少部分患者會持續到成年,AD 常引起睡眠障礙和劇烈瘙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7〕,因此,AD 對患者的經濟、精神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AD 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8〕發現,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遺傳、環境因素等均可能參與AD 的發生、發展。免疫功能異常是AD 發病機制的核心環節,其中T 淋巴細胞活化導致皮損中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5、IL-10、IL-13 水平升高,同時,樹枝狀細胞數量、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和血清IgE 抗體水平亦升高〔9〕。過敏原特異性IgE 反映了機體系統性致敏的情況,在患有變態反應性疾病的人群中,IgE 水平顯著增高。因此,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 抗體檢測對于了解患者致敏原因、指導疾病防治以及對發病機制的進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理地區AD 患者中特異性IgE 抗體總陽性率為35.44%,顯著低于蘇州地區(52.53%)〔10〕、遼寧(56.20%)〔11〕、成都(63.81%)〔12〕、上海(86.49%)〔12〕、蘭州地區(96.30%)〔6〕等。其中1 項特異性IgE 陽性者占22.94%,2 項及以上陽性者占12.50%,吸入性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五名分別為塵螨組合、艾蒿、普通豚草、樹木組合、蟑螂,食物性過敏原檢測結果陽性率前五名分別為蛋清、牛奶、螃蟹、黃豆、花生。AD 患者一半以上可檢出特異性IgE,以多種過敏原陽性為主,根據歐蒙特異性過敏原組合試劑特性,可能存在成分的交叉過敏。由于地理環境、氣候狀況、飲食結構以及年齡差異,各種過敏性疾病的過敏原陽性率存在較明顯差異,如地域差異:延邊地區特應性過敏原中牛奶(22.50%)、牛羊肉(19.50%)陽性率較高〔8〕;蘇州地區特應性過敏原中屋塵螨∕粉塵螨(67.08%)、牛奶(31.28%)陽性率較高〔9〕;成都地區AD 患者主要致敏原依次是雞蛋白(29.00%)、牛奶(25.00%)及屋塵(21.46%)〔12〕。在本研究中,大理地區AD 患者特異性IgE 陽性率較高的是塵螨組合(21.00%)、艾蒿(12.62%)、蛋清(12.14%),提示患者生活中要重視對屋塵螨、生活環境中的艾蒿花粉等易致敏的過敏原加強防護,保持室內衛生清潔,避免長期處于蒿類植物易生長環境,減少家庭種植。不同年齡段AD 患者常見致敏原種類存在差異,0~2歲患者的過敏原主要以食物性過敏原為主,陽性率前三名依次為牛奶(27.78%)、蛋清(26.67%)、牛肉(16.11%);從3~6 歲開始,患者食物性過敏原陽性率逐漸降低,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逐漸增多,到7~18 歲時,患者食物性過敏原陽性率顯著降低,吸入性過敏原主要以塵螨組合(27.74%)、艾蒿∕普通豚草∕樹木組合(13.14%)為主。由此可知,隨著年齡的增長,吸入性過敏原陽性比例顯著增加,成為主要的致敏原,與國外〔13-14〕報道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嬰幼兒消化道功能尚不健全,分泌型IgA 水平較低,以及胃腸道黏膜屏障易被破壞,上皮細胞脫落增加,細胞間隔增寬,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使其在接觸到食物性過敏原時更容易引起過敏反應〔15〕,隨著年齡增長,脾胃功能增強,免疫系統逐步發育成熟,對食物過敏有下降趨勢〔16〕,也可能與機體長時間接觸過敏原產生免疫耐受性,達到“脫敏”,以及生活環境相對穩定相關〔17〕。對不同年齡段AD 患者,應根據特異性過敏原檢測結果進行針對性預防,對于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可考慮在其不同年齡段進行重復血清特異性IgE 抗體檢測〔14〕,結合不同階段過敏原陽性情況進行預防。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療中,除綜合病史、臨床表現及家族史診斷外,檢測血清特異性IgE 抗體可以幫助臨床發現不同年齡段AD 患者的過敏原。塵螨組合、艾蒿、牛奶、蛋清是引起大理地區AD 患者發病的重要原因。根據過敏原檢測結果,早期采取有效環境控制,針對性回避致敏物或進行脫敏治療,在AD防治中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豚草艾蒿陽性者
豚草和三裂葉豚草的防控研究進展及應對策略
艾蒿坪聽雪
梅全喜:艾蒿食療百味
采一把艾蒿回家
豚草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方法
豚草的識別與防治
自愿無償獻血者采前篩查ALT和HBsAg的調查與分析
豚草的生物防除現狀與展望
333例皮膚病患者斑貼試驗結果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感染15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