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性護理理念在減少ICU身體約束中的應用

2024-03-01 11:17王晶晶徐昆姜欣欣郝蓮娟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磁性約束評估

王晶晶 徐昆 姜欣欣 郝蓮娟

煙臺市煙臺山醫院ICU,煙臺 264000

身體約束(Physical Restraint,PR)是一種在重癥監護室(ICU)中預防患者非計劃拔管(UE)的保護性醫療措施,但本方法不僅會造成患者心身損害,還涉及倫理原則,應用尚存爭議〔1-2〕。目前,有研究發現,由于PR使用缺乏統一標準,部分患者使用PR并未起到良好的預防UE效果,反而會增加UE風險,且不恰當使用PR會增加譫妄風險〔3-4〕。鑒于此,臨床需加強對ICU患者PR管理,慎重使用PR。本文將磁性護理理念應用于ICU患者PR中,并探討其應用效果,以期對ICU合理使用PR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煙臺市煙臺山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60例ICU住院患者接受磁性護理干預為觀察組,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ICU住院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磁性護理干預實施前)為對照組。納入標準:符合PR的適應證,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出現躁動、情緒不穩定者;均留置引流管、尿管以及胃管,留置時間在24 h以上;轉入ICU治療時皮膚完整性良好,未受損傷者;年齡18~80歲。排除標準:因抗拒疾病治療、癲癇、自身情況(抗拒治療、傷人、外逃、自殘自殺等)等其他原因造成PR使用者;精神系統疾??;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器質性功能衰竭;預計生存期不足6個月。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5~78歲,平均(72.15±18.56)歲;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2~80歲,平均(75.45±18.61)歲。兩組基線資料經統計學描述性分析得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ICU常規護理和約束后護理干預 ①常規護理:對患者或其家屬進行常規健康教育、藥物指導,動態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異常則立即上報醫師進行搶救處理,動態檢測病房環境,及時調整室內溫度和濕度;備好搶救器械和藥物,以防患者突發疾病和不良事件;給予常規心理疏導,糾正患者的負性情緒。②約束后護理干預:持續監測患者,確?;颊叩陌踩?,促進患者舒適睡眠,保障患者的營養狀況良好和排泄正常;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其敵對情緒,評估PR使用情況和效果,每4 h評估1次,針對煩躁患者則增加評估次數。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干預基礎上給予磁性護理 (1)組建磁性理念小組與專項培訓:由責任組長和護士長組建磁性理念小組,并組織全體ICU護理人員加入本組。進行磁性護理和ICU身體約束的專項培訓;告知組員秉承以人為本的磁性理念,能夠接納及主動學習磁性護理知識,打造磁性護理文化與氛圍,增強組員的主人翁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其積極性和工作主觀能動性,增強其工作責任感;推行“SBAR”醫護溝通和“IPASSABCDE”護-護交接班溝通模式;制定崗位說明書,開展晉升層級理論考試,明確護理人員各個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制定和安排與職位相對應的培訓及計劃,并上報護理部并批準實施,以有效體現能級對應;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基本工資、工作績效及獎勵進行考核,體現多勞多得和優勞優酬的基本原則。(2)分析主要問題:全面評估并分析ICU患者PR中存在的各類問題,①干擾治療、摔倒風險、躁動不安、譫妄或認知功能障礙等不安全因素造成PR使用率增加;②了解患者既往史,通過詢問家屬識別患者行為背后的促成因素或誘因;③評估可能造成患者運動障礙、認知障礙或跌倒的藥物使用情況;④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理及心理狀態,觀察患者是否焦慮、抑郁、創傷后應激反應等。(3)制定完善的磁性護理對策:①優化護理人員工作質量,以《無約束護理》中第14模塊《減少患者身體約束》為藍本,結合我國ICU特色,建立護理人員對PR的正確認知態度,規范護理人員的PR實踐內容,明確護理人員對PR的知信行和護理決策,明確PR的并發癥和副作用,最小程度使用PR。依照JCAHO頒布的《約束必要性等級技術評估臨床指南》〔5〕中對約束決策論(行為等級、設施等級、獨立等級及約束等級)及等級(約束、不約束、其他替代方法)評估的相關事項與內容,對患者進行身體約束。約束替代方法:依據患者實際需求將導管放置或移除,或給予止吐、止痛干預,提高患者舒適度;主動與患者交談,并放置ICU相關雜志、展示牌等,讓患者空閑閱讀,分散其注意力,確?;颊吣芘浜现委?;將導管、針管等醫療設備移除在患者視線之外,減少患者對病房的恐懼感和焦慮;選擇讓患者戴棉質手套或襪子取代約束,或準備塑料握球、泡沫軟墊或其他手抓物品,告知患者可以手抓物品以轉移自身手部活動的注意力;依照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并對比約束決策論內容,若結果顯示一致則給予身體約束,若結果不一致,則給予不約束或其他替代約束。②磁性生理干預,隨時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行為能力、治療狀況及導管情況,評估患者PR期間的皮膚狀況,以最大程度減少PR對患者造成的負面影響;隨時與ICU醫師溝通,了解患者病情及危急情況,明確其治療安全,并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PR,提高PR的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協助患者進行空間、時間和自我定向;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允許患者觸摸和感覺管道,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讓其手中持續握持著物件;評估和減輕患者的焦慮和疼痛,查找引起患者不舒適或躁動的原因,并對癥處理;每日評估和盡快移除各種侵入性管道等;選擇合適的約束工具,遵循約束工具使用原則,嚴密觀察約束效果,觀察約束部位皮膚完整性和血液循環狀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皮膚蒼白、紫紺、腫脹、刺痛、麻木、冰冷等異?,F象,則立即解除約束,每4 h為患者約束部位進行局部按摩,針對連續約束者,每2 h松懈一下約束部位,確保約束時間在24 h內;若患者存在停止約束指征,每8 h重新評估,采用《ICU住院患者約束評估量表》〔6〕評估后,可減少約束或停止約束,對于情緒穩定患者則每4 h全面評估1次,對于躁動情緒者則每15 min全面評估1次,嚴格記錄約束記錄表(服務對象、約束知情同意、約束后是否出現病情惡化、約束時間及期限、約束期間的保護措施,誰提出的約束建議等內容)。③磁性心理干預,基于磁性護理干預聯合心理干預,積極關注ICU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清醒患者可主動傾聽其訴求,明確患者負性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并疏導患者的焦慮、抑郁、恐懼及創傷后應激反應等負性心理狀態,鼓勵并安慰患者,消除其心理壓力,叮囑患者家屬主動參與疏導,并為患者展示成功病例,以增強患者治療自信心,提升患者對治護的依從性,減少患者因心理因素造成的PR使用率增加。

1.3 觀察指標

1.3.1負性情緒 選用焦慮自評量表(SAS)〔7〕和抑郁自評量(SDS)〔7〕評估兩組受試病例的焦慮、抑郁狀態,評定時間在干預前后,兩個量表均由20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評估分值均應用Likert 4級計分法(1~4分),總分20~80分,分值越高,提示受試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1.3.2應用效果評價 記錄兩組干預后的PR使用率、PR使用時間、UE發生率及PR并發癥率(神經損傷、肌肉耗損、壓瘡、便秘、靜脈血栓及身體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

1.3.3生活質量 應用生命質量簡表SF-36〔8〕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涉及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共8個維度,12個條目,各維度評分以百分制進行評估,經標準積分公式獲取標準得分,得分越高者,其生活質量越高。標準積分公式為:〔(實際得分-該維度可能最低得分)/(該維度可能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

1.3.4護理質量 應用護理質量評價表評估兩組干預后的護理質量,評估對象為患者的監護家屬,內容涉及病區管理、臨床護理及護理安全共3個方面評分,每個方面共有10~20個條目,每個方面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對比

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對比

2.2 兩組干預后的PR使用率、PR使用時間、UE發生率及PR并發癥率對比

觀察組的PR使用率、UE發生率、PR并發癥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R使用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后的PR使用率、PR使用時間、UE發生率及PR并發癥率對比〔n(%)〕,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后,兩組SF-36量表中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共6個維度評分相比干預前有顯著性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的SF-36評分對比

2.4 兩組干預后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病區管理、臨床護理及護理安全3個方面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后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分,

3 討論

3.1 磁性護理能改善ICU患者的負性情緒

由于自身疾病、醫療性侵入性操作、PR等應激源均會引起ICU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促使患者產生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引起患者強烈不適感和躁動,會增加PR使用率和UR發生率〔9-10〕。磁性護理在聯合心理干預的基礎上,主動積極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鼓勵家屬給予患者安慰和支持,加強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為患者展示成功病例,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其治療希望水平和配合度;同時,全面評估患者的PR使用情況,并采用決策論和實際判斷以最大程度減少PR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并盡量使用替代PR措施,減輕患者疼痛不適感,分散患者對PR的注意力,從生理層面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改善其負性情緒。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給予磁性護理干預后,ICU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明顯緩解。蘭嵐等〔11〕報道也證實了,磁性護理可有效緩解急性胃腸炎患者的負性情緒。

3.2 磁性護理應用ICU患者中能減少PR使用,減少不良事件發生

PR雖然被稱為“保護性措施”以保護患者生命安全,但使用尚存爭議,由于不恰當、不合理地使用PR不僅不能起到預防UE的效果,反而能增加UE風險,同時,也會增加PR相關并發癥如皮膚紅腫、潰爛、皮膚壞死等發生〔12-13〕。

UE發生率可同時成為衡量PR使用率是否有效降低和PR使用時間是否有效縮短的重要指標〔14〕。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磁性護理干預ICU患者,能明顯減少患者使用PR次數,并縮短PR使用時間,降低UE發生率、PR并發癥率,提示磁性護理能減少ICU患者PR使用次數,提高PR使用效率,并減少UE和PR相關并發癥發生。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磁性護理干預過程中,對ICU護士進行專項培訓和管理的持續質量改進,提升ICU護士關于PR的知信行水平,避免護理人員不合理、不恰當的使用PR;同時,對既往ICU患者PR使用案例中進行問題分析,分析不安全因素造成PR使用次數增加,了解患者既往史,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理及心理狀態和環境因素,并制定整改對策,從患者生理、心理及環境層面進行磁性護理干預,有效減少因不安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及自理能力等造成PR使用率,從而減少PR使用,縮短PR時間,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UE和PR相關并發癥發生。

3.3 磁性護理應用ICU患者PR中能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和護理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磁性護理干預后,患者關于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共4個維度及總分均有所提高,觀察組關于病區管理、臨床護理及護理安全共3個方面評分得到全面提升,且優于ICU常規護理。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磁性護理理念強調“患者至上”的護理服務理念,讓患者從轉入ICU病房開始就能享受到專業、系統、高效以及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生理、心理及環境等多方面關注并照護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對策,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減少PR使用以及PR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患者舒適度和生存質量,全面改善ICU患者就醫過程中的主觀感受,提升患者對服務質量的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全面提升護理服務質量〔15-16〕。

綜上所述,磁性護理理念應用于ICU患者PR中,能提升ICU護士的知信行水平,減少PR使用次數,縮短PR使用時間,并降低UE發生率和PR相關并發癥率,利于護理質量全面提升,可積極應用于臨床護理領域中。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磁性約束評估
“碳中和”約束下的路徑選擇
約束離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對稱
自制磁性螺絲刀
磁性離子交換樹脂的制備及其對Cr3+的吸附
評估依據
適當放手能讓孩子更好地自我約束
一種新型磁性指紋刷的構思
磁性納米Fe3O4促進的固相合成2,2’-二羥基-1,1’-聯萘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最終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