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循環管理對提高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防護意識及護理質量的影響

2024-03-01 11:17姚曉霞許慈萱張華琴林堅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件次合格率器械

姚曉霞 許慈萱 張華琴 林堅

1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消毒供應室,福安 355000;2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心介入血管外科,福安 355000

消毒供應中心承擔著醫院重復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裝、滅菌、存放、供應等工作,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健康安全和醫護質量〔1〕。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是一項工作繁瑣、重復性勞動多、隱匿性強的工作,可借助標準化、程序化的流程進行規范管理〔2〕。PDCA通過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四階段、八步驟”循環管理,可達到持續質量改進的目的〔3〕。有關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的文獻報道很多,不同學者側重點各不相同〔4-5〕。本文以護士防護意識、護理質量為切入點,分析PDCA循環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0年1~6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選擇實施前(2019年7~12月)、實施后(2020年7~12月)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為研究對象。實施前后護士無變化。女20名;年齡22~53歲,平均(30.12±5.23)歲;學歷:≤大專12名,本科8名;職稱:主管護師4名,護師8名,護士8名。實施前處理各類器械敷料共2 124件次:手術器械930件次,??破餍?43件次,通用器械256件次,外來器械207件次,敷料88件數。實施后處理各類器械敷料共2 345件次:手術器械916件次,??破餍?20件次,通用器械283件次,外來器械228件數,敷料98件次。實施前后處理器械與敷料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施前給予器械、敷料等常規管理,包括回收、分類、清點、清洗、消毒、質檢、包裝、滅菌、發放等。實施后給予PDCA循環管理。根據PDCA循環管理理論,結合本次研究重點(防護知識、質量控制),實施“四階段、八步驟”的PDCA循環管理。見表1。

表1 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PDCA循環管理方法

1.3 觀察指標

①防護意識:參照相關文獻〔6-7〕編制《消毒供應中心防護意識調查問卷》,包括正確洗手、誤傷處理、防護用具、預防知識、日常防護5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20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防護知識越好。量表經3位專家3次校正并進行預調查,預調查檢驗Cronbach α=0.867。②護理質量:采用自制《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調查問卷》,包括環境管理、設備管理、包裝質量、清洗質量4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百分制評分,分值越高,護理質量越好。量表經3位專家3次校正并進行預調查,經檢驗Cronbach α=0.912。③合格率與缺陷率:合格率包括清洗合格率(目測器械、隱血試驗器械)和包裝合格率;缺陷率包括器械配件缺失、器械功能不全、器械損壞等。④護士滿意度:采用自制《消毒供應中心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對管理方式的認可度、工作環境、工作強度、管理效果4項,每項25分,總分100分,分為非常滿意(總分>90分)、滿意(總分60~90分)、不滿意(總分<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防護意識

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正確洗手、誤傷處理、預防知識、日常防護、防護意識總分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防護意識評分比較

2.2 護理質量

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環境管理、設備管理、包裝質量、清洗質量、護理質量總分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2.3 合格率與缺陷率

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高于實施前,缺陷率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合格率與缺陷率比較〔n(%)〕

2.4 護士滿意度

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護士滿意度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護理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是現代化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雖不直接服務患者,但承擔著整個醫院可重復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存放、供應等工作,其質量管理直接關系到醫務人員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9〕。相關研究表明,我國目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整體水平較高,但仍有護理缺陷事件發生〔10-11〕。發生原因眾多,如規章制度不完善、流程管理不規范、人員配備不合理、護理人員風險意識缺乏、認知水平欠缺、操作技能不規范等,在我國護理資源普遍匱乏的情況下,如何尋找主要影響,強化質量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12-13〕。

PDCA循環理論源于統計質量管理之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的“計劃-執行-檢查”理論,后經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進一步完善,形成“計劃-執行-檢查-處理”質量持續改進模型〔14-15〕。該模型采用“四階段、八步驟”循環、持續的開放性管理方法,在尊重科學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圍繞影響質量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整改目標,制定整改措施,交由責任人在規定時間內達成目標〔16-17〕。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加強過程管理與監控,將管理目標與績效管理掛鉤〔18-19〕。孫洪芹〔20〕研究報道,PDCA循環可提高醫務人員危險預警能力與自我防護能力。孫敬等〔21〕研究認為,PDCA循環管理更容易被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所認同與接受,能夠提高他們解決關鍵問題的認知水平與操作技能。本研究中,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計劃階段重點查找影響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規章制度、流程管理、防護意識、操作技能),通過成立PDCA循環管理小組和“5W1H”法制定計劃。執行階段重點完善規范各項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加強質量管理知識及技能教育培訓、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質量管理追蹤制度、質量管理排行榜。輔以增加隨機抽查密度、每天收集質量數據、每周開展質量管理分析會、每月開展1次自查自評等活動。通過比較實施前后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防護意識、滿意度,所得結論支持上述文獻觀點。

護理質量是消毒供應中心永恒的主題,也直接決定了可重復使用器械管理的合格率與缺陷率〔22〕。PDCA 計劃階段最大效用在于發現問題,利用頭腦風暴法、排列圖、魚骨圖、“5W1H”等方法查找主要問題,能為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管理提供路徑指引〔23〕。執行階段管理制度與操作流程的完善、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信息化質量追蹤制度與質量管理排行榜的建立,能夠為質量管理執行打下堅實的基礎〔24〕。每天、每周、每月的過程管理,配合績效考核,能夠持續增加護理人員加強質量管理的原生動力〔25〕。為尚未完全解決問題提出整改方向,進入下一循環,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26〕。從結果上分析,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環境管理評分、設備管理評分、包裝質量評分、清洗質量、護理質量總分高于實施前,與王翠肖〔7〕報道接近。進一步比較發現,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高于實施前,缺陷率低于實施前,與護理質量管理評分有良好的匹配性。

綜上所述,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中,能夠增加護士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護理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件次合格率器械
提高肉雞出欄合格率的綜合措施
2019年12月份移動轉售企業號碼涉嫌通訊信息詐騙用戶情況
本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全面提升信訪舉報工作水平
2016年12月12321 受理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數據分析
外來器械實行集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提高重癥醫學科床頭抬高合格率
健身器械
我國生鮮乳連續7年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100%
去年國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經皮器械復位法治療難復性骨折84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