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系統與治理結構研究

2024-03-01 11:00郭慶山何欣賈寶余詹京晶李天鳴
科技中國 2024年1期
關鍵詞:綜合性子系統要素

郭慶山,何欣,賈寶余,詹京晶,李天鳴

(1.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2.北京偉世通經濟咨詢有限責任公司;3.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宣傳部;4.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是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核心,體現國家意志、承載國家使命的大型創新平臺。與一般的科技創新平臺相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一個龐大的巨系統,具有體量更加巨大、要素更為繁多、關系錯綜復雜、功能定位多樣、外部性更強等特征。本文從系統觀視角審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要素組合,以“要素—子系統—系統”對其主體框架進行分解并整合,研究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發展中的創新系統和治理結構等重要問題。

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要素組合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一個復雜集成系統,構成要素類型多樣,總體上可以歸為四類:主體要素類、平臺要素類、資源型要素類、環境要素類。

(一)主體要素類

主體要素包括大學、科研機構、企業、政府等,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資源優勢,在整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系統中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形成互補關系,通過協同作用營造系統創新合力。大學和科研機構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主陣地,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承載主體,也是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建設與運營的主體單位,直接參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發展。政府作為科技政策的制定者、體制機制的建設者、創新環境和創新氛圍的維護者,通過引導、促進、規范、保護、激勵、協調等方式,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起導向作用,在運營階段扮演管理者和服務者,承擔著公共管理創新的職能。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市場主導力量,通常是市場需求信息的供給者、科技創新成果的需求者,也是產業化階段的主要承擔者。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創新成果價值實現主要依賴于企業主導的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過程中的市場效果。

(二)平臺要素類

平臺要素主要是指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及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所依托的公共試驗研究平臺。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平臺要素主要包括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中試驗證與成果轉化平臺等創新平臺。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的建設主體為科研院所、高校,是為不同創新主體搭建的交流協作平臺,目的是以集成創新的方式解決跨學科、跨領域、多主體交叉的復雜前沿科學問題,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中試驗證與成果轉化平臺是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的橋梁,其主要作用在于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向規模生產轉化的工程化驗證環境,將具有實用價值的創新成果應用于相關產業、市場,以實現知識、技術的轉移轉化與成果的商品化、市場化、規?;瘧?,最終推動已有產業的轉型升級、新產業的形成以及全社會技術的進步。

(三)資源要素類

資源要素主要包括大科學裝置、科技人才資源、科研經費等。大科學裝置等科研設施被稱為“國之重器”,是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的核心物質條件??茖W前沿突破愈發依賴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支撐,尤其是隨著學科分化與交叉融合加快,科學研究目標日益綜合,不僅要求提高單個科技基礎設施的規模和性能,更要特別重視整體布局,形成綜合性大科學裝置群。同時,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和運營更加依賴于科學探索與技術變革交互融合,為科技探索而立的大科學裝置在建設過程中必然帶來技術、工藝和裝備等創新升級,進而促進新技術的孕育、轉化和應用,并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萍既瞬刨Y源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展科技創新的核心動能因素,包括具備豐富理論知識儲備、抽象思維能力強且能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的世界一流科學家、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試驗技術人才等科技創新類人才,以及創業領軍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科技服務人才等致力于前沿技術轉化成產品或現實生產力的產業人才,還包含黨政、教育、醫療、文創、社會工作等公共服務類人才(周玉良,2022)??蒲薪涃M資源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得以建設和運行的財力資源保障,主要用于建設科研設施設備、購置實驗器材耗材、提供研究辦公條件、支持國內國際交流、保障研究人員生活及平臺運營等方面。

(四)環境要素類

環境性要素主要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人口環境、文化環境等。政策環境包括與科技創新有關的國家及地方性法律法規,將對創新主體起到行為導向和規范作用。經濟環境主要指要素市場完善度、產品市場活躍度、資本市場供求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影響到科技創新動力。人口環境則涵蓋人口總量、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及其遷徙與變化特點,影響創新人才供應與流動。文化環境包括對創新產生影響的社會價值觀、行為偏好和風俗習慣等因素。

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系統特征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系統的子系統,它以科學創新為核心使命,在區域選擇上以大科學裝置、高水平科研機構、一流大學、高層次創新人才等集聚為標準,在領域聚焦上以體現國家意志、承載國家使命、滿足重大需求為要求(王濤,2022),在創新活動上以基礎研究、前沿交叉研究為重點,在成果產出上以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成果和變革性技術為目標。

(一)集成性和復雜性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一個復雜創新系統,由眾多創新要素、創新主體和若干子系統集成,具有顯著的集成性與復雜性特點。從創新要素來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聚了大科學裝置、創新型人才、科技創新機構及政策資源等多類創新要素(譚慧芳,2023);從創新主體來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聚了政府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研究平臺、轉化平臺、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等多類參與創新或支持創新的主體,不同主體在中心運行中發揮著不同的功能。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一個創新鏈、產業鏈交織演化的創新系統,由原始創新子系統、產業創新子系統、創新擴散子系統等耦合集成(李媛,2022)。因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具有集成性特點,并導致其復雜性。在各層面上,系統、子系統、創新主體、創新要素等相互之間互聯、互通、互動,各層面與外部環境之間也持續開展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存在復雜多樣的非線性作用。

(二)開放性和動態性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典型的耗散結構系統,具有開放性和動態性特點(呂拉昌,2023)。一方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對外開展大量創新合作,包括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創新系統之間的創新合作,以及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等國際交流合作等,不斷從系統外部汲取科技人才、知識、技術、資金、信息等創新資源,推動系統發展演化。同時,通過創新擴散、轉移轉化等方式向外輸出獲得收益,維持系統內部秩序。另一方面,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與運行過程還是一個連續的動態演化過程(李曉妍,2021),表現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要素、結構、功能及所處環境均處于動態變化狀態,各子系統之間相互依賴、相互適應、相互制約,使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演化過程處于“動態平衡”之中。

(三)競爭性和協同性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各主體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比如創新主體為了自身發展而爭奪有限的人才、資金、信息、政策等創新資源,以及在創新成果形成后的所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分配過程中均存在競爭關系。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間以及與國內外其他科研機構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競爭關系,提升創新競爭力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毛煒圣、劉承良,2022)。同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具有協同性要求,包括外部協同與內部協同,具體表現為發展定位、創新領域、資源分配、創新合作與成果分享等創新過程協同,以及創新鏈上下游、產業鏈上下游、系統內外部之間的協同。協同創新效能的發揮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存在的原因和目的。

(四)自組織性和他組織性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由國家組織構建的創新系統,在前期建設階段更多的表現出人工系統的他組織作用,而到后期運行階段則更多表現出自然系統的自組織現象,因此可將其視為介于自然系統和人工系統之間的特殊系統(尹西明,2021)。當受到內部創新要素、創新主體和子系統變化,以及外部經濟環境、人口環境、技術環境等變化帶來的干擾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通過自組織和自我調整進行應對,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當然,作為國家創新系統的承載主體,政府通過研究經費支持、人才政策制定等手段影響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發展定位與體制機制建設,甚至可能通過相關政府機構直接管理的方式決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與運行,這就決定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他組織性。因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可看作一個自構與被構相結合的組織。

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治理結構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復雜創新巨系統,具有一般創新系統的共性結構特征。按照流程階段及功能職責兩個維度,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劃分為創新管理系統、創新主體系統和創新支持系統三大板塊(見圖1)。

圖1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系統

(一)創新管理系統

創新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決策機構與行政管理機構(李東風,2021),為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制定發展戰略,指導、調度各部門保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穩定運行。實際上是承擔管理職責,負責指導、管理、促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發展。

(二)創新主體系統

主要包括原始創新子系統、產業創新子系統、創新擴散子系統,子系統之間發生著知識、技術、信息、人才、資金等交換或者流動(欒錫武,2019)。原始創新子系統主要包括國家實驗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以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開展基礎研究、競爭前沿高技術研究,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國家級研究系統,各要素主體相互聯系、合作創新。產業創新子系統主要包括縱向關系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橫向關系的競爭合作企業,負責技術研發、工藝改進、產品開發等應用研究活動。創新擴散子系統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機構、金融機構、咨詢機構等服務型主體,負責對科技成果進行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促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轉移轉化,促進擴散效應。

(三)創新支持系統

創新支持系統包括資源支撐子系統、環境支撐子系統,各支撐子系統服務支撐創新主體系統。資源支撐子系統主要包括大科學裝置、人才資源、資金資源等,支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以及推進科學技術的研究。環境支撐子系統主要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人口環境、文化環境等,支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構建國內科技創新格局,打造科技創新生態鏈。

由此,根據各系統的功能劃分,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1+3+2”(“1”指的是創新管理系統,“3”指的是原始創新子系統、產業創新子系統、創新擴散子系統,“2”指的是資源支撐子系統、環境支撐子系統)的框架結構。

從分工關系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每個層次子系統既有各自系統邊界,又存在橫向分工。第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各系統可視為一線部門與二線部門。創新管理系統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謀劃戰略方向以及進行日常性管理運行,創新主體系統的核心功能在于直接參與創新活動,而創新支撐系統為創新主體系統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支持。第二,各系統負責創新鏈條的不同環節。知識創新子系統主要開展創新鏈前端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活動,技術創新子系統則重點圍繞技術研發、工藝改進、產品開發等應用研究活動,創新擴散子系統則圍繞研究成果的轉移轉化和交流傳播,而三個支持系統分別負責為創新活動順利開展提供運營管理支持、設備資金等資源支撐以及外圍環境支撐。第三,每個創新要素在子系統中又扮演不同角色。例如知識創新子系統中的國家實驗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前沿交叉創新平臺等要素,雖然主要定位都是知識創新,但國家實驗室重在原始創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還要承擔創新人才培養任務,前沿交叉創新平臺則重在集聚多方力量開展多領域、多學科創新活動。

從戰略位置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由多層次、多維度的子系統交織而成,但各子系統相對于整體戰略的價值貢獻存在差異,導致主次位置關系的不同。第一,創新主體系統是創新價值的直接創造者,處于戰略中心位置,而創新管理系統與創新支持系統是創新價值的間接創造者,雖不可或缺但處于相對次要位置。第二,在創新主體系統中,原始創新子系統是創新價值產生的源頭,處于戰略中心位置,這也是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戰略重點定位于基礎研究和知識創造決定的。而且原始創新系統決定了創新價值鏈后端的產業創新系統與創新擴散系統的能級。因此,原始創新子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成敗。第三,在原始創新子系統中,雖然國家實驗室需要依托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科研機構和大科學裝置構建,作為代表國家原始創新水平的尖端科研主體,處于知識創新子系統的中心位置。

從耦合集成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既包括各層面子系統之間的耦合關系,也包括各子系統內部的耦合關系,即存在跨層面的相互作用,也存在同一層面內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導致系統與系統凝結形成更高層面的系統。第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子系統具有相對于更高層面系統的部分性,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相互協同才能共享資源、互補優缺,實現涌現性的價值效應,更高層面系統離開其子系統則無法繼續存在。第二,各個子系統又有其相對獨立性和異質性,有各自的價值定位和利益訴求。這種典型的耦合集成關系要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運營過程中需解決獨立性與整體性的矛盾、單元異質性與相互依賴性的矛盾,既要關注各子系統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自主運營的部分需要存續和發展,也要關注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集成系統應依靠各組成部分在創新價值鏈上的分工與協同,以提高整體創新效率,提升整體創新效能。

猜你喜歡
綜合性子系統要素
不對中轉子系統耦合動力學特性研究
GSM-R基站子系統同步方案研究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駝峰測長設備在線監測子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定制鋪絲新工藝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性能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模糊PID在離合器綜合性能實驗臺中的應用
也談做人的要素
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