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型政黨:一種關于新型政黨的理論分析與經驗闡釋

2024-03-01 01:52
云南社會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政黨中國共產黨國家

彭 斌 龐 欣

政黨目標是政黨建立和運作所要實現的政治目的。目標是目的的具體化,目的的達成需要制定和實施目標推動落實。在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戰略性構想中,共產黨作為“自覺的黨”,其產生、發展直至最終消亡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馬克思與恩格斯在領導創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時指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舊社會,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①《共產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38 頁。。他們繼而明確了共產黨的最近目標和最終目標,指出共產主義運動的目的就是維護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極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每個生產者個人最全面的發展”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730 頁。。政黨目標指明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不同時期和階段的發展方向,成為引領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斷前進的明燈,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具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嚴密的組織體系,能夠將各方面的力量緊密團結起來,形成強大的治理合力,為實現不同階段的目標接續奮斗。當前,既有的研究從制度結構、政黨關系和運行機制等維度較為系統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政黨的性質、特征、功能及其價值意蘊。景躍進指出,中國共產黨作為整體代表的政黨嵌入于國家權力結構之中,是國家公權力的組成部分,其結構性位置推動政黨、政府與社會三維關系框架的形成①景躍進:《將政黨帶進來——國家與社會關系范疇的反思與重構》,《探索與爭鳴》2019 年第8 期。。唐亞林構建了使命型政黨的理論分析范式,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肩負著代表與表達、整合與分配、服務與引領等職責和功能,形成了一種合力導向型使命—責任政治形態與社會主義均衡化發展道路②唐亞林:《使命型政黨:新型政黨理論分析范式創新與發展之道》,《政治學研究》2021 年第4 期。。張力偉認為,責任型政黨是新時代責任政治建設的核心支撐,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通過統合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一致性,構建相互負責的治理網絡和優化完善問責機制,保障了責任政治的實現③張力偉:《責任型政黨:新時代責任政治建設的核心支撐》,《云南社會科學》2021 年第3 期。。盡管既有的研究對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然而,仍然有必要從目標引領的角度對中國共產黨這一新型政黨組織展開深入的、專門的研究。由于“目的比用來達到目的的手段要具有大得多的‘基礎性’”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第539 頁。,因此,本文試圖從目標維度出發,提出一種具有內在統合意義的、包含著政黨性質、目標、使命和治理方式的政黨分析觀念,即目標型政黨。目標型政黨遵循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將目標要素嵌入和整合進黨的組織結構與行動之中,保障黨能夠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實現不同的目標。通過目標型政黨這種政黨分析的觀念,有助于將目標引領這一國家治理的行為邏輯更加深刻地嵌入中國共產黨政黨話語體系之中,進一步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內在邏輯機理,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研究與話語體系。

一、目標型政黨:一種統合性的新型政黨理論分析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和《共產黨宣言》等綱領性文獻中就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目的指向,闡明了共產黨實現目標的動力機制和歷史階段性。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鋒隊政黨,其行動目標是有目的、自覺地且分階段地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立“自由人的聯合體”。恩格斯曾經指出:“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將是不可戰勝的?!雹荨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139 頁。正是由于共產黨具有明確的目的,能夠依據這樣的目的制定不同階段的具體目標和行動綱領,并為之不懈奮斗,所以,共產黨就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心,在社會主義國家制度運行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

馬克思主義政黨與資產階級政黨是具有本質差異的政黨組織形態,它們在制定和實現目標的問題上也存在本質不同。資產階級政黨注重目標的短期實用性,追求公職和謀求利益是資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目標⑥[美]約瑟夫·A.施萊辛格:《政黨的基本目標:一種實證理論的澄清》,勇兵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4 年第6 期。。競爭性選舉和輪流執政、決策體制上的“拉鋸”和實施過程中的“掣肘”使資產階級政黨難以提出和實現長遠目標,存在目標短視性的問題,通常被視為實用型政黨⑦王長江:《現代政黨執政規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64 頁?;颥F實型政黨⑧李海青:《百年大黨: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4 頁。。馬克思主義政黨則不僅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而且能夠通過相應的制度安排持續制定和實現接續奮進的發展目標,不斷增進國家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是以目標引領政黨、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型政黨。這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從政黨目標上講,目標型政黨能夠將黨和國家的目標進行有效分解,確定不同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的具體目標。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發展社會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是從今天的目標走向明天的目標從而日益接近根本目標的斗爭”⑨《列寧全集》(第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54 頁。。在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馬克思主義政黨運用國家領導權對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進行長遠謀劃,制定接續奮進的發展目標。這些目標既不是某種單一的目標,也不是各種目標的隨機排列與組合,而是依據黨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按照一定的內在順序和實踐邏輯由若干階段性目標直至最終目標組成的目標體系。目標的長期性與系統性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提供了連續性基礎和方向指引。具體而言,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目標體系包括如下:(1)橫向階段性目標構成趨勢層面的宏觀目標系統;(2)縱向層級子目標按照“中央—地方—基層”的組織結構逐次分解并形成執行層面的微觀目標系統;(3)宏觀和微觀目標系統在經過目標的一系列轉化、分解和落實后均需要回歸到起初的源目標,形成目標閉環,避免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與發展偏離目標①賴信添、王久高:《無產階級政黨目標理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21 年第6 期。;(4)目標的制定與實施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的策略,最大程度發揮目標系統的優勢作用。中國共產黨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根據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構建橫向階段性目標和縱向層級子目標組成的多層次目標體系,通過不斷地細化與分解實現階段性目標,進而為最終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第二,從政黨性質上講,目標型政黨是堅持以實現人類解放為最終目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徹底的革命精神和自我革新的政治品格,能夠始終把現實目標和遠大理想、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相結合?!皼]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②《列寧專題文集 論無產階級政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70 頁。。徹底的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在規定性。從目標的角度來看,共產黨人不僅為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近期目標而奮斗,也能“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434 頁。,通過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依據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推動近期目標的實現,通過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推動實現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解放、經濟解放和社會解放,最終實現人類解放。在政治實踐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通過不斷地自我凈化和自我革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著黨的集體目標認同,持續向著遠大目標邁進。

第三,從政黨使命上講,目標型政黨將使命內嵌和融入目標體系之中,以使命激發政黨組織內生驅動力,推動政黨目標實現。馬克思與恩格斯將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和實現人類解放等歷史使命嵌入到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目標體系之中,使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理論和實踐上區別并優于其他政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使命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建立在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美好愿景的基礎上。在政治實踐中,所有美好愿景的達成都需要設定具有關聯性的、可操作性的目標并漸次推進。這就要求黨聚焦階段性目標踐行使命,同時“把無產階級一切群眾組織的工作毫無例外地統一起來,并把它們的行動引向一個目標,引向無產階級解放的目標”④《斯大林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413 頁。。從理論上講,目標型政黨和使命型政黨是從不同角度描述馬克思主義政黨內在特性的政黨理論話語。一個真正的目標型政黨必然是自覺肩負和履行歷史使命,并將其視為核心行動準則的政黨。如果沒有目標引領,政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就可能出現背離初心、信念動搖等問題;如果沒有使命感召和驅動,政黨目標就很難有效實現,甚至會削弱黨的執政合法性基礎。因此,承擔歷史使命和不斷實現階段性目標就成為目標型政黨的內在特質。在中國政治發展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根據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了不同時期和階段的奮斗目標,將多重使命內嵌和融入多層次目標之中,以目標引領使命驅動,以使命指導現實行動,不斷推動政黨目標實現。

第四,從政黨治理方式上講,目標型政黨以計劃/規劃的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向著各種階段性目標和遠大目標邁進,形成了社會主義國家治理與發展模式。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和自我完善。這就決定了其不僅能始終“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第413 頁。,并且能夠以堅定不移的實際行動投入到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中去,通過發揮先鋒隊政黨優勢來整合組織體系的內外資源、要素和力量,確保穩步推進人民解放事業。馬克思與恩格斯就曾將計劃性與社會再生產聯系起來,強調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目的地按比例推進發展,并將其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及其意識形態目標指向的特定性決定了其在取得國家政權后能夠確立中央權威,建立起實行集中統一領導的國家領導體制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運用計劃/規劃的方式整體推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政黨要破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因其生產方式的無政府、無計劃性所導致的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難題,就需要發揮先鋒隊政黨的優勢,有計劃地、自覺地組織社會生產和流通,“按照總的計劃進行有利于社會全體成員的生產”①《列寧全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229 頁。,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接續制定和實施中長期計劃的過程治理中向著長遠目標邁進。

從理論上講,目標型政黨是基于政黨目標、性質、使命和治理方式“四位一體”的新型政黨理論話語建構,實現了以“目標”為中軸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多維度綜合考察。目標型政黨遵循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能夠制定長遠系統的目標體系,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實現目標導向、使命驅動和規劃行動。這就完全不同于資本主義的實用型政黨,后者奉行的是選票本位觀,注重目標的短期實用性,依靠短期政策謀求少數人的利益。目標型政黨不僅具有作為國家與社會“連接中介”的代表和表達功能,還具有組織、協調和整合的功能,起到了領導國家與社會發展的核心作用,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掌握國家領導權,能夠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發揮著戰略領導和決策中樞作用。通過將革命性和使命性有機融入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相統一的多層次目標體系之中,中國共產黨有計劃、有步驟、有成效地帶領人民接續實現不同階段的目標。

二、中國共產黨救國、興國與強國的目標解析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通過將政黨發展目標與國家、社會和民族發展目標有機銜接和融合,在救國、興國與強國的歷史進程中制定和實施全局性的戰略規劃,構建了一幅黨帶領中國人民接續推進現代化發展與現代國家建設的整體歷史圖景。在政治發展進程中,黨逐步建立起制定、調整、拓展和實現國家目標的物質性、精神性和制度性動力體系,實現了目標型政黨建設的初創探索、曲折發展、轉型發展和成熟完善。相應地,目標型政黨領導也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核心要義之一。②鞠成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核心要義》,《前線》2017 年第8 期。黨的奮斗目標的演變深刻地反映出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見圖1)。通過不斷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逐步健全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穩步實施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規劃,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走出了一條政黨引領的內生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圖1 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與發展戰略的階段部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提出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奮斗目標,通過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帶領人民進行武裝斗爭,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勝利。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就在性質立場、奮斗目標和歷史使命等方面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中國內涵,提出“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的政黨目的和各項具體的奮斗目標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 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年,第133 頁。。在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要求,將黨的階段性目標確定為“反帝反封建”和以“爭取中華民族之獨立自由與解放”為核心的“奮斗之總的目標”②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4 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年,第369 頁。。隨著黨獨立領導土地革命和逐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完全掌握了革命領導權,推動工農革命政權從局部建設向全國性政權建設轉變,黨的領導逐漸覆蓋到基層社會、群團組織和各領域各方面。通過帶領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中國共產黨徹底解決了近代中國面臨的權威危機和生存危機,在人民民主專政的新型現代國家建設中實現了目標型政黨的初創探索。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以實現國家工業化為奮斗目標,通過構建自上而下的目標管理體制和以五年計劃為核心的發展計劃體系,確保了經濟建設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逐步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的奮斗目標逐漸轉向領導國家現代化建設。中國共產黨通過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實現了政黨、國家、民族和社會發展目標的一體化融合。為加快推進中國從落后的農業國向先進的工業國轉變,黨提出了“四個現代化”戰略目標和國民經濟發展“兩步走”設想,將發展計劃作為整合國家力量、實現長遠目標的政策工具,初步形成“目標導向、計劃先行”的發展型治理模式。但是由于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發展計劃在推動國家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目標設置追求脫離實際的高速度高指標③劉國光主編:《中國十個五年計劃研究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456 頁。、指令性計劃微觀管死與宏觀多變④董志凱:《中國計劃經濟時期計劃管理的若干問題》,《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 年第5 期。以及受政治運動和政治環境影響而削弱計劃的連貫性⑤張樹平:《規劃中國、制度中國與真實中國:發展與治理的政治邏輯》,《治理研究》2022 年第3 期。等問題。雖然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遭受過挫折,但中國始終在不斷調整的實踐過程中堅持發展計劃。中國共產黨也在目標型政黨建設的曲折發展中依托計劃體制將一盤散沙的社會整合為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社會,為領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基于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革命建設的經驗總結,適時調整現代化戰略目標與發展步驟,將原計劃20 世紀末實現的“四個現代化”調整為實現“小康”社會,并確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計劃體制適應性調整,有階段有步驟地擴大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的空間,中國實現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不斷滿足。隨著前兩步階段性目標的完成,黨進一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并從黨的十五大至十七大圍繞中心任務對奮斗目標作出優化調整,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目標的轉換、拓展與提升深刻地演繹出以“富起來”為總體目標推進國家發展的邏輯機理,“逐步小康—總體小康—全面小康”的建設過程成為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和領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機制。在現代化進程中,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運用強大的國家領導力,持續制定宏觀層面現代化戰略目標與發展規劃,推進中觀層面經濟社會體制改革與制度建設,推動微觀領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現了政府、市場和社會良性互動與協同發展,不斷提升目標實現率和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以“強起來”為總體目標推進國家建設,擘畫了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藍圖,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其中,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結合中國發展實際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了兩階段戰略安排和提前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黨的二十大系統謀劃了到2035 年中國發展的總體目標,通過將遠景目標和發展規劃統籌編制,確保了現代化前瞻謀劃和階段部署的協調統一。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深入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和主題教育,以自我革命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著力構建集基于發展目標的“發展—領導型體制”和實現發展目標的制度化運作的“使命—責任型體制”于一體的黨興國體制。①唐亞林:《從黨建國體制到黨治國體制再到黨興國體制: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新型體制的建構》,《行政論壇》2017年第5 期。在目標整合和實現能力方面,黨不斷加強經濟社會領域重大改革舉措的統籌規劃,優化完善發展戰略、遠景目標、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協調銜接的戰略格局,構建形成“三級四類”規劃體系和共識型目標決策、系統性目標執行、全周期目標評估、多元化目標監督和動態化目標調適于一體的目標治理體制,以制度化“行動—引領”機制動員帶領人民如期實現階段性發展目標。目標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和執行的有效性不斷提升。這就使目標型政黨在新時代的革命性鍛造中日益成熟完善。

三、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的內在特征

在中國特色的執政黨建設和國家發展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根據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人民需要接續制定、調整和實現多維度多方面目標任務,既遵循共產主義革命方向,也將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國家理論和現代化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②楊德山:《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國家建設目標探索的歷程及經驗》,《教學與研究》2021 年第6 期。,其提出的奮斗目標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和價值遵循,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中國式現代國家構建的歷程來看,無論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奮斗目標,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通過完全的政府指令性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③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五年規劃”的歷史經驗與“十四五”規劃的指導思想研究》,《經濟學動態》2020 年第4 期。,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奮斗目標,抑或改革開放后領導推進經濟社會體制改革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接續實現溫飽、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奮斗目標,都是為了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當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11 頁。依然存在。對此,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通過三個五年規劃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新的戰略安排和奮斗目標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通過將黨性與人民性統一于多層次的目標體系中,以制度化“行動—引領”機制實現社會民眾集思廣益與協同共治,確保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向黨領導下的政治共同體集體行動轉化,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一個系統耦合的有機整體。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首先提出總體的或階段性的奮斗目標,然后通過規劃的方式將這些目標有階段有步驟地分解、轉化和落實為具體的行動目標和社會共同的行動綱領。從構成要素上看,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奮斗目標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等諸多領域多個具體目標集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從時間維度上看,目標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宏觀層面現代化戰略目標體系。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各階段目標設定的依據。二是中觀層面現代化建設五年規劃目標。中國共產黨通過領導編制和實施以五年為一個周期的國家發展規劃,將戰略目標體系逐次“分解為若干個具有可操作性的中近期階段性目標,并制定出必要的實現路徑”⑤吳忠民:《規劃性與中國的現代化》,《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9 年第3 期。。三是微觀層面現代化建設年度目標。年度計劃作為制度化的政策工具,為五年規劃實施及其目標落實提供強有力的抓手。從空間維度上看,目標經過橫向轉化和分解后,再通過“層層分解、層層監督、層層考核”的目標管理體制落實為具體的地方目標、部門目標和重點工程目標①呂捷、鄢一龍、唐嘯:《“碎片化”還是“耦合”?五年規劃視角下的央地目標治理》,《管理世界》2018 年第4 期。。通過實施以目標責任制為抓手的干部績效管理和政府間壓力傳導機制,開展多層次“先行先試”政策試點,黨在有效治理中帶領人民接續實現既定目標,引領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始終是實現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這源于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總的趨勢的深刻揭示,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革命運動指明了前進方向。最低綱領指的是最近、最低的目標,是因時而變,富有彈性和適應性的。以共產主義為指向的目標體系演繹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具體邏輯,為黨和國家建設提供持續性的目標引導。②王小鵬:《內力塑造型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一個類型學分析》,《探索》2022 年第3 期。這就需要把實現共產主義的“目的因”轉化為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動力因”③陳錫喜:《深刻認識“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內涵》,《人民論壇》2022 年第6 期。,通過制定接續奮進的目標體系,在不斷奮斗的實踐過程中向著遠大目標邁進。從目標內涵和價值層面上看,中國共產黨不僅能夠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在國家制度建設與能力建構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方式,實現目標內涵與話語表達的動態調整和拓展提升,而且始終是從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蘊含著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以期實現社會解放和人類解放的長期不變的價值依歸。通過把遠大理想同不同階段的社會發展的現實任務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持續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引領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

第四,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堅持問題導向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和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國家建設的進程中,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根據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制定、調整和優化奮斗目標,確保了目標設置與發展需求相契合。從理論上看,以問題為導向能夠有效處理目的與手段的關系。黑格爾曾經指出,目的決定手段,手段服從和服務于目的。④[德]黑格爾:《邏輯學》(下卷),楊一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年,第433—446 頁。問題導向本質上要求人們要從長遠和全局的角度看問題,更好地了解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不僅將現實問題作為階段性目標決策的重要議題,提升國家建設的方向性與計劃性,也通過指導現實行動,完善政策執行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手段,“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以增強精準性、實效性”⑤習近平:《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年,第318 頁。。從實踐上看,以問題為導向的治理方式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的內在要求,通過有意識地推動制度變革,加強多元主體協同合作,以整體性治理破解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難題,從而達到持續性發展目的。

第五,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夠通過相應的制度、體制和機制保障目標的落實。實現自身所設定的奮斗目標是目標型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踐行使命責任、加強和鞏固政權建設的關鍵前提。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馬克思主義目標型政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始終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加強執政黨與國家在制度、功能上和治理過程中的協調銜接,在實現一個個階段性目標的進程中推動社會向著更高階段發展。從發展方式上看,中國共產黨科學設定自身的奮斗目標和國家建設目標,制定系統完備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從戰略高度統籌全局,確保多層次多方面目標有計劃有步驟的分解落實。依托有效的組織體系、干部隊伍和領導體制機制,黨建立起協同高效的政府管理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實現了對國家與社會的組織動員,在統籌治理中不斷增強國家的社會資源汲取、信息收集處理和政策執行能力,使中國在新型現代國家建設進程中具有強大的國家目標整合和實現能力。黨的長期執政使中國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優勢,能夠以強大的戰略協調、資源配置和目標實現能力確?!拔覀兊哪康囊欢軌蜻_到”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5 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年,第461 頁。,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四、目標型政黨領導的中國經驗

目標引領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式。從獨立領導政權建設到帶領人民創建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從推進國家工業化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目標引領國家發展與治理,不僅根據革命形勢、現實國情和現代化邏輯接續制定符合發展實際的奮斗目標,也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有效過程治理推動目標實現和國家長周期發展,開創了一條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超大規模國家治理、現代化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效回應了國家建設進程中的秩序命題、發展命題和人民命題②周光輝、彭斌:《其命維新:中國構建新型現代國家的道路與經驗》,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23 年,第125 頁。,積累了目標型政黨領導的中國經驗。

第一,不斷推進以國家領導權為核心的政黨領導體制和現代國家制度體系建設,為目標型政黨領導國家發展提供政治支撐和制度保障?!霸O計和運作制度的能力是政黨能力的核心要素,制度建設的質量決定政黨執政的能力和水平?!雹厶苹束P:《使命型政黨建設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經驗》,《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2 期。在中國式現代國家建設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逐步建立起了以國家領導權為核心的政黨領導體制和科學規范的國家權力運行機制與制度安排。這就使得黨能夠從長遠的戰略角度考慮問題,通過改革各種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與環節,實現多層次多維度多方面的目標任務,持續推進現代化發展。從體制形態和制度運行的角度上看,中國共產黨以現代國家制度體系建設夯實黨的全面領導和長期執政的制度基礎,不斷健全黨委制(黨組制)、黨管干部與歸口領導體制等制度形式,提升了黨的組織領導、戰略引領和統籌治理能力,塑造并形成了一種區別于西方國家的新型政黨制度和政黨運作模式。隨著現代國家制度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中國的現代國家治理逐步實現了制度化、程序化和法治化的發展,保障了國家治理的協同有序、良性互動和高效能,為目標型政黨領導和推進國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第二,以徹底的革命精神推進不同時期和階段黨的建設,堅持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統一,引領國家與社會向著更高階段發展。在政治實踐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帶領人民群眾進行偉大斗爭,既勇于推進社會革命,又自覺進行自我革命,確保在推進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持續促進當前發展目標與遠大理想的協調統一。同時,黨也在目標引領下持續提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革命性鍛造中不斷激發政黨的自覺性與內在驅動力,以徹底的革命精神推動目標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自我革命與牢記初心使命相統一,將自我革命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目標要求與力量支撐,闡明了堅持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也是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因密碼與動力源泉④韓喜平、姚治、何柏岐:《堅持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思想教育研究》2022 年第4 期。。通過以自我革命引領和推進社會革命,深入開展全面從嚴管黨治黨,黨不斷提升了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筑牢了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與實踐根基,形成一種新型政黨文明形態,為目標型政黨領導的現代化發展和現代國家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政治勢能和內生動力。

第三,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規劃治理道路,以有效過程治理不斷推動長遠戰略目標實現。發展規劃是目標型政黨領導社會發展的有效治理工具。通過政治與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對國家與社會發展規劃進行了持續地適應性調整,保障其成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制度性工具,成為政策過程的核心機制。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現代化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黨首先提出總體和階段性的奮斗目標,然后通過發展規劃將這些目標逐次分解,并進一步轉化和落實為特定時期的國家發展目標和社會共同的行動綱領,通過縱向和橫向層面的決策與執行高效互動機制,構建以規劃為中軸的組織體系和治理網絡,有效實現多維度多方面目標。在規劃治理的過程中,各類治理資源和要素向著黨提出的目標有序流動和高效集聚,各類治理主體圍繞著國家治理與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有效行動。正如有學者指出的,“世界上沒有哪個政黨能夠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不斷制定并實施國家發展的路線與規劃”①鄢一龍、白鋼、章永樂、歐樹軍、何建宇:《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年,第7 頁。。通過領導實施一輪又一輪國家發展規劃,堅持目標堅定性與策略靈活性相統一,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有步驟、有措施、有成效地實現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目標,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現代國家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第四,持續優化和完善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在政府、市場和社會的良性互動中不斷提升國家整體性治理水平和目標實現能力。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是黨和政府自上而下領導與人民群眾自下而上參與相結合的模式,具有“一核多元”的治理結構特征,是一種具有內在動力、活力與生命力的新型國家治理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市場和社會力量得到了迅速的發育,權力與責任邊界的日益明晰加強了結構功能上的政府、市場和社會協調銜接與優勢互補。這具體體現在:政府逐漸向有為政府轉變,為多元主體良性發展與協同治理提供規范引導、公共服務和安全保障等基礎性、支撐性條件,綜合運用目標責任制、政策試驗和項目制等機制強化公共事務治理,確保約束性目標實現;市場逐漸向有效市場發展,在政府宏觀管理的基礎上,以價格機制和供求規律配置生產要素和資源,極大地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預期性目標實現;社會逐漸向有機社會轉型,以其自發性和補充性機制推動多元互補與有效合作,避免了國家發展中的計劃失效和市場失靈。由此可見,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不僅能夠促進國家治理結構的持續優化調整,而且能夠不斷提升國家整體性治理水平和目標實現能力,在有效治理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

猜你喜歡
政黨中國共產黨國家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