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追求卓越”到“邁向成功”

2024-03-03 10:35周彥許琦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總校集團化辦學

周彥 許琦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基礎教育現代化水平、更好地激發教育活力,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基于近五年的實踐,進一步深化集團化辦學探索,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區域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在這次改革中,無錫市清名橋中學(以下簡稱“清中”)成了無錫市僑誼教育集團的成員校。成為成員校之后,學校發展將通往何處?總校資源如何利用?傳承和特色怎樣和諧發展?這一切對于首次加入集團的清中來說,都像“摸著石頭過河”。

一、善于思考:回答“石頭從哪里來”這個問題

首先,只有讓全體教職工認識到集團化辦學的價值與意義,尤其是對學校和教師自身發展的積極作用,才能形成強大的內驅力,集團化辦學的優勢才能得到突顯。

2019年下半年以來,學校的校級班子利用中心組學習和教工政治學習時間,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關于進一步深化梁溪區集團化辦學改革的實施意見》,“吃透”文件精神,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認識集團化辦學對學校發展和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意義。教職員工一致認為,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學校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鞭策更多,得到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及資源支持更多,這些將成為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聲譽、促進學??沙掷m發展的外在積極因素。同時,在集團化辦學的機制下,學校的管理要求、教師的工作規范將更為科學和細致。也就是說,無論是對學校還是教師,集團化辦學都能更有效地提升學校辦學品質,激發教師專業成長的積極性。

其次,要弄明白集團化辦學推進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成員校只有知道了要做什么,才能確保更有效開展工作。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2018年8月,教育集團組建后,僑誼教育集團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將集團內部的管理機制、師資條件、生源狀況、課程改革、辦學特色以及自身優勢等方面作為調研重點,全面梳理辦學中的優勢和不足,為辦學理念、制度設計、資源共享、師生交流等尋求全面突破積累第一手資料,為探尋拓展與提升空間提供依據。清中在調研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前行。

二、敢于實踐:回應“石頭往哪里鋪”的問題

充分利用集團化改革紅利,借力借智,乘勢而上,又能守正出新,積極培育自己獨有的辦學文化,需要明確辦什么樣的學校,培育什么樣的學生,找到適合清中的發展之路,避免“腳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第一,制訂務實、科學的規劃引領學校發展。學校根據梁溪區集團化辦學的意見精神,在校內廣泛聽取教職工特別是教代會代表意見,調整了學校內涵優質發展意見。經過反復磋商,反復研討,反復論證,學校以《僑誼教育集團章程》《僑誼教育集團“優質共享、合作共贏、特色發展”方案》為藍本,制訂了適合學校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規章制度。

第二,集合周邊資源,保障學校健康發展??傂PiL定期來校指導工作,分享團隊管理經驗;地方街道黨政領導、教育教學專家、對口小學校長和家委會代表群策群力,討論制訂學校的大事方針,謀劃重要工作,如對學校的章程和行動方案進行審議,對學校工作進程進行調研、指導、診斷評估,為學校發展提出建設性指導意見和建議。

第三,堅持守正創新,重塑學校品牌。從總校的辦學口號“這里將證明你是最優秀的”,培養學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人生態度之中受到啟發,結合學校長期堅持的“有成教育”,激發學生學有所成、堅持不懈的良好品格,確定學校的辦學口號是“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將辦學愿景定為“讓成功從這里啟航”,希望學生們在得到正反饋的同時獲得自信,越來越優秀,最終邁向成功。

三、主動求變:讓腳下的“石頭路”行穩致遠

五年來,在總校的引領下,學校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結合與總校的地理位置(都毗鄰清名橋、大公橋),與學校校名相結合,進一步提煉出“橋文化”品牌,從校風、辦學理念、辦學口號的轉變,到硬件設施的配備,從精神文化引領到有形物化產品,師生完成了從“要改變”到“做改變”的本質提升,述說著成員校的點滴進步。目前,無論是辦學滿意度、美譽度,還是教師的幸福感、學生的精氣神,都獲得社會、家長的一致認可。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有規劃、有推進,獲得的省市級各項獎勵均在兄弟學校前列。

因變而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傂T邳h政建設、師訓活動、教育教學等方面都為清中的飛速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在黨政建設方面,學校黨支部以“趕、超、學”三字為核心,在總校黨委的帶領下,參與了“凝心聚力學黨史? 砥礪前行強黨性”系列主題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共同觀看《黨課開講啦》《長津湖》等,從黨課中修煉黨性,從理論中找到動力,明確新時代黨員的責任和使命擔當。清中教師積極參加僑誼教育集團“教師的教學改革與專業發展”培訓,通過參觀校園、聆聽講座、交流心得等形式獲得理念上的轉變,對“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白唯有不斷學習、交流,思路才能開拓,能力才能提升。每年一次的集團共同體教學展示更是為教師們的教學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集團化辦學讓學校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我們深知,要讓更好的教育理念進入校園,讓更多的學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只有不斷調整頂層設計的思路,與時俱進,才能讓清中的各項發展符合教育現代化的趨勢。

同樣,清中的“清風黨建”活動也讓僑誼教育集團的黨建工作有了新思路。利用周邊資源開展主題活動,如共同打掃清名橋,邀請“清風小導游”志愿講解發生在清名橋上的一攤血跡的故事;共同尋訪培南小學,通過導游講解,了解中共地下黨在無錫的奮斗史和發展史……這些活動讓每一位黨員的身心都接受洗禮。

因變而美。在明確了學校的發展方向后,要做的就是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師生在優美的環境中浸潤、改變。學校與清名橋同名,與運河日夜相伴,伴隨著歲月的滄桑,中式園林和橋元素相結合的橋韻廣場讓學校頗具江南特色,精致低調的設計獲得家長、師生的一致好評;學校的橋文化長廊成為梁溪教育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長廊中對運河兩岸的古橋、名橋做了詳細介紹,將建筑美學、歷史文化做了有機結合,讓更多人了解運河,了解橋文化;學校從橋的品質中提煉出“寧靜、和諧、發展”三個關鍵詞,通過教育讓學生的言行都有了橋的精神,讓內涵建設滲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因變而強。五年來,清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創建黨建品牌“橋頭堡”,讓黨員成為“堅韌、通達、奮進”的代名詞,黨建帶團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打造潤心“橋小梁”,橋,起到溝通兩岸的作用,德育工作就是要幫助家校建立良好的溝通,通過讓學生學“橋之堅固、橋之寧靜、橋之淳樸”,定期舉行“勞動周”活動,培養健康活潑、自信陽光的清中學子;探索跨學科教學新路徑的“橋之研”項目群,被評為2023年無錫市義務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項目,進一步豐富了學校的內涵建設。

“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自畫像”“讓每一名學生體驗成功”,這是學校發展的規劃。當下,學校關注教育評價和反饋機制的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系統為基礎,加入學校的特色評價機制,積極引入電子班牌等智能化設備,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方面開展教育質量評估和教育反饋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社會和家長的需求,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辦一所讓人民滿意的學校,成為人人認可的學校,需要時間的積淀和持之以恒的積累?!懊#珒炠|學?!边\行模式帶動了集團成員校的快速發展,也更大程度地調動了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增強了發展向心力。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將繼續秉持創新、協作、共贏的精神,與總校和其他成員校攜手共進,共同推動區域教育事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清名橋中學)

猜你喜歡
總校集團化辦學
總校制改革的思考與探索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征稿 啟事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名校的分校如何傳承總校文化
打造集團化醫療航母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