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行業還能跑出多少個IPO?

2024-03-06 06:06趙天宇
財經 2024年5期
關鍵詞:原料藥生物醫藥醫藥

趙天宇

2024年2月18日至19日,新春上班伊始,兩天內證監會連開十余場座談會。

座談會上,與會人士建議嚴把IPO(首次公開募股)準入關,加強上市公司全過程監管,堅決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加投資回報。

收緊IPO節奏是過去一年的主線。

2023年,A股新上市醫藥健康企業共22家,再加上港股13家、美股中概股3家,全年共38家成功IPO。

相比往年,這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相比往年成功IPO的企業數量有明顯下滑。但是,《財經》觀察到,部分城市仍表現得相當活躍。

2024年,什么樣的企業能順利通過IPO大關成功募資?哪些細分領域、哪些板塊還可能有機會?本文通過梳理企業的上市路徑,試圖找出一些共識。

Wind(萬得)平臺顯示,2023年A股新上市醫藥健康企業共22家,而上一年是49家。這與過去一年全行業表現一致。

“從IPO受理角度來看,2023年的7月、8月和10月,A股僅新增受理六家北交所企業,滬深交易所零受理;而傳導到上市端,9月開始IPO上市明顯下降?!卑灿腊l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2023年的IPO活動也在持續放緩,與2022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12%和35%。

資料來源:Wind平臺綜合整理

不過,具體到各地情況,《財經》發現,部分地區依然抗住了壓力,表現出色。

在地域分布上,上海市是2023年新上市醫藥健康企業最多的地方,有八家;浙江省、北京市各有五家。

浙江省五家公司,有四家都來自杭州市。

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杭州市對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給予了不少支持,從財政、金融、人才等方面,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諸多籌劃。

一位在杭州市的醫藥健康從業者告訴《財經》,日常開展業務能夠明顯感受到,本地對企業新模式、新思路的接受度普遍較高,包容性也很大,整體有愿意接納新技術的氛圍。在其他地區還在溝通、觀望時,本地已經先跑起來了。

杭州在醫藥健康產業的整體實力很強。

在醫藥領域,貝達藥業、歌禮、華東醫藥、賽諾菲等企業均落戶于杭州;醫療器械領域有啟明醫療、諾輝健康等;醫藥外包服務領域,泰格醫藥的總部位于杭州濱江區;在數字醫療領域,微醫的總部在蕭山區,微脈位于余杭區。

從產業布局來看,杭州市的生物醫藥產業有“一核四園多點”的格局:核心區是錢塘區的杭州醫藥港,濱江、蕭山、余杭、臨平等地構成“四園”,建德等地則是“多點”。

各區有自己的側重點。錢塘區是“核”,布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高新區(濱江)從事智慧健康、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等特色領域;蕭山區重點發展創新藥、現代中藥、高端CRO/CDMO(研發生產外包服務)、數字化醫療等;余杭區發展創新藥、互聯網+健康服務等;臨平區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藥、小分子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

貝達藥業的生產車間。圖/中新

山東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圖/中新

“生物醫藥園區在杭州的密度很高。有了產業基地,也會吸引一些投融資過來對接,在杭州,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的創業氛圍是比較濃厚的,而且不少企業做創新也有本地特色,在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基礎上去嘗試開發新業務?!鄙鲜鲠t藥從業人士說。

2023年8月29日,蕭山區的生命科學產業園區錢灣生物港正式開園,三年前,余杭區的中國(杭州)數字·健康小鎮已經開園。

杭州每年會舉辦一些與醫藥健康領域有關的投融資大會,一般由政府層面或各園區的管委會來牽頭組織,以接洽投融資。其中,生物藥、醫療器械、養老等方面的創業企業和新項目比較多。如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火炬傳遞時使用的智能導盲犬,即出自本地企業之手。

據杭州市統計局,2023年1月-7月,杭州市的醫藥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4.6%。

本地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亦依托于人才。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加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邵逸夫醫院等,本地產學研能力已經比較完善。還有外來的“和尚”,如2018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在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啟動。

杭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藥企。1993年,天目藥業在上交所上市,也是全國第一家中藥制劑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杭州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共計302家,是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四個實現300家公司上市的城市。

上海、北京屬于傳統優勢地區。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23年中企境內外新上市共399家,其中上海44家、北京34家,企業數量穩居全國前五。

上海2023年的八家新上市醫藥健康企業中,有四家是生物制品公司,分別是來凱醫藥、科笛、碩迪生物、宜明昂科。

《財經》發現,對國家需求密切關注并追蹤也加大了企業成功的可能性。

一位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運營人士告訴《財經》,自己現在關注的是醫用材料。2022年底工信部、國家藥監局發通知,開展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

這次懸榜求賢,包括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個方向,征集遴選一批標志性生物醫用材料,性能符合臨床應用要求、形成穩定可靠的規?;a能力,加速在相關下游醫療器械產品領域實現落地應用。并且,通過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等政策,加大應用推廣支持力度。

2023年9月,第一批醫用材料及團隊公示,企業、高校、醫院、研究院均有參與。其中,醫用高分子材料聚4-甲基-1-戊烯的入圍單位,就包括了總部位于上海張江現代醫療器械園的一家創新公司。

哪個細分領域戰斗力最強?

2023年,醫藥健康行業跑通IPO最多的公司來自生物制品行業。

共有13家生物企業成功IPO,遍布A股、港股和美股。

智翔金泰是生物制品領域募資額最高的,作為未盈利公司在科創板IPO,募得34.73億元。這家公司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藥物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目前,一款針對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藥物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IPO過后,智翔金泰的虧損面較上市前進一步擴大。該公司初步測算,2023年虧損規模為7.27億元至8.71億元。同時,研發費用有所增長,公司表示多款產品進入臨床研究及臨床試驗階段,需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

在港股、美股,各有兩家生物制品企業成功IPO。碩迪生物是其中首發融資額最高的,達12.48億元。這家公司有自己的藥物研發平臺,將生物制劑和多肽藥物轉化成口服小分子藥物,涉及心血管、肺部、代謝等多種疾病。不過,碩迪生物的研發產品目前仍處于較早期。

在制藥業,2023年一共有八家公司成功IPO,其中五家是原料藥公司,三家是制劑公司。這八家企業全部登陸A股。

原料藥是直接對人體起藥理作用的藥物活性成分,通過利用各種輔料的制劑化生產,最終做成片劑、膠囊劑、注射劑等多種劑型的成品藥。

五家原料藥企在不到兩個月里密集上市。其中,首發融資額最高的是宏源藥業,達23.63億元。

據招股書,宏源藥業最早從2002年開始經營,目前從事有機化學原料、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醫藥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宏源藥業也是全球硝基咪唑類抗菌原料藥、抗皰疹病毒原料藥、青霉素類抗菌藥物中間體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不少原料藥企具備出口能力。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消息顯示,中國原料藥產能以大宗原料藥為主,兼顧部分特色原料藥,在專利原料藥市場方面也在不斷發展,不僅滿足國內制藥工業需求,而且出口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醫藥工業產業鏈中占據重要位置。

另一家原料藥企,科源制藥,2023年在創業板成功IPO,募資8.55億元。這同樣是一家老藥企,成立至今20年,主營原料藥及制劑產品。產品覆蓋降糖類、麻醉類、心血管類及精神類疾病領域,兼營部分中間體業務,后者主要銷往國際市場。

以2023年三季報的業績來看,新上市的這五家原料藥企,多數宣告盈利水平下降,僅新贛州一家企業能實現營收、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上升。目前宏源藥業披露了初步的2023年全年財務測算數據,顯示凈利潤較上年整體下滑。

這些以生產制造為優勢的企業,通過過去多年來的合作積累,對生產、研發、環保都非常熟悉。據業內分析,未來機會在于拓展新的病種領域,開發技術壁壘高、附加值高的化學原料藥產品,也可以向CDMO方向拓展,即提供研發生產外包服務。

2023年的資本寒潮,也讓一些企業希望走通出口路線,開拓美國、歐盟等高端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獲得一線生機。

醫療器械公司共有六家成功IPO,其中五家在A股,一家是美股公司。融資額最高的是安杰思,在科創板上市,募資18.2億元。

資料來源:Wind平臺統計。制表:顏斌

安杰思主要做內鏡微創診療器械,應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該公司產品在千余家醫院應用,同時銷往美國、德國、韓國、澳大利亞、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醫藥健康領域新上市公司融資額最高的是CRO(醫藥外包)龍頭“藥明系”旗下的藥明合聯,募得37.45億元,登陸港股。這是“藥明系”繼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藥明巨諾后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藥明合聯扮演的依然是新藥掘金路上的“賣水人”角色,從事全球ADC(抗體藥物偶聯物)及更廣泛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CRDMO(藥物發現、開發和生產外包服務)。

ADC主要用于腫瘤治療,是當下的熱門賽道。

據虎嗅統計,去年一年ADC藥物相關交易的數量和金額創下新高——交易項目22起,總規模超過200億美元,占全年所有國產新藥對外許可總交易金額的60%以上。

“賣水人”業績因此水漲船高。2024年2月1日,藥明合聯披露正面盈利預告,初步評估后的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銷售收入增長超100%,凈利潤增長超80%。這一增長就來自抗體藥物偶聯物行業的持續活躍發展及競爭優勢。

藥明合聯之后,香港資本市場在2024年繼續受到企業重視。開年僅兩個月,至少已有七家生物醫藥公司在港交所遞表。

其中,不乏A股轉戰港股上市的企業。比如華昊中天,一家合成生物學技術驅動的生物醫藥公司,主要開發腫瘤創新藥,還有從事生命科學數字化營銷的太美醫療科技,二者均曾謀求過科創板IPO。

華昊中天經歷兩輪問詢后,2023年5月撤回了上市材料,太美醫療則在2023年3月上市委員會審核環節遭到否決。兩家公司在2024年1月29日,同日遞表港交所,尋求IPO機會。

2月1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各地已經釋放本年的新規劃。作為中西部生物醫藥產業主要承載地之一,成都市溫江區表示這一年要做優做精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增長20%以上。而成都市早在2019年就明確提出,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

中國證監會旨在適當限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突出扶優限劣”的IPO通道縮窄令,讓不少投資人對2024年難言樂觀。但正如天峰資本執行合伙人湯浩所說,“中國城市人口占比、55歲以上人口占比決定了醫療領域一定是個長需求的賽道?!?/p>

2024年的醫藥健康仍處于由高熱度回歸至合理熱度的調整期,但即將穿越寒冬,春天就在前方。

猜你喜歡
原料藥生物醫藥醫藥
我國化學原料藥注冊監管模式分析
加快無機原料藥產品開發的必要性和途徑
傳統醫藥類非遺
醫藥下一個十年 創新為王
《中國當代醫藥》來稿要求
《中國當代醫藥》來稿要求
皮膚科原料藥等供應消息
皮膚科原料藥等供應消息
生物醫藥潔凈管道系統
生物醫藥潔凈管道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