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部血管超聲檢查診斷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的臨床意義

2024-03-06 03:11趙永強謝春彥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頸動脈頸部斑塊

趙永強,謝春彥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影像科,鄭州 450000)

腦梗死為缺血性卒中,主要由各因素所致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所致[1]。隨著我國老年人口增多、老齡化速度加快,腦梗死的臨床患病率也呈增高趨勢。因腦梗死病死率高,存活者易遺留神經功能障礙,致殘率高,預后差。如何早期有效診斷是臨床研究重點關注的問題。有研究[2]顯示,約15%的腦梗死患者病存在頸動脈狹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客觀指標,但該方法具有一定創傷性,且檢查費用相對較高,不易被患者接受。隨超聲醫學發展,頸部血管超聲在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中得到關注。頸部血管超聲不僅操作簡單、價格低廉,且能夠獲取內中膜厚度、頸動脈血流等信息,輔助臨床準確診斷。本研究選取82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頸部血管超聲檢查診斷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 使用飛利浦 iu22多普勒超聲檢查儀,使用線陣探頭,探頭頻率5~12 MHz,使用實時解剖M型血管超聲測量軟件,頭后仰臥位,檢測一側頸動脈時,頭部向對側偏向45°,從橫切面、縱切面掃描雙側總動脈、頸內動脈顱外段、頸外動脈,確認血管走形,測量管徑、內-內中膜厚度,檢測計算管壁內膜結構變化、斑塊大小、斑塊分布情況,并觀察血流情況,結合血流參數確認管腔內有無狹窄或閉塞。狹窄程度20%~50%為輕度狹窄,狹窄程度50%~69%為中度狹窄,狹窄程度70%~99%為重度狹窄,狹窄程度>99%為血管閉塞。

1.2.2 觀察指標 ①比較2組患者內中膜厚度。②統計雙側頸動脈中膜增厚并多發斑塊患者斑塊檢出率。③統計雙側頸動脈中膜增厚并多發斑塊患者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檢出率。

2 結果

2.1 2組患者內中膜厚度比較 觀察組內中膜厚度(1.44±0.23)mm,高于對照組(0.62±0.14)m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500,P<0.001)。

2.2 患者斑塊檢出情況 41例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不穩定性斑塊檢出率56.10%,穩定性斑塊檢出率34.15%,混合斑檢出率9.76%。見表1。

表1 患者斑塊檢出情況

2.3 患者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檢出情況 41例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中度狹窄檢出率75.61%,重度狹窄檢出率24.39%。見表2。

表2 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檢出情況

3 討論

隨社會進步和發展,人們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也在發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得到明顯增高[3-4]。腦梗死患病率、病死率、致殘率均較高,加強早期診斷是控制該疾病的重要措施。頸動脈是人體腦部供血血管的重要組成部分,頸動脈負責頭部、面部供血,一旦發生頸動脈狹窄則會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且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頸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均會對機體腦血管灌流產生影響,引發神經功能損害[5]。發生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其2年后仍具有較高的腦缺血發生風險,會明顯增加腦梗死發生率,且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患者病情程度更高,腦組織功能損害更高[6]。故針對腦梗死患者及時明確有無頸動脈狹窄和狹窄程度,對指導臨床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有重要參考意義。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通過電子計算機輔助成像實現血管造影,能消除血管造影片上骨、軟組織影像,僅在影像圖片上突出血管,作為一種嶄新的X線檢查技術,與常規腦血管造影相比圖像更加直觀、清晰,能獲得精細血管結構信息,可有效反映靶器官、靶病變病理特征。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是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的有效診斷方法,但其屬于一種創傷性檢查方法,存在有創性,且部分患者具有造影劑應用禁忌證,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導致其不能作為腦血管疾病的首選或常規檢查方法。隨超聲技術完善,頸部血管超聲具有操作簡單、無創傷性的特點,且分辨率高、成像清晰,能重復檢查,成為臨床診斷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的新趨勢[7-8]。頸動脈作為腦部血供重要通路,在斑塊碎裂脫落、動脈狹窄阻塞后,會導致腦組織血供異常[9]。且頸動脈位置表淺,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最先侵襲部位,能反映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情況[10]。頸部血管超聲能顯示頸動脈血流情況和內中膜厚度,能獲取實時的血流動力學參數,不僅可評估頸動脈狹窄情況,還可評估斑塊易損性,頸部血管超聲可綜合血流速度、頻譜形態、影像圖等信息綜合判斷有無頸動脈狹窄病變[11-12]。同時,頸部血管超聲在準確判斷頸動脈狹窄的基礎上,還能判斷斑塊性質,對證實頸動脈源性栓塞有重要意義[13]。為證實頸部血管超聲在診斷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故本研究對頸部血管超聲診斷價值的相關數據進行系統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內中膜厚度較對照組高(P<0.05)。腦梗死和頸動脈狹窄的病變基礎均包括頸動脈內膜增厚、動脈粥樣硬化、動脈斑塊形成、管腔狹窄。頸部血管超聲在頸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狹窄評估診斷中起著關鍵作用,頸部血管超聲能夠清晰顯示血管內中膜是否增厚,能有效檢測出內中膜厚度,為臨床評估疾病提供數據支持。

不穩定性斑塊又稱易損斑塊,鈣化程度低,在血流沖擊下易碎裂,會繼發微栓子,在微栓子堵塞顱內血管小分支后,短時間內會崩解消失,臨床主要表現為一過性的局灶性腦功能障礙。穩定性斑塊又稱非易損斑塊,不易碎裂,形成微栓子的可能性較低,碎裂后會導致血管嚴重且長時間堵塞。本研究結果表明,41例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不穩定性斑塊檢出率56.10%,穩定性斑塊檢出率34.15%,混合斑檢出率9.76%。斑塊是導致頸動脈狹窄和加重狹窄程度的重要因素,斑塊碎裂脫落后,會阻塞狹窄動脈,導致腦組織血供異常,誘發腦梗死。本研究結果還顯示,41例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中度狹窄檢出率75.61%,重度狹窄檢出率24.39%。形態學和血流動力學是常用評估頸動脈狹窄病變的兩類指標,血流動力學參數因受個體差異影響較小的優勢成為評估頸動脈狹窄病變的常用指標[14-15]。頸部血管超聲能清晰獲取斑塊形成情況,可反映頸動脈血管充盈程度和組織遠端血液灌注狀態,該方法能有效評估有無斑塊形成、斑塊脫落風險及有無血管狹窄、血管狹窄程度,通過分析頸動脈血流動力學結果和影像參數,能對頸動脈狹窄病變進行準確測量、定位[16-18]。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隨病情進展,會增加機體組織生理病理改變,導致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可見血流明顯異常改變[19]。采用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對確保診斷準確度有積極意義,能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多的客觀診斷依據,指導其早期診療,避免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期,對提高患者預后效果有重要意義。但頸部血管超聲檢查仍存在一定因素會影響檢查結果準確性,該檢查方式對操作者技術和經驗依賴性大,臨床應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師參與診療,并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規范化操作。

綜上所述,頸部血管超聲檢查診斷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可有效獲取內中膜厚度信息,并可評估斑塊和冠脈狹窄情況。

猜你喜歡
頸動脈頸部斑塊
居家運動——頸部練習(初級篇)
居家運動——頸部練習(中級篇)
改良頸部重要外敷方法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microRNA-146a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定性的相關性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三維超聲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前的應用價值
腦微出血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
頸部淋巴結超聲學分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