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L 視角下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譜系研究*

2024-03-07 06:26齊才硯謝嫣然李若晨
南方建筑 2024年2期
關鍵詞:譜系公寓遺產

肖 競,齊才硯,謝嫣然,李若晨,曹 珂

引言

建筑譜系研究是通過對特定建筑對象的多樣本特征解析和譜類關系梳理,揭示相應建筑類屬特征及其衍化發展過程的建筑學研究范式[1]。建筑遺產譜系研究有助于科學識別建筑遺產對象的特征、價值,進而精準劃分建筑遺產類型和針對性指導其保護、展示實踐。公寓建筑是城市中為滿足臨時性和公共性居住需求而產生的一種集合式、租賃式居住建筑形式[2]。其為中國近現代城市中重要建筑類型,具有風貌典型性和價值特殊性,常作為文保單位或歷史建筑被登錄保護。因記錄和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城市的歷史變遷,公寓建筑亦具有城市歷史景觀屬性。為此,本文以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為研究對象,結合城市歷史景觀方法論,探索識別1840~1980 年間其特征衍化過程,并據此建構遺產譜系,以為城市建筑遺產譜系研究和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保護實踐提供參考。

1 城市歷史景觀視角下公寓建筑遺產譜系研究評述

1.1 作為城市歷史景觀的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

公寓建筑(Apartment Building)是一種具有公共屬性的居住建筑。其公共性在空間層面表現為集合性,在時間層面表現為層積性(即不同主體于不同時段寓居同一空間)。該建筑形式最早見于古羅馬時期,17~19 世紀隨歐美國家城鎮化發展和殖民地建設衍化出住宅公寓、宿舍公寓、旅社公寓(酒店公寓)三種母型[3,4]。在中國近代開埠通商后,公寓建筑在大中城市中不斷建造、演變,逐漸成為表征、記錄特定歷史時期城市政治經濟背景和社會文化風尚的建筑遺產。既有研究明確了中國近現代歷史建筑的特殊性[5,6],提出了其通用性保護方法和將近現代建筑遺產價值與同時期城市歷史文脈環境關聯識別的解析思路[7,8],并對上海、武漢、重慶等地特定歷史時期的公寓建筑特征進行了個案分析[9-11]。

綜上,公寓建筑是中國近現代城市中重要的歷史景觀。既有建筑遺產保護與建筑歷史研究主要聚焦于對近現代建筑總體特征和通用保護范式的探索,以及對特定城市、局部時段、個別建筑的特征分析;尚缺乏針對近現代公寓歷史建筑細分類型的遺產譜系研究,以及結合國家、城市發展宏觀視角的關聯性解析。為此,本文擬結合中國近現代城市發展的歷史語境,探索公寓建筑遺產在不同時期的類型流變與譜系衍化。

1.2 城市歷史景觀視角下的公寓建筑譜系研究

譜系研究是研究特定事物特征及其譜類關系的科學范疇。其源自德國哲學家FW·尼采的“道德譜系”概念,后被法國思想家M·??峦晟茷椤耙约毠澨卣髦毓纼r值,形成時間非連貫性序列演化”[12]的系統分析方法。在國內,張良皋先生(1997)在關于西南地區干欄建筑的形制討論中將譜系學思想引入建筑與文化景觀研究領域,探索建立了圖譜分析法[13]。之后,譜系研究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城市設計、人本更新、景觀都市主義等學術思想譜系的梳理[14-16]和歷史公園、住區、聚落類型特征的解析[17-20]。2013 年,常青教授在《風土觀與建筑本土化,風土建筑譜系研究綱要》[21]一文中提出以方言和語族為參照開展中國風土建筑譜系研究的思路。之后,各地學者分別解析了湘、閩、西南等地的風土建筑譜系構成[22-24]。

綜上,譜系研究有著深透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分析方法,在建筑理論、建筑歷史與風土建筑研究領域討論廣泛。同時,既有研究還可在譜系類型和解析要素兩方面拓展內容:第一,在不同地域、不同流派建筑風土譜系和理論譜系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識別不同時期、不同功能建筑的遺產譜系,以擴展建筑譜系研究的應用價值。第二,結合與城市歷史語境的關聯解析,擴展以建筑本體形態特征為解析語匯的傳統要素框架,以豐富譜系結論的內容構成。為此,本文擬從城市歷史景觀視角,查考公寓建筑在中國近現代城市發展不同歷史時期中的特征和價值演變,探索建構其遺產譜系,用以指導該類型建筑遺產的普查登錄和保護實踐。

2 城市歷史景觀視角下公寓歷史建筑譜系研究框架

結合城市歷史景觀時空關聯、整體綜合的遺產認知視角,建構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譜系的分類線索、解析要素和建構方法(圖1)。

圖1 城市歷史景觀(HUL)視角下建筑遺產特征識別與歷史譜系研究框架

2.1 譜系分類線索

類型劃分是譜系研究的基礎。公寓建筑遺產譜系研究服務于該類型建筑遺產的保護實踐。因公寓建筑為特定功能建筑,其建筑特征、歷史價值受時代需求和社會審美因素影響較大,與地域建造傳統和鄉土人文習俗關聯性較小。因此,本文以功能類型和歷史范型作為公寓建筑遺產的譜系分類線索。

2.1.1 功能類型

功能類型為公寓建筑使用功能的細分類型。公寓建筑廣義上包含住宅、宿舍、旅社三種功能類型。其中,住宅公寓為居住套間功能齊全,達到住宅標準的出租型寓所。根據套間組織形式差異,可再分為獨立式、聯排式、里坊式、樓棟式四種類型。宿舍公寓為以單間或簡易套間(不含衛浴空間)為居住單元的樓廊式公共寓所。根據宿舍單元及其組織形式差異,可再分為通廊式、折廊式、排屋式三種類型。旅社公寓為以含衛浴間的客房為單元套間,另配有公共服務空間、專職服務人員的公寓建筑。根據單元套間組織形式差異,可再分為苑館式和樓棟式兩種類型。

2.1.2 歷史范型

歷史范型為城市發展不同歷史階段的典型建筑類型。具體以歷史時期為大類,以特定時期的典型公寓為亞類進行劃分。例如:開埠初期的租界職員公寓、軍隊宿舍,民國時期的士紳公館、出租公寓,解放初期的工人住宅、蘇聯專家樓,人民公社時期的公社大樓和三線建設時期的三線職工宿舍等。上述類型標簽中含有歷史年代和事件線索,有助于關聯解析不同時期公寓建造的歷史語境。

2.2 特征解析要素

即公寓建筑特征識別與譜系建構的解析要素。傳統建筑特征識別研究多以建筑本體的形態特征要素為解析抓手,如建筑規模、形體輪廓、空間結構、色彩風貌等。然而,建筑的區位條件、權屬關系、稱謂方式等屬性特征也承載著廣泛的經濟、社會、文化背景信息,是建筑特征刻畫的另一表征維度。為此,本文融合兩大特征維度,綜合建構公寓建筑遺產特征解析的要素系統。

2.2.1 屬性特征

屬性特征即公寓建筑在城市空間、社會、文化中的屬性關系,具體包括區位條件、權屬主體、稱謂方式三項要素[25]。區位條件為公寓建筑在城市建設區中的位置關系及其鄰近地段的功能情況。權屬主體包括公寓建筑投資、設計、建造、使用和產權歸屬主體。稱謂方式即公寓建筑的命名、更名和別名稱謂。

2.2.2 形態特征

形態特征即公寓建筑的空間形態特征。具體包括空間組織、形體輪廓、裝飾細部三項要素??臻g組織為公寓建筑不同功能空間的配比和組構特征。形體輪廓為公寓建筑的形體比例和總體輪廓特征。裝飾細部為公寓建筑山花、線腳、門窗、欄桿等局部建構元素的裝飾紋樣、材質和風格特征。

2.3 譜系建構方法

在確定類型線索與特征要素的基礎上,根據公寓建筑的“類型—特征”對應關系梳理建構其遺產譜系,解析步驟如下。

2.3.1 演變時期劃分

演變時期即建筑屬性、形態特征演變的歷史周期。城市歷史景觀理論強調遺產對象的歷時變化性,故本文以演變時期作為公寓建筑的歷史范型劃分和文脈解析線索,具體以國家、城市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年周期為時間節點。

2.3.2 歷史語境解析

歷史語境即不同歷史時期建筑建造、改造的時代語境。其影響建筑屬性、形態特征的形成,是建筑遺產譜系研究的輔證依據,具體以年代歷史事件、社會權力結構、城市發展導向和文化藝術思潮為解析線索1)。

2.3.3 建筑特征識別

建筑特征即建筑的屬性、形態特征。結合前述解析要素,對樣本建筑特征進行提煉總結,歸納識別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功能類型公寓建筑的譜系特征。

2.3.4 遺產譜系建構

在前述研究基礎上,梳理公寓歷史建筑屬性和形態特征的衍化、傳承關系,建立其功能類型與歷史范型的特征關聯,建構公寓建筑遺產譜系。

多不飽和脂肪酸在兒童的視力發育、生長發育以及調節血脂、抗血栓和抗炎等人體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但在高溫時其會分解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因此,在黃油的烘焙過程中也應盡量控制烘焙溫度和時間,避免油的重復利用并適當減少烘焙溫度[21]。

3 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建造時期劃分與歷史語境解析

本文以1840~1980 年為研究時段,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與歷史大事件,將該時段劃分為開埠通商(1840~911 年)、民族革命(1912~1936 年)、抗戰斗爭(1937~1948 年)、解放建國初(1949~1957 年)、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1958~1980 年)五個歷史時期,據此分時期解析公寓建筑建造的歷史語境(圖2)。

圖2 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建造時期劃分與關聯歷史事件梳理

3.1 開埠通商口岸開放與租界建設

1840年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史序幕,清政府先后與英、法、美、俄、意、日、德等西方列強國家簽訂系列不平等條約,承認了上述國家在中國青島、廈門、天津等18 座濱海城市和上海、漢口、重慶等33 座沿江城市的開埠通商權,引發列強諸國于相關口岸城市劃分租界區,并在租界區內駐扎軍隊、開展市政建設和開辦工廠、洋行、教會[26]。在此背景下,開埠城市的租界區中逐漸建造出一批為外國移民提供臨時寓所的職員宿舍、出租公寓和旅社飯店,開啟了中國近代公寓建設的序幕。

3.2 民族革命時局動蕩與華洋雜處

19世紀末至20 世紀初,列強諸國以通商之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日益頻繁,晚清政府與民間團體、本土與外國勢力以及列強諸國之間的矛盾沖突不斷激化,進而掀起了全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浪潮,導致太平天國、義和團等民間起義,辛亥革命、北伐戰爭等戰亂斗爭,上海五卅慘案、沈陽皇姑屯事件等流血事件頻發。在動蕩時局下,擁有治外法權和獨立軍警系統的城市租界區相較于城市其他區域更為安定,導致華人富商、買辦和中產階層大量涌入租界以避戰亂,開啟了租界地“華洋雜處”的發展歷史。在此過程中,租界區人口數量激增,外商與華商大規模投資出租公寓建造,引發了第二輪公寓建設熱潮。

3.3 抗戰爆發政府移駐與機構內遷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同年南京國民政府發布《移駐重慶宣言》,將重慶定為戰時陪都。在此背景下,中國北方和東部城市的商業建設活動戛然而止,而作為戰時陪都的重慶為承接政府移駐機構和工商業團體則迎來了一輪城市建設高潮,興建了大批為內遷政要、士紳、機構人員和大學師生提供臨時寓所的公館、公署和宿舍??箲饎倮?,國民政府回遷南京,又陸續完成了一批盟國援華機構顧問公寓的建設。

3.4 解放建國公有制改造與外交援建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國內建設百廢待興和國際冷戰鐵幕封鎖的內外交困局勢下,中央政府制定出以重工業發展為重心、全面實施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和積極與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建交的內政、外交方針,并于1950~1957 年間先后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蘇聯援華專家指導下完成了156 項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全面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及與蘇聯、朝鮮、越南等27 國建交。在此過程中,國家完成了對西安、太原、蘭州、包頭等內陸和資源型城市的工業布局,并于上述城市建造出大批工人住宅和蘇聯專家公寓;同時,完成了對民國商業公寓的“公私合營”改造,并將其與新建賓館共同作為接待、安置訪華外賓和駐華使節的外交公寓。

3.5 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的集體生活范式探索

1950 年代末,中蘇關系因政治理念與國家利益分歧迅速降溫,蘇聯全面中斷對華援助,使中國在1960~1970 年代初陷入被國際陣營孤立、同時面臨蘇美兩國軍事威脅和核武恫嚇的危險境地。在此背景下,國家被迫采取以內循環發展和戰略后方(三線地區)國防工業建設為重心的發展道路,于1958~1983 年在全國廣泛推行人民公社運動,探索國際封鎖形勢下自給自足的集體生活范式;同時于1964~1979 年間在川、渝、云、貴以及陜西、寧夏等13 個省、自治區投資2050 億元布局建設國防工業項目。在此期間,人民公社住宅和三線廠區職工宿舍大量建設,成為國家在困難時期圖強奮進勇氣決心和社會主義理想生活模式探索歷程的見證。

4 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階段特征識別與遺產譜系建構

綜上,1840~1980 年間中國各地城市經歷不同發展階段,先后建造出租界移民公寓、商業地產公寓、內遷政要公寓、外賓專家公寓和公社集體公寓等典型公寓建筑類型,見證和記錄了國家近現代歷史發展進程?;谏鲜鼋Y論,本文進一步選取青島、天津、上海、武漢、南京、重慶等公寓建筑遺產分布集中、建造典型的城市作為研究樣區,通過對上述城市不同歷史階段典型公寓的特征、價值解析,建構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的遺產譜系。

4.1 開埠通商時期租界移民公寓特征

開埠通商時期,城市公寓建設主要服務租界區外國移民,以高級職員公寓和軍隊、職員宿舍為代表,特征以西式風格主導:(1)建造于城市租界區內,為租界工廠、教堂、洋行、使領館的附屬建筑。(2)建造和使用主體為外國商會、教會、軍隊駐地人員,產權歸屬相應外國機構和投資者。(3)稱謂以機構/人名+職級+公寓方式命名,如匯豐銀行行長公寓、安治泰主教公寓;或以業主人名+公寓命名,如克列納公寓。(4)高級職員公寓以獨棟、聯排(雙聯、多聯)方式組織起居套間;宿舍公寓以通廊(內廊、外廊)、折廊(翼廊、院廊)方式拼組臥房單間。(5)建筑風格以歐洲古典和折衷主義風格為基調,高級職員公寓形體飽滿、比例均衡,以露臺、明廊和坡頂、天窗調節立面構圖;宿舍公寓體量扁長,以序列券廊、序列門窗、入口開間、墊層基座和檐口線條調節立面輪廓。(6)裝飾細部體現出宗屬國特征,高級職員公寓常飾以古典雕花、建造年代與業主名稱字樣,裝飾繁復;宿舍公寓常以裝飾券廊、抹灰線角、機構徽章為裝飾題材,簡雅明快(圖3)。

圖3 開埠通商時期租界移民公寓特征解析

4.2 民族革命時期商業地產公寓特征

圖4 民族革命時期商業地產公寓特征解析

4.3 抗戰斗爭時期內遷政要公寓特征

抗戰時期,公寓建筑主要為內遷政要士紳、盟國駐華顧問、內遷機構人員臨時居住而建造,以陪都政要公館為代表,呈現出中式主導、中體西用的融合特征:(1)散點分布于新舊城區,靠近城市交通干路,反映出遷建選址的倉促性和對交通區位的依賴性。(2)由民國政府、中外商會、華人士紳出資建造,由擁有留洋經歷的華人建筑師設計,供民國政要士紳、機關人員和盟國使節、顧問使用,產權歸屬民國政府、機關或士紳個人。(3)士紳公館由主人姓氏/地名+公館方式命名,如高顯鑒公館/高公館、戴笠/神仙洞公館;外交公署由建交國名+公署方式命名,如重慶印度公署。(4)空間組織方面,公館建筑可細分為政要公館、富商公館兩種類型。兩者均以會客廳與主人臥室為核心空間,政要公館常配置警衛室、辦公室等功能房間,富商公館則對應為客人房、傭人房等。(5)該時期公館建筑以入戶門廳、二層露臺、八角會客廳、閣樓天窗和樓層材質變化(石砌底層、磚砌上層)等中西融合元素、手法塑造輪廓形態,形體比例與色彩配搭更趨向中式風格。(6)裝飾細部多以磚砌拱券、石膏柱式、窗墻材質變化等方式處理,呈現出古典與現代融合的特征(圖5)。

圖5 抗戰斗爭時期內遷公館、公署特征解析

4.4 解放建國初期外賓專家公寓特征

解放建國初期,城市公寓主要為城市工人、援華專家、駐華外賓居住而建造,以工人住宅、蘇聯專家樓、外賓招待所為代表,具有社會主義特色和民族風格:(1)建筑依附城市功能單元,外交公寓鄰近行政辦公區,專家公寓與工人住宅同援建工業項目共同建造。(2)建筑由國家或城市政府劃撥資金建造,由援華專家或本土設計師設計,由勞動人民參與建造,產權歸屬城市政府或集體單位。(3)專家公寓、工人住宅以地名/廠名+專家樓/新村方式命名,如太重蘇聯專家樓、渝鋼新村。外交公寓以外交祝語+賓館/公寓方式命名,如北京友誼賓館、重慶和平公寓。(4)空間組織上,蘇聯專家樓多以主樓加翼樓方式組織空間,工人住宅出現了以簡易套間(不含廚衛空間)串聯的排屋宿舍形式,外賓招待所則以套房公寓加附屬園林的方式形成苑館空間。(5)形體輪廓分為蘇式與中式兩種造型,蘇式公寓立面構圖對稱、比例端莊,以平屋頂為主,以連續券廊、開間豎柱和抹灰線腳劃分空間;中式公寓亦對稱構圖,以硬山、歇山或重檐歇山形式構造屋頂,底部輔以墊座臺基,以檐坊飾帶和通高券框作水平、垂直劃分,構圖層次更加豐富。(6)裝飾細部分為社會主義風格與新群眾風格兩種類型,社會主義風格以幾何疊紋抹灰、預制水泥花格、鐮刀稻穗圖紋為裝飾元素,質樸簡潔;民族古典風格則以琉璃瓦頂、檐坊飾帶和簡易古典紋飾為裝飾元素,體現出民族特色(圖6)。

4.5 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時期集體公寓特征

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時期,公寓建筑主要服務公社群眾、三線廠區職工和機關外派辦事人員,以公社大樓、三線宿舍、機關招待所為代表,體現出濃厚的集體性特征:(1)建造于以衛星組團方式均布于大城市郊區的公社組團和三線廠區內。(2)由公社集體、三線廠集體和機關單位籌資建造,由政府委任的規劃師、建筑師設計,由公社群眾和三線職工建設、使用,產權歸屬單位集體。(3)集體公寓以地名/單位編號+大樓/筒子樓方式命名,如安化樓、512 廠筒子樓等。機關公寓以革命口號/機構名+旅社/招待所方式命名,如東方紅/紅旗旅社,建工部/文廣局招待所。(4)空間組織上,公社公寓創造了以擴張公共空間、消解家庭空間的方式促進公共交往和增強集體凝聚力的特殊空間組織形式。具體通過在居住套間中去除餐廚、衛浴空間,在樓層空間中擴增公共服務、公共活動和公共學習空間的方式實現。另一方面,三線職工公寓則以單間、套間宿舍結合的方式滿足工人個體和家庭的不同居住需求。(5)形體輪廓方面,公社大樓通過屋檐收分、通高門廳、垂直分隔塑造簡約、典雅的建筑形態;三線宿舍則以排屋門窗、公共走廊、平/坡屋頂的組合變化調節質樸形態。(6)該時期裝飾細部更加樸素,以樓層線腳抹灰、鑄鐵紋飾、水泥花格和革命標語為裝飾元素,體現出在勞動中創造審美的價值邏輯(圖7)。

圖7 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時期集體公寓特征解析

4.6 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譜系建構

綜合全文,公寓歷史建筑可分為A 住宅公寓、B 宿舍公寓、C 旅社公寓三種母型,三類建筑在不同時期因歷史需求與建造背景差異產生出不同變體,其衍化邏輯與譜系關系如下(圖8):

圖8 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功能類型、歷史范型關聯與遺產譜系建構

(1)住宅公寓可分為A1 獨立式、A2 聯排式、A3里坊式、A4 樓棟式四種亞類和A11 西式(獨棟)、A12中式(合院)、A21 雙聯式、A22 多聯式、A31 里院式、A32 里弄式、A41 樓梯式、A42 電梯式8 種細分變體。開埠通商時期,租界高級職員公寓與商業出租公寓以獨立式與聯排式為主要類型,偶有里坊式、樓棟式形態出現(如巴諾夫公寓、圓明園公寓)。民族革命與抗戰時期,士紳公館以獨立式、聯排式為主,衍生出更具中式風格的合院類型;商業出租公寓則經由聯排公寓在街坊地塊中的拼組和在垂直方向上的加層,創造出里院、里弄公寓和樓梯、電梯公寓的新形態,并以之為主導。解放建國、人民公社和三線建設時期,部分工人住宅與蘇聯專家樓延續聯排、里坊和樓梯式公寓形制,人民公社大樓則以民國電梯公寓為建造藍本。

(2)宿舍公寓可分為B1 通廊式、B2 折廊式、B3排屋式三種亞類和B11 外廊式、B12 內廊式、B21 翼廊式(L 型、工型、淺凹型)、B22 院廊式(回型、深凹型)、B31 單一模塊排屋、B32 模塊組拼排屋6 種細分變體。開埠通商時期,租界宿舍以通廊、折廊形式為主,涵蓋各細分類型。之后時期,宿舍公寓延續既有形制,直至解放建國后,工人宿舍和低配專家樓創造出模塊套間排屋形式,并在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時期發展出單間+套間組合和宿員空間+公共空間組合的模塊組拼排屋形式。

(3)旅社公寓可分為C1 苑館式、C2 樓棟式兩種亞類和C11 家庭旅館、C12 園林苑館,C21 多層旅店、C22 高層賓館4 種細分變體。開埠通商時期,租界旅社以家庭旅館和多層旅店為主;民族革命與抗戰時期,發展出園林苑館和高層賓館形式。建國后,外賓公寓以園林苑館和高層賓館為主要類型,機關招待所則延續多層旅店形制。

結語

中國近現代歷史公寓是一種特殊的建筑遺產類型。其見證和記錄了中國開埠通商、民族革命、抗戰斗爭、解放建國、人民公社和三線建設等不同時期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對中國近現代城市文脈建構、價值觀塑造和公共審美育化具有重要影響。建造于不同時期、不同城市的歷史公寓具有廣泛和深刻的譜系關聯,其價值挖掘、文化闡釋和保護管理需遵循結構化的系統邏輯。既有建筑遺產保護研究受限于“轄區自治”的治理邏輯,多局限于特定城市、特定時期建筑遺產對象的特征識別和價值梳理[27],缺乏從國家、民族發展演變宏觀視角整合地域遺產特征、價值線索,細分遺產類型、建構遺產譜系的系統研究,所獲結論難以建立保護對象的精確類屬坐標和科學價值譜系。為此,本文結合城市歷史景觀理論,探索構建了用以科學指導保護實踐的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譜系,創新貢獻如下:

第一,建構了以建筑功能類型和歷史范型關聯解析為研究路徑,以時期劃分、語境解析、特征識別、譜系建構為研究步驟,以建筑屬性特征3 要素(區位條件、權屬主體、稱謂方式)和形態特征3 要素(空間組織、形體輪廓、裝飾細部)為研究要素的城市建筑遺產譜系研究方法。該方法拓展了既有建筑遺產研究就時代論時代、就城市論城市的視野局限和建筑譜系研究以地域譜系為研究內容、以建筑形態語匯為研究要素的范式局限。

第二,針對中國近現代公寓這一特殊建筑遺產類型,通過多樣區、多時段關聯解析,梳理、識別出1840~1980年間其建造的歷史語境、綜合特征和時代價值,并據此建構出以住宅、宿舍、旅社3 大類及其9 亞類、18 小類功能類型和以開埠通商、民族革命、抗戰斗爭、解放建國初、人民公社與三線建設5 階段22 類歷史范型為類屬坐標的中國近現代公寓建筑遺產譜系。上述結論可針對性指導我國各地相關建筑遺產的普查登錄和保護實踐。

圖、表來源

所有圖、表均由作者繪制。

注釋

1)年代事件背景通過城市歷史事件梳理和影響演繹予以解析,社會權力結構從城市生產資源配置機制和社會人員組織模式兩方面解析,城市發展導向通過對不同時段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目標的比照予以解析,文化審美思潮從城市公共價值觀與審美趣味兩方面考據解析。

猜你喜歡
譜系公寓遺產
神族譜系
百年大黨精神譜系的賡續與文化自信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遺產怎么分
前灘禧悅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千萬遺產
再論東周時期銅簠的譜系和源流
數字公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