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閾下高職行政管理專業“一核四翼”課程體系的重構與實踐

2024-03-07 08:10
職業技術 2024年3期
關鍵詞:村鎮課程體系職業

豐 云

(湖南開放大學,長沙 410004)

0 引言

2021年4月,習近平對職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職業院校要將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與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目標有機銜接,加大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力度,構建適應職業需求及能力發展的課程體系?!督逃筷P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指出“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課程設置是專業建設發展和學校生存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決定性影響因素,也是制約學科教學水平高低的顯著要素[1]。農村基層干部是農業繁榮、農民增收的示范者和帶頭人,是農村發展、基層穩定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踐行者與推動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首要條件就是要培養和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2021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中,更是將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1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職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一核四翼”課程體系設計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村(社區)基層組織人才行政管理(村鎮管理)專業是專門面向社區、行政村的社區工作者、村(社區)兩委招生的高職專業,主要培養的是服務農村、農民的村級治理人才,包括村“兩委”委員及后備人才。經過兩年的辦學實踐,在專業培養目標、建設理念、平臺建設、建設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課程體系方面仍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存在一定差距。為此,必須對鄉村振興戰略下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就業崗位需求變化進行調查,依據典型工作任務應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再對這些職業能力進行合并與加工,從能力發展的層次角度,構建“一核四翼”課程體系。

1.1 以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的崗位職業能力為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

1.1.1 調查基本情況

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屬于高招擴招定向培養,專門面向社區、行政村的社區工作者、村(社區)兩委等職業群。因此,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設計了“鄉村振興戰略下高職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人才需求情況調查表”,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專家咨詢法以及文獻調查法等對湖南部分地區鄉村振興管理局、村(居)民委員會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相關成員以及部分農村基層黨員、后備干部等進行了定向職業崗位需求調查。

1.1.2 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

經過調查與訪談,發現行政管理專業對應的工作主要崗位類別有:居民委員會負責人、村民委員會負責人、行政辦事員、社區事務員等,但由于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行政管理專業采取定向培養方式,招生對象主要集中在居民委員會負責人、村民委員會負責人這兩類崗位中,這兩類崗位相關人員,也就是通稱的農村基層干部?!爱a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边@些基本要求與農村基層干部需具備的職業能力息息相關。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也是重點,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發展強?!吧鷳B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農村美,美在“看得見的青山、望得見的綠水”的自然生態,不能“垃圾遍布村頭、污水四處橫流”。農村基層干部作為鄉村環境整治的突擊隊,不僅僅是綠水青山保衛戰的直接實踐者,更是引領廣大村民共同奮戰的引領者與示范者,因此必須具備農村環境保護的治理能力?!班l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鄉風文明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鄉風文明建設滲透到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包括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遵規守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農村基層干部作為鄉村文明的堅實守護者與重要傳播者,必須具備鄉村文化建設能力?!爸卫碛行А笔青l村振興的基石,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吧罡辉!笔青l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也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最終奮斗目標。一個成功的村干部,往往也是一個優秀的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乃至企業家,他們懂農業、懂技術、懂市場、善經營、會管理,能夠用好國家政策,善于將各類要素整合起來,帶領廣大村民推動產業興旺,實現村民共同富裕。因此,作為農村基層干部,也應該具備生產經營與創新創業能力。

根據以上調查訪談結果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對這兩類崗位職責的相關描述,對照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提煉出了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的8項典型工作任務,同時,再對完成這些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基本能力進行了細分,提煉出了職業基本能力。

本專業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之間的對應關系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

1.2 以“一般通用能力模塊”+“基層治理能力模塊”+“生產經營能力模塊”+“綜合實踐能力模塊”為課程體系的四翼

1.2.1 一般通用能力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從能力層次上看,是屬于專業能力體系中最底端的。通用能力主要指在不同學科領域、不同行業中能夠共通的普遍知識和基礎能力。本專業的一般通用能力主要包括:一是信息處理能力,指具備信息搜集、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能力,能夠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熟練使用通用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二是語言表達能力,指能夠運用中文、外語進行交流,具備較強的表達技巧,能在各種公共場合闡述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實用英語(1)(2)、信息技術”等課程。

1.2.2 基層治理能力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礎治理能力,從能力層次上看,屬于專業能力體系中的核心。從專業培養目標看,本專業培養的是面向村(社區)的兩委班子等職業群,這些農村基層干部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具體推動者和實踐者,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把手和推力,其治理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根基,關系到鄉村振興目標的如期實現。具體而言,這些基層治理能力主要體現在管理能力的培養和管理技巧的提升方面,主要包括:一是政策解讀能力,指具備對黨和國家的各項“三農”政策進行及時了解、認真梳理、逐項分析與科學宣傳的能力;二是調查分析能力,指具備運用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對農村社會組織或其他各種社會事物展開具體調查,并對調查信息進行簡單的處理與應用的能力;三是溝通協調能力,指具備運用常見的溝通技巧和領導的方法與藝術,協商處理與有效化解村(社區)管理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的能力;四是組織策劃能力,指具備調動所在村(社區)兩委或其他農村基層組織的人、財、物的能力,將個人或組織未來一段時間的活動目標和目標實現途徑進行預先籌劃和安排的能力;五是依法行政能力,指具備依據各項政策法規,將黨和國家的各項“三農”政策遵照相關程序具體落實到村(社區)兩委或其他農村基層組織以及農村環境保護、農村文化建設的實際管理工作中的能力;六是公文寫作能力,指能夠熟練掌握各種農村常見應用文的寫作規范,并能根據需要完成相應的文本寫作。具體而言,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屬于行政管理專業大類的一個研究方向,其本質特征是聚焦管理,既要掌握行政管理的一般技能,也要熟悉村鎮管理的相關技能,開設“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公務員制度、行政案例分析”等行政管理專業的主要課程。同時,也根據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開設了“農”字特色課程,如“村干部領導方法與藝術、村鎮規劃與管理、農村政策法規、農村常見糾紛調解、農村環境保護、農村文化建設”等村鎮管理相關課程。

1.2.3 生產經營能力模塊

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生產經營能力,該能力屬于專業核心能力之外的拓展能力。農村基層干部,作為鄉村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領頭雁與示范者,也應該具備生產經營技能。生產技能對應的是農業產業領域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新知識、新品種、新成果及標準化、信息化、質量安全等內容;經營管理能力對應的是品牌培育、市場營銷、創業創新等內容[2]。具體包括:一是生產加工能力,指具備運用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生產技術開展農業生產、加工與轉換的能力;二是經營管理能力,指具備運用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原理與方法開展農產品營銷、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能力;三是創新創業能力,指具備在村(社區)實際管理工作和引領村民致富中敢于沖破觀念束縛、勇于大膽探索、善于變革革新、不斷提高破解難題的能力等。包括“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營學、農產品營銷實務、農村電商實務、農村創業專題與案例”等課程。

1.2.4 綜合實踐能力模塊

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專業能力體系中的最高層次。該模塊主要通過專門的實習、實訓、實踐等,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定崗實習和畢業設計。

基于職業能力的階梯式模塊化課程體系,通過對專業的工作領域、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教學分析,既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相銜接,又與崗位基本能力相匹配;既關注職業能力形成的自然邏輯,也突出能力層次之間的遞進關系;既強調各模塊之間的相對獨立,又突出不同模塊課程之間的有機銜接與系統統一,各模塊之間的課程設置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職業能力的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階梯式模塊化課程體系

2 鄉村振興戰略下高職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一核四翼”課程體系的設計特色

課程體系的特色是專業辦學特色最直接、核心的表現因素,是專業特色的集中概括和綜合體現,決定著專業人才培養功能的發揮[3]。本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特色如下:

2.1 堅持立德樹人,突顯三農情懷特色

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不論是必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也不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課程體系及其具體課程內容,在課程定位及建設中都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將“課程思政”貫穿始終,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將三農情懷與課程教學融于一體,引導學生知農、愛農、事農、興農,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增強職業認同感與服務理念,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整合。

2.2 立足崗位需求,展現職業教育特色

在通過對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對應的工作領域、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對崗位職業能力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按照職業能力形成的邏輯關系,按照就業崗位群任職職業能力在整個專業能力體系中所處的位置,作為課程取舍和模塊組合的主要依據,構建了一般通用能力、鄉村治理能力、生產經營能力(含創新創業等技能)及綜合實踐能力構成的“四位一體”的模塊化能力課程體系。同時,根據農民學習者的基本特點和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比率,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2.3 聚焦鄉村振興,彰顯本土農字特色

從鄉村振興對基層干部的基本能力要求出發,始終咬住“農”字不放松,緊密結合當地農業、農村、農民實際需要,開設“農”字頭課程,如對接“生態宜居”開設“農村環境保護”課程;對接“鄉村文明”開設“農村文化建設”課程;對接“治理有效”,開設“村干部領導方法與藝術”“村鎮規劃與管理”“農村政策法規”“農村常見糾紛調解”等課程。同時,立足湖南農村實際,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因地制宜開發了一系列接地氣、卓有本土特色的課程。如“農村電商實務”“農產品營銷實務”“鄉村旅游經營管理實務”“農村實用技術”等課程,都是立足湖南各個村鎮的產業特色、產品特色和旅游特色,以地方區域性的實際需求予以教學,能夠真正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4 對接市場發展,突顯創新創業特色

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培養的對象都是村干部或后備黨員干部,他們是鄉村振興特別是農民致富的領頭雁,應該對接市場發展,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稟賦,以科技為依托,構筑宜農、宜工,宜商、宜旅的產業化發展藍圖。引領村民大膽創新創業闖市場,共同致富。因此,本專業課程體系中除了注重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中,還專門開設了“農業經營學”“農村電商實務”“農產品營銷實務”“鄉村旅游經營管理實務”“農村創業專題與案例”等課程,同時依托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及相關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與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

3 高職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一核四翼”的實施策略

課程實施就是將課程計劃付諸具體實踐的過程,這是解決課程體系“怎么學”的問題。為確保以上課程體系設計能實現預期效果,在課程體系實施過程中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3.1 樹立動態調整的課程設置理念

課程體系是通過對學習者的基本學習需求及工作領域、工作任務等進行詳細調研和職業能力細分基礎上,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按照職業能力形成的邏輯關系進行構建的。但是,時代在變化,如“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新生業態的出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勢態的形成,要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課程體系的設置也要與時俱進,從而達到不斷提高新型職業農民自身素質發展的需要。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不是一成不變的。為此,課程體系也應該堅持動態調整原則,對不合時宜、觀念落后、內容陳舊或不受歡迎的課程要及時調整,對具有時代性、發展性與前瞻性的課程要及時完善或補充,從而不斷適應學科發展及崗位需求變化,增強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實用性與時效性。

3.2 采取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方法

行政管理專業(村鎮管理方向)課程體系所涉及知識面較為寬泛,教學模式也相應靈活多樣。要遵循農民特點和成人學習規律,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采取“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固定課堂與流動課堂相結合”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組織教學。同時,在具體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采取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現場示范、參觀考察、模擬訓練、頂崗實訓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使課程內容以最優的教學組合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獲、學有所思、學有所悟。

3.3 構建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學生完成課程實踐、頂崗實訓和綜合實踐的集中體現,也是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企業、了解崗位職責和生產實踐的主要橋梁,更是實現職業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強化實踐教學,首先要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教學基地雖然承擔一定社會服務功能,但人才培養仍是其核心功能和主要任務,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體現教育的根本特性[4]。要圍繞專業培養目標,根據學生和用人單位基本要求,充分整合社會各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加強校企融合、校政融合、產教融合,共建共享包括村鎮管理類、農村種植養殖類、鄉村創業實務類以及鄉村振興示范類等類型多樣、數量充足、匹配度高的實踐教學基地。其次,也要構建虛擬實踐教學平臺。在信息化時代,如何發揮各類信息平臺的優勢,構建“電子政務實訓室”“行政案例分析室”“公務員考試模擬系統”“基層治理實務”等在內的行政管理專業線上虛擬仿真平臺,實現線上實踐教學與線下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

3.4 完善多維互動的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評價是確定課程與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過程,是解決課程體系的“學習效果”問題,課程體系評價應做到:

一是評價內容多維化。要從課程學習態度、線上線下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效果等方面對課程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二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主體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程授課教師,還應該包括課程管理教師(或班主任),還有基于網絡的學習過程后臺數據考核,同時也應該包括農民學習者以及參與實踐教學的農場企業家、村干部、相關專家等,而且,還應該包括政府主管部門等。

三是評價方法多樣化。要堅持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知識評價、能力評價與素質評價相結合。

四是評價結果導向化。要及時公開、公正地反饋評價結果,并充分依據評價結果,督促學生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3.5 培養專兼結合的雙元師資隊伍

在職業教育領域開設行政管理專業(村鎮管理方向)的時間并不太長,相關老師多畢業于普通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大多缺乏農村基層行政管理工作實踐經歷,對課程體系實踐內容的把握和實踐技能的傳授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必須加大雙元師資隊伍培養力度。雙元師資隊伍主要包括結構及素質兩方面。在結構方面,由教育體系內的教師和行業企業師資共同組成。在素質方面,重點強調本校教師具有一定的行業企業實踐經驗[5]。一方面,通過定期組織骨干教師到涉農企業或村(居)兩委或鄉鎮政府開展師資交流、實地調研、業務培訓或掛職鍛煉,以熟悉農村基層管理的相關流程,提升專業實踐技能。另一方面,聘請、引入高校相關專業的專家、教授,或者是實踐經驗豐富的基層實踐工作者、行業專家,農業生產、經營崗位的技術能手、“土專家”等直接擔任專業培訓專家或者專兼職教師。專兼結合的雙元師資隊伍共同開發崗位標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共編教材、共同備課、共同授課、共同指導學生實踐,全程參與人才培養[6]。

4 結語

總之,作為黨在農村工作的組織者與執行者,鄉村振興對農村基層行政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僅具備一般通用能力,更要具備基層治理能力,而且作為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富裕的領頭羊,也應該具備經營管理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行政管理專業(村鎮管理方向)課程體系從鄉村振興對農村基層行政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出發,構建了基于能力層次的階梯式模塊化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接了職業崗位能力,推進了農村職業教育的供給側改革,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未來,本專業應該立足現實、動態調整,探索支撐鄉村振興的更科學、更合理的課程體系。

猜你喜歡
村鎮課程體系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山西8個村鎮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
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已達2409個
職業寫作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我愛的職業
創建文明村鎮 打造幸福家園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