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語文學科類班本課的研究

2024-03-08 18:24謝金靈
教育·校長參考 2024年1期
關鍵詞:接龍課例本課

謝金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新華小學以“儒雅文化”為特色定位,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指導,以新華小學品質發展系統為引領,在辦學中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積極構建“三類十二項”儒雅課程體系。其中基礎類課程由國家課程中的學科課程組成,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等國家設置的學科課程群。語文學科類課程是我們嘗試從大語文、大閱讀的視角出發,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前提下,通過改變傳統課堂字斟句酌的瑣碎分析,壓縮了文本教學時間,節省出屬于語文課的閑暇時光,從而帶領學生進行的課內大閱讀。在此基礎上,我們探索出了以班級為載體,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的班本課程內容。在對班本課內容的不斷開發和優化中,韓興娥老師的“課內海量閱讀”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一)選題的意義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推廣使用,要求語文教學回歸到“讀書為本”,語文學習進入大閱讀時代。2021年7月底,“雙減”政策的實施,又要求我們在“減負”的前提下“提質增效”。尤其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明晰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于是在“雙減”背景下,在深刻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前提下,我們積極探索語文學科類班本課內容,旨在解決語文學科如何在“減負”前提下“提質增效”的問題,擴大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核心概念界定

班本課:以班級為教育實施的載體,以班級的實際情況為前提,以滿足班級學生發展需求為宗旨,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課程開發模式。

(三)省內外同類研究現狀述評

班本課的實施由來已久,韓興娥老師的“課內海量閱讀”教學法曾榮獲教育部2018年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韓老師主編的“海量閱讀叢書”涉及低年級的識字,中高年級的傳統文化學習,為我們班本課的學習內容提供了素材。

(四)課題的創新程度

本課題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減負提效”為目的,立足語文教學本體,以學校為主陣地,力爭在課內提高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本課題研究主要的創新點:

1.落實“雙減”政策,深化課程改革,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補充拓展功能,開發學科拓展型班本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文化自信。

2.圍繞六大任務群,實行分層達標,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原則,在真正實現學生減負的同時提升每個學生的核心素養。

3.評價方式多樣,以生為本、形式生動、因材施教,體現評價的針對性、科學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雙減”政策的實施

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該政策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將學生從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減負的背后,是國家對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的需要。此政策針對學校教學提出如下意見:1.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2.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如何在“減負”的前提下“提質增效”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是學校面臨的巨大挑戰。學校需要加大時間與精力投入,聚焦“作業設計”“個性化支持”“教學質量”等開展有意義的教育變革。

(二)課程標準

2022年4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課程標準”)的頒布,既是對語文教育改革經驗的總結、反思與提升,又是對當前教育現實的鮮明回應。2022年版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開發出適合不同學段學生學情的班本課內容。

(二)探索出不同課型的教學方法以及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三)形成一套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班本課評價體系。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開發適合不同年齡特點兒童的班本課類型,充分發揮班本課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上的作用。

(二)探究不同課型的教學方法,積累課例、案例及論文。

(三)探索班本課的評價策略,堅持以生為本、形式生動、因材施教,體現評價的針對性、科學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同時運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教學實驗法、比較研究法等,具體采用方法按各階段研究的內容而定。在研究過程中步步落實,并根據實際效果隨時調整和完善,力求隨著研究的深入,使行為和效果達到最佳預期狀態。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

(一)規劃設計申報開題階段:2022年9月—2022年10月

著重于準備資料和制定研究計劃,對整個課題進行理論上的思考,搜集研究資料與文獻,確立課題目標和研究內容,選擇研究教師,組建課題小組,制定實施計劃和分工方案,撰寫課題申報評審書,開展問卷調查。

(二)課題全面研究與實施階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課題組成員開展定期研討,撰寫課題開題報告,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確定不同的班本課內容,并探究其教學方法。聽課議課,分析典型案例,進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發現問題,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組織活動,觀察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變化、結果,進行收集、整理、積累。開展教師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課題實施效果。

2023年1月—2023年4月,深入研究與實踐,進一步完善相關資料、運行模式等。

(三)結題階段:2023年5月—2023年9月

資料積累、總結工作,對課題的成果和目標進行評估,撰寫課題總結報告。

八、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建立規章制度,保證課題研究順利開展。分年級、分科目平均每月一次課例交流與反思活動。

(二)加強學習,明確課題內涵。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討論交流與案例分享相結合。

(三)設計調查問卷,開展調查研究。制定調研計劃,設計師生調查問卷與訪談,為研究指明方向。

(四)抓教材研究、課堂教學和課例研討,使課題研究落實到實際教學中?;ハ嘣u析,互相學習,共同分享。

(五) 反思教學,形成優秀案例。

(六)開展系列活動,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分析

(一)為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

研究前對各學段學生目前緊迫需要提升的語文能力向家長做了調查研究(見圖1),為課題研究提供方向,同時調查了參與課題教師如何合理進行班本課課時安排;研究中對參與課題教師做了調查與訪談,了解課題實施效果,對照實驗班與控制班在一段時間內,成語、古詩詞掌握程度的差異(見圖2和圖3),為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

調查問卷顯示:低段學生家長更關注學生識字寫字水平;中段學生家長更加注重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而高段學生家長更關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反映出高段家長十分關注小初銜接。在課時安排上,教師一致認為可以利用單元整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后節省的課時以及校本課時間進行班本課,保證一周1—2節。這些都為后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研究中期的訪談和調查顯示:實驗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班本課學習后,在成語、古詩等積累量上明顯高于控制班學生。

(二)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提高課堂效率

1.語文學科類班本課堅持以學校為主陣地,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支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落實了“雙減”政策,提高了課堂效率。

2.豐富了課后服務活動內容。班本課在課時安排上可以選擇在課后服務時間進行,因此班本課的實施使得課后服務的內容更加多姿多彩。

(三)探究開發了適合不同年齡特點兒童的班本課類型,不同課型的教學方法,積累了豐富的課例、案例及論文

1.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實踐,我們還開發了以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為目標的班本課程,其中《成語接龍》《三字童謠》《古詩接龍》《宋詞一百首》等課例深受學生喜歡,學生不僅在誦讀中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作品,還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低段趣讀識字課:以《趣讀識寫一條龍》《三字童謠》《成語接龍》《多音字兒歌》為主要內容,通過有趣的童謠、兒歌引導學生識字,初步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中段經典詩詞課:以《古詩接龍200首》《經典宋詞100首》為主要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內涵,了解文學常識。

高段歷史文化課:以《精選古詩文》《中華上下五千年》為主要內容,聯系中段所學知識,并與初中知識相銜接,幫助學生提高知識儲備,達到融會貫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文化自信。

2.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課例、案例。朱梅杰老師的班本課教學經驗分享,陳妤昕老師的《成語接龍》課例、徐蕾老師的《三字童謠》課例、朱梅杰老師的《古詩接龍》課例、張曼老師的《宋詞一百首》課例在全校范圍內展示,為班本課的教學提供參考。

3.在班本課開發過程中,制定了針對性的課程實施綱要、教學設計以及課件,為班本課的落實以及后續發展提供寶貴的材料。

4.研究了適合不同學段、不同班本課類型的教學方法,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成語接龍》課上,老師開發了多種朗朗上口的音律誦讀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便于學生記憶。在《古詩接龍》課上,老師將古詩與舞蹈、體育運動、課間活動等融合起來,讓古詩詞真正走進學生生活。在《宋詞一百首》課上,老師采用歌訣體朗讀法,讓學生在有序的音樂節奏與律動中記憶經典,并通過吟誦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詩文。

5.研究過程中探索班本課的評價策略,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堅持以生為本、形式生動、因材施教,體現評價的針對性、科學性、多樣性,同時關注過程性評價,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研究過程中,《“雙減”背景下,“3+3”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研究》《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探索》等論文相繼發表。

(四)提高了教師的合作研究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定期的研討、精品課展示,包括活動后的反思交流,讓老師們在緊張忙碌中格外受益。

(五)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增強了文化自信

通過本課題研究,開發適合不同學段、不同班級的班本課,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補充拓展功能,開發學科拓展型班本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文化自信。

1.學生設計制作《新華童謠》《生字開花》《古詩秀》《宋詞秀》等獨特的作品,提高了學生參與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提升文化自信。

2.開展豐富的學生活動,“百詞賽”“成語英雄爭霸賽”“誦讀中國”……這些活動學生喜聞樂見,參與積極性高,達到了人人參與,選優評獎。作品“誦讀中國—古詩接龍”被“學習強國”報道,“七彩校園”等媒也體積極報道了我校多彩的課后活動,學生吟誦作品《明月幾時有》榮獲滄州市運河區三等獎。

十、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后的設想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中高段班課題的實施,因此在教師古詩詞及歷史文化教學能力上還需我們進一步學習和提升。我們設想在之后的進一步研究中,打造一支專業的班本課教師隊伍,形成一套系統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更利于班本課的推廣和實施。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3+3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104040)研究成果?!?/p>

猜你喜歡
接龍課例本課
花開爛漫——彩墨畫瓶花課例
Let’s play football.(部級優課)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從“聽唱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課例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tzsch ring in Rn
詞語接龍
詞語接龍
成語接龍
只是“看起來很美”——由課例《蒹葭》引發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