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生態型課堂教學路徑規劃

2024-03-08 18:41張利萍
教育·校長參考 2024年1期
關鍵詞:環節文本情境

張利萍

生態本是指自然的、不加雕飾的事物。就課堂教學而言,生態型課堂則是能夠在多元情境中激發學生體驗,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傳統課堂往往將關注點放在了知識的吸收和把握上,教師對教學的引導,形式過于單一,僅僅靠講解分析的方式將知識硬生生地塞給學生。拋繡球式的教學方式看似幫助學生掌握了諸多知識,但對學生來說,他們學到的知識、掌握的技能,對他們的成長沒有太大的價值。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進步。一切教學理念、教學活動設計都要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展開。生態型課堂就能實現這一目標。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教師不妨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從生態學視角出發,對課堂展開系統規劃,將教學引向深處。

一、展現自然真實的教學情境

新課改要求教學必須與時俱進,課堂要呈現出生態性、趣味性。部分教師對生態課堂存在錯誤解讀,認為課堂教學追求生態,就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構建知識。顯然這是一種錯誤認知,生態型課堂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任由學生自由發展,而是引導學生進入一種寬松自由的情境中,體現教學求真務實的狀態,讓學生在真實開放的學習氛圍中,習得知識,掌握文本關鍵點。英語教學情境呈現有多種選擇,教師要建立求真務實教學觀念,有效對接文本內容和主題,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和感知點,呈現靈動、有趣、鮮活的學習情境。情境的多元性并不代表場景要花里胡哨,教師要擺脫“花架子”心理,讓每一個呈現出來的場景、教具都是有價值的,能夠對學生產生正向的牽引作用。

情境呈現,教師要秉承適度性原則,發揮情境導學的功用,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指引下激發情感,調動學習主動性。例如,學習閩教英語六年級Unit 1 Winter Activities中Part A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先采用畫面描繪的方式,引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癢inter is a special season. In winter, we can ski, make a snowman, have a snowball fight, roast a fire.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we can do...”在教師的講述中,學生仿佛看到了一些美好的畫面。瞬間對冬天這個季節產生了濃厚的探討興趣。當學生情感被激發后,教師趁熱打鐵,展示冬天的視頻資料,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知,讓他們對這個季節產生親切感,拉進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播放視頻之前,為了讓學習活動有清晰鮮明的目標指向,教師提出問題:“Watch the video below to quickly remember the relevant people and scenes.”問題指引是必要的,學生全神貫注,身心快速進入感知狀態?!癐 saw a big mountain. Some people were climbing it.”“I saw the lake frozen and a group of people skating.”視頻觀看結束后,學生就迫不及待地舉手回答。從學生的表現和反應可以看出,教師創設的自然真實的教學情境是成功的,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認知,還幫助他們快速進入思考狀態,實現了生本文本對接。

為了提升情境的契合度,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在設計情境之前,教師對教學制約因素展開全面調查,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情境。從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看出,情境展現是成功的,其對學生產生的觸動異常豐富。教師對教學輔助手段展開優化處理,學生的思維與情境形成對接。

二、精選簡約鮮明的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內容的輔助和支撐。教材文本作為教學活動的依據,其對課堂產生的導向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探索教材屬性,梳理文本內容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學習過程中,從文本內容出發,篩選學習內容是必要的。英語教材承載著新課標精神,它是眾多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智慧的結晶,在對文本展開分析探知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陷入一種極端狀態,對文本內容一字不漏地進行分析研究。文本的價值和意義無可替代,粗線條的閱讀分析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對其展開細致的品讀分析。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進行深度挖掘探索。文本內容在組合設計時,兼顧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所以知識點有難易之分。剖析文本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展開篩選、優化,精準把握學習中心點和關鍵點,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我們必須分清輕重緩急,抓住重點與核心。學習亦是如此,英語學習,不可能兼顧所有的知識點,但要抓住重點知識。

為了提升教學實效性,盡可能地吸引學生關注,教師要從趣味性角度出發,結合教材內容本身的特點,選取最有價值的內容呈現給學生。例如,學習閩教英語六年級Unit 3 See a Doctor之前,教師認真備課,廣泛搜集資料,對文本內容展開系統梳理。學習本單元,學生要精準掌握ill,headache,fever,wrong等基礎單詞。在此基礎上要掌握相關句型,能夠正確詢問他人的健康狀況并給予幫助。為此,教師從Part A部分的內容著手,進行教學引導,并著重引導學生學習詢問他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教學開始后,教師先播放一段視頻資料,視頻內容是一個笑話展現?!癢atch the video below and think about what made Emily, who lied about having a tummy ache, suddenly stop?”學生積極參與到猜測中。懸念呈現的方式讓課堂導學異常順利。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回答中,課堂教學進入嶄新階段?!癐 guess he got better at once because he had to see a doctor.”其他學生都笑了。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學生進入閱讀狀態。文章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難度系數不大,教師讓學生結合插圖閱讀并理解對話內容。因為有插圖的輔助,學生快速完成了對話內容理解。教師讓學生看著插圖回憶對話內容,在插圖內容復述中,學生將知識與插圖融合起來,實現了教學資源的融通。

教材上的每一個內容和知識點都有一定的目標。教師盡可能地關注到每一個知識點,讓學生吃透文本,這是教師的初衷。然而課堂容量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在綜合考量的基礎上,做出取舍,找到文本重難點。學生就學習重點難點展開挖掘探究,認知層級迅速提升,感知吸收知識的能力得到鍛煉,教學活動也就成功了一半。

三、追求系統完整的教學架構

課堂教學不是隨意而為的,它是在一定結構框架的助推下,借助特定教學流程,對課堂展開引導,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思考狀態。生態課堂建構,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細節和具體知識點,還要激活課堂積極因子,尤其要從教學環節著手,對相關因素展開整合、優化,規劃出嶄新的教學路徑。教學環節設置可以從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作業布置等方面著手。在進行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統籌規劃,從教學現實需要出發,進行重新組合。學科不同,需要采用的教學引導方法自然存在差異。這是現實因素導致的。為了更好地凸顯學科特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學習關鍵信息,突出合作探究的價值,引導學生重點突破。合作環節的升級并不意味著其他環節不重要。相反,其它教學環節對合作探究起到重要輔助作用,教師要高度重視,讓教學環節安排更加科學合理,凸顯教學系統的完整。

教學環節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它們之間相互輔助相互促進,共同構建起系統化的教學架構。例如,學習閩教英語六年級Unit 2 Helping Each Other中Part B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重點抓住Listen and follow的內容,引導學生展開深度閱讀探索。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展示學校評比出來的助人為樂模范,將學生帶入感知狀態?!癙lea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pictures, they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our school to help others, you know them, understand their deeds?”在闡述與聆聽中,學生思維引擎啟動。接著教師根據文本特點,采用對話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要想順利完成這項任務,學生必須對文本展開梳理和探索。文本梳理和課堂展示結束后,教師讓學生根據對話內容談自己的感受?!癆fter reading the dialogue, what you gain or have any questions,can be knowledge, can also be the content of the text.”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提問中,課堂快速推進。學習活動結束后,學生掌握了部分句型、詞匯,為了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教師模仿文本插圖,創設具體場景,引導學生展示相關內容。清晰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流程展現,循序漸進,精準把握了小學生的學習規律,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教學環節是環環相扣、不可分割的整體。教師要從教學現實需要出發,對教學環節展開取舍。設置教學環節是要讓課堂呈現更加條理清晰,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有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升教學實效性,從而完成學習任務,達成教學目的。因此,無論是增加或減少教學環節,都必須從教學目的的達成度著手,進行設置。這樣,課堂生態指數才會快速提升,教學環節的價值和效果也才能更好地凸顯。

四、創建多元交互的教學場域

生態課堂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表現。要想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必須激發他們的探知熱情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啟發,生成認知和智慧。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基礎、學力基礎、興趣愛好存在差異。學生的個性特征為教學活動設計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要摒棄傳統“包辦”思想,用現代教學思想武裝課堂,充分利用小學生思維靈動,探索欲求強的特點,搭建交流互動平臺,讓學生在展示自己中獲得自信心,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生成多重能力。課堂交互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生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交互是直觀的體現。師生交互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往、對話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對話,借助專業知識對學生展開指導,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啟迪。師生互動雖然重要,但不能占據主導地位,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生生互動更能為課堂注入嶄新活力,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大膽將學生引入自主交流互動的狀態。生生交互體現形式較多,對話、競賽、討論都是不錯的選擇,能夠讓課堂呈現出開放而有活力的狀態。例如,學習閩教英語六年級Unit 6 Dream Job時,教師以問題導思的形式,直接發問:“What is your dream job?”學生眾說紛紜。學生個性存在差異,夢寐以求的工作自然不同。doctors, lawyers, teachers, anchors這些都有。為了更好地推進課堂,學生表述完自己的觀點后,教師將學習探索的權利放給學生,讓他們進行文本閱讀。實踐操作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名學生的探知積極性,教師讓學生自由選擇小組。在呈現形式上必須分角色演繹對話。要求雖然不多,但對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需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應對,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學生認真準備,融合自己的認知和看法,盡情展示自我風采?!癉avy, what is your dream job? I think it?s boring. Why Do You Like It?”學生積極闡述自己喜歡職業的優點和趣味性,學生的認知維度得到有效拓展。英語學習旨在掌握英語知識和語言運用規律。教師借助交流互動,將學生引入主動思考、主動質疑狀態。

交流互動作為一種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機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綜合能力。小學英語教學,無論是文本探索還是實踐活動都可以采用交流互動的方式。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分析,篩選科學有效的互動方式,針對學生學力基礎和興趣點展開教學匹配,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英語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中蘊含豐富的趣味因子。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感知和體驗,教師要做出一番探索和挖掘,以生態視野為基點,觸發課堂教學開關。具體操作時,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科獨特屬性,借助教學輔助手段,展現自然真實的學習情境。精選簡約鮮明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追求系統完整的教學架構,為學生提供豐富探知契機。創建多元交互的教學場域,實現思維認知進階。學生在自由愉悅的狀態下,學習熱情自然被點燃,學習思維成功啟動。這樣的英語教學設計才能更好地彰顯生態型課堂核心要義價值,為高品質課堂構建提供強大動力。

猜你喜歡
環節文本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