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聯合阿帕替尼治療中晚期肝癌的臨床觀察*

2024-03-08 02:20隋永博陳金玲張重陽周立芳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阿帕中位肝癌

隋永博 陳金玲 張重陽 王 宇 周立芳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肝膽外一科 (河北 滄州,061000)

原發性肝癌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發病率、致死率極高,分別于惡性腫瘤中排名第2、3位[1]。我國是原發性肝癌高發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每年新增50萬左右的病例,在全球肝癌患者總人數中占比55%,每年肝癌死亡人數約40萬,在全球肝癌死亡人數中占比50%[2]。臨床治療原發性肝癌首選手術治療,但該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病情較為隱匿,發展速度較快,惡化性較高,大多數患者于臨床確診時已至中晚期,可行手術切除治療的患者僅有20%~30%,且術后生存時間較短,復發率較高[3]。目前,治療肝癌臨床常用方案為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可有效阻斷腫瘤血供,抑制腫瘤生長,但TACE術同時也可刺激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加大病灶轉移風險[4]。因此,臨床采用栓塞治療的同時,應加用抗血管生成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阿帕替尼是一種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有高度特異性作用,可有效阻礙腫瘤血管生成,發揮抗腫瘤作用[5,6]。本研究采用TACE聯合阿帕替尼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觀察其對疾病客觀緩解率、生存時間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為肝癌中晚期治療提供參考?,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聯合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符合《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中肝癌的相關診斷標準[7];②所有病例均經過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肝癌;③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A-B級,巴塞羅那臨床肝癌分期(BCLC)為B-C期;④患者病歷資料完整,無治療禁忌證;⑤預計患者生存期>3個月;⑥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不符合上述肝癌相關診斷標準;②肝內存在動、靜脈瘺者;③伴有大量頑固性腹水或腹腔積液者;④發生遠處轉移者;⑤門靜脈主干或左右支存在癌栓者;⑥不按規定治療,無法配合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臨床常規治療包括降血壓、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措施,并及時對患者其他病情進行對癥處理,與患者或其家屬提前做好溝通工作,緩解心理壓力,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期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TACE術,使用Seldinger法對股動脈進行穿刺,至肝固有動脈遠端后造影,探查確認腫瘤位置及血供、供血動脈走向后,采用微導管插入粗大分支血管及病灶,將奧沙利鉑50 mg+順鉑150 mg+表柔比星30 mg順導管注入,根據病灶大小選擇適量碘化油栓塞,直至血管內血流停止。術后給予保肝、止痛等對癥處理。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阿帕替尼進行治療,首先采用TACE術,術后第3天開始口服阿帕替尼(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04)500 mg/d,若患者不耐受,則根據臨床反應適當減少劑量,最小劑量為250 mg/d,連續給藥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觀察記錄其效果。

1.4 療效標準 所有患者每隔6~12周做1次增強CT檢查,參照mRECIST標準對腫瘤控制情況進行評估[8]。①完全緩解(CR):經過治療后,患者所有靶病灶均未見動脈期增強;②部分緩解(PR):經過治療后,患者靶病灶進行增強掃描后,動脈期的直徑總和縮小≥30%;③疾病穩定(SD):治療后,患者靶病灶縮小直徑處于PR和PD之間;④疾病進展(PD):治療后,患者靶病灶直徑增大≥20%,或出現新生病灶。

1.5 觀察指標 ①患者客觀緩解率:客觀緩解率=(CR例數+PR例數)/總例數×100%。②患者生存時間:從入組開始至死亡或隨訪截止為總生存期(OS),從入組至疾病進展或隨訪截止日期為疾病無進展生存期(PFS),隨訪截止至2022年12月。③患者免疫功能指標:于治療前、治療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2 ml,離心操作后,分離上層血清,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CD4+/CD8+表達水平。④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患者客觀緩解率比較 治療后,聯合組患者CR、PR、SD、PD分別有7、18、17、8例,客觀緩解率為50.00%;對照組患者CR、PR、SD、PD分別有5、9、21、15例,客觀緩解率為2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生存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OS和PFS分別為(14.80±2.65)、(11.25±2.35)個月,聯合組患者OS和PFS分別為(19.15±3.45)、(13.10±3.25)個月,聯合組患者中位OS、中位PFS均顯著增加(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CD4+、CD8+、CD4+/CD8+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CD4+、CD4+/CD8+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CD8+水平顯著降低(P<0.05);且聯合組較對照組CD4+、CD4+/CD8+水平顯著上升(P<0.05),CD8+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期間聯合組患者發生白細胞減少、腹痛、胃腸道反應、發熱、肝損傷分別為11、10、15、4、3例,對照組分別為13、11、17、6、5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原發性肝癌患病人數逐年上升,且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和死亡率。目前治療原發性肝癌或術后復發肝癌,臨床常用TACE方案,該方案的作用機制為栓塞腫瘤血管,減少對腫瘤細胞的血供,從而抑制腫瘤生長,但此方法很難直接殺死腫瘤細胞,隨著時間發展,腫瘤會形成新的代償血管,導致惡性腫瘤進展[9,10]。阿帕替尼是我國研發的首個靶向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為競爭性結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TP結合位點,阻礙下游信號傳導,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進而減少腫瘤組織供血,發揮抗腫瘤作用[11]。傳統保守治療的患者5年生存率為10%,臨床效果不佳。目前,分子靶向藥物研發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熱點領域,其選擇作用性強,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為中晚期肝癌患者開辟新的治療途徑。

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功能關系密切,臨床進行抗腫瘤治療的同時,保證機體免疫功能正常發揮作用是治療惡性腫瘤亟待解決的問題。機體對抗腫瘤或其他疾病發生發展的主要機制之一為細胞免疫,其中CD4+、CD8+為成熟T細胞的兩個亞群,機體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動態平衡發揮免疫作用,當腫瘤細胞惡性繁殖時,CD8+表達水平升高則會抑制CD4+的產生,CD4+T淋巴細胞具有殺傷活性,其表達水平下降則導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12]。因此,及時對患者CD4+、CD8+表達水平檢測,有利于疾病預后效果評估。本研究采用TACE聯合阿帕替尼治療中晚期肝癌,結果顯示,聯合組客觀緩解率(50.00%)明顯較對照組(28.00%),且聯合組中位OS、中位PFS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孫志強等[13]研究相符,其結果顯示TACE組中位OS(11.2個月)、中位PFS(13.2個月)顯著低于TACE+阿帕替尼組中位OS(14.5個月)、中位PFS(18.9個月),提示TACE與阿帕替尼具有協同作用,能有效阻礙腫瘤進展,提高疾病客觀緩解率,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比較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聯合組CD4+、CD4+/CD8+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陳明等[14]研究結果一致,提示TACE+阿帕替尼可顯著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患者免疫力,減輕機4體腫瘤負荷,維持免疫系統平衡。比較兩組患者白細胞減少、腹痛、胃腸道反應、發熱、肝損傷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合用藥治療,發揮抗腫瘤作用的同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較高,與陸陽等[15]研究結果相符。但本次僅為中晚期肝癌采用TACE+阿帕替尼治療的結果,聯合用藥仍然面臨許多問題,且本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數據支撐存在不足,此方案的長期療效和有無其他不良反應有待更進一步的臨床證實。

猜你喜歡
阿帕中位肝癌
Module 4 Which English?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系統評價
調速器比例閥電氣中位自適應技術研究與應用
真相的力量
跟蹤導練(4)
LCMT1在肝癌中的表達和預后的意義
變更聲明
microRNA在肝癌發生發展及診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種不同人肝癌細胞株中的表達
microRNA在肝癌診斷、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