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污染行業碳會計信息披露
——以中國石化為例

2024-03-08 12:38王敬民方冠曉
管理工程師 2024年1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信息企業

王敬民,馬 穎,方冠曉

(1.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2.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1 引 言

在目前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節能減排已成為關系國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會計計量作為當前重要的金融工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碳會計信息披露作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其主要是以傳統的會計信息為基礎,加之碳計量的相關信息,成為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經濟的重要方式之一[1]。當前,我國學術界針對已公開的碳會計信息披露情況進行研究,但是并沒有取得建設性成果,難以引導和規范企業積極、真實地進行碳信息的披露。因此,本文期望能夠通過研究為提高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做出一些貢獻。

2 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及相關理論

2.1 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

碳會計信息披露是企業通過企業年度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和董事會報告等方式,將其與碳會計的相關信息和數據對外公開[2]。當前國家并沒有在這方面對企業做出硬性規定,所以很多企業都選擇不披露或者少披露。碳會計信息披露主要分為表內信息披露和表外信息披露。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表內信息披露是指企業將碳要素的相關數據融合到財務報表中來,有相關數據做支撐。后者則是指對碳排放的會計信息采用文字說明的方式來披露,披露比較簡單。

2.2 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理論基礎

2.2.1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

該理論強調企業不僅要創造利潤,對內部員工承擔法律責任,更有對環境保護的相關責任。創造營業收入固然重要,但是并不能作為衡量企業價值的唯一標準[3]。該理論提出企業應該把重心有側重地向環保低碳傾斜。重視低碳減排,大力排查污染大氣環境、擾亂生態圈的重污染情況,改變其經濟發展模式,并對各種污染情況有針對性地技術升級,來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為社會環境以及消費者做出貢獻[4]。

2.2.2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雖然是以環保為出發點,但其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其實已超出了環保的范疇。把當今環境問題與我國發展現狀結合起來,是一項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全面戰略[5]。該理論可以延伸為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延展,我國就需要強化綠色發展、低耗能產業發展,摒棄以往一味追求生產經濟效應而不考慮污染問題的生產經營模式,從而進一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重點放在環境保護上,同時適時結合當今社會環境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環境保護政策??偠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經濟和環境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夠進一步促進當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2.3 外部效應理論

外部效應理論又稱為外部性理論,強調經濟主體彼此之間的影響?!靶鳖櫭剂x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對于企業來說,效益最大化就是盡可能地提高自身發展水平,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但是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會受到制造成本、生產工具、人員等的影響,這就需要企業結合自身情況,探究使之平衡的發展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容易忽略對環境的影響,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從而出現污染環境、碳排放超標等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綠色發展進程。政府可對此類外部性行為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或者稅費征收。企業未來需要積極探索平衡企業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發展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實現低碳節能,完善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

3 中國石化碳會計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3.1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概況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600028.SH),簡稱“中國石化”或“中石化”,是一家集上中下游于一體、石油石化主業突出、具有較完整的銷售網絡、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獨家發起方式于2000 年2 月25 日設立的股份制企業。目前,中國石化總股本為867.02億股,其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有的國有股占總股本的71.23%,未流通的其他國有股和法人股占6.2%,H 股占19.35%,國內公眾股占3.23%。本文之所以選擇中國石化,一是因為石化行業屬于重污染行業,碳排放量高,嚴重影響環境質量;二是因為中國石化分別在上交所和港交所掛牌上市,有利于結合不同地區的信息披露規范差異,更全面地分析披露情況;三是中國石化作為石化行業的龍頭企業,企業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3.2 中國石化碳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3.2.1 披露形式較為單一

中國石化作為石化行業的龍頭企業,應當及時地對本企業碳會計信息進行公開披露,為其他石化企業做出表率。

本文通過對中國石化近五年的資料研究發現,中國石化的碳會計信息披露形式較為簡單,主要通過企業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進行碳信息披露。其中,在提及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報告中,中石化重點通過社會責任報告中碳減排專題集中進行披露,而年報中所展示的碳信息相對比較少。

例如,企業在2021 年的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專門設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全力守護環境”兩個專欄來對企業的碳減排工作及取得的成效進行披露。報告中采用大篇幅的圖文進行詳細介紹,采取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公眾公開企業當年的碳會計信息披露情況。

3.2.2 披露內容傾向明顯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低碳環保,出臺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方針政策。但是目前出臺的會計政策中并沒有對碳會計信息披露做出明確的披露規定。我國當前僅提出支持各企業進行碳會計披露,沒有對碳會計需要披露的事項、內容、形式等進行明確化的規定,這就導致很多企業有傾向性地只披露好的一面,對企業不利的因素有選擇性地不披露或者少披露。

根據表1 和表2 中的統計數據顯示,披露的主要是對文本的定性描述,例如中石化本年度碳減排規劃、碳減排管理、碳減排措施等。而對于企業定量描述的信息披露則相對較少,主要包括本年度參與的碳交易量、政府環保補貼、碳捕集量、碳無形資產。對于比較核心的碳會計信息,如本年度碳排放量數據幾乎沒有涉及,而且多用簡單文字表達??梢?,企業對于這些能夠真正反映本年度碳會計信息質量的內容并未做詳細說明或解釋。這樣有傾向性地多進行定性描述而少做定量分析,看似披露情況完美,但是對于信息使用者來說,很難根據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情況來衡量企業在碳減排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從而做出有效決策。

表2 定量披露情況統計表

3.2.3 缺乏法律法規約束和相關理論依據

通過對中國石化近五年的年報、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進行分析,發現企業在碳會計的信息披露水平上每年都在提升,但是也相應地暴露出其在披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經過查看報告發現,中國石化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時隨意性較強,大多是以文字形式直接進行描述,并未明確公示出具體的數據來印證其描述結果。每年的社會責任報告發布結果給外界看來都是完美的,體現為公司通過技術升級創新加速低碳減排工作順利進行,并正在加速邁向綠色經濟市場等正面信息。但是這樣看似完美的報告很容易造成信息差,會使信息使用者不能做出正確決策。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國缺乏與碳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明確規定和披露準則。企業雖然建立有二氧化碳氣體核算與報告系統,但是我國并未提供相應的數據庫,缺乏相應的衡量標準,導致碳會計信息無法根據標準確認和分析。

4 提高石化企業碳信息披露的對策建議

4.1 企業外部建議

4.1.1 健全碳會計信息披露體系

當前,一些石化行業的公司會主動對社會披露碳會計信息,但這些公司所披露的這部分信息,大都比較零散,沒有規律可循。而且披露內容相對不完善,企業在披露時更側重于向社會公開正面積極的碳會計信息,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6]。例如,更傾向于公開公司對碳減排的正向積極管理,而關于公司在減少碳排放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與風險,乃至造成經濟損失等方面,幾乎沒有或不披露任何信息。這就反映出該行業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沒有一個規范化的標準,碳會計作為新的研究內容在進行信息披露時,其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并不健全。

目前國際上已有類似于CDP這樣比較完備的披露體系,但是由于地區、行業以及企業的差別,我國石化行業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時并不完全適用。當務之急應當設立一套符合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碳信息披露框架,把要披露的項目和標準細化,規范化管理碳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從而進一步提升石化行業的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4.1.2 加強碳會計信息披露監督管理

對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是在傳統會計理論的基礎上,與碳計量理論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研究方向。

目前,與碳會計相關的文件大部分都是有關公司的環保責任和對于環境信息披露的相關管理規范,而對于碳減排領域的信息披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管理規范體系,導致各企業的碳信息披露情況相對比較隨意[7]。此外,政府部門對于碳會計信息披露領域的監督力度欠缺,缺乏完善的督查手段以及懲戒措施,導致企業在權衡利弊之后,出于自身利益以及企業形象,不披露企業的碳會計信息,或者只披露有利因素,這就使得信息不對稱情況大大加重。所以,要想改變當前現狀,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第三方審計機構共同參與,共同發揮監督作用。

政府可以通過開辦專題研討會,組織各行業的專家、雙碳領域學者以及企業負責人等一起進行研討,并結合各行業實際情況,為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制定相關管理規范制度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石化行業相關的行業協會要做好信息溝通的橋梁角色,及時地把政府對于碳節能減排的相關監督政策傳遞到各企業,同時把相關企業對于碳信息披露方面的訴求及建議及時反饋給政府部門,最大效率地減少時間差,實現政企互助,加快提升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效率。第三方機構要加強審計力度,培養審計碳會計信息的專業人才。

對于高污染企業的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審計重心不僅要放在企業年報的表內表外信息,也要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的數據進行審計,以確保企業披露的碳會計信息是真實有效的。

4.1.3 引入激勵機制增強披露自覺性

目前石化行業只有很少部分企業主動對自身碳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并不難料。國家近年來大力提倡雙碳節能,也推出了很多相關獎懲政策,由此可以延伸到當前炙手可熱的碳會計信息披露上來。如果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主動進行碳信息披露的企業提高一定的財政補貼或者優惠稅收政策。例如,為鼓勵那些主動對外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的企業,讓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主動向這些企業伸出援手,提供利息補助和綠色貸款等業務,為低碳節能減排治理以及技術研發提供大力支持。激勵企業主動承擔環境責任,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經濟體系的法律支撐。這樣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向社會披露碳會計信息情況,為碳會計市場環境帶來良性循環。

4.2 企業內部建議

4.2.1 豐富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形式

企業應該適當增加對碳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但目前呈現出來的碳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比較單一。具體而言,首先,企業缺乏獨立的報告,可以專門披露有關碳減排的管理情況以及碳資產、碳交易等方面的情況。建議企業內部成立節能減排工作督導小組,定期匯報企業本年度節能減排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以及企業的低碳治理進程,針對節能減排目標所制定的低碳政策方針,實時對企業碳減排核算的相關情況進行監督。與此同時,采取表內與表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披露。分析發現,石化企業比較注重表外披露碳會計信息,而有關表內信息披露的比較少,所以企業應加強相關信息披露。需要安排專業會計從業人員編制碳會計報表、碳利潤表以及碳現金流量表等,以期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碳減排進程有一個精準的追蹤。

4.2.2 確保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客觀中立性

很多企業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時,經常會有傾向性地選擇企業對低碳經濟下做得比較好的信息進行披露,而對于企業在低碳治理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方面以及可能遇到的風險避而不談,不披露或者少披露,這樣就會導致出現嚴重的信息差。給信息使用者沒有帶來客觀中立的信息導向,可能會使投資者不能全面地了解公司的風險情況,從而做出錯誤決策。所以,企業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時,要盡可能全面、客觀地公開企業在低碳治理中所做出的成績以及遇到的風險和挑戰。同時,對于因碳會計信息披露違法被行政處罰的企業,應及時向社會公眾披露,接受社會監督。

4.2.3 完善碳排放管理體系和考核評價機制

目前,很多企業在進行碳會計信息的披露時,之所以會出現避重就輕的態度,主要是當前我國并未對高污染企業碳排放指標、碳交易數額的披露情況形成明確系統的規定,企業自然會只披露對本企業經濟效益有利的信息。本文看來,要想真正地提高企業碳會計信息質量,還是要從根本上完善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

首先,要利用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碳會計信息平臺,作為數據庫及時做好數據填報、核算、檢驗分析,并引入第三方督查機構落實核查。這樣就可以做到數據的及時監測,及時檢測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并根據數據庫結果及時對企業碳排放情況進行調整。然后,企業要不斷完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將碳會計的信息披露統一納入評估范圍;在此基礎上,根據各部門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現狀,對未來一年的碳排放做出預測,并對各部門的碳排放進行分層分解,確定各部門的碳減排目標。與此同時,對員工進行定期的業績評估,做好獎懲措施。

4.2.4 強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碳會計作為當今社會發展前沿的一門新興學科,在污染型企業評估報告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到目前為止,企業中的專業會計人員大多數只對會計核算比較精通,而對于環保、石化、節能減排等領域的專業知識比較缺乏,在碳排放量的測量、碳排放權的核算等方面缺乏相關實踐經驗。所以當今的高碳排放企業應該有側重點地把重心放在培養精通會計與環境經濟學的復合型人才上。在進行碳會計信息披露時,專業人員結合環境經濟學相關理論,把企業經營情況與環境一同考慮,以期能夠抓住時代的命脈,掌握碳會計學科的前沿動態,綜合企業碳排放、碳交易的具體情況,及時向大眾進行公開的碳會計信息披露,與時俱進,更好地與碳中和發展需求相適應,提升企業碳減排管理水平以及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5 結 語

本文以中國石化為例,對其碳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分析研究,找出企業在信息披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通過本文研究得出,我國需要在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基礎上,建立更加完備的碳會計制度,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對其進行監督,以保證上市公司按照特定的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與標準進行公開,從而提升我國碳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促進上市公司主動、真實、客觀地披露碳會計信息,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為建設“美麗中國”“綠色中國”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信息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探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訂閱信息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討
加強往來款清理 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展會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