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非遺對外翻譯傳播人才的能力構成要素與培養模式*

2024-03-11 02:51段慧如
關鍵詞:譯者模態受眾

鄧 軍,段慧如

(中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引言

對外翻譯傳播是將本國信息進行符號轉換和意義再生,通過媒介在國外傳遞、接受與反饋的實踐。[1]2此過程可分為發起、翻譯、傳輸、接收四個階段,[2]1既需考慮翻譯內容和翻譯策略,還需考慮翻譯產品的傳播方式與接受效果。[3]3在此過程中,譯者承擔著重要角色,他們不僅是譯者,同時也可以是傳播者和傳播效果的把關人。[1]3在翻譯環節中,譯者需要在忠實表達原文要義的基礎上,根據受眾語言、思維方式、表達習慣,對譯文進行適度的靈活變通;在傳播環節中,譯者需要利用新媒體,把翻譯產品推出去,達到傳播效果。[1]6翻譯的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中國文化能否傳播出去,對加強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至關重要。[4]總而言之,對外翻譯傳播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必經之路,對于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5]1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1)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界定為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 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標識,一個民族優秀文化的智慧結晶。非遺對外傳播對于促進文化交流互鑒,增強文化身份認同和民族自尊心、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6]50然而,在非遺對外翻譯傳播方面,我國目前面臨翻譯質量欠佳、傳播方式有局限、人才嚴重缺乏等問題。

為響應黨的十九大報告“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7]43的方針政策,我國高校翻譯專業應該切合時代要求和國家需求,大力培養非遺翻譯傳播人才,用受眾易于理解與接受的方式講述中國非遺故事,向世界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一、非遺對外翻譯傳播現狀

回顧既往研究,非遺翻譯的內容通常包括非遺名稱、類文本介紹以及文化專項等。翻譯策略方面,譯者在語言層面采用歸化策略,增強外國受眾的心理認同感;在文化層面采用異化策略,保留本族文化的異化感,以達到求同存異的效果。翻譯的具體方法包括類比、編譯、直譯、直譯加注以及音譯加解釋等。[8]132

關于傳播內容與途徑,金蒻發現國際主流媒體對中國非遺的關注度不高,很多國際報道只提及中國一些代表性非遺項目,如剪紙、舞獅、中藥等,對于其蘊含的中國文化內涵言之不詳。[9]109至于翻譯效果,由于譯者對受眾的思維、心理習慣、信息需求和言語表現方式等因素的忽略,導致受眾對譯本缺乏認同,達不到國際傳播效果。[10]61概而言之,非遺翻譯傳播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本翻譯以及不同翻譯理論的應用,存在文化信息翻譯不當、傳播效果不佳等問題,不利于中國文化在國際社會的廣泛傳播。例如,非遺的術語翻譯目前存在一名多譯、知識性誤譯、傳播低效等問題。[11]95-96

為順應新時代要求,通用翻譯人才培養需轉向專業翻譯與傳播人才培養,語言技能專一培訓需轉向以國際傳播為導向的綜合能力培養[12]。目前,我國高校的翻譯人才培養重點依然放在外國文學、語言和文化上,譯者對中華民族文化反而知之甚少。[12]我國嚴重缺乏具有國際傳播能力的高端翻譯人才。非遺翻譯傳播人才培養已成為亟須解決的迫切問題。因此,我國外語類高校應該肩負起培養翻譯人才的責任使命,立足本土文化,以培養“堅守國家立場、精通中外翻譯、具有國際傳播能力”的人才為目的,完善翻譯專業的課程體系,采用產教融合機制,實現實踐育人。[13]

二、非遺對外翻譯傳播能力構成要素及途徑

任文提出,新時代翻譯傳播人才需要具備雙語能力、雙文化能力、翻譯策略能力、政治素養、合理使用技術工具的能力、譯寫能力、符用能力以及國際傳播能力。[3]4國際傳播能力包括融通中外的敘事能力和媒介能力。此外,譯文能否被傳播對象認同以及被認同的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譯文的最終傳播效果。[14]46只有用受眾容易理解和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翻譯,才能對其觀念、情感、價值和行動產生影響。[12]由此,筆者認為譯者有必要了解受眾群體對非遺譯本的接受程度,并依此進一步改善譯介質量和傳播效果。

基于以上論述以及非遺特有的文化特點,筆者將非遺對外翻譯傳播者的能力構成要素總結歸納為人文素養、翻譯能力、傳播能力、受眾接受研究能力等四個子能力,每個子能力又分解為若干指標(見表1)。

表1 非遺對外翻譯傳播人才能力構成要素

(一)人文素養。與非遺國際翻譯傳播密切相關的人文素養包括政治素養、語言素養、文化素養以及受眾意識。

1.政治素養。翻譯傳播者需要具有翻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理解當代中國文化傳播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立場,對翻譯內容與傳播方式有著高度的政治覺悟與敏銳的判斷力。[3]4

2. 語言素養。譯者需要具備熟練運用中文與翻譯目的語的能力與水平。高水平雙語能力的譯者方能產生高質量的譯文,增強傳播效果。

3. 文化素養。非遺涉及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民俗、傳統體育與競技、傳統繪畫、傳統音樂、傳統舞蹈、 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醫學共十大類,[6]52具有較多的專業術語和文化負載詞。因此,掌握非遺專業知識是準確翻譯中國優秀文化與智慧的必要前提。為獲取非遺知識,譯者可以通過參觀非遺、體驗非遺,汲取非遺知識,領略先人所留下的智慧與技藝。[15]10

4. 受眾意識。譯者要有明確的受眾意識,采用以傳播受眾為導向的翻譯方法,從受眾的角度進行翻譯,了解受眾的語言習慣、思維習慣、文化背景等,避免譯文在受眾中產生誤解或歧義,達到交流與傳播的目的。[5]13

(二)翻譯能力。非遺翻譯能力主要涉及翻譯策略與翻譯工具的使用。

1.翻譯策略。中國非遺里文化負載詞較多,還有大量方言和俗語,需要廣泛應用直譯、音譯、音譯加注等翻譯技巧,必要時添配音頻、視頻、圖片,以增加語言表述的準確性。[6]52對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的詞匯,應當在保留漢語語言特征的同時,靈活采用受眾可接受的翻譯方式;在語篇層面,化漢語意合為英語形合,適當打破原文結構,合理重組、編譯等。[16]98-99此外,譯者還需具備多模態翻譯能力,對不同文化符號類型(如文字、圖像、聲音、顏色)進行解讀、使用和轉換。[3]4多模態翻譯是大幅提升國際傳播效果的重要手段。[17]17

2. 翻譯工具的使用。翻譯工具和相關技術的使用已成為高層次翻譯人才必備的素養和技能。譯者需要具備非遺術語庫和非遺語料庫的建設應用能力,機器翻譯、人工智能和各種翻譯軟件的運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譯前譯后編輯能力。[3]4

(三)傳播能力。非遺傳播能力可分為敘事能力與媒介傳播能力。

1.敘事能力。 中文和英文的文化敘事方式不同,當筆者向外譯介中國非遺文化時,需要根據受眾的背景適當調整原文本的敘事方式,從而產生更好的傳播影響。傳播時的媒介形式、媒介與文本內容需與敘事風格匹配,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3]4例如,央視播出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該節目以食物為線索,串聯起全國各地各民族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歷史文化和人情世故,采用精美的視頻畫面和流暢自然的語段,栩栩如生地描述故事,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讓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從不同的視角感受我國非遺美食的獨特魅力。

2. 媒介傳播能力。傳統單一的文本翻譯形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受眾的需求,而多模態的輸出模式因其及時性、互動性和直觀性帶來了良好的閱讀體驗。[12]非遺翻譯人才需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深度融合新媒體傳播模式,變單模態的文本翻譯為多模態翻譯,為非遺項目配上圖片、視頻以及專業外語解說,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宣傳非遺,創建動態多模態多語種非遺語料庫,利用多種渠道促進非遺的國際傳播。多模態語料庫是把多語種的文本、圖像、音視頻等多模態素材進行標注和索引的數據庫。[18]2-3多模態多語種的信息呈現可以滿足不同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受眾的需要,從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18]6譯者還可通過國際網絡與海內外新媒體社交平臺(如Bilibili、Tiktok、YouTube等),采用多模態可視化的宣傳模式,積極對外傳播中華非遺。

(四)受眾接受研究能力。受眾反饋可分為受眾接觸、受眾認知、受眾態度、受眾行為四個維度。[19]12[20]55

1.受眾接觸。非遺對外翻譯傳播中的受眾接觸是指受眾對非遺翻譯作品的接觸和使用情況,如非遺譯作的銷售量、網站訪問量、點擊率、瀏覽時長,非遺影視作品觀看次數與時長等。

2.受眾認知。受眾認知是指非遺翻譯作品在受眾群體中的知名度,包括媒體報道、非遺雙語教材、非遺譯著等。

3.受眾態度。受眾態度是指受眾對非遺翻譯作品的積極、中性或消極情感評價。

4.受眾行為。受眾行為主要指受眾對非遺譯介的評論、點贊和轉發等。比如Facebook可為傳播非遺的視頻提供各項受眾接收數據,包括觀看人數、反饋、點贊、轉發、評論等。

基于對以上非遺翻譯傳播能力構成要素的分類與分析,筆者將非遺國際翻譯傳播路徑歸納為“知非遺—譯非遺—傳非遺—評非遺”四個階段(圖1)。

圖1 非遺對外翻譯傳播路徑

如圖1所示,譯者首先以自身為中心,了解翻譯傳播的政治定位、非遺項目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專業知識,受眾文化等; 隨后,譯者通過采用多種翻譯策略完成非遺項目內容的語際轉化; 然后,譯者與各媒介媒體合作,傳播非遺翻譯產品;最后,譯者以海外受眾和境外來華人員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受眾對譯介的接觸、認知、態度與行為,完成非遺翻譯產品的接收和反饋研究,由此建構一個系統的非遺對外翻譯傳播的模式。

三、非遺對外翻譯傳播人才培養模式

(一)翻譯專業與傳播專業結合

翻譯專業學生通常具有外語優勢、跨文化優勢和翻譯策略優勢,傳播學專業具備寫作能力,媒介能力和國際傳播意識。[3]6為了培養具備高媒介素養和國際傳播能力的非遺對外翻譯傳播人才,需要在教學、研究和實踐等方面有效整合兩個專業的培養模式。例如,北京外國語大學設置了“翻譯+國際傳播”的專業碩士培養方向,整合兩個學院的師資、人才培養理念和課程優勢,培養了解翻譯與傳播的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翻譯、寫作、編譯、創譯技能,以及熟悉新媒體研究的高端跨學科復合型人才。[3]5

(二)政、產、學協同合作,聯合培養

翻譯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圍繞課堂開展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現代外宣翻譯人才需求,更無法保證翻譯案例符合實時更新的發展傳播趨勢。因此,政、產、學三方應當協同建立培養機制、打造培養平臺、優化培養過程、保障培養質量,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社會服務能力的綜合培養。[21]86具體而言,政府提供非遺外宣制度及傳播途徑,企業提供非遺外宣翻譯傳播實踐平臺,高校提供非遺翻譯傳播技術及人才,三方共同制定非遺翻譯傳播人才培養方案,以項目為支撐,推進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外語類院校應積極與非遺文化平臺和單位達成合作關系,建立實踐基地,設置橫向合作項目。高校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參與政府和企業提供的外宣翻譯項目,利用真實的非遺翻譯傳播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際項目中進行翻譯實踐,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項目管理能力。學生還可在項目基礎上撰寫實踐報告和學術論文,形成對翻譯實踐具有反哺意義的研究成果。 換而言之,學生通過參與翻譯傳播項目獲取非遺專業知識,提升文化素養,增長非遺翻譯傳播經驗,實現翻譯與傳播跨學科領域的融合創新,成長為適配政府及非遺企事業單位用人需求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以湖南某高校外國語學院為例。首先,該學院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當地非遺館的研學課程。此類研學活動既能提高參與者實踐動手能力,又能讓參與者浸入式地體驗非遺的藝術和文化魅力。然后,學生積極與本地非遺館的非遺傳承人和現代教育技術人員合作, 由非遺館提供素材,學生提供翻譯服務,充分利用新媒體,調動網絡資源、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合力制作雙語微課視頻,直觀再現非遺的文化內涵,實現非遺的翻譯與傳播。項目合作期間,雙方合力編寫了雙語教材《多模態竹編手工藝課堂》。[22]199-200該教材包括竹編起源、竹編功用、竹編體驗三部分,翻譯方式通過文本描述、口頭陳述、視頻解說等多模態方式呈現。非遺雙語課程和教材的開發既是譯者學習非遺專業知識的機會,也是傳播非遺的一種有效手段。此外,該外語院的學生志愿者給非遺館外賓游客團隊提供外語口譯講解服務,傳播非遺知識與技藝。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語言能力、翻譯能力與文化素養,同時也在外賓接待與口譯服務的場合中,學會了落落大方的著裝和社交禮儀,提升了美學素養。

(三)評價體系以傳播效果為導向

傳播效果主要體現在國際受眾對翻譯產品的接受程度,可以通過多種路徑分析受眾對非遺翻譯產品的認知、態度和行為。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了解受眾群體對非遺翻譯作品的接受程度,但這些傳統的定性方法具有樣本量不夠、主觀性較強等問題。[ 23]117大數據時代下,基于數據密集型計算的科學研究范式應用為非遺對外翻譯效果考察提供了更科學的手段。例如,運用情感分析技術對非遺不同模態翻譯作品的在線評論、媒體報道或專業批評等進行意見挖掘,了解受眾對非遺翻譯作品的情感接受態度。再如,運用眼動實驗、心率測試、皮膚電反應測試、腦電圖描記等,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受眾在閱讀和賞析圖像、語言、聲音等多模態翻譯成果過程中的心理及認知變化,了解受眾對譯品的整體感知與態度,從而解析非遺翻譯傳播的質量與效果。[24]122

結論

綜上所述,非遺的對外翻譯傳播是展示中華民族形象、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非遺翻譯傳播能力可分為非遺人文素養、翻譯能力、傳播能力以及受眾接受研究四要素。培養高水平非遺翻譯傳播人才已成為我國外語類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經過初步探索,在新時代科技賦能之下,加強政府、企業與學校的合作,聯合培養非遺翻譯傳播人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模式。該模式通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翻譯傳播能力、實務與科研能力,培養一專多能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翻譯人才,不僅能拓展學生就業方向,同時也能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與智慧走向世界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譯者模態受眾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國內多模態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電力系統低頻振蕩模態識別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由單個模態構造對稱簡支梁的抗彎剛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