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單”助力整本書閱讀

2024-03-12 06:31熊梅
關鍵詞:小學語文

熊梅

摘 要:整本書閱讀,可以導讀單、研思單、延學單為支架。在導讀單中,明確任務、梳理關系、預測事件,助力學生“讀進去”;在研思單中,厘清情節、分析人物、品讀環境,助力學生“讀深刻”;在延學單中,對比閱讀、拓展資源、開展思辨,助力學生“讀出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導讀單;研思單;延學單

整本書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對整本書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低年級的“快樂讀書吧”有明確的整本書閱讀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實踐,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整本書閱讀經驗。但就目前對我校中、高年級的整本書閱讀調查來看,45%的學生沒有閱讀整本書的習慣,只讀到前面幾頁就讀不下去;52%的學生在閱讀中把老師布置的“摘錄好詞好句”作為第一要務,“只見樹木,不見森林”;48%的學生只關注情節和主要人物,提取信息、閱讀概括及思維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诖?,我與年級組教師嘗試使用“三單”(導讀單、研思單、延學單),在整本書閱讀的讀前、讀中、讀后等階段,為學生提供閱讀支架,助力學生“讀進去”“讀深刻”“讀出來”。

一、導讀單:助力學生“讀進去”

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教材中“快樂讀書吧”指定的整本書閱讀書目,大多是中長篇小說,完全由教師一個章節一個章節帶著讀、領著讀并不現實。整本書閱讀當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但從學情調研情況來看,學生總體上并不具備獨立閱讀整本書的能力。于是,年級組教師共同研究,在導讀單中明確任務、梳理關系、預測事件,助力學生“讀進去”。

(一)明確任務

整本書閱讀之前,要有閱讀指導,以引導學生有計劃地讀。首先,要保證閱讀的時間。我校學生每天回家有半小時自主閱讀時間,在校還有晨讀、午間閱讀和課后服務的延時閱讀,在閱讀時間上是有基本保證的。其次,要保證一定的閱讀速度。

年級組教師一直以來都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學生基本達到課標要求的每分鐘300字的水平。有了以上時間和速度的保障,師生共同制定“閱讀計劃表(一般包含時間、內容、完成情況等內容)”,將其嵌入導學單?!伴喿x計劃表”既是閱讀指南,能夠幫助學生把厚厚的一本書分解成一個一個小的章節,讓他們有信心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也是學生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自我監管工具。學生可以根據閱讀任務的難易、閱讀內容的多少,結合自身的閱讀興趣,自主安排閱讀進程,進行有目的、有速度地閱讀。

(二)梳理關系

整本書大多人物眾多,理清人物關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故事情節。

例如,在《童年》這本書的導讀單中,教師設計了填寫人物關系圖的內容(見圖1),引導學生初步梳理人物關系。

(三)預測事件

我校中、高年級學生整本書閱讀的難點在于保持不了良好的閱讀態勢,一般都是讀了前面幾個章節再了解一下故事的結局就算閱讀結束。和單篇文章的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需要的時間更多,持續周期也比較長。因此,中、高年級的整本書閱讀中,教師更要適時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產生閱讀期待。

如《安徒生童話》導讀單中,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讀過的童話故事,分享一個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搜集一個《安徒生童話》中的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大致情節,提出問題,從而形成閱讀期待 ?[2] 。接著,嘗試預測:通過對封面的觀察,你能獲得哪些信息?猜一猜封面出現的人物出自哪個故事?根據封面的圖畫,你能預測故事的開頭和結局嗎?

學生先猜一猜,再到書中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被大大激發。

導讀單成為助力學生“讀進去”的有力工具,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鉆”進整本書,引發探究整本書和了解作者的欲望。

二、研思單:助力學生“讀深刻”

經過初步通讀,學生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大致了解,但尚屬于淺層次閱讀。從調查情況來看,中、高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一定的閱讀經驗,但不少學生只關注故事的情節發展,少有深度思考。所以,年級組教師進一步研究:如何設置研思單,引導學生“讀深刻”,即學會前后串聯,進行分析與整合,由原來零散、淺層的閱讀走向關聯、深度的閱讀?帶著這個思考,我們明確了研思單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厘清情節、分析人物、品讀環境。

(一)厘清情節

如在小說《童年》中,阿列克賽居住的地方不斷變換,她因此認識了很多人,發生了很多影響她成長的事情。教師據此設置研思單,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厘清小說情節。圖2是一份填寫完整的思維導圖。

(二)分析人物

如《西游記》,圍繞孫悟空這一人物設置研思單,將孫悟空的成長歷程繪制成一張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感知這一人物形象。教師要提醒學生抓住三個關鍵節點,也就是孫悟空與唐僧的三次矛盾以及孫悟空的三次離隊,來探究這一人物的心路歷程。第一次:“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孫悟空剛被唐僧救出五行山時,打死了六個毛賊,遭到唐僧埋怨,他一怒之下離開。這時的悟空還是小孩子心性,急躁任性。第二次:“尸魔三戲唐三藏”。這時肉眼凡胎的唐僧只看到悟空打死了三個人,因此趕走了他。此時的悟空已不再急躁任性。他臨走時又是囑咐沙和尚,又是灑淚而別,成長為一個有情有義、成熟穩重的孫行者。第三次:“真行者落伽山訴苦”。悟空殺了一伙不良不肖、奸盜邪淫之子,本是為民除害,唐僧卻要趕走他。悟空苦苦哀求不成后,轉而找來觀世音菩薩替他求情。這時的悟空不僅重情重義,處理問題也更加理性靈活。

在一次次的討論與分析中,學生逐步輸出孫悟空的主要事跡,并將其展示在思維導圖上。學生對照思維導圖,用三個關鍵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成長曲線:從一個幼稚、急躁、任性的猴王成長為理性睿智、有情有義的孫行者。

(三)品讀環境

一切“景語”皆“情語”。小說中的環境服從于小說形象、情節的需要?!稅鄣慕逃愤@本書里,就有多處環境描寫。教師可以設置研思單,引導學生體會環境描寫的妙用。閱讀第三章《頭場雪》時,教師在研思單中設置了如圖3所示的內容。

通過這樣的研究,學生關注到了環境描寫對人物形象的襯托作用。

研思單的設計突出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讀深刻”:不能只是讀書中淺表的內容,而要學會分析、整合,借助書本擴大知識面,提升思維力。

三、延學單:助力學生“讀出來”

拓展、延伸、探究,能讓整本書閱讀不再局限于這一本書的主題、價值等,而是習得方法后自主探究,獲得對“這一類”書的共性認識,為群書閱讀奠基。因此,在完成整本書閱讀后,年級組教師群策群力研制延學單,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拓展資源并開展思辨,探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題價值等,助力學生“讀出來”。

(一)對比閱讀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是歷史演義,以一定的歷史事跡為背景,以史書及傳說的材料為基礎,增添細節,用章回體寫成。而《三國志》由史學家陳壽所作,真實客觀地再現社會現實。我們在延學單中設置與《三國志》進行對比閱讀的內容,讓學生明晰小說與史書的區別,從而深化對情節、人物的理解。

(二)拓展資源

《西游記》是很多影視作品創作的源泉。這本書的延學單上,我們引導學生去閱讀《西游記》的青少版,去聽《西游記》的有聲書,去欣賞跟《西游記》相關的影視作品。經過多角度、全方位的拓展,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整部作品的主題,感受到了其間的魅力。

(三)開展思辨

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自己的想法,教師要適機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和探究。如閱讀《西游記》后,對于豬八戒這個人物,大家看法不一。

我在延學單中設置“豬八戒雖然缺點很多,但是也有閃光點。你能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嗎?”這一話題,讓學生分析、整合書中描寫豬八戒的文字。學生紛紛有感而發:“其實豬八戒的閃光點何止一點兩點,他心胸寬廣,不愛計較,面對各種嘲笑從不往心里去?!薄八┖窭蠈?,敢說真話。比如在取經途中,因為他的食量很大,經常吃不飽,他就會直接說出來,一點也不虛偽?!薄柏i八戒還非常幽默樂觀,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快樂。孫悟空經常拿他打趣,而他呢,總是樂呵呵的?!贝送?,延學單還引導學生思辨諸如“分辨真假美猴王,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方法,你覺得誰的方法最妙?”等話題,讓學生在閱讀時上下、前后勾連,分析比較,閱讀引向縱深。

延學單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從一本書延伸到一類書,讓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完美結合,讓閱讀在思辨過程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 徐相瑞.以“讀畫賞演”促整本書閱讀走向深入[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2(10):59.

[2] 黃喚英.借助學習單開展整本書閱讀例析[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23(3):13.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詩歌品讀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語文教學中因勢利導滲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