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學科主題學習一例

2024-03-12 06:05吳存明
關鍵詞:小學數學

吳存明

摘 要:秉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而非在岸上學會游泳的動作”的理念,在一次省級新課標解讀培訓會上,對新課標綜合與實踐領域第二學段建議的主題活動“度量衡的故事”進行了實踐探索。由此得到教學反思: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驅動問題、同伴合作、多個課時、多元評價。

關鍵詞: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度量衡的故事》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1] 與此同時,各學科課程標準也提出了相關要求。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課程內容呈現適當考慮跨學科主題學習 ?[2] ;綜合實踐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主,適當采用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方式 ?[3] 。一時間,“跨學科”成為如火如荼的教研熱詞。那么,如何落實新課標倡導的“跨學科”?對此,我們秉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而非在岸上學會游泳的動作”的理念,在一次省級新課標解讀培訓會上,對新課標綜合與實踐領域第二學段建議的主題活動“度量衡的故事”進行了實踐探索?,F不諱淺陋,分享本次教學實踐與教后反思。

一、教學實踐

(一)交流觀感,引出主題

(教師播放電視劇《羋月傳》的片段,內容大致如下:“羋月去庸氏藥鋪抓藥,庸氏藥鋪的掌柜雖然認識藥方上面的字,但看了藥方后,卻說藥方的藥量有差錯,不給羋月抓藥。此時,庸氏藥鋪的主人庸芮聽到聲音走出來。見識廣博的庸芮說出了原因:秦楚兩地雖然接壤,但不僅文字各異,就連度量之衡器也不同。還好,庸芮曾游學楚國,知道楚國的計量方法,便給羋月抓了藥?!苯又?,教師邀請幾位學生分享觀后感。)

生 ??視頻講了羋月去秦國的藥鋪抓藥,庸芮看過藥方后告訴羋月掌柜不給抓藥的原因,并為她成功抓藥,表現了庸芮的善良與樂于助人。

生 ??視頻講了羋月去秦國買藥,因兩國單位不一致而鬧出笑話。

生 ??各國都有自己的錢幣和開藥的方法,文字不同,度量衡器也是不一樣的。

生 ??度量衡統一,有利于各地之間的交流,方便物品的流通,能夠促進經濟發展。

師 ??“度量衡”不統一,導致羋月差點沒能抓到藥,那么到底什么是“度量衡”?這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揭示課題:度量衡的故事)

學生的探索需要動力。本課中,教師利用電視劇《羋月傳》的片段,進行情境導入,使學生初步體會統一度量衡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想要了解度量衡的興趣。

(二)展示有關“度量衡”的故事

師 ??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利用工具書查閱或者上網搜索有關“度量衡”的故事。下面我們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展示。

生 ??在我國遠古時代,隨著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的需要,各種測量活動產生了。于是,古人發明了度量衡。度量衡是日常生活中用于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器物的統稱。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為統一度量衡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丞相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于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沒有給出標準,但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李斯為了避免以后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準,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16兩的重量標準。這也就是成語“半斤八兩”的由來。這個標準在此后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生 ??我要補充一個與度量衡有關的故事。上海博物館有這樣一件青銅器——“商鞅方升”, (展示圖1) 它呈長方形,外形普通,沒有紋飾,沒有機關。然而,就是這樣一件看似普通的量器,見證了秦朝的崛起。春秋戰國時,度量衡不統一的現象非常普遍。在諸侯割據的國家,除了國君所頒布的“公量”外,不少卿大夫還設有“家量”,造成度量衡極度混亂。商鞅親自督造了一批度量衡標準器,包括商鞅方升。制作完成的商鞅方升被發放到全國各地,為田畝的丈量、賦稅的征收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生 ??我查到,漢代

的政治、經濟等制度皆沿襲秦朝。西漢時期,劉歆整理了秦漢以來的度量衡制度,使之更規范,后被班固選載入《漢書·律歷志》?!稘h 書· 律歷志》成為我國第一部度量衡專著。

……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明確:“度量衡”分別指計量長度、容積、輕重的標準或器具;“度”即長度,“量”為容量,“衡”即輕重;“度量衡”是衡量事物的標準尺度,關乎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對于規范商品交換、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國家權力等都有著重要作用。)

課前,學生通過

查找資料搜索到了有關“度量衡”的故事。在課堂交流中,學生對同伴收集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因此,學生發展了查閱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形成一種了解、搜集、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識結構,進而提升了信息素養。在信息時代,信息素養是所有人必備的基本能力,更是助力人們更好地生產與生活的綜合素養。

(三)用“身體尺”測量

師 ???以“度”為例,長度單位的產生很早。在上古時期,人們是以人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某種動作為標準的,如“寸”“尺”“尋”等。 (出示圖2) 食指的寬度是一寸,大拇指和中指之間的長度是一尺,伸直左右胳膊的長度是一尋。下面,讓我們像古人一樣,嘗試用“尺”做單位測量一根木條的長度。

(教師讓兩名學生用身體尺測量,一人說是六尺,另一人說是五尺。)

師 ??為什么都是以尺做單位進行測量,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呢?

生 ??他們手的長短不一樣。

師 ??即使有了身體上的 “尺”,還是不能進行準確測量和交流,這是因為你身體上的“尺”和我身體上的“尺”不統一。于是,智慧的古人不斷優化度量工具,制定度量標準,使得計量單位由多元到統一。 (出示圖3) 從上古的不統一到大禹的統一,再到春秋的不統一,最終到秦朝全面統一。

師 ??作為現代人,我們怎么測量出這根木條的長度?

(教師讓一名學生上臺用米尺量,發現不到1米。)

師 ??不到1米,怎么辦?

生 ??這個木條不夠1米,用分米做單位。

師 ??還剩一段怎么辦?

生 ??剩余的一段不到1分米,要用更小的厘米做單位。

師 ??還剩一小段怎么辦?

生 ??用更小的毫米做單位。

師 ??如同大家剛剛所經歷的那樣,計量單位的發展就是根據人們的需要,不斷細化,產生新的單位,由粗略到精細地測量。剛才我們以長度為例,研究了古代單位 和現代單位,感受到單位從不統一到統一、由粗略到精細是多么有必要。課前大家還整理了所有學過的單位, (出示圖4、圖5) 我們一起來看兩份作業,請評價一下:他們整理得對嗎?整理得好嗎?發現什么問題了嗎?

生 ??我覺得兩個人整理得都好,相比之下,第2份作業寫了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生 ??我發現第1份作業漏了長度單位“千米”,也漏了貨幣單位“角”“分”。

生 ??我發現第2份作業把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米”的進率寫錯了,時間單位“月”和“日”的進率還有28和29兩種情況。

……

在上述活動中,不同的學生以“尺”為單位測量木條長度結果不同,教師鼓勵學生聯想到古人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由此認識到,統一度量衡是人們生活所需,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隨后,引入現代“米”制單位,讓學生感悟計量單位由粗略到精細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展示所有學過的現代計量單位,并通過同伴互評,幫助學生將有關計量單位的知識結構化。

(四)分享成語典故

師 ??課前,老師還讓同學們尋找與“度量衡”有關的成語,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收集的成語典故內容。

1.分享含有長度單位的成語

師 ???(出示圖6) 春秋時,晉國同楚國在城濮(今山東境內)作戰,晉文公遵守之前的諾言,把軍隊撤退九十里(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古時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原意指為了回避與對方的沖突,主動退讓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出示圖7) 先秦時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跨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跨出為“步”。跬是早期社會中土地面積測量的最小單位。老師的“一跬”約是07米,“一步”約是14米。量一量,你的“一跬”有多長?“一步”呢?

生 ??我的“一跬”是30厘米,“一步”就是60厘米。

退避三舍:比喻隱忍和退讓。古時候,一舍為三十里,所以退避三舍相當于退了九十里。

一里=500米 ??九十里=4500米

舉足為跬:比喻積累的作用,可以充實、豐富、完善自己??捎脕碚撜f學習、工作貴在不斷積累。

舉足一次為一跬,約0.5米。

生 ??我的“一跬”是25厘米,“一步”就是50厘米。

生 ??我的“一跬”是0.5米,“一步”就是1米。

……

師 ???(出示圖8) 你認同“百步”是160米左右嗎?

百步穿楊指在百步之外射中選定的楊柳葉,形容射擊技術高超。

百步是160米左右。

生 ???我認為“百步”應該是140米,因為“一步”是1.4米,“百步”就是1.4×100=140(米)。

生 ???我認為每個人的“一步”不一樣,射擊的人如果是個高個子,他的“一步”有可能是 1.6米, “百步”就是1.6×100= ??160(米) 。

師 ???大家講得都很有道理!相傳春秋時,楚國的將領養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楊柳樹的葉子。

如果養由基每跬約0.7米,每步就是約1.4米,百步也就是約140米;如果養由基每跬約0.8米,每步就是約1.6米, 百步也就是約160米。養由基能射中140米至160米遠的樹葉,果然很厲害!后來就用“百步穿楊”形容箭法或槍法非常高明。老師也找到一個成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生 ??表面意思為:不積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引申開來,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做事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邁向自己的人生夢想殿堂。

師 ??你好厲害!這句話出自荀子的《勸學》,告誡我們:切不可眼高手低,腳踏實地才是硬道理。算一算,你得走多少“步”才能達到1“千里”?提示:古代的里是指現在的華里,一公里等于2華里,一千華里即500公里,也就是500000米。

生 ??我“一步”走1米,500000米就需要走500000步。

2.分享含有質量單位的成語

師 ???(出示學生收集的“千鈞一發”典故) 古代三十斤為一鈞,千鈞即三萬斤?!扒рx一發”的意思是千鈞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上,形容情況極其危急。唐代韓愈的《與孟尚書書》中有云:“其危如一發引千鈞?!蹦隳芩阋凰?,“千鈞”換算成現代質量單位是多少嗎?

生 ???千鈞是三萬斤,一斤等于500克,30000×500=15000000克=15000千克=15噸。

3.分享含有容量單位的成語

師 ???(出示學生收集的“膽大如斗”“才高八斗”典故) “斗”,舊時的一種量器,不同朝代的“斗”是不一樣大的,一般認為一斗為10升,即10000毫升。膽大如斗,形容膽量極大。南北朝詩人謝靈運曾經這樣比喻:若把天下人之才分為十斗,我謝某人占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而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這就是成語“才高八斗”的由來。老師認為,這其實是謝靈運在夸他自己是當時天下第一才子,畢竟才高八斗的曹植已經去世了。那么,“才高八斗”讓我們想到了什么分數呢?

(學生討論。)

師 ??因為十斗糧食的重量大致相當于一石,所以糧食也論石。

一石等于50千克,也就是100斤。100斤糧食恰好是一個

正常成年人所能挑擔的重量,所以“一石”又叫“一擔”,仍然寫作“石”( dàn )?,F在,河南和江浙等部分地區依然在使用這個單位。

在分享成語典故的活動中,學生以成語為對象,通過圖畫、文本等方式解釋成語中的計量單位在古代的具體意義,并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發展量感。同時,學生也能感受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評價與作業

師 ???(出示表1) 請大家利用評價表對這次的主題活動進行評價,注意根據實際情況“打星”哦!

師 ??請同學們選擇一項課后作業完成:(1)寫一篇有關“度量衡”的數學日記;(2)出一份有關“度量衡”的手抄報。

二、教學反思

(一)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驅動問題

數學學習主張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現實世界中真實的問題,這些真實的問題應該是困擾學生認知的,是學生一時半會兒不能解決,需要通過“長思考”“真實踐”才有可能解決的??鐚W科主題學習需要一個驅動問題,這個問題應當源于真實生活。

本課例中,“度量衡”不統一,導致羋月差點沒能抓到藥,那么到底什么是“度量衡”?這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進入情境,展開學習。

(二)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同伴合作

在學科教學中,學習大多是學生自己的事情。

而跨學科主題學習特別重視合作。為什么跨學科學習一定是合作式的呢?因為任務很復雜,需要小組共同完成。

本課例中,每一個活動(任務)布置下去,都是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展示。因為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學生和其他人一起行動,在發揮個人力量的同時,也能夠深切地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多個課時

數學跨學科學習的主體在綜合與實踐領域,一般釆用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設計情境真實、較為復雜的問題,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數學學科和跨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4] 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設計提倡多學時的長程學習,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活動內容和形式,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本課例中,學生一共經歷了“交流觀感,引出主題”“展示‘度量衡的故事”“用‘身體尺測量”“分享成語典故”四個活動。在第二個活動之前,學生已經在信息技術教室花了整整一節課時間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在第四個活動之前,學生又在家進一步收集了含有計量單位的成語典故。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的科學價值,提高發現與提出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需要給足時間。

(四)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多元評價

跨學科主題學習同傳統學習一樣,需要評價,以評促學,以評優教。

本課例的每一次活動中,教師都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如“你覺得他們誰說得更好?”“請你來評價他們整理得對嗎?整理得好嗎?發現什么問題了嗎?”“你認同‘百步是160米左右嗎?”……此外,整個主題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引導學生從參與、合作、表現和成果四個維度進行自評、互評,取長補短,鞏固所學。

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能夠跨學科,是因為有學科可跨。有學科才能跨學科,在學科的基礎上,才能跨學科。我們要堅持學科立場的跨學科,才能避免庸俗化和淺表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前言4.

[2][3][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16,42.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探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優化例題呈現方式夯實數學教學研究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