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防紙質檔案修復中的“保護性破壞”

2024-03-12 07:17山東李樓煤業有限公司馮琳
辦公室業務 2024年2期
關鍵詞:保護性紙質檢測

文/山東李樓煤業有限公司 馮琳

紙質檔案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一項寶貴的財富,它不僅包含了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而且是我們了解和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紙質檔案可能會受到損壞,導致重要細節的遺失,因此,修復檔案就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在修復過程中,也要警惕“保護性破壞”的危害,以免因修復不當而導致更大的損失?;诖?,謹防紙質檔案修復中的“保護性破壞”,并對此開展分析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紙質檔案修復的重要性

紙質檔案修復是一項重要的文獻研究工作,它在保護歷史記憶、促進文化研究和推動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紙質檔案的修復可以保存歷史文獻,并使歷史信息能夠得到正確地記錄。此外,紙質檔案修復也可以保護文獻免受破壞,以此保存文獻的原始狀態。此外,紙質檔案修復還可以提高檔案的使用效率。另外,紙質檔案修復也可以有效減少文獻的損壞,減少文獻缺失的情況發生。不僅如此,紙質檔案修復也有助于文獻的更新。紙質檔案修復可以使檔案記錄的文獻能夠得到及時更新,更新信息可及時傳遞給讀者,使讀者及時了解修復后的檔案信息。

二、紙質檔案修復的原則

(一)維持紙質檔案原貌原狀。在對紙質檔案修復,應遵循盡可能還原原物的歷史樣貌、保持檔案的完整性與安全性的基本原則。原始性是檔案的一種基本屬性,如果失去了能夠反映檔案形成過程和特點的信息或“痕跡”,那么它對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和憑證的作用就會被削弱,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它的使用價值。正因為這種特性,所以我們在對檔案進行修復的時候,一定要把保護好檔案原有面貌和所有的歷史痕跡作為自己的原則,要做到一字一片紙都不能遺失,也不能隨意地增減和涂改,更不能損壞檔案的任何歷史痕跡,要做到“修舊如舊,修舊如原”。

(二)盡量延長紙質檔案的使用壽命。紙質檔案修復時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是盡可能地保持其原有面貌,使其生命周期達到最大化。但在某種意義上,保持原始狀態與最大化檔案生命周期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沖突、相互制約的關系。正所謂“古籍重裝如延醫”,關鍵就是一個“延”字。這種可恢復性地延長文件的使用年限,勢必會對原始文件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害。而“將文件生命最大化”的理念,不僅體現在紙質檔案制作的材質上,還體現在紙質檔案生命周期上,使紙質檔案能夠正常地發揮其歷史功能。這就需要在對紙質檔案修復時,要對保持紙質檔案原始狀態與延長其使用年限進行權衡,在保持紙質檔案原始狀態的同時,盡可能地使文件的使用年限達到最長。

(三)慎用新技術和新材料。在紙質檔案修復時選擇一些新技術時,一定要慎重。新技術可以涉及很多種操作,有的操作效率要高于其他一些方法,但與經過了實踐和時間考驗的傳統方法相比,新技術并不一定能夠更好地被掌握,而且,新技術也有可能會比傳統的方法更容易出現錯誤,很難被及時地發現其所蘊含的弊端和隱患。任何新工藝和新材料的使用都要有嚴謹的科學基礎,絕不能拿文件來做實驗。因此,修復工作要有選擇性地、慎重地使用現代科技。

三、“保護性破壞”的危害

紙質檔案修復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在整個修復過程中,必須謹防“保護性破壞”,在進行紙質檔案修復中任何一個細節把控不當,都會引起不可恢復性的破壞。如水漬、污漬、皺褶、斷裂、紙質酸化、印色料的褪色、變色、暈色、蟲鼠損害、生霉、磨損、破爛不堪等現象。整個修復過程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防止“保護性破壞”的發生。

“保護性破壞”是一種技術性的過程,它會使紙質檔案無法正確地修復,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它涉及經過復雜處理的技術,可以破壞文件中的信息,從而阻止檔案的有效修復。這可能導致重要檔案的永久損失,以及文件中重要信息的永久丟失。除了破壞重要檔案和文件中的信息外,“保護性破壞”還會導致研究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恢復檔案,這可能會延誤或阻礙研究的進度。此外,“保護性破壞”還會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產生負面影響,影響信息的有效使用和傳輸。由于這些檔案中可能記錄著重要的歷史信息,因此此類破壞可能會對文化遺產造成更大的損失,甚至改變人們對過去的認知。

四、謹防紙質檔案修復中的“保護性破壞”的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檢測技術。紙質檔案檢測技術是一種利用技術工具和手段,以確定紙質檔案中是否存在潛在損害或損壞的方法。它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好地掌握檔案狀態,從而更好地了解檔案的歷史價值。這種技術可以幫助研究者識別可能出現的病變,破壞或損害,以及可能存在的歷史痕跡,以便為檔案的修復和保護提供指導。紙質檔案檢測技術包括多種檢測方法,例如實驗室研究、X射線檢測、熒光檢測、紫外線檢測、熱檢測、光譜檢測等。(1)實驗室研究。實驗室研究是紙質檔案檢測技術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檢測檔案的物理狀態,如病變、破損和變色,以及檔案的化學狀態,如氧化和堿化等。(2)X射線檢測。X射線檢測技術可以有效檢測紙質檔案的內部狀態,快速判斷檔案內部的損壞程度,以及內部檔案文件的存在情況。(3)熒光檢測。熒光檢測是一種常用的檢測技術,它可以檢測檔案中可能存在的潛在病變。

(二)選擇科學的安全技術措施。檔案修復旨在保護檔案免受意外破壞,從而確保檔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檔案修復技術可以有效地減輕檔案的損壞程度,并有效地保護檔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實施檔案修復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數據泄露,確保檔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1]。例如,可以實施安全策略,對未經授權的訪問者進行認證,以確保檔案的安全性。此外,還可以利用數據加密技術和數據備份技術來保護檔案。不僅如此,實施檔案修復的安全措施還包括定期進行檔案審計,定期進行軟件更新,以及定期進行災難恢復計劃。檔案審計可以確保檔案的正確性,而軟件更新可以保護檔案免受新出現的安全漏洞的影響。災難恢復計劃可以確保在災難發生時,仍然能夠有效地恢復檔案內容。

(三)注重消毒滅菌的把控。為了避免出現微生物病害和霉菌間的交叉傳播和感染,紙質文件在修復之前和之后,都要對其進行消毒和殺菌,保證其在入庫時,與未經修復的文件分開存放,從而避免出現交叉感染。采用真空充氮和環氧乙烷熏蒸兩種方式進行消毒滅菌[2]。采用真空充氮滅菌的方法,在沒有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時間較短。環氧乙烷熏蒸具有廣泛的殺蟲力,它是目前在紙張檔案消毒、除蟲卵和霉菌孢子上都具有較強的殺傷效果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比較成熟的技術。但是,在使用它時,需要對它所生成的有害氣體廢氣進行慎重地處理。

(四)切實做好清洗和去污處理。針對紙質檔案的特點,采取防塵除污的措施。研究的方法主要分為物理清潔法和化學清潔法兩種。1.物理清潔法。物理清潔是指利用多種機械外力或能量,將污物分解,并將其表層剝落,從而實現清潔的目標與作用,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1)毛刷清除法:用柔軟的毛刷,將表層的塵土輕輕地掃掉,從而降低表層塵土的數量;(2)刮凈污垢法:對于文件主體上的固體泥漬、蒼蠅糞便、黑色斑點等雜物,要用小刀仔細刮凈;(3)面粘法:將面粉與水混合,搓成一種柔軟度適中的面團,然后在紙上翻滾,把上面的污點粘掉;(4)清洗法:可以用去離子水、純凈水、蒸餾水或純凈水對水漬、黃斑、輕微霉跡進行清洗。如果有頑跡,可以通過超聲乳化技術來清除[3]。2.化學清潔法。如果局部有較大的污點,可用一根棉花沾上5%的酒精,在清潔過程中,幾乎不會損壞紙質檔案,有實驗研究結果顯示:5%酒精溶液對各種字跡的耐用性影響很小,酒精還具有去污消毒的作用,并且使用起來很容易,效果也很好。如果有生銹的地方,可以用專門的工具除去生銹的釘子,然后把周邊的生銹的地方清理干凈,再用棉簽和酒精進行局部清潔。

(五)皺褶展平整體整理。大部分的紙質檔案都有褶皺,需要將每個褶皺都慢慢地舒展開來,從變形狀態重新調整到正常的狀態,再進行分批壓平。對紙質檔案邊沿有較大的破損或被蟲蝕的情況,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古書修補法對其內襯進行修補[4]。經過系統檢測若是機械紙張,就應該根據它的張力、強度、顏色、質地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修補材料。修理后的整修再進行壓平處理。

五、提升紙質檔案修復效果的措施

(一)嚴格規范修復過程。我國傳統的修裱技術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然而,這種由人工操作的傳統修幀技術也存在不足之處。因為人工操作效能不高,操作沒有標準化,設備使用也缺乏標準,從而不能保證紙質檔案修復的原貌。然而,對于損壞的紙質檔案的修復關系到紙質檔案的“宿命”,所以,紙質檔案的修復工作除了需要嚴格遵循相關原則之外,還需要有很強可操作性、規則性和技術標準。就當前而言,與檔案修復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在檔案修復中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且現行的法律法規在實施力度上也不夠理想,諸如此類。在實踐中,各部門要對檔案修復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并加以強化,將檔案的整理、裝幀工作推向正規化、規范化,最大限度降低“保護性破壞”發生的概率。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補救方法。依據紙質檔案的損壞程度,制定科學的紙質檔案修補計劃。因為紙質檔案的材質很復雜,其破壞程度也是千差萬別。究竟是使用修補的方式,還是使用拓裱的方式,要進行量身打造,量體裁衣,制定出一套合理、切實可行的方案,避免在修復的過程中出現“副作用”,要做到一次就能成功[5]。在紙質檔案修復過程中,必須采取一些補救手段,這就是紙質檔案裝裱的可逆性。在弊端和隱患出現的時候,能確?;謴偷叫揆阎暗臓顟B。在未來,如果有更好的修復技術,可以消除當前的修復狀態,恢復原狀,則使用這類技術。

(三)注重對紙質檔案修復人員的培養。紙質檔案修復工作具有很強的復雜性、技術性,且影響紙質檔案修復效果的因素比較多,任何一個細節把控不當,都容易引起保護性破壞,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這就對紙質檔案修復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強對紙質檔案修復人員的培養,將最新的檔案修復技術、理論、知識等傳授給每位紙質檔案修復者,同時還要將紙質檔案修復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告知每位修復人員,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更好地勝任紙質檔案修復工作。

(四)注重對修復紙質檔案出入庫的管理。在嚴寒的冬天和酷熱的夏天,紙質檔案儲藏庫內、外的溫度、濕度差別很大。在此條件下,若將修復后的紙質檔案直接搬入操作室,勢必會造成紙質檔案溫度和水分的劇烈變化[6]。所以,在將其從館藏中取出之前,必須對其進行一定的預處理。例如,在進出倉庫時,應設置一個緩沖區,以防止因溫度、水分急劇波動造成的損壞。此外,經過裝幀處理的紙質檔案,因膠水、濕度等原因,也容易滋生發霉。所以,對已復原的紙質檔案,必須先將其烘干、滅菌、滅菌,才能進入倉庫,避免將新的污染源帶入倉庫。

六、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理論實踐,分析了謹防紙質檔案修復中的“保護性破壞”,分析結果表明,紙質檔案的修復工作十分重要,但同時要謹防保護性破壞。保護性破壞不僅會損壞檔案本身,而且會影響到檔案中存儲的信息。為了保護紙質檔案,應該采取合理的檢測技術,并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證檔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猜你喜歡
保護性紙質檢測
“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檢測題
寧夏保護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術模式探討
保護性開發利用高鋁煤炭資源的必要性及相關建議
玉米保護性耕作的技術要領
小波變換在PCB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紙質書與《北京是個好地方》
紙質讀物的困境與出路
獨立書店浪漫的紙質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