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的預后分析

2024-03-12 09:24徐雪飛張莎莎韓大臻
實用癌癥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冠脈血小板血管

張 娟 徐雪飛 張莎莎 韓大臻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變化及人口老齡化發展,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1-2]。同時,隨著腫瘤早期篩查推廣與腫瘤診療手段的提高,惡性腫瘤患者帶瘤生存率明顯提高,生存期得以有效的延長[3-4]。但放化療等治療會對心臟功能造成一定影響,致使ACS合并惡性腫瘤在臨床愈發多見[5]。近年冠脈介入術因效果確切與安全性高等優勢,現已發展為臨床治療ACS的常用方式。然而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的病情更為復雜,臨床關于此類患者經冠脈介入術治療后預后相關研究報道較為缺乏?;诖?本研究回顧性分析84例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的病歷有關資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探究影響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死亡的相關因素。信息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行冠脈介入術治療的84例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的病歷資料。納入標準:患者病歷有關資料齊全;患者精神狀態正常,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冠脈介入術治療禁忌證者;合并神經疾患者;存有全身性感染者;存有視聽或語言障礙,難以進行正常交流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存在酒精、藥物依賴史者。

1.2 方法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行冠脈介入術治療,于術后常規予以雙鏈抗血小板藥物:1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75 mg硫酸氫氯吡格雷或者180 mg替格瑞洛口服治療。資料收集:回顧性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齡(≥60歲、<60歲)、性別(男、女)、高血壓(有、無)、體重指數(BMI)(≥25 kg/m2、<25 kg/m2)、陳舊性心肌梗死(有、無)、高脂血癥(有、無)、血紅蛋白(HB)、腸外抗凝治療(有、無)、糖尿病(有、無)、吸煙(有、無)、腦鈉肽(BNP)水平、血小板計數(PLT)等一般資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探究影響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死亡的因素。

1.3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隨訪情況

隨訪2年,84例行冠脈介入術治療的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中,共14例死亡,70例生存。

2.2 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死亡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性別、高血壓、BMI、陳舊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癥、HB、腸外抗凝治療與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死亡無關(P>0.05);糖尿病、吸煙、BNP水平、PLT與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死亡有關(P<0.05)。見表1。

表1 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死亡的單因素分析

2.3 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有糖尿病、吸煙、BNP水平升高、PLT減少為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ACS是因冠脈內不穩定的粥樣斑塊破裂或糜爛引起血栓形成而引發的心臟急性缺血綜合征,包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等,臨床發生率高,呈明顯的升高趨勢,且趨于年輕化[6-7]。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及癌前病變篩查的推廣普及,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率得以升高,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長,因此,惡性腫瘤與ACS共存的情況也愈發多見[8-9]。針對ACS患者,臨床采用冠脈介入術治療,可及時控制患者病情,但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行冠脈介入術治療后的預后尚未可知,臨床應積極探尋影響預后的相關危險因素,以采取針對性醫療干預。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性別、高血壓、BMI、陳舊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癥、HB、腸外抗凝治療與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死亡無關;而糖尿病、吸煙、BNP水平、PLT與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死亡有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有糖尿病(OR=9.167,95%CI=2.311~36.360)、吸煙(OR=16.105,95%CI=3.294~78.734)、BNP水平升高(OR=19.759,95%CI=4.634~359.79)、PLT減少(OR=18.231,95%CI=3.954~230.64)為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冠脈介入術后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有糖尿病:冠狀動脈介入術雖可及時疏通阻塞血管,逆轉ACS病理過程,而長期高血糖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與高胰島素血癥,脂質更易在血管壁沉積,術后血管再狹窄發生風險較高,不利于患者預后[10-11]。②吸煙:煙草內的尼古丁會對患者的動脈內皮細胞構成損害,繼而導致血管內壁水腫,從而加速膽固醇的滲入、沉積,使得纖維蛋白原水平上升,促使血小板黏附性增加,術后血管極易出現再狹窄情況,進而影響預后。同時,尼古丁還能夠加速兒茶酚胺的分泌,導致動脈痙攣,影響血流的正常供應,使得血液呈高凝狀態,加速血栓形成,繼而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13]。③BNP水平升高:BNP為人腦分泌的一種具備利鈉的肽類物質,可促進鈉從尿液中排泄,并能夠起到舒張血管作用,可反映心臟功能,當BNP水平呈高表達時,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心衰、呼吸困難、猝死等發生風險更高。④PLT減少:血小板是發揮止血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伴有血小板下降的患者極易發生出血及其他并發癥,預后較差。另外,合并惡性腫瘤本身為影響ACS患者預后的高危因素,其原因為腫瘤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狀態,易形成血栓,促使ACS發生、發展。同時在腫瘤的治療期間,放化療均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害,影響脂質代謝,進而加速ACS發展,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臨床需對上述影響因素予以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以盡可能改善患者預后。但仍需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尚存在納入樣本量較少等不足,可能會對本次試驗結果的可信度構成一定的影響,后續臨床還需不斷的完善試驗設計,擴大樣本量的納入,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進一步了解影響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經冠脈介入術后預后的相關因素,為臨床提供更為可靠的參考。

綜上所述,ACS合并惡性腫瘤患者經冠脈介入術治療后的預后較差,而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較多,如糖尿病、吸煙、BNP水平、PLT等,臨床需予以高度重視,盡早施行針對性防范措施,以改善患者預后。

猜你喜歡
冠脈血小板血管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冠脈CTA在肥胖患者中的應用:APSCM與100kVp管電壓的比較
重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對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癥的防治效果
256排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心病診斷的應用價值
冠脈CT和冠脈造影 該怎樣選
血管里的河流
最傷血管的六件事
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總數和血小板平均體積的相關探討
血管
你的血管有多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