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高中小說文體教學

2024-03-15 01:03蒙利林
語文世界(教師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文體魯迅小說

蒙利林

小說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說這一文體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文體。傳統的小說觀認為,小說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而現代主義小說觀則認為,小說是想象、敘述的產物。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小說文體教學中,一方面要根據小說的語言、構思、情節、形象等充分挖掘小說反映的社會現實,對小說進行思想性、精神性的解讀;另一方面也要進行適度的聯想、想象,對小說進行審美性、文化性解讀。

一、情境化教學,遵循小說本身的邏輯

小說是一種重要的文學樣式。對小說的解讀,首先是對小說文本內容的深度解讀。對小說文本內容的解讀主要包括“小說主要寫了什么”“小說的情節是怎樣的”“小說蘊含著怎樣的情節沖突”;對小說文本的內容解讀,要求教師要面向小說文本本身,遵循小說本身的邏輯。為此,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小說世界之中,讓學生去把握小說的情節、小說中的形象、小說中的環境。

比如,魯迅先生的小說《祝?!?,涉及的小說元素有很多。教師在有限的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遵循小說文體的邏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四個方面的內容,作為引導學生小說情境化閱讀的要素:一是小說的人物形象,即魯迅先生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魯迅先生為什么要塑造這一主人公?這一主人公有怎樣的典型意義?二是小說的敘述視角,魯迅先生在寫作時用的是第幾人稱?為什么要用這樣的人稱?三是小說的環境,小說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這個魯鎮有哪些人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四是小說的語言風格。教師對這些小說要素進行提煉、解讀,將小說真正作為小說來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站在小說中的啟蒙者“我”的視角來批判人物,比如對魯四老爺代表的封建禮教的批判,對柳媽以及祥林嫂等底層愚昧民眾的批判,這兩種批判是不同性質的批判。對魯四老爺的批判是一種毫不留情的批判,對柳媽、祥林嫂的批判是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批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故事敘述者的視角對“我”作為啟蒙者的軟弱進行批判,讓學生更為深刻地把握小說的意義。

情境化解讀是一種基于文本情境和自身認知的解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直面小說文本,而且要喚醒、激活學生的經驗,包括學生的生活經驗、小說解讀經驗等,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還原化教學,提升學生解讀的藝術

還原法是一種解讀方法,嘗試將小說文本中省略、隱含的部分進行填補、解析,更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原意。還原化教學,要求教師將文本客觀化、結構化,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的內在寫作邏輯。顯然,相對于情境化教學,還原化教學更需要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想象能力。

以教學《祝?!窞槔?,很多高中生在解讀小說文本時,往往會將小說中的“我”作為作者自己,顯然這是對小說敘事主體認識不到位的表現。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小說敘事主體的身份、敘事主體與其他人物的關系、敘事主體承載的敘事功能、敘述主體的形象和情感特征。例如,在《祝?!分?,魯迅先生將“啟蒙者”與“啟蒙對象”并置起來,意味著魯迅先生對“故事的講述者的我”和“講述者視野中的對象”包括祥林嫂在內的所有魯鎮人進行的雙重批判。后一種批判體現了魯迅小說的最為重要的思想藝術成就,這是我們解讀魯迅小說非常熟悉的一種反封建思想的批判;而前一種批判即魯迅先生對“故事講述者我”的批判是我們忽視的批判,就其性質而言是“知識分子的自我批判”,更為確切的說是已經改變了對啟蒙主義態度的魯迅對已經感受到啟蒙主義尷尬地位、正在思考新的精神出路,但還沒有找到明確方向的知識分子的批判。這種批判,帶有魯迅對知識分子啟蒙立場的反思性質。

用還原法進行小說教學,教師可以引入“文本結構”“敘事方式”助推學生的文本理解。很多小說的敘事藝術通常與敘事主體有著某種同構關系,即“內容與形式”的同構。因此,對小說文本的敘事藝術的分析不能脫離小說文本內容的理解,對小說文本內容的解讀也要聯系小說的寫作形式。通過還原法解讀小說,學生才能把握小說的深層意蘊。

三、拓展化教學,生成學生解讀的經驗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小說文體教學,要求教師樹立“大語文”“大教學”觀念,拓展、延伸學生的小說閱讀文本。教材中的小說,很多都是節選。教師要將教材中的小說作為教學的引子,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的小說閱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小說,引導學生進行小說閱讀的比較。小說的拓展、延伸性教學,能生成、豐富學生的小說文本解讀經驗。

如在小說《祝?!返慕虒W中,教師可以引入魯迅先生的其他小說,比如引導學生閱讀《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傷逝》等小說。這些小說同樣體現出這種批判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阿Q”“祥林嫂”“閏土”形象的異同點。通過小說比較、小說人物比較,學生可以提煉、抽象、概括魯迅小說的特點,為進一步學習、解讀魯迅先生的其他小說打下基礎。比如,有的學生認為,魯迅先生的小說既有對侮辱者的批判,也有對被侮辱者的批判;有的學生說,魯迅先生的小說往往要從人的靈魂深處進行分析;有的學生說,魯迅先生的小說都包含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還有的學生說,魯迅先生的小說都是舊中國農村生活的縮影。通過對魯迅小說的群文閱讀,學生能把握魯迅先生的小說母題,能理解魯迅先生小說寫作的根本旨趣就在于“批判封建制度”,堅信封建制度都會像被“瘋人”吹滅的“長明燈”一樣,終將熄滅。在小說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解讀相同系列、相似主題和內涵的小說文本,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小說解讀經驗。

基于深度學習的視角,在引導學生解讀小說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研究小說文體的特質,遵循小說文體的教學邏輯,也要研究學生解讀小說的心理特征,研究學生解讀小說的心理邏輯。在小說教學中,教師還要促進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要鼓勵學生分享小說閱讀的感受,分享小說解讀的經驗。通過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豐富學生的小說鑒賞經驗。在小說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引導學生以主動姿態投入小說閱讀之中。

作者簡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高級中學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文體魯迅小說
魯迅,好可愛一爹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魯迅《自嘲》句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文體家阿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