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尪痹的證治

2024-03-15 11:27李滿意劉紅艷陳傳榜王頌歌楊英馮文杰付建利婁玉鈐張攀科劉傳慧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24年1期
關鍵詞:風濕病筋骨腎虛

李滿意 劉紅艷 陳傳榜 王頌歌 楊英 馮文杰 付建利 婁玉鈐 張攀科 劉傳慧

【摘 要】 收集研究歷代醫家論治尪痹的經驗,結合臨床實踐,總結出尪痹的病因病機(虛、邪、瘀)和證治方案,辨證分為4型:腎虛寒盛證,腎虛標熱證,濕熱傷腎證,腎虛督寒證。臨床應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尪痹;類風濕關節炎;特殊痹;風濕?。ū圆。?;虛邪瘀;證治;中醫藥

尪痹是指以關節變形、腫大、僵硬,不能屈伸,筋縮肉卷,身體羸瘦,骨質受損等為主要表現的風濕?。?]。尪痹為特殊痹之一[2],是風濕病的三級痹?。?-4]。古代文獻中無尪痹病名?,F代醫家焦樹德把關節變形、骨質受損、筋攣肉卷、屈伸不能、活動受限的痹病,命名為“尪痹”,并將其因證脈治進行了歸納整理。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采用尪痹作為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病名。

西醫學的類風濕關節炎晚期、強直性脊柱炎晚期、大骨節病后期、結核性關節炎后期等可出現尪痹表現[4]。

1 病因病機

尪痹的發生多為正虛邪犯,具有寒濕深侵入腎的特點。此外,內生虛熱,外感他邪亦可致本病。尪痹臨床上以虛證多見,常因虛致實,而又見虛實夾雜之候。

1.1 素體腎弱,寒濕深侵 素體腎虛,稟賦不足,或房勞過度等而致腎虛,衛外不固,寒濕之邪乘虛深入侵襲,痹阻氣血不通,筋骨失養,而為尪痹。

1.2 冬季寒盛,寒襲入腎 寒為冬季主氣,腎旺于冬,感受寒邪,腎先應之,故寒氣可傷腎入骨,致骨重不舉,久則肢體關節變形,而為本病。

1.3 肝腎陰虛,復感外邪 素體陰虛,復感外邪,邪從熱化;或邪郁久化熱,或服溫腎助陽藥后,陽氣驟旺,邪氣從陽化熱,虛熱內蒸,耗傷精血,筋骨失養而致本病。

1.4 腎督虧虛,痰瘀互結 腎督相連,寒濕入侵,不但傷腎,亦傷及督脈,如督脈不足,陽虛寒凝“陽氣虛,無以溫化水濕,陽光不照,陰霾內生”(這里的陰霾主要指痰瘀)。陽虛水濕不化,血失溫運,為痰為瘀,經絡氣血痹阻而發尪痹。

綜上所述,本病多由風寒濕三氣雜至之邪,深侵入腎而累及肝。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風寒濕之邪傷及肝腎,寒濕凝滯痹阻,肝腎虧虛則筋骨失養,而致尪痹。病因概括起來不外“虛邪瘀(痰)”三個方面[5],基本病機是腎虛邪滯,不通不榮。本病病位在筋骨肌肉關節,與腎、肝等臟腑關系密切。病性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腎虛為主,病久者可見肝腎兩虛;標實以寒邪為主,可見痰瘀相兼為患。本病病程較長,多為風寒濕、痰瘀,互為交結,痹阻經絡;久痹亦可化熱,而見寒熱錯雜之候。

2 診斷要點

本病多由痹病日久,遷延不愈而成,多出現在痹病晚期。以骨質損害,關節變形,臂臑枯細,膝踝腫大,肋肘不得伸,活動受限,甚則脊以代頭,尻以代踵,生活不能自理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腰膝酸痛,疲乏倦怠,下肢無力,足跟疼痛,夜尿頻多,經少經閉,眩暈耳鳴;或關節疼痛,多喜暖怕涼,遇暖痛減,晝輕夜重等臨床表現;亦可見關節微紅,發熱,喜涼不耐涼、骨蒸潮熱等化熱癥狀,經治療后,則又出現腰膝酸痛、喜暖怕冷等。

3 辨證論治

本病辨證主要辨寒熱和虛實:尪痹以寒證居

多,以關節疼痛、僵硬、變形、屈伸不利,疼痛得溫則減,遇寒痛劇,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為特點;虛熱盛者,以關節疼痛、發熱、腫大、變形,患處喜涼不耐涼,形體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小便黃,大便干為特點。虛實之辨,當從邪正標本緩急、病之新久著眼:新病以邪實為主,痹久邪留傷正,則由實轉虛;急性期則表現為實多于虛,緩解期則表現為虛中夾實;尪痹多為痹病晚期,多以虛證為主,但臨床以虛實夾雜之候為多見。尪痹的治療以補腎祛邪為原則。正虛者,治以補腎助陽、滋補肝腎、壯督通絡;寒盛者,治以溫陽散寒;虛熱盛者,治以滋陰清熱;兼有痰瘀者,治以祛痰化瘀。

3.1 腎虛寒盛證 肢體多關節疼痛,腫大,僵硬,變形,屈伸不利;腰膝酸痛,形寒肢冷,痛處遇寒痛劇,得溫則減,神倦懶動,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滑;脈多見尺部弱、小、沉細,余脈可見沉弦、沉滑、沉細弦。以肢體多關節疼痛,腫大,僵硬,變形,屈伸不利為本證辨證要點。

分析:本證臨床上最為多見,此乃腎虛為本,寒盛為標,本虛標實之證。腎虛寒凝,筋骨失于溫煦,則關節腫痛,僵硬,甚則變形,活動不利;寒邪為患,則痛處遇寒痛劇,得溫則減;腎之陽氣不足,則形寒肢冷,神倦懶動,腰膝酸痛,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均為腎虛寒盛之征。

治法:補腎祛寒,通絡止痛。

方藥:補腎祛寒治尪湯(《樹德中醫內科》)加減。方中淫羊藿、制附片、補骨脂、透骨草、自然銅、骨碎補、尋骨風溫補腎陽,強壯筋骨;麻黃、桂枝、獨活、防風、威靈仙、蒼術散寒祛風濕,通經絡;續斷、熟地黃補腎壯筋骨,填精補腎;白芍養血榮筋,緩急舒攣;赤芍、知母清熱,以防熱藥太過;松節、伸筋草舒筋活絡,通利關節;土鱉蟲、炙穿山甲祛瘀通絡,散結止痛;川牛膝下行引藥入腎。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祛寒、通絡止痛之功。若上肢關節較重者,去川牛膝,加姜黃、羌活;腰腿痛明顯者,去蒼術,加桑寄生,加大續斷、補骨脂、川牛膝的用量;苔厚膩者,去熟地黃,加砂仁,或藿香;藥后癥減,唯疼痛明顯者,加制草烏、制川烏;脊柱僵直變形者,加金毛狗脊、鹿角膠、白僵蠶、羌活;筋攣節曲體蜷縮者,去蒼術、防風、松節,加薏苡仁、木瓜、白僵蠶,加重白芍、桂枝用量[6]。

3.2 腎虛標熱證 腰膝酸痛,肢體關節疼痛而熱,腫大變形;患處喜涼不耐涼,局部發熱,皮膚紅或不紅,肢體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或骨蒸發熱,午后顴紅,形體消瘦,伴有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小便黃,大便干;舌質微紅,或紅,舌苔微黃,或黃厚而膩;脈沉細略數,或滑數,或弦滑數,尺脈多沉小。以腰膝酸痛,肢體關節疼痛而熱,腫大變形為本證辨證要點。

分析:本證可見于年輕、體壯患者的病情發展轉化過程中,此為本虛標實之證,腎虛為本,虛熱為標。邪郁久化熱,或服溫腎助陽藥后,陽氣驟旺,邪氣從陽化熱,故見一派虛熱證候,如患處喜涼不耐涼,局部發熱,皮膚紅或不紅,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骨蒸發熱,口干咽燥,小便黃,大便干等;虛熱內蘊,精血耗傷,筋骨失養,故見肢體關節疼痛而熱,腫大變形;肝腎虧虛,故見腰膝酸痛,肢體乏力,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舌質紅,苔微黃,脈沉細略數皆為腎虛標熱之象。本證經過治療后則多漸漸出現腎虛寒盛之證。

治法:養陰清熱,蠲痹通絡。

方藥:輕癥,加減補腎治尪湯(《樹德中醫內科》);重癥,補腎清熱治尪湯(《樹德中醫內科》)。

加減補腎治尪湯,方中生地黃涼血補血養陰;續斷、補骨脂、骨碎補補腎壯筋骨;羌活、獨活、桂枝、威靈仙祛風濕,搜散筋骨肢體風寒濕邪;知母滋陰清虛熱;白芍養血榮筋,緩急舒攣;炙穿山甲通經散結;紅花活血化瘀;忍冬藤、絡石藤通經絡,止痹痛;土鱉蟲散瘀壯骨;薏苡仁利濕通利關節。全方共奏養陰清熱、蠲痹通絡之功。

補腎清熱治尪湯,方中續斷、骨碎補、生地黃、桑寄生、虎骨(狗骨代替)補腎強筋壯骨;黃柏、知母、地骨皮滋陰降虛火,補腎清熱;羌活、獨活、威靈仙、桑枝祛風濕,除痹痛;忍冬藤、絡石藤清熱通絡;白芍養血以緩急;紅花、制乳香、制沒藥、炙穿山甲活血通經,化瘀定痛;桂枝配羌活、獨活之辛溫,可以免除方中大隊涼藥之弊。全方共奏養陰清熱、蠲痹通絡之功。若關節筋肉痛重者,加蠶砂、海桐皮;上肢痛重者,加片姜黃;瘀血明顯者,可減地骨皮、白芍,加赤芍、桃仁;下肢病重者,加川牛膝、澤蘭;大便干結者,加桃仁、大黃;口渴思冷飲者,加生石膏;晨僵明顯或關節僵直、攣縮嚴重者,加白僵蠶、木瓜、薏苡仁、土鱉蟲[6]。

3.3 濕熱傷腎證 關節腫痛,用手捫之發熱,或下午潮熱,久久不解;膝腿酸痛無力,關節蒸熱疼痛,痛發骨內,關節有不同程度的變形;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沉細數,尺脈多小于寸、關。以關節腫痛,用手捫之發熱,或下午潮熱,久久不解為本證辨證要點。

分析:本證多見于我國南方及常年濕熱的地

域,病程較長。濕熱之邪侵襲,痹阻肢體經絡,久及傷腎,腎陰虧虛,故見關節腫痛,用手捫之發熱,或下午潮熱,久久不解;腎陰不足,失其榮養,故見膝腿酸痛無力,關節蒸熱疼痛,痛發骨內,關節有不同程度的變形;苔黃膩,脈滑數或沉細數,尺脈多小于寸、關,均為濕熱傷腎之征。

治法:補腎清熱化濕。

方藥:補腎清化治尪湯(《樹德中醫內科》)加減。方中骨碎補、川續斷、懷牛膝補腎填精;蒼術、忍冬藤、防己、薏苡仁清熱化濕;秦艽、威靈仙、羌活、獨活、豨薟草、青風藤、絡石藤祛風濕、通經絡;黃柏、青蒿、銀柴胡清虛熱;茯苓、澤瀉祛濕;地龍活血通絡。全方共奏補腎清熱化濕之效。若四肢屈伸不利者,加桑枝、片姜黃,減銀柴胡、防己;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風、荊芥,去地龍;肌肉疼痛者,加蠶砂[7]。

3.4 腎虛督寒證 腰脊疼痛,僵硬,甚則傴僂,畏寒喜暖;或項背僵痛,或腰胯疼痛,甚則“尻以代踵,脊以代頭”,面色黧黑,神疲乏力,男子陽痿,早泄,精冷,女子宮寒不孕,性欲減退,或見便溏,五更泄瀉,或小便頻數或清長,夜尿多;舌質淡,苔薄白或白滑;脈多沉弦或弦細,尺脈多小。以腰脊疼痛,僵硬,甚則傴僂,畏寒喜暖為本證辨證要點。

分析:腎虛寒邪侵襲,傷及腎督,寒滯筋脈,故見畏寒喜暖,腰脊疼痛,僵硬,甚則傴僂;腎督同病,則見腰胯疼痛,甚則“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腎陽虛,氣化失司,則見便溏,五更泄瀉,小便頻數或清長,夜尿多;腎虛,則見面色黧黑,神疲乏力,男子陽痿,早泄,精冷,女子宮寒不孕,性欲減退;舌質淡苔白,脈沉弦或弦細及尺脈小均為腎虛督寒之征。

治法:補腎助陽,壯督通絡。

方藥:補腎強督治尪湯(《樹德中醫內科》)加減。方中熟地黃補腎填精;淫羊藿溫腎壯陽,除風冷勞氣;狗脊堅腎益血,強督脈,利俯仰;制附片補腎助陽,逐風寒濕,并治脊強拘攣;鹿角膠(霜)益腎生精,壯督強腰;續斷補肝腎強筋骨;骨碎補堅腎壯骨,行血補傷;羌活散風濕,強督脈;獨活搜腎風;桂枝溫太陽,助陽化氣且通血脈;赤芍散血滯;白芍緩筋急;知母滋腎陰以防桂附之燥熱;土鱉蟲化瘀療傷;防風善治脊痛項強;干姜、制草烏逐寒溫經;牛膝引藥入腎;炙穿山甲引藥直達病所。全方共奏補腎助陽、壯督通絡之效。若腰痛重者,加桑寄生、杜仲;項背強痛者,加葛根、片姜黃;脊背強直者,加白僵蠶、白芥子、蒼耳子[6]。

若肝郁氣滯,氣滯血瘀者,可選用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或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若寒凝痰瘀,陽虛痰凝者,可選身痛逐瘀湯合導痰湯(《校注婦人良方》)加附子、桂枝。

4 病案舉例

患者,女,55歲,1992年5月19日初診。以全身關節肌肉疼痛腫脹2年余為主訴。1989年2月,患者汗出著冷水,次日左手指關節疼痛腫脹。病情呈波浪式加重,2個月后全身多關節腫痛,以手足為甚,生活失去自理能力,需長期服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藥維持?,F在癥:諸關節腫痛嚴重,體

溫37.8 ℃,五心煩熱,易怒,倦乏無力,自汗盜汗多,頭痛,目干澀,口苦,脅脹,小便短赤。體格檢查:手指近節腫脹呈梭形,局部皮色淡暗,膚溫稍高,肌肉萎縮;肢節抬舉中度受限;舌質淡紅有瘀點,苔薄白,脈弦細數。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100 g·L-1,白細胞計數8.9×109·L-1,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0%,淋巴細胞百分比20%,紅細胞沉降率(ESR)37 mm·h-1。X線片示類風濕關節炎Ⅱ期改變。診斷:尪痹(類風濕關節炎)。證屬肝郁氣滯,邪痹經脈。治宜疏肝解郁,養陰清熱,通經活絡。處方:柴胡6 g、當歸9 g、白芍9 g、白術12 g、茯苓12 g、青皮6 g、陳皮6 g、牡丹皮6 g、梔子3 g、麥冬6 g、甘草3 g。12劑,水煎服。囑患者做好情志調護工作,配合氣功鍛煉。

1992年8月8日二診,患者潮熱、煩熱、納差等癥減輕,精神大振,但腫痛減輕不明顯。上方去青皮、陳皮、牡丹皮、梔子、麥冬,加黃精15 g、石斛12 g、玉竹12 g、萆薢20 g、絡石藤30 g。

20劑,水煎服。

1992年9月8日三診,患者關節腫痛大減,煩熱、汗多、倦乏諸癥若失,可下床做簡單活動。ESR 12 mm·h-1。繼服上方30劑鞏固。

1993年2月23日來述,除手腕、手指功能未恢復外,近半年未有明顯不適??蓮氖潞唵渭覄眨?]。

按語:本案西醫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診斷為尪痹,肝郁氣滯,邪痹經脈。首診以丹梔逍遙散加減,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陰血柔肝;茯苓、白術、甘草健脾養心;青皮、陳皮助柴胡以散肝郁,理氣通滯;牡丹皮、梔子、麥冬清郁熱和虛熱。諸藥合用,可收疏肝理氣通絡的效果,同時治療過程中注意心理療法,使潮熱、煩熱、納差等癥減輕,精神大振等。但腫痛減輕不明顯,說明郁(瘀)已解除,但邪實仍在,二診方中去青皮、陳皮、牡丹皮、梔子、麥冬,減少解郁理氣之品,加黃精、石斛、玉竹滋陰扶正,加萆薢、絡石藤祛邪通絡,取得良好效果。本案雖然先后兩方治療,但仍是“虛邪瘀”辨證治痹思想的體現。

5 預防及護理

避免風寒濕,注意保暖;增強體質,強腎健腰;調暢情志,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加強營養,飲食有節,勿勞累,勿負重,防外傷,避免蟲獸傷害。

6 轉歸預后

尪痹的病程一般較長,臨床常見穩定期與發作期交替出現,時發時休,反復發作。在穩定期應注意預防外邪入侵,以防疾病反復或惡化。尪痹在臨床上若起病驟急,愈發愈甚,難以控制,關節變形,形成殘疾,此常為腎氣虛弱,寒濕深侵入腎,迅速波及筋骨所致;若病情經常反復,遷延多年,全身羸弱,預后較差;若發病始重,經治療逐漸趨向穩定,預后較好。

7 結 語

尪痹作為疑難痹病,為常見風濕病之一。尪痹發病多與腎虛、邪侵、痰瘀等有關,可概括為“虛邪瘀(痰)”三個方面?;静C是腎虛邪滯,不通不榮。病位在筋骨關節肌肉,與腎、肝等臟腑密切相關。本病多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腎虛為主,標實以寒邪為主,亦可見痰瘀相兼為患。本病治療以補腎祛邪為原則,補腎扶正以補腎強壯筋骨,養肝榮筋為主,可補腎助陽、滋補肝腎、壯督通絡;祛邪以祛寒、清熱、祛痰化瘀通絡為主,寒盛者,治宜溫陽散寒;濕熱盛者,治宜清化濕熱;兼有痰瘀者,治宜祛痰化瘀。另外,還需注意調護脾胃,以固后天之本。靈活運用“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礙邪”的治療大法。及時正確治療,可控制病情進展。

參考文獻

[1] 李滿意,劉紅艷,陳傳榜,等.尪痹的源流及臨床意義[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9,8(6):56-60.

[2] 婁玉鈐,李滿意.特殊痹的源流及臨床意義[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11):49-57.

[3] 婁玉鈐,李滿意.風濕病的二級病名及其相互關系探討[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12):53-57,64.

[4] 婁玉鈐.中醫風濕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299-304.

[5] 婁玉鈐,婁高峰,婁多峰,等.基于“虛邪瘀”理論的風濕病學科體系建立及相關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2,1(1):10-15.

[6] 焦樹德.尪痹的辨證論治[J].中醫雜志,1992,33(3):11-12.

[7] 焦樹德.再談尪痹的辨證論治[J].中醫雜志,1997,38(8):504-505.

[8] 婁高峰,婁玉鈐,婁萬峰.婁多峰論治痹病精華[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4:136-138.

收稿日期:2023-09-11;修回日期:2023-10-25

猜你喜歡
風濕病筋骨腎虛
你的筋骨為什么那么容易受傷?
風濕病 你了解多少
筋骨 道德 溫度
風濕病能徹底治愈嗎?
四肢冰涼就是腎虛嗎?
慢性前列腺炎和腎虛有什么關系?
透視“腎虛綜合征”
腎虛是種文化病
筋骨并重理論在骨折康復中的應用思考
藏醫風濕病護理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