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路徑

2024-03-15 07:43張志斌李雪霞劉曉利賈麗麗
紡織科技進展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技能服裝數字化

張志斌,李雪霞,劉曉利,李 鵬,賈麗麗

(1.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 邢臺 054000;2.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河北 井陘 050399)

《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提出促進數字經濟與紡織服裝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行動:加快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紡織服裝產業的融合創新應用,打造數字化支撐下的行業發展新型能力,推動行業整體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1];推動紡織服裝企業廣泛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提升企業數字化綜合集成應用水平;建設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研發設計、市場營銷、產業鏈協同等領域的數字技術應用,構建行業數字化融合發展生態?;诖?高職院校培養的高技能人才必須與時俱進,盡快提升數字能力,以適應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

1 提升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的戰略意義和時代價值

1.1 概念界定

數字能力在內涵上大致指專業人才生活、學習、工作應具備的數字獲取、使用、制作、交互、分享、評價、創新、安全、倫理等一系列素質和能力的集合。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化能力主要包括智能化服裝設備操控、服裝專業軟件應用、人機協作、數字環境適應、數字仿真模擬、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供應鏈等能力[2]。

數字能力素養包括數字能力基本素養、數字能力專業素養和數字能力綜合素養。

(1)數字能力基本素養。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操作,瀏覽、搜索和篩選數據,創建和更新搜索策略;分析、比較并批判性地評價數據、信息與數字內容來源的可信度;管理數據、信息與數字內容;設備基本使用、操作等。

(2)數字能力專業素養。包括:專業軟件使用,如服裝設計軟件、服裝制版軟件、服裝工藝軟件等的使用和操作;通過數字化仿真模擬,解決服裝專業實際問題。設備與軟件操作——智能化設備操控能力,如智能裁剪設備操控、智能縫制設備操控、服裝專業軟件操作等;解決操作設備與使用數字環節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包括故障檢測、復雜問題解決等;使用數字技術分享、互動、協作等;使用服裝專業領域的數字工具與技術,采集企業生產制造、工藝設計、管理服務以及產品銷售的數據,并分析和運用該數據;在AIGC 場景下,以人機協同和人機共生為理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專業工作。管理數字身份,保護個人聲譽;保護設備和數字內容、考慮可靠性與隱私性,知悉安全措施,強化數字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制觀念。

(3)數字能力綜合素養,即數字化專業素養和數字內容創建及使用中涉及的綜合能力、解決方案與運營方案制定的能力。具體包括:轉變認知——從線性思維轉向生態思維,確立數字認知與數字思維,從戰略、策劃、組織、管理、運營、文化、人才等各個層面進行系統性升級[3];評估需求——熟悉服裝行業的業務流程及模式,具備數字思維和能力,選擇數字工具和可行的技術方案滿足紡織服裝產業實際需求;數字內容創建——創建和編輯不同形式的數字內容,規劃和創建計算機系統可理解的指令以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性地使用數字技術并創新生產流程與產品;明確數字素養差距,支持他人提升數字素養需求,緊跟數字化發展潮流。

1.2 戰略意義和時代價值

智能制造背景下研究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路徑,促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加符合區域服裝產業對新技術人才的需求。針對紡織服裝業數字化轉型的現實困境,培養多元化、復合型人才,優化人才結構,為企業提供數字化服裝人才保障,促進紡織服裝高技能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4],推動服裝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面向市場、能力培養,在課程設計、任務載體選擇、行動導向、項目設計等方面探究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的路徑,構建服裝智能制造課程體系,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考核檢測、評估反饋等方面提出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應對策略和建議,對提質培優、深化“三教”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 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的現實困境

2.1 缺乏數字化復合型人才

智能制造不僅涉及人工智能技術,更涵蓋云計算、5G 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到傳統服裝產業,從“制造”到“智造”,我國產業工人亟需構建復合型職業素質,轉型升級為高技能人才[5]。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依賴堅實的數字化人才隊伍,亟需既有互聯網思維又理解制造業痛點,既熟悉行業業務流程又掌握數字技術行業應用技能的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如圖1所示。

圖1 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及人才需求演化過程

在新工業時代,大規模生產、大規模定制和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生產3種基本生產方式將在一定時間內長期共存,傳統型服裝人才會有長期大量需求,而服裝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存在較大缺口,專門針對服裝大規模定制化企業和智能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嚴重短缺。服裝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是服裝先進制造的前沿領域,服裝智能測體、三維虛擬設計、智能制造、數字化產業鏈協同等諸多方面亟需大量的服裝數字化人才支撐,如圖2所示。當前服裝產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而現實教學中缺乏對服裝產業的新技術、新制造、新模式、新業態的深入研究和課程支撐,尚無法充分為服裝智能制造提供相關的人才[6]。

圖2 走向現實的長尾智能制造人才需求情況

2.2 數字能力定位及培養目標與產業發展需求存在偏差

現行服裝知識體系架構與行業轉型升級需求存在偏差。對服裝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新技術、新模式缺乏深入研究和課程體系支撐,無法在服裝智造大趨勢下提供行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數字技術相關課程過于孤立,缺乏前后聯系,培養高質量、高技能人才仍是今后高職院校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持續努力的方向和任務。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要對數字能力定位及對應的課程目標做出及時調整[7]。知識體系的構建需進一步將服裝專業知識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智能技術有機融合。

2.3 數字能力相關課程不成體系

盡管我國已從態度與意識、方法與技能兩方面規定學校系統內各主體應具備的數字素養與技能,但仍未形成具體統一的框架,與全球數字素養框架相比,存在內容不夠與時俱進、可實施性不強等問題。

有學校開設了數字能力相關課程,但欠缺系統性。對于服裝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新技術、新模式缺乏深入研究和課程支撐[8],無法充分提供在服裝智能制造趨勢下行業發展所需的數字化復合型人才。

2.4 培養數字能力的教學支持資源與環境不完善

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服裝智能制造發展迅速,目前高職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面臨一些客觀的困難和挑戰,在培養定位、課程資源、師資團隊、教學方式、實訓條件等方面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結合不足。

2.5 缺乏數字能力相應的評價指標標準體系

高職服裝專業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評估主要存在兩方面挑戰:一是缺乏相應的評價指標標準體系,二是沒有合理的評估工具。

3 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的培養路徑

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及專業建設以數字化為邏輯起點,堅持場景導向,對接數字經濟、市場需求、新職業崗位,培養數字化服裝高技能人才[9]。針對紡織服裝業數字化面臨的現實困境,提出數字化服裝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路徑及對策,賦予學科新定位、新內涵。

從課程體系重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課程評價體系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等方面,研究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路徑。課程建設以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為指導,以企業實際任務為載體,培養數字化服裝高技能人才。

3.1 課程觀與目標體系

隨著數字中國的建設,數字能力已經成為當代人必備的基本素養。專業課程目標亦應與時俱進,課程目標應該提升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數字化生存能力,使專業課擔當起培養高技能人才專業數字能力的重任[10]。在數字素養與技能課程觀視域下,服裝學科數字能力教學內容不僅包括數字化知識與技能,還包括數字思維、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3.2 專數融合的課程體系

對采用服裝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柔性制造、智能營銷、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的服裝企業進行數字化人才需求調研,考察國內外紡織服裝工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合作對接情況及上云用云情況[11]。落實職業教育就業導向、能力導向、市場導向的教育宗旨,使高職服裝專業圍繞新職業、新定位、新內涵、新體系進行專業課程升級和數字化改造。

結合先進服裝制造企業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和人才需求,將搜集的服裝企業崗位職責、崗位標準、典型企業生產任務、企業人才需求等資料和學習資源,與服裝實踐專家一道,對企業實際工作任務進行拆分、簡化、組合等教學化處理,形成體系化的典型工作任務單元和企業工作案例群,構建以典型工作項目為主體的新型項目化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課程體系。

依據服裝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選擇服裝數字化教學內容,構建服裝專業和數字技術相融合的課程。依據學生學業質量水平,圍繞其成長進度有序選擇課程教學內容,構建數字能力遞進的課程體系。依據學科知識的邏輯,選擇體現學科特性的數字化教學內容,科學取舍教學內容,并編寫相關教材。

3.3 數字化教學方式與方法

數字化時代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學媒介的更新及教學資源的拓展,呼喚專業教學方式的變革。關注學習主體的需求、利用數字化資源、創建數字化教學環境、構建開放的交流平臺,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教學,推進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情境教學等教學方法改革[12]。探索教學方式改革,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國特色學徒制、項目式學習等方式更好地開展,激發學生學習活力,增強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專業課與軟件課融合開展。借助軟件輔助專業課程教學,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虛擬仿真技術可以逼真地模擬服裝設計與工藝,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專業課實驗環節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

學校與“專精特新”企業合作開展“數字學徒”計劃,共同培養熟悉服裝行業領域知識,并具備數字能力的創新型服裝產業數字人才。以項目實踐推動服裝產業領域的場景化創新,加快推動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積極參與數字工廠(車間)建設。主動適應產業變革對人才核心技能的新要求,推動“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在服裝專業的實施。實現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的有機融合,推進服裝數字化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

政府、行業組織、上下游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組成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通過產業學院、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等多渠道,以縱深方式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將行業企業數字化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有機融入課程體系,提升服裝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以期培養更多適應我國服裝產業升級的高素質數字化人才。

3.4 與數字能力培養相適應的課程評價體系

制定與服裝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評價體系,服裝從業者的數字能力評價標準應結合一定的行業標準和崗位職責。針對服裝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需求,在原有課程評價基礎上引入競賽標準評價、技能證書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13]。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線下評價與線上評價結合,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引入關注個體學習效能的增值性評價。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科學評價人才培養全過程,為開展個性化精準教學和診斷改進提供技術路徑和解決方案,打造多維度、跨場景、全周期綜合評價體系。

通過數字化方式感知多模態數據,利用智能技術挖掘多模態數據應用,科學、客觀、全面地開展教學全要素立體化評價,從而有效推動課堂教學轉型。

3.5 一體化教學資源配置

優化教學環境,包括教學設備、數字化教學資源、師資力量、教育環境等教學資源的配置。突破物理空間限制,豐富教學的信息空間,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新型教學環境,創造高度沉浸、智能互動、開放連接、虛實融合的教學場域,支撐數字化、個性化、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14]。

4 結束語

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育體系構建是適應智能制造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提升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在建設數字中國、制造強國、教育強國的戰略背景下,職業院校應加快構筑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培養課程觀與目標體系、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評價方式、教學資源與環境等一體化的育人生態,助力高技能人才數字能力提升,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猜你喜歡
高技能服裝數字化
讓人心碎的服裝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數字化制勝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現代學徒制培養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