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語境下文化轉型的內涵、邏輯與價值

2024-03-16 16:44孫杰遠魏亞麗
學術探索 2024年1期
關鍵詞:話語轉型文化

孫杰遠,魏亞麗

(1.廣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廣西 桂林 541004;2.中央民族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081)

文化轉型作為世界性發展問題,集中體現了人類了解社會文化本質的訴求,推進了對文化形態更替、文化發展軌跡、文化演化邏輯等議題的探討,是檢視人類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尺度。當前全球化進程下現代性危機、社會失序和文化沖突等問題愈演愈烈,因此,正確理解當代語境下的文化轉型以及探索文化轉型的應對之道,成為世界各國各民族面臨的時代性任務,對于構建現代化文化體系具有學理價值和實踐意義。

統觀既有研究,中外學者在理解人文類型原有格局的基礎上對文化轉型問題進行了合理和有價值的論證和探索,(1)王銘銘.文化變遷與現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1).揭示了文化轉型的豐富意蘊,為審視當代語境下的文化轉型提供了借鑒意義。然而,學者們對文化轉型各有所見,尚未形成一致化、體系化的觀點。因此,本研究意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進一步闡釋文化轉型的內涵、邏輯與價值等基本問題,以期明確當代語境下文化轉型的應有之義并在此基礎上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

一、文化轉型的內涵要義

(一)文化轉型的概念發展

文化轉型(cultural transformation)是由轉型(transformation)加限定詞構成?!稗D”意為轉移、轉變、轉化,“型”指類型、形式、狀態,“轉型”最初是一個生物學術語,常指事物樣態從一種類型轉變為另一種類型,既可表示轉變后的一種靜態結構,也可指轉變這一動態過程。這一概念從生物學擴展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應用最早可追溯至對經濟結構的討論,如Edward Montgomery將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稱為“經濟轉型”。(2)Edward Montgomery. The Monthly Labor Review through a century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J]. Monthly Labor Review,1915.之后,“轉型”這一術語被推廣到對社會體制、文化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分析中。如Kelly Bernard從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變革著手探討世界生存秩序的改變以表征“社會轉型”,(3)Kelly Bernard. Synthesi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J]. Blackfriars,1937,18(211).Diamond Jenness將物質文化、生活習俗、社會宗教等方面的變革視為“文化轉型”的表現。(4)Diamond Jenness.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pper Eskimo[J]. Geographical Review,1921,11(4).國外學界從不同視角審視“文化轉型”概念,但常用此概指振幅較大的文化變遷現象,并未深入探討其內涵要義,由此導致“文化轉型”和“文化變遷(cultural change)”“文化轉變(cultural transition)”概念間的混淆。出現以上狀況的原因在于,研究者僅將文化作為社會研究的一個因變量,將文化轉型作為一種分析社會的工具,并未認可文化轉型的獨立地位和獨特價值。

現代化、全球化運動波及中國社會,我國臺灣社會學者蔡明哲首次將social transformation直譯為“社會轉型”,用以指代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5)蔡明哲.社會發展理論:人性與鄉村發展趨向[M].臺北:臺灣巨流圖書公司,1987.由此開啟了“轉型”概念在中國話語體系中的建構。同時“轉型”概念的創造性借用契合了國內文化研究浪潮,由此文化轉型問題作為文化研究的關鍵受到關注。國內學界在延續“古今之變”討論的基礎上開始追問傳統社會文化的現代轉型問題,以期辨明中國文化的未來走向。

在對文化轉型概念范疇的認識上,國內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四個方面。一是文化轉型的實質。如有研究認為文化轉型是對自然世界的態度轉變、(6)趙旭東.從社會轉型到文化轉型——當代中國社會的特征及其轉化[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3(3).代際價值觀的轉變、(7)英格爾哈特.發達工業社會的文化轉型[M].張秀琴,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理性精神與人本主義的結合(8)李慶霞,許曉平.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文化選擇[J].北方論叢,2006,(2).等。二是文化轉型的性質。如有研究則將文化轉型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手段和路徑,(9)汪平.淺論我國的文化轉型[J].理論月刊,2009,(3).另有研究則視文化轉型為文化發展的高級階段。(10)徐杰舜,苑鵬,丁蘇安.社會轉型和文化轉型之后是文化高峰[C].社會轉型與文化轉型——人類學高級論壇2012卷,2012.三是文化轉型的樣態。如有研究認為文化轉型是西方現代文化取代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11)楊春時.中國文化轉型[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25.是文化在面對危機和斷裂時的重組與更新;(12)湯一介.論轉型時期的中國文化發展[M]//楊永春.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9-37.另有研究認為文化轉型不是文化模式的斷裂,也不是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取代,而應與傳統相容;(13)劉珩.文化轉型:傳統的再造與人類學的闡釋[J].民族論壇,2012,(22).更有學者跳出“傳統—現代”的邏輯框架,認為文化轉型是用合作文化代替競爭文化。(14)張康之.論全球化、后工業化中的文化轉型[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33(6).四是文化轉型的機制。如有研究探討了文化轉型的動力(如心態秩序、(15)費孝通.缺席的對話——人的研究在中國——個人的經歷[J].讀書,1990,(10).文化危機、(16)陳少雷.文化轉型與價值建構:問題、視角與路徑[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3).經濟變革、(17)徐廣軍.經濟變革、文化轉型與人的協調發展[J].理論與改革,1999,(5).媒介技術、(18)關凱.互聯網與文化轉型:重構社會變革的形態[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3(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作用(19)王春福.論“現代文化”的全面危機與轉型[J].浙江社會科學,2016,(12).等)以及路徑選擇(如構建共生共榮的文化生態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等(20)邢軍.當代中國文化轉型的內在邏輯與路徑選擇[J].學術界,2015,(9).)等??梢?在概念層面,研究者們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精確的定義來框定“文化轉型”。盡管如此,學者們普遍承認文化轉型是文化從一種類型、形態、模式向另一類型、形態、模式的總體性、(21)李鵬程.論文化轉型與人的自我意識[J].哲學研究,1994,(6).全局性、(22)馮天瑜.序[M]//楊永春.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8.世界性(23)費孝通.開創學術新風氣[M]//費孝通全集(第16卷).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4.質變,與制度創新、經濟轉軌相互作用,(24)周安伯.文化轉型的哲學觀照[J].唯實,1999,(1).受內生性力量和外源性力量的共同驅動,表現為經濟形式、政治基礎、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各方面的轉變。(25)汪平.淺論我國的文化轉型[J].理論月刊,2009,(3).由此,學者們對文化轉型的差異性理解和共同性認識皆為當代語境下文化轉型的再闡釋提供了學理基礎和啟發意義。

(二) 當代語境下文化轉型的多維內涵

1. 文化范式的轉變

托馬斯·庫恩認為,范式指“某一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技術等等構成的整體”。(26)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57.范式包含共同體成員的基本世界觀、基本理論以及實施這一世界觀和理論的技術、方法等。也就是說,范式提供了解釋事物、現象等的理論框架,具有認識論和方法論價值。依據范式理論,研究者可審視某一領域是否存在共同體以及是否具備共同概念、命題、方式等的方式來判斷其本質特征及其轉變。文化范式即范式在文化領域的運用,“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文化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世界觀,包括文化理念、文化概念、命題、理論模式以及文化認知的方式”。(27)孫杰遠.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選擇[J].教育研究,2009,30(9).在認識論層面,文化范式映射出社會成員的文化認知方式及其何以形成,有助于理解社會構型中的文化實踐;在方法論層面,文化范式提供了值得研究的文化問題和文化視角,推動了文化研究的知識生產。

文化范式具有較強的慣性和歷史連續性,任何新的文化范式絕不是陡然出現的,而是建基于前一階段的文化積累之上。然而,這并不表明文化范式是固定不變的。文化范式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性特征,具體表現為處于同一歷史階段、同一文化場域中的族群更易形成一致的認知世界的模式框架。這意味著,文化范式受特定社會語境的影響,共同體成員對文化的認識方式和水平將隨著經濟、技術和社會結構的改變而改變。當代語境下,隨著智能技術與社會生活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時間的線性鏈條斷裂,文化的話語場和認知場劇烈震顫,傳統的文化范式已不足以認識、解釋和解決當前的社會文化問題?;诖?社會成員開始重新思考“技術—文化—人”之間的關系,繼而提出網絡文化、“智能+”時代、算法社會、數字治理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話語,促使新的文化范式呼之欲出。因此,要想理解文化轉型就必須從文化范式的轉變著眼。

2.文化生態的演變

朱利安·斯圖爾德提出“文化生態”的概念,他認為文化與生態環境互為因果。(28)Steward J H.Theory of culture change[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9:34.隨著生態學方法論和文化研究結合的深入,文化生態的概念更為豐富,包括兩個面向、四個層次。兩個面向分別指文化的內部和外部生態系統;(29)馬菁.近十年來國內文化生態問題研究綜述[J].湖南社會科學,2011,(1).四個層次:一是指特定文化內部諸如道德信仰、價值觀念、制度公約等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二是指諸如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等各文化類型之間的關系,三是指文化系統所處的諸如自然環境、社會制度、經濟結構等外圍系統,四是指文化系統與外圍系統之間的關系??梢?文化生態是一種動態視野下的生態,(30)鄧小艷.場域視角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研究: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為個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10.體現了歷史性和社會性、歷時態和共時態的統一。具體表現在:縱向上,文化生態處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演替過程中,表征著系統的發展性;橫向上,文化生態受“自然—經濟—社會”外部復合系統的影響,表征著系統的相對穩定性。以唯物辯證法來看,文化生態是一種來源于文化實踐、承載著文化核心的生存策略,盡管部分時間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但“系統內部整體性的穩定性都是相對的,而變動是絕對的”。(31)戢斗勇.文化生態學——珠江三角洲現代化的文化生態研究[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94.因此,文化生態的演變是反映文化轉型的又一指標。

新時代語境下,技術躍遷重構了文化生態。就城鄉文化而言,村落共同體受到農業市場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影響,其經濟模式從農業耕作的小農經營發展為半耕半工的家庭生產,鄉村社會逐漸從農耕社會、傳統社會走向工商社會、現代社會。然而同時,鄉村社會空心化、原子化特征日漸凸顯,地方性知識和集體價值觀不斷弱化,代際間行為邏輯和意識觀念的傳遞鏈斷裂,“鄉村社會傳統的文化觀念和價值體系開始崩解,新的文化價值體系還未能很好地成型并發揮整合功能”,(32)聶永江.鄉村文化生態的現代轉型及重建之道[J].江蘇社會科學,2020,(6).文化生態危機出現。因此,關注鄉村文化生態,是否能彌合外在文化基礎建設的繁榮與內在鄉土文化價值的凋敝之間的縫隙(33)張曉琴.鄉村文化生態的歷史變遷及現代治理轉型[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8(6).將成為理解文化轉型的關鍵。

3.文化心理的嬗變

文化心理“是指在文化傳統長期塑造下的人們心理中情理結構的特定狀態”,(34)李澤厚.說文化心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23.是文化共同體成員對社會文化的心理反映之和。換言之,文化心理由自然環境、文化基因與人類主體共同建構而成。一方面,文化是文化心理的決定要素,“文化標識民族類型,塑造不同的文化心理”。(35)孫杰遠.論教育促進民族文化心理場形塑[J].教育研究,2017,38(11).文化心理受文化性、社會性和生物性影響,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和差異性共存,既反映了一定時期社會群體的主體間共識,也意味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會語境下社會成員的思維范式、社會情感、行為傾向等的不同,提供了區分不同文化共同體的依據;二是穩定性和流變性共存,前者指的是作為民族文化重要尺度的文化心理深層結構即精神品質和價值觀念是穩定的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化心理可能受現實情境和歷史積淀的影響而變遷。另一方面,文化心理是社會文化的獨特表征,是文化轉型的晴雨表,揭示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規律,正如湯因比所說,思維方式、風俗習慣、行為傾向等內在精神是促使各種社會文明產生、發展、衰落和解體的重要力量。(36)阿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M].郭小凌,王皖強,呂厚量,等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37-46.因此,正視“文化心理結構改變中的 ‘變’與‘?!?(37)趙金剛.從“文化心理”與“文化自覺”看儒家倫理的當代建構問題[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62(1).了解主體的心理取向、文化精神、道義秩序等,對正確判斷文化形勢以及保障社會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文化轉型蘊含著“個體實踐場域巨大變化帶來的心理調適和價值觀重塑”(38)孫杰遠.論民族文化心理場及其教育意蘊[J].教育研究,2016,37(12).這一層面的意涵。就當下而言,“由曾經的國家主導的單一發展模式而走向了國家、社會與個人都有所兼顧的多元社會治理體系的互容并存,走向了心理表達注重多重選擇以及在文化上的多元價值的充沛供給”。(39)趙旭東.從單一走向多元的發展邏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文化心理的轉型與調適[J].人民論壇,2018,615(34).現代性價值伴隨著現代化進程而輸入,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心理的改變由隱性走向顯性,由傳統向現代演變。如市場經濟一方面孕育出平等、民主、契約等意識,另一方面也滋生出利益至上、消費主義等不良文化心理,其與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相抵牾;新興媒體文化使得高雅文化與低俗文化相對立,自我意志與集體價值觀碰撞,群氓心理和價值理性間的矛盾激化。此外,“所有的文化都要以一定的民族形態才能表現出來”,(40)歐陽康.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悖論與文化心態——21世紀中華文化的戰略選擇[J].學術月刊,2009,41(9).民族文化心理作為文化基因與民族心理互塑的產物在全球化進程中同樣面臨著神圣與世俗、科技與人文、共同與多樣等多組關系的追問。

二、文化轉型的邏輯理路

(一) 理論邏輯:文化轉型彰顯了文化演進的理論必然性

1.符合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內在要求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文化的見解蘊藏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建基于歷史唯物主義之上。一方面,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并不總是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等差異。另一方面,社會是一個整體,文化反映并反作用于社會和經濟基礎。文化不是隨心所欲形成的,而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映射和實踐活動的產物,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的”,(4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不同的歷史時期依據不同的歷史任務建構出不同的文化觀;文化反作用于社會發展,積極的文化和文化觀都將推動社會進步,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即為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族的復興提供了動力??梢?馬克思主義為文化研究提供了哲學基礎,對審視文化轉型具有方法論價值。

對文化轉型判斷的形成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的實踐性、辯證性和歷史性。一是文化轉型體現了文化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文化的更迭建基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之上,換言之,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水平越高,文化的革新能力就越強大,文化的革新向度也就越廣泛。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全球化聯合生產的推廣,異質文化在全球充分流動,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往交流已是不爭的事實,世界文化格局正被重新塑造。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4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傳統的文化形態和文化觀念已無法有效應對當今人類生存和生活問題,因此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呼吁文化轉型。二是文化轉型回應了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文化的批判,是在反思中西文化發展理念和模式后對人類社會發展作出的科學判斷。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模式適用于所有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演進,特別是資本主義文化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當今時代,資本主義主導的現代性文明危機凸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對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分裂、人與自然沖突加劇等都使得文化轉型成為必然趨勢。三是文化轉型確證了理論與現實之間的非同一性。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與現實之間不完全對等,后者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是不斷發展的。這就提醒文化研究者應認識到文化建設的目的不在于創設出永恒不變的文化樣態,應時刻保持文化思考的開放性。因此,文化轉型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當代回應,是在人類歷史發展大周期下依據社會基本矛盾作出的認識,關系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

2.遵循現代化理論的邏輯指引

現代化指的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多層面、多維度的歷史變遷過程,是社會有機體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文化轉型作為一個動態生成的概念,指的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各方面、全領域的變革,是現代化發展的根本映現和關鍵向度。這意味著,對文化轉型的認識建立在對社會整體結構變遷的判斷基礎之上,必然受現代化理論的指引?,F代化理論不是某種單一的理論,而是從社會變遷、經濟調整等不同方面闡釋如何實現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包括回答戰后獨立國家發展問題的經典現代化理論、解決發展不平衡的依附理論、重視生態環境的生態現代化理論等問題。文化在現代化理論的引導下經歷了幾次重大變革,形成了與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文化轉型。

當代語境下的文化轉型在以新科技革命為基礎的新型現代化背景下進行,是對“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4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6.的時代回應。中國共產黨在吸收蘇聯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實際,提出了“四個現代化”“三步走”“五位一體”和“分步走”等戰略布局,這顯然不同于強調西方文化普適性、現代化道路統一性以及從傳統到現代為唯一發展序列的經典現代化理論。進入新時代,智能技術、數字經濟的發展持續對現代化造成沖擊,徹底動搖了“全球化=西方化=現代化”的僵化理念。由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將社會內部轉型與融入世界經濟相結合,重視社會主體性和人的價值維護?!鞍殡S著現代化歷程的啟動而萌生,伴隨著現代化的推進而發展,當中國現代化事業完成之時,現代中華文化也將修成正果?!?44)劉學斌.試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創新的邏輯進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可見,文化轉型與現代化進程相輔相成,在現代化理論的指引下持續推進。

(二) 歷史邏輯:文化轉型見證了文化變遷的歷史必然性

1.尊重人類文化演進的歷史規律

文化是一個歷史范疇,文化演進是一個客觀、自然的歷史過程,“只有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45)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423.這意味著必須以大歷史觀看待文化形態的更迭,只有從歷史全過程和社會大場域(46)劉卓紅,牟修新.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大歷史觀的科學方法論[J].現代哲學,2022,(4).中才能摸索出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

文化轉型作為文化變遷的維度之一,是文化演進規律的必然,體現了文化發展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辯證統一。一方面,從世界文化史看,工業化和科技革命推動了現代化浪潮的產生,使得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新時代出現新訴求,當代文化轉型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是在遵循社會文化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歷史自覺過程,通過總結文化的“過去”和“現在”來指導文化走向“未來”。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文化轉型指的是文化范式的轉變、文化生態的演變和文化心理的嬗變,當代文化轉型旨在處理社會文化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只有通過對文化規律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把握人心向度,才能打破西方現代化的局限,推動文化轉型。

2.汲取中國共產黨百年文化探索的實踐經驗

文化轉型是中國共產黨基于馬克思主義立場形成的思想結晶,體現了黨對文化內涵、價值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形成了一系列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文化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建立了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以反帝反封建為任務、以民族的科學大眾的為特征(47)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709.的文化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方針(48)毛澤東選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主張;改革開放后,黨強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等重要,要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49)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黨的十三大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50)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黨的十六大提出“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51)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43.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提出重視“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52)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0.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引領,建構和完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體系;(53)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03-134.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5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文化建設是為了從中汲取寶貴的歷史經驗,“既是對社會主義文明內涵的極大豐富,又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的重大發展”。(55)王兆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 》的說明——2004年3月8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N].人民日報,2004-03-09(002).

新時代文化轉型是中國共產黨以文化實踐的積累為基對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時代擔當。面對世界變局和國內形勢,中國既要比照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又要保持中華文化在世界中的獨特地位。在此語境下,文化轉型指向的是在傳統與現代的時間之維以及中國化與全球化的空間之維中,中華文化如何應對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爸袊浆F代化”是黨對當代文化轉型的反思和解讀,是黨在中華民族發展的嶄新時代對中國道路的文化探索。

3.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

文化轉型是一個既破又立的持續過程,具有自我更新機制和自我完善特征。因此,應將其置于長時段和大場域中進行思考。隨著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怎樣對待傳統文化成為文化轉型的焦點所在。文化轉型絕不是用新興文化取代舊有文化、現代文化取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絕不是文化轉型所要革除的對象。傳統文化通過見證歷史、關聯現在、昭示未來的優勢而成為文化轉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密鑰、既定前提和觀照對象,為文化轉型注入了思想智慧、精神活力和文化動力。

正確處理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以及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轉型的邏輯起點。一方面,“中華文明具有開放性、包容性、融合性、創造性和極強的自我完善能力”,(56)邱靜文,林于良.論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成邏輯和世界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3).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淘洗出的精神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精神特質和審美旨趣。這表明,賡續中華文化絕不是要固守舊文化,而是在堅守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汲取外來先進文化,從而歷久彌新。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有其局限性?!拔鞣轿拿饔衅錃v史的進步性、合理性。但與社會主義文明相比較,它依然強調資本主義文明優越論,那是對文明演進秩序的背反?!?57)劉須寬.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J].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2,7(6).在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下,中華文化正在調整原有秩序,這就需要以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手段重構中華文化整體秩序。因此,文化轉型必然以中華民族自身的歷史積淀和傳統文化為根本依據和發展基礎,從賡續既有的文化命脈和精神品格中開拓創生。唯有時刻對傳統文化保持清醒的認知,才能實現文化轉型,對文化傳統的全盤繼承或全盤否定都必將阻礙當代文化的轉型與躍進。

(三) 現實邏輯:文化轉型體現了文化建設的實踐必然性

在新的歷史維度和社會場域下,文化在國家建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續提升,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對“兩個大局”的現實考量,將文化建設提升到了“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以期“在國內構建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建設邏輯和建設形態,在國外穩健推進由含蓄到主動的范式轉換以應對大國文化霸權挑釁”。(58)潘娜.習近平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邏輯理路與擘畫路徑[J].科學社會主義,2019,(3).然而,在此社會語境下,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就國際而言,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一些西方國家利用技術優勢大搞文化輸出、價值觀滲透等,使得文化安全面臨挑戰,文化殖民的速度和深度加劇,國際格局深刻調整,大國戰略博弈升級;就國內而言,隨著網絡新興媒體的普及以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傳統文化—現代文化、中華文化—西方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一元文化—多元文化等相互碰撞,主導文化受到沖擊,個人理性主義膨脹并逐漸異化為個人本位主義。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可見,人類文化發展并不存在放之于四海皆準的模式,特別是在“西方文明的邏輯出了問題”(59)韓慶祥.中國道路及其本源意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233.的情況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就更需要自主探索以反思和超越西方文明主宰下的發展邏輯。由此,為承擔起“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6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的時代重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亟需認識并正視文化轉型。

新時代文化轉型秉承著新的文化理念,順應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意在從根本上解決后發現代化國家的發展難題,探索出真正屬于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一方面,文化轉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必要手段。文化轉型是傳統文化轉向現代文化的復合變革過程,關注了文化新舊體系之間的摩擦,突出了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物質文化需要與美好生活需要、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保護與創新、引進與輸出等問題,并通過對不同文化要素進行篩選、調整、創新以追求文化范式、文化生態、文化價值觀念和文化思維方式等的轉變。因此,只有充分正確看待文化轉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推動現代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文化轉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文化是民族、國家的精神內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課題。從國際局勢看,“世界格局已然進入以中美軟對抗為突出表征的新態勢,中國對外文化范式不得不由含蓄轉向主動”;(61)潘娜.習近平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邏輯理路與擘畫路徑[J].科學社會主義,2019,(3).從國內形勢看,我國文化建設的主要矛盾體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具體來說,“解決溫飽,富裕起來之后的中國民眾越來越熱切地期待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呈現出深層次、多方面和高要求的特點。而我們目前所能提供的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還遠不能滿足民眾這種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62)王文慧.習近平文化建設思想的三個維度及其理論創新性[J].理論學刊,2017,(4).此外,多元文化價值觀也在沖擊著中國社會,文化創新性、文化軟實力等受到挑戰,區域文化發展不均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發生結構性變革。因此,努力尋求文化轉型之路,努力強化國家的文化主體性和公民的文化認同成為當前我國文化建設面臨的艱巨任務。

三、文化轉型的價值厘定

(一) 政治價值:實現政治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1.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保證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意識形態是文化的核心和指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決定了民族、國家的發展方向。新時代文化轉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因此,文化轉型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6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9.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人民的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提供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實現全人類解放為終極理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因此馬克思主義具有無可比擬的合理性、先進性和生命力,占據著科學真理的制高點。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旗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文化建設成就,就在于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然而當前,全球多元文化碰撞,意識形態錯綜復雜,拜物主義、文化虛無主義等橫行,因此為充分發揮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確保全體人民在理想觀念上的團結一致,就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榜R克思主義的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態”,(6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8.在新時代要堅持和鞏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境遇相結合,創新和發展了歷史辯證法。一方面,將文化建設置于歷史邏輯中,注重運用歷史發展戰略思考文化建設問題,注意社會現實的矛盾性、特殊性等。同時,正確把握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傳統革命精神譜系,認識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正確處理文化建設與經濟結構、制度體制之間以及馬克思主義、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西方文化之間的關系,注重城鄉和區域之間、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之間的均衡發展,促使“中、西、馬”有序統合。因此,新時代文化轉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政策導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2.堅持黨的文化領導,促進政治優勢高效轉化為文化效能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以“文化救國”“文化立國”“文化強國”為實踐原則和目標,帶領中國人民創立了新民主主義文化,探索出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诖?中國社會文明程度、人民群眾素質不斷提高,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中華文化軟實力、影響力不斷增強,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中國文化建設成績斐然。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核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文化建設由人民共建、共享。新時代下,我們黨積極應答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加快建設?;?、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注重理論思想創生和文化話語體系建設,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不同歷史階段的行動綱領,促使制度優勢轉化為文化優勢,不斷建構新的文化發展模式。因此,新時代文化轉型應牢牢把握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堅持黨的先進性與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統一。

3.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價值觀是文化的靈魂,“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6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 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3.“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6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05.當今社會,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多元文化豐富了大眾的精神生活,但也使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利益至上等價值觀趁虛而入,造成民眾信仰危機、道德失范等現象。因此,文化轉型迫切需要有自身的價值堅守,應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來統領多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的新型精神果實應運而生,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建立起價值追求和實踐準則,確立了社會主流價值觀,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發展目標,體現了中國精神和中國特色?;诖?中國共產黨以培養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通過制度保障、國民教育、輿論宣傳、文化熏陶等力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具體化,使其轉化為人們自覺的情感傾向、行為實踐。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精神動力,文化轉型應堅持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凝魂聚氣、強基固本。

(二) 全球價值:實現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1.運用系統、辯證和創新思維,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思考人類命運和世界形勢的思想結晶,既解答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面臨的現實問題,也豐富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黨的十八大首倡“人類命運共同體”,到黨的十九大呼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完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意義,體現出中國共產黨極具全球視野、人類情懷和時代邏輯的崇高理想。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經濟合作密不可分,各文化體系間接觸、交流日益頻繁,新科技革命為各國帶來發展紅利。然而隨著全球化的縱深發展,文化民族主義、西方文明優越論、文化霸權主義喧囂而上,各種價值觀念水火不容,文化生態不均衡性與日俱增,各個文明體分而治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妄圖以“中國威脅論”“修昔底德陷阱”加劇中國文化逆差地位。

全球化的矛盾性發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提供了文化場域,文化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的重要維度。各個國際行為主體都應思考自身該建構和遵循何種文化范式,當代語境下的文化轉型應立足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構建。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構建應堅持系統性思維,建構一種平衡型的全球文化治理模式。盡管各國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但并不意味著人類社會不存在整體性和共同性的生存意義,“人類命運共同體并非一國獨唱的‘圈子文化’,而是不同文化形態在跨文化實踐中形成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聯合體”。(67)徐偉軒,吳海江.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建構的目標、挑戰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1,(1).中國共產黨立足于世界歷史發展規律和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以共生共存、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體意識為原則,以建立美美與共的和諧文化生態為旨歸,才有利于開創嶄新的世界圖景。另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建構應堅持辯證性思維,正確處理傳統政治文化與當代治理文化、西方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間、自我文化與他者文化之間、主導性文化與多樣性文化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跳出對單一文化主體的執迷,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認識和保持文化主體間性,尊重差異、集各文化之所長,在自覺、平等的基礎上創造出適應時代需求的新文化。如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蘊含的“和合”思想經過創造性轉化即可適用于當前治理文化的世界化趨勢。因此,新時代文化轉型應堅持系統、辯證、創新思維,以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構建。

2.健全新時代中國話語體系,展現“世界之中國”形象

話語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而且表明了一種社會關系,“意味著一個社會團體依據某些成規將其意義傳播于社會之中,以此確立其社會地位,并為其他團體所認識的過程”。(68)王治河.??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39.話語建構了社會規則,是權力的表達和載體,“誰掌握了話語權,誰就掌握了對世界秩序的整理權”。(69)米歇爾·???話語的秩序[M].許寶強,袁偉.語言與翻譯的政治.肖濤.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3.因此,話語成為國家軟實力的有機組成,話語權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所在,話語和話語權影響著國家發展模式和國際關系格局。話語與文化相輔相成。一方面,文化是話語的核心,話語是邏輯方式、思想觀念、精神信仰等的具體表達。文化主導著話語,形塑了話語主體、話語方式、話語內容、傳播媒介等構成要素,決定了話語的外在呈現形式和內在價值取向??梢?每種話語(體系)都是特定社會文化歷史境遇下的產物,話語之爭實為社會文化之爭。另一方面,話語(體系)與經濟、政治、文化相融合,其通過創造概念、范疇、表述等剖析社會文化現象,為社會文化問題的解決和國際文化對話創造條件,從而彰顯出國家性質、文化立場、價值標準和戰略選擇。當前,全球化話語廣泛傳播,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但也造成了強勢文化話語和弱勢文化話語的區隔、世界性話語與民族性話語的沖突等。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就顯著,但中國話語在當今以西方話語為主導的國際話語環境中卻依舊處于弱勢地位,“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70)習近平.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001).與此同時,西方社會暴露出現代性的各種問題,其極力強化的話語霸權也被發展中國家識破并予以抵制。因此,中國話語應立足于時空格局和實踐基礎,聚焦和回答“當今世界向何處去”“中國社會發展向何處去”“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時代之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作為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核心,建立在對西方話語缺陷和實踐困境的反思基礎上,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密不可分,是政治話語、經濟話語、文化話語的集中呈現,是制度話語和學術話語以及人民話語和國際話語的有機統一,(71)張萬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建構與實踐路向[J].甘肅社會科學,2020,(4).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系統化、條理化和創新性表達。也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建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72)習近平.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001).而是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基礎上隨著中國社會文化發展不斷演進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良性互動的產物,體現了歷史深度、實踐廣度和理論厚度的內在統一。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提出了諸如“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全人類共同價值”“一帶一路”等一系列深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性理念、思想和戰略。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國內發展和國際交往都需要中國話語做出有力解釋。一方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需重新審視中國文化轉型中特有的問題和論域,正視中國道路的經驗和挑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轉化為人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認同,促進中國話語的本土建構。另一方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要立足于全人類共同利益、共同價值和國際文化視野的基礎,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國際對話平臺,融通中外話語規則、話語策略,積極融入世界多元話語體系以推進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理論和中國文化的世界認同。因此,文化轉型呼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也必將引領文化轉型。

(三)文化價值:實現傳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

1.重塑文化主體性,推進文化自覺自信自強

主體性指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動性和自主性以及區別于他者的獨特性。主體性概念在文化領域的遷移即“文化主體性”,由費孝通首次提出,指的是本土文化對現代化的“自主的適應”。(73)費孝通.對文化的歷史性和社會性的思考[J].思想戰線,2004,(2).換言之,文化主體性是指在社會文化發展進程中文化共同體成員一致認可、維護的民族文化意識的覺醒,是滲透在政治制度、經濟結構、社會實踐等多維領域中具有鮮明文化特質和價值判斷的存在狀態。一是文化自主性的發揮,是對文化世界的自覺、省察和更新。特別是在面臨文化發展道路的選擇時擁有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在本文化與異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等的沖突中能覺知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主動調適、博采眾長。二是主導性文化的確立,使承載文化共同體成員共同利益的文化居于主導性地位以充分發揮感召力、凝聚力。就當代中國而言,文化主體性的塑造指的是通過中華傳統文化、西方現代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三者間的調和來尋求主導性文化價值以確立身份認同??梢?文化主體性關乎國家發展路向和民族文化認同,是國家文化戰略中不可回避的關鍵問題。在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過程中,西方強勢文化同質化弱勢文化的同時非西方社會就多元文化達成共識,各國各民族文化認同危機嚴峻,如何審視自身文化傳統、新的文化語境以及處理文化主體性和主體間性遂成為一項緊迫的理論與實踐課題。

文化主體性是一個隨時代語境常說常新的話題,新時代文化轉型要求重塑文化主體性,集中體現為以下方面。首先堅持共同性和多樣性的統一。文化主體性強調自主意識,這勢必會激發多元文化形態的呈現,但主體性絕不是執迷于“自我”、故步自封,而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反映和吸收人類共同價值的鮮活呈現。其次堅持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統一。文化的屬性首先是民族性,文化主體性的覺醒首先是民族文化的覺醒,但民族文化的發展不能游離于世界文明、時代發展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結合時代要求,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成為中國文化主體性建設的基礎。最后堅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話原則?!拔幕黧w性的建構就是從傳統到現代的創造性轉換”,(74)楊生平,謝玉亮.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身份與中國文化主體性建構[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5,(2).傳統文化為現代文化提供了思想基礎,其中如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識和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等價值觀念有助于緩解現代性精神危機,因此文化主體性應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基礎上以平等對話、和平共處為原則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整合??梢?文化主體性的重塑契合了文化轉型的價值訴求。

2.協調技術與人文,促進中國式文化現代化

現代化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諸方面全方位發展的過程,其中文化現代化居于核心地位。由于各國各民族文化形態不同,因而受文化傳統影響的現代化也是多元的,實現現代化的路徑和模式各具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75)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01).的現代化,體現出當代中國在全社會范圍內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探索和構建適合現代社會和中國國情的新文明的努力,旨在追求時代精神和民族傳統的有機統一以實現整體性的文化轉型。這一過程主要由三方面組成:發展科學技術,促進物質文明進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精神文明建設;發展主體性人格,實現人的全方面發展。全球化進程對現代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處理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傳統心性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成為文化轉型的焦點所在。

技術與人文的關系是亙古常新的話題,二者相對獨立又相互作用。技術本質上是社會性的,是人類創造性實踐和社會建構的產物,是文化形成、發展的手段和工具,是文化演進的助推器和文化傳播的加速器;文化是技術產生的動力源泉,提供技術發展的價值判斷和知識支撐,影響技術發展的結果,是推動技術創新的有力杠桿;文化不總是與技術相適應,技術進步不必然促進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21世紀,技術與文化的融合進入新時代,由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組成的信息革命改變了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促進了文化組織制度的重構、文化生產傳播方式的升級和文化符號產品的更新換代,創造了一種嶄新的社會文化形態,人類社會進入了沉浸式、智能化、數字化打造的“元宇宙”。如智媒體、全媒體突破了時空限制,催生了“宅文化”、虛擬消費文化和人機融合文化。然而同時,技術變革也引發了一系列的文化震蕩,甚至導致反文化趨勢的產生。如西方文化憑借信息技術優勢掌握文化霸權,發展中國家被迫處于信息的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文化鴻溝加劇;數據、算法和資本的聯手加劇了文化品位區隔,消解了人的主體地位、情感文化和精神家園,現實社會道德規范受到挑戰??梢?技術是把雙刃劍,數字化的可持續發展重在實現“高技術”與“高人文”的融合,中國式文化現代化要在數字技術和數字文化、數字倫理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猜你喜歡
話語轉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誰遠誰近?
轉型
灃芝轉型記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