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得美國暴露出國內尖銳矛盾

2024-03-18 07:48葉青松
黨史博覽 2024年3期
關鍵詞:麥克阿瑟杜魯門志愿軍

葉青松

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的“甲等功臣團”榮譽軍旗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中,橫城大捷,徹底打出了美國國內尖銳矛盾——美國總統杜魯門與“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尖銳矛盾到了極點,不可調和,最終麥克阿瑟被免職。橫城穿插反擊戰,“甲等功臣團”功勛至偉,一夜之間穿插38公里至鶴谷里,斷敵退路,擊退3倍于己之敵,為所在師志愿軍第117師創造了一個師殲敵最多的經典戰例。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戰旗方陣中的榮譽軍旗“甲等功臣團”,到底演繹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在美國國內矛盾初露端倪中拉開第四次戰役序幕

1951年1月25日打響的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不是志愿軍主動發起的,而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主動發起的。第四次戰役在美軍那里稱“屠夫行動”。

在美國國內,針對朝鮮戰場上的態度有兩大陣營。一大陣營主張擴大戰爭規模,主要代表人物是麥克阿瑟;另一大陣營主張把戰爭控制在有限規模內進行,主要代表是總統杜魯門及其幕僚艾奇遜、馬歇爾、約翰遜等。

這兩大陣營的矛盾,是被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來的。前幾次戰役,打出了英美兩國間的尖銳矛盾。這次戰役,便把美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打出來了。戰場勝敗直接影響美國國內外政治形勢。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一、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殲俘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南朝鮮軍1.2萬余人,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在亂軍逃跑中翻車斃命。

這樣的敗績,令美國及其盟友極為不安。杜魯門只好威脅“對中國使用原子彈”,提出“先?;?,后談判”,妄想嚇阻中國人民志愿軍停步于“三八線”。

盡管志愿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但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識破了美國政府打著“先?;?,后談判”的幌子,企圖爭取喘息時間卷土重來的陰謀,作出打過“三八線”再休整的決定。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咬緊牙關,組織發起第三次戰役,殲滅“聯合國軍”1.9萬余人,解放了漢城,把戰線推到“三七線”附近,粉碎了美國在聯合國玩弄“停戰”的陰謀。

第三次戰役把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矛盾,打出了端倪。

對于麥克阿瑟來講,仁川登陸是他軍事生涯中精彩的一筆,但他知道獲得一次“勝利”有時需要另一次勝利來保障。如果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徹底失敗,那么仁川登陸會成為標志性的“失敗”起點。面對前三次戰役的失敗,麥克阿瑟只有擴大戰爭,直到取得最后“勝利”,才能保證他的仁川登陸“風光無限”。

麥克阿瑟像賭徒一樣,提出了擴大戰爭的四點計劃方案:“第一,封鎖中國海岸;第二,動用海軍炮火或空軍轟炸,摧毀中國進行戰爭的工業生產能力;第三,從臺灣國民黨守備部隊取得增援,以加強我軍在朝鮮的陣勢,假如我們決心要為這個半島繼續戰斗的話;第四,撤銷加于臺灣守備部隊的現有限制,盡可能引導它去反攻中國大陸上兵力空虛的地區作為牽制性行動?!?/p>

1951年1月13日,杜魯門致函麥克阿瑟,對他的四點計劃方案直接予以否定。在杜魯門看來,如果實施麥克阿瑟的計劃,無疑會有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巨大風險。然而,杜魯門和麥克阿瑟還有一個共同點,都不想在亞洲進行一場地面戰爭,他們的戰略任務是在歐洲。有了這個共同點,兩人此時仍沒有到直接“翻臉”的地步。第四次戰役,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由“聯合國軍”主動發起了。

此時,麥克阿瑟已計謀全無。接任沃克的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則提出一個全新的“屠夫行動”。這個行動的要害在于李奇微摸清了志愿軍的“七天攻勢”弱點,實施以殲滅有生力量為主的戰術動作。

彭德懷應對“屠夫行動”的方案是“西頂東放”(亦有稱“西頂東反”的)。

時任志愿軍第39軍軍長的吳信泉回憶:“我剛從祖國趕回朝鮮前線軍部駐地普光寺,正在軍指揮所和政委徐斌洲、副軍長譚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參謀長吳國璋研究第四次戰役中我軍的作戰部署,忽聽門外有一個熟悉的聲音‘報告,接著,就見到也是從國內趕回前線的117師師長張竭誠走了進來?!?/p>

張竭誠是來受領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117師任務的。117師的任務非常特殊,不但要出奇兵,而且還要移交指揮權。

117師配屬42軍作戰

1951年2月6日,農歷春節。張竭誠師長跨進駐普光寺的39軍軍部,一項全新的任務就降臨到117師身上了。吳信泉見張竭誠到來,大步迎上去,握住張竭誠的手。

吳軍長一邊握著張師長的手,一邊拉張師長坐下來,沖著大家說:“美國人真會湊熱鬧,大年初一逼得我們上上下下調兵遣將?!?/p>

說完,吳信泉從參謀人員手中拿來一份電報,邊看邊說:“志司(志愿軍司令部)的作戰命令是昨天到的。第四次戰役已經開始。敵人從1月25日開始發動進攻,戰斗正逐步全線展開。前線的防御部隊,正在機動防御牽制敵人的進攻,為我主力集結殲敵創造條件?!?/p>

吳信泉又用指揮桿指著墻上的巨幅地圖,說:“志司決心選擇敵人力量比較弱,又冒進突出的中線右翼,也就是橫城地區的敵軍,狠狠地敲他一下,爭取消滅一個師。命令你們117師擔負穿插迂回任務,配合正面反擊集團圍殲敵人,要求你們在12日拂曉前穿插到位?!?/p>

張竭誠認真地聽著。吳信泉看了看手表,說:“現在是6日上午。志司決定,你們師暫時配屬42軍作戰,具體任務向42軍請示。老張,這段時間作戰中一定要聽從42軍的指揮!”

張竭誠堅定地說:“軍長,我知道了,堅決服從42軍指揮!”

39軍政委徐斌洲指著地圖說:“這次穿插任務十分艱巨。遠距離地插到敵人腹地,將要四面臨敵,獨立作戰。因此,你們必須對部隊做好思想動員和充分的準備工作?!?/p>

此時此刻,李奇微的“屠夫行動”已被彭德懷的“西頂東放”化為無形,“西頂”頂得非常扎實,“東放”也基本到位。在東線戰場上,美軍第2師、南朝鮮軍第8師和第5師,已被“放”至橫城、陽德院里、清平川地區?,F在需要出奇兵,斷敵退路,志愿軍司令部把這項艱巨任務交給了117師。

“張師長,這次戰役,你們師還要像上次戰役中及時穿插到東豆川那樣,發揚快速勇猛的殲敵戰斗作風??!”39軍副軍長譚友林補充說。

時間緊迫,在張竭誠受領任務的時候,117師師部已預先接到命令,師政委李少元和第一副師長彭金高、第二副師長韓曙正帶著部隊向42軍靠攏。39軍參謀長吳國璋走過來,握著張竭誠的手說:“命令昨晚已正式下達,預計今晚部隊越過漢江東進,你還得快馬加鞭趕一程!”

“請軍首長放心,我們師一定完成任務,堅決打個殲滅戰!”張竭誠鏗鏘有力地說。

6日晚上,張竭誠乘坐吉普車追趕部隊。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沒有制空權,為防空襲,部隊都是夜間徒步行軍。349團在全師序列內從金谷里出發,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晝宿夜行,率先渡過北漢江,翻過雪深沒膝、海拔500多米的里靚山,向集結地開進。

第二天一早,在漢江北岸,張竭誠趕上了部隊。

117師召開領導碰頭會并決定,由副師長韓曙去42軍軍部匯報部隊情況,受領具體任務。

韓曙克服困難,按時趕到了42軍指揮所。

軍長吳瑞林指著墻上的作戰地圖對韓曙說:“經研究決定,由我42軍124師擔任突破,你們師(117師)緊隨其后,直插橫城,與40軍118師會合,同時配合118師,在橫城北面,徹底打亂偽8師師部。戰役于2月10日開始。124師于2月11日突破。你們師在戰役發起后,由右翼直接插入橫城以北的鶴谷里地區,切斷偽8師和美2師的退路,阻擊橫城敵人向北增援,配合正面兵團,堅決殲滅這股敵人?!?/p>

韓曙向吳瑞林堅定地說:“我代表張竭誠師長、李少元政委向42軍黨委和軍首長保證,我們117師堅決完成這次戰斗任務!”

7日晚上,117師全部指戰員安全渡過北漢江,冒著嚴寒連續幾個晝夜行軍,于2月10日黎明前抵近漢城以東50公里的龍頭里。

龍頭里是一個公路樞紐,地理位置很重要,已被志愿軍占領。這里距離前沿豐水院約10公里。美軍為了破壞志愿軍兵力調動和后勤供給,在這里的公路上空設置了一道空中封鎖線,不分晝夜監視,隨時準備轟炸掃射。

在龍頭里,張竭誠果斷命令:“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全師必須抓緊在天亮以前,通過這道封鎖線!”

當部隊來到公路交叉點附近時,前面突然傳來了飛機轟鳴聲。張竭誠和李少元抬頭望去,敵機已在前衛團的上空投下了一串串照明彈,并轟炸掃射。部隊立即就地臥倒。

師政治部主任吳書不幸中彈,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犧牲。

2月10日上午,部隊突破封鎖線后,117師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副師長韓曙傳達了上級關于敵我態勢的分析和從42軍受領回來的戰斗任務。

志愿軍117 師師長張竭誠(左一)、政委李少元(左二) 等人在一起合影

韓曙在講任務時說:“42軍命令我117師于2月11日夜,從上物安里敵人接合部的間隙進入戰斗,沿藥寺田、都倉村、琴岱里向橫城西之夏日、鶴谷里實施穿插迂回,務于12日7時占領夏日、鶴谷里公路兩側有利地形,切斷敵人退路,阻擊由橫城出援之敵,配合我正面反擊集團殲滅偽8師及美2師一部?!?/p>

會議經過認真研究和討論,最后由師長張竭誠集中大家的意見,作出決定:利用敵人間隙,乘夜出敵不意,實施大膽勇猛穿插,以師主力2個團攻占夏日、鶴谷里公路兩側有利地形??刂埔c,斷敵退路,務期必克,以一個團保障師側翼安全和牽制橫城、原州之敵。

具體部署是:(1)351團為前衛,負責擊退沿途阻擊之敵,攻占夏日公路兩側要點,協同66軍形成戰役對內合圍。(2)349團負責攻占鶴谷里公路兩側有利地形,協同351團切斷敵人退路,并以一部兵力控制大谷、陵谷、303.2高地等要點,阻擊由橫城出援之敵。(3)350團擔任打援并為師預備隊,監視和牽制橫城、原州之敵,保障師右翼安全,并準備支援師主力作戰,留一個營在琴岱里占領陣地防敵南逃,同時保障師后勤的安全。

前衛351團走錯了方向,349團頂了上去

2月11日下午4時,117師全師指戰員左臂系一條白毛巾出發了。大約40分鐘后,部隊全部到達作為穿插出發地的龍頭里以東約3公里的兒柴里。

昨天剛下了一場大雪,很難叫人辨認得出,哪兒是道路,哪兒是原野。群工科的同志來這里之前找好了向導,是兩位40多歲的朝鮮農民。向導不僅介紹了穿插路線的道路情況,還提供了橫城、原州的敵情。這兩個向導,一位領著前衛團,另一位被安排在師指揮所。

志愿軍349 團團長薛復禮

穿插最先頭的是351團,繼后穿插序列是師指揮所、349團、350團、師機關、后勤分隊。

遠處的照明彈在閃亮,張竭誠借著光亮看了一下手表,離17時還差10分鐘。42軍要求117師:穿插出發與反擊總攻均于2月11日17時同時進行?,F在,一切準備完畢,只等一聲令下。

17時整,“轟隆隆”的炮聲由遠及近隱隱約約傳來,一排排炮彈閃電般地飛向敵人陣地。張竭誠發出了莊嚴的命令:“前衛團出發!”

隨著師長的命令,351團按計劃出發了。部隊摸黑行進在山谷中,兩側高山峭立,中間夾著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北風呼嘯,山道上的冰雪凍成了堅硬光滑的冰板,冰板上又鋪著一層積雪,就像玻璃板上涂蠟,更加滑溜,不斷有人跌倒,幾乎人人全身都沾滿了冰雪。

張竭誠的一貫作風是靠前指揮作戰。117師指揮所就在前衛團351團后面行動。半個小時后,全師全部進入穿插“走廊”。349團走在師指揮所后面。

22時許,117師通過都倉村時,張竭誠在一個牛棚里看了一下地圖,發現從兒柴里算起,到都倉村已前進了25公里,已走完預定行程的三分之二。張竭誠在心里盤算著,剩下的路程雖然短,但艱難程度更大。從地圖上看,琴岱里以東地形復雜,還有一座海拔700米高的大山。帶路的向導對這一帶的道路也不熟悉,又是夜行軍,地貌、路標均看不清楚,部隊的行軍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張竭誠在心里盤算的時候,突然生出一個擔心來:部隊千萬別走錯路??!然而,他擔心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

深夜零時許,師指揮所抵達琴岱里。張竭誠和李少元、韓曙正在交談著,作戰科科長廖振鐸跑來報告:“師長、政委,351團可能走錯路了?!?/p>

“怎么搞的?”張竭誠有點發火了。

廖振鐸解釋說:“在村子東頭有兩條路,一條向左,一條向右……”

“不用說了。走,去看看!”張竭誠手一揮,立即帶指揮所的參謀們迅速趕到了村頭岔路口。

從351團留下來的足跡和設置的路標看得出來,351團是向左邊那條路走了。大家聚攏蹲成一圈,用大衣遮住手電筒的光亮,俯視在雪地上鋪展開來的地圖。大家一看,左邊那條路是通往正北石子洞去的,再北進就要誤入南朝鮮軍第8師16團防地上草院了;再看右邊這條路才是向東,通往鶴谷里去的。

張竭誠立即讓留在指揮所的向導到現場仔細辨認路徑,最后確認,351團走錯路了。

這時,志愿軍東線反擊集團已從正面突入敵人戰斗隊形,已殲敵一部,迫使敵人從豐水院、鷹峰里等地向橫城方向逃退。張竭誠和李少元面臨一個全新的問題:現在要如何斷敵退路?

張竭誠和李少元經過短暫分析研究,立即命令349團經昆矣洞插向鶴谷里。留在師部的向導撥給349團。

349團團長薛復禮、政委康應中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在琴岱里展開,沿山間小路,呈一路縱隊快速東進。

從昆矣洞到鶴谷里有一座海拔約700米的大山擋住去路。團長薛復禮問向導:“有沒有山路能插過去?”

向導說:“插是能插過去,就是山路很難走!”

薛復禮攤開軍用地圖和康應中商量:“昆矣洞在西麓,鶴谷里在東麓,沿盤山道繞行,路好走,花時間多,還可能遇敵阻擊更多。老康,你看呢?”

康應中說:“兵貴神速!時間在這里比什么都重要,要不然師首長不會讓我們臨時從昆矣洞穿到鶴谷里。我們寧肯多吃點苦,受點累,取捷徑,抄近道,翻過這座山?!?/p>

山陡,路窄,山崖小道上凍得溜滑,剛一邁腳,就“哧溜”一下子滑倒了。爬起來好不容易登上一節,一失腳又從上面滾下來,摔得渾身骨節生疼。輕機槍手們也很吃力,他們一個人在前面拉著槍管,一個人在后面推著槍把,艱難地前進著。步槍手們索性把槍背在背上,騰出雙手來一個拉一個地向上攀登。上面的人一摔跟頭,往往把跟在后面的人也帶滑下去很遠。戰士們不管誰跌倒了,都馬上爬起來繼續攀著樹藤或石塊往上爬,沒有一個停下來休息的。

正當部隊奮力攀登高山,前衛2營就要通過昆矣洞東山的關節點時,突然,主峰北側山頭上出現了敵情:敵人一個警戒連阻擊前衛2營前進。

為保障2營迅速插到鶴谷里,薛復禮命令偵察股股長:“肖林同志,你帶著3營8連向敵人隱蔽接近,驅逐或殲滅?!?/p>

“是!保證完成任務?!毙ち至⒓粗笓]素以勇猛善戰著稱的8連指戰員們,向敵人猛撲過去。一陣激戰之后,斃俘敵人116名,其中美軍10人。不幸的是,肖林在指揮戰斗中英勇犧牲。

當349團指戰員們爬上山頂時,天已經大亮。一夜行軍后的疲勞,都已被興奮的心情代替了。

“往后傳!原地休息?!辈筷犕O聛砗蟛胖肋@是團首長的命令。

空中有敵機在盤旋,誰也沒有理睬,每個人從身上解下干糧袋,倒出炒面拌著雪吃起來。他們一面吃著,一面擦拭著槍上的冰雪。這時,他們站在山頂向下望,發現山腳下是一條大公路,鶴谷里緊靠在公路邊,前衛2營部隊已經勝利到達山底。

戰斗已經迫在眉睫。部隊開始下山,指戰員們順著積雪的大斜坡,用大衣把自己裹住往下滑。

“甲等功臣團”實至名歸

2月12日6時30分,349團指揮所向117師師部報告:全團提前半小時到達鶴谷里,已占領公路兩側的大谷、陵谷等高地。在占領大谷高地時,擊毀敵汽車7輛、俘敵43人,其中美軍16人。

師長張竭誠收到報告,拿起電話,直通349團指揮所,問:“你們團長、政委在什么位置?”

“薛團長到第一線連隊去了,康政委坐鎮指揮所?!?/p>

張竭誠放下電話,又用無線電話接通了薛復禮。薛復禮氣喘吁吁地說:“2營,2營的指揮所就設在鶴谷里公路橋底下,敵人的坦克從他們頭頂過去了!”

張竭誠對薛復禮說:“你們要繼續組織反坦克小組,在隘路口炸掉它,卡住他們的路。最主要的是截住敵人步兵,殲滅他們的有生力量?!?/p>

薛復禮對著無線電話放開嗓門喊道:“請師首長放心,我在陣地在!”

張竭誠放下無線電話,心里想,總算有一支部隊提前半小時到達阻擊地了。其實,351團走錯路不久,也發現自己走錯了,接著就收到師部訊問位置的電報,確認走錯了方向。351團立即調整方向,翻越兩座大山,于早晨7時許到達指定位置夏日。

7時以后,從正面戰場向橫城敗逃下來的美軍和南朝鮮軍越來越多。自此,鶴谷里的公路,被美軍稱為“殺戮谷”。在這里,志愿軍117師成了李奇微一生回憶的噩夢。在美軍撤離到鶴谷里公路的時候,志愿軍349團已經在這里等待半個小時了。

9時許,敵人出動一個營的兵力,在飛機、火炮和坦克的直接支援下,向349團2營陣地發起猛攻。2營各連隊集中火力,將敵人放至陣地前二三十米處,各種火器一齊開火,給予敵人大量殺傷,將敵人擊退。

10時30分,橫城北援的敵人出動12架飛機,以2個營的兵力,分多路向2營5連扼守的303.2高地陣地攻擊。5連陣地上一片火海,工事大部分被炸毀。數百名敵人在坦克的掩護下,向5連發起集團沖鋒。5連連長高文年指揮戰士們一面冒著敵人火力搶修工事,一面頑強抗擊敵人沖擊。

303.2高地上的戰斗異常激烈,指戰員們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沉著應戰,頑強抗擊。幾番交戰,5連傷亡過半,連炊事員也全部投入戰斗。指戰員們同仇敵愾,誓與陣地共存亡,先后斃俘敵人150多人,使敵人不能前進一步。2營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戰,多次反復沖殺,終于擊退了橫城北援敵人的數次強攻,斃傷敵人210余人,頑強地堅守住了陣地。

14時許,美軍2師19團300余人沖出351團圍堵,沖向349團扼守的鶴谷里陣地。349團1營調整部署,集中火力封鎖316.3高地東北山路和陣地前沿公路。

扼守在鶴谷里西北地區316.3高地西北側無名高地的3連1排,在敵人先頭部隊進至高地北側公路時,各種火器一齊開火。敵人先頭汽車被機槍手肖子云擊中起火,堵住了公路。敵人跳下車,向1排陣地發起瘋狂進攻。一個連的敵人在重機槍掩護下,向3連1排陣地發起沖鋒。1排在營火力支援下,將敵人放到四五十米處用手榴彈、爆破筒對其進行殺傷。

一群群敵機貼著山谷盤旋,公路兩側的炮火都朝著山頭猛擊,公路上的敵人一伙一伙擁向山腳下。

情況開始嚴重起來。3連機槍手肖子云緊緊地瞄準山下的敵群。沒有想到的是,迎面擁來的敵人改變了隊形,一排排地移到左側山腳下,企圖避開山上志愿軍的火力,依著陡坡硬往上攻。他看勢不妙,急忙挪動了射擊位置,掃了一梭子。山半坡冒起一溜塵土,子彈被擋住了,而敵人仍然不斷地往山下陸續集結兵力。

機槍手肖子云

“糟啦!咱們機槍夠不著敵人了!”彈藥手焦急地喊了起來。

“別咋呼!”肖子云領著彈藥手向左爬了一段,機槍射界還是被陡坡擋得嚴嚴實實。他向1排排長請示,才發現排長倒在炮彈坑里。排長手指著山下,說:“不要管我,快去打山下的敵人!”

肖子云明白了,在山上面是打不著敵人的,眼看敵人在山腳下面越聚越多,如果丟掉這個山頭,3連的主陣地會受到威脅,控制公路就更困難,被堵在口袋里的敵人就會溜掉。他急得把機槍挪來挪去,一面思索一面再次察看四周地形,右側山坡上,美軍的許多尸體堵著路;左側山坡陡峭,一層積雪尚未融化。

肖子云下定決心:只有冒著危險,從陡坡的偏角處沖下山去才可以消滅敵人。他對彈藥手說:“小劉,我沖下去了!”

“那太危險了!”彈藥手話音剛落,肖子云已經把機槍抱在懷里,拉了一下帽檐,順著雪坡呼呼地滑了下去。當他滑到山下時,眼前直冒金星。他趴在雪地里喘了一口氣,偷偷地爬過去一看,敵人正在向陡坡攀登,槍支大都背在肩上,雙手抓著枯枝野藤,一步步移動。

“兔崽子們,看你們往哪跑!”肖子云端起機槍一陣猛烈掃射。那些正在往上爬的敵人骨碌骨碌地滾了下去,嚎叫聲響成一片。他把機槍架在亂石堆上繼續射擊,直到敵人全部倒下。

這時,敵人攻山的隊伍亂套了。2班和3班的機槍壓住了右前方的一股敵人。突然,在子彈尖叫中出現了一個熟悉而有力的聲音:“同志們!追??!不要放跑一個敵人?!?/p>

肖子云扭頭一看,是指導員站在山嘴上高聲呼喊。他再一看,全連的戰友們像潮水一般涌向公路。他提起機槍,跟著沖下來的同志們奔向追擊敵人的行列。

349團全團指戰員英勇戰斗,擊退數倍于己的敵人多次瘋狂攻擊,阻敵于橋頭之外。

天色漸漸地黑下來了,周圍大山的影子也模糊起來。師長張竭誠發現敵人隊形混亂,攻擊無序,認為最后殲敵的機會已經成熟,便和政委李少元商量,果斷下達全師全線出擊命令:349團殲滅鶴谷里最先頭的敵人,由東向西打;351團從夏日追著敵人屁股后面打,由西向東打,最后與349團會合。

此時,66軍一個步兵營也趕到了夏日,要求參加戰斗,聽從張竭誠調配。張師長命令他們由北向南打,殲滅中段敵人。

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擊總攻開始了。各部隊依令如潮水般呼嘯著撲向敵人。在幾公里的公路上,急驟而暴烈的槍炮聲,短促而尖厲的沖鋒號聲和粗獷震耳的喊殺聲,響徹整個山谷。

進入午夜,槍炮聲稀疏下來。經一天一夜的激戰,117師殲滅敵人3350人,俘虜敵人2500余人,擊毀和繳獲坦克、汽車200余輛,各種大炮100多門。李奇微在回憶錄中也不得不承認美軍損失慘重:“中共軍隊發起第四次戰役的攻勢,企圖像他們電臺每天廣播的那樣把我們攆入大海。我們被迫又放棄一些地區。在中共軍隊的進攻面前,美第2師又一次首當其沖,遭到重大損失,尤其是火炮損失更為嚴重?!?/p>

2月13日,中朝聯合司令部、政治部給117師發來嘉獎令:此次戰役(橫城之戰),你師能圓滿插斷橫城以北之敵退路,并俘虜敵人2500余人,堅決阻擊了橫城北援之敵,對整個戰役起了重大作用。此種戰斗作風,堪值嘉勉。望激勵你部為殲滅更多的美軍而努力!

在橫城大捷中,349團戰績占117師的近一半,共殲滅敵人1500余人,其中美軍1300余人,南朝鮮軍200余人。

部隊押著一批一批俘虜從戰場走下來。戰士們一個個昂首挺胸,俘虜們一個個垂頭喪氣。

最垂頭喪氣的莫過于指揮這場戰斗的麥克阿瑟。他和李奇微發起的“屠夫行動”,盡管最后與志愿軍打了一個平手,但徹底把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尖銳矛盾暴露了出來。

杜魯門在回憶錄中講到自己和麥克阿瑟的關系時,用了一個比喻:“林肯常常直接向麥克萊倫(時任聯邦軍司令)下達命令,可是,將軍卻不予理睬?!倍鹏旈T用這個比喻,指向性十分明確,把林肯比作自己,把麥克萊倫比作麥克阿瑟。這樣的比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杜魯門的心境,總統權威受到現役軍官挑戰的尷尬。

本文作者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這種尷尬是由杜魯門和麥克阿瑟之間的尖銳矛盾引起的,即在朝鮮戰場上是打全面戰爭還是打有限戰爭的問題。這個問題,從“屠夫行動”來看,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因為麥克阿瑟一心想著“用另外一場勝利來保證仁川登陸的勝利”。

為了擴大戰爭,麥克阿瑟在3月24日發布一則聲明,“一旦美國的軍事行動擴大至中國沿海及內陸地區,中國軍隊將不堪一擊”。

此時,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尚未結束,但短短一則聲明,頓時在美國炸開了鍋。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憤怒地聲稱麥克阿瑟的行動是對政府政策的“蓄意破壞”,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認為麥克阿瑟的聲明對美國造成“不可饒恕與不可挽回”的損害。

美國總統杜魯門沒有公開表態,不表態不代表不憤怒。杜魯門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他的憤怒。4月11日,杜魯門宣布解除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遠東陸軍總司令的職務。而且這個決定,是直接通過新聞媒體宣布的,事先并沒有通知到麥克阿瑟。

這樣的矛盾,是由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志愿軍斃傷俘敵7.8萬余人而徹底暴露出來的。這樣的矛盾,只能由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才能得以解決。被解除一切職務后的麥克阿瑟不得不承認:“赤色中國是東方的軍事巨人?!?/p>

從麥克阿瑟的承認中不難看出,抗美援朝戰爭對于新中國來講,確實是一場立國之戰。為表彰志愿軍第39軍117師349團在橫城大捷中的功績,志愿軍司令部授予該團“甲等功臣團”榮譽稱號。

打出來的是鐵,煉出來的是鋼。349團,“甲等功臣團”,實至名歸。

(作者聲明:本文由《黨史博覽》獨家編發,未經允許,不許轉載、摘編、上網等)

猜你喜歡
麥克阿瑟杜魯門志愿軍
美海軍艦艇科爾(中)為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提供補給
志愿軍六天三炸“水門橋”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志愿軍
奴才和人才
麥克阿瑟:這張相是為我小兒子照的
最后的機會
最后的機會
美化語言
志愿軍戰俘在美軍集中營的斗爭
彭德懷與麥克阿瑟的三次較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