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酵母強化大曲接種量優化及其生產應用

2024-03-18 09:19張翠云董培方朱立寧馬輝峰
中國釀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總酯大曲酒精度

張 軍,孫 騰,張翠云,董培方,朱立寧,馬輝峰*

(河北鳳來儀酒業有限公司,河北 邢臺 055550)

曲為酒之骨,說明大曲在白酒釀造過程中的重要性[1]。大曲是富集培養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載體[2],在釀酒發酵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糖化、發酵等作用[3],可以有效地將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轉化為酒精及特征風味物質,并能在發酵過程中為白酒提供大量的呈香呈味物質或香味前體物質[4-5]。大曲發酵的產量和質量與釀造過程中的微生物密切相關[6],有好酒必有好曲,大曲的品質是白酒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7]。

大曲是釀酒的源頭,為了滿足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提高大曲的生產質量和產量便成為泥坑酒業的迫切任務。酵母菌作為產酒的主體[8],是產酒的主要途徑[9]。傳統釀酒行業使用的大曲,含有豐富多樣的物系、菌系和酶系[10],其分離出的菌株主要有霉菌、酵母菌、細菌和放線菌[11],為傳統固態釀酒發酵提供了香味成分[12]、能量營養物[13]以及催化動力[14-15]。中高溫大曲的頂溫60 ℃,此時絕大部分酵母菌死亡[16],影響了白酒主體呈香及呈味物質的合成與積累,不利于保持成曲質量的穩定性。泥坑酒業所處地域夏季氣溫炎熱潮濕,晝夜溫差小,最高氣溫在35 ℃以上,致使曲坯入房初始溫度達到30 ℃以上,難以滿足酵母菌等微生物附著、繁殖最佳條件[17]。成曲在夏季貯存后,會出現糖化力較高和發酵力較低現象。

本研究為提高泥坑濃香型白酒中高溫大曲綜合生產性能,篩選綜合性能較高的酵母菌株,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顯色初篩,以糖液發酵液酒精度、發酵力、總酸、總酯、還原糖為檢測指標復篩,并考察篩選菌株菌株之間的配比對成曲發酵特性的影響,探索復配酵母菌株強化高溫大曲的生產應用價值,以進一步完善濃香型白酒釀造微生物功能菌菌種資源庫,為培曲強化菌種的合理搭配、使用及大曲科學化生產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1.1.1 材料中高溫大曲樣品:河北鳳來儀酒業有限公司制曲車間;高粱:遼寧阜新;大麥、小麥:來自本地。

1.1.2 試劑

淀粉酶(酶活2 000 U/g)、糖化酶(酶活50 000 U/g):邢臺新華酶制劑廠;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分析純):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1.3 培養基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YPD)培養基: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富集培養基(4°Bé麥芽汁培養基):大麥洗凈浸泡12 h,陰涼處發芽后曬干研磨成粉,取粉碎樣若干,加入4倍麥芽質量的水,攪拌均勻,在55~60 ℃水浴內保溫糖化4 h,取出過濾,濾液調整到4°Bé麥芽汁。0.1 MPa滅菌20 min。

分離培養基:YPD固體培養基1 000 mL,孟加拉紅0.033 g,氯霉素0.1 g。121 ℃滅菌20 min。

初篩培養基:TTC下層培養基為YPD固體培養基,121 ℃滅菌20 min;TTC上層培養基,TTC 0.5 g、葡萄糖5 g、瓊脂15 g、蒸餾水1 000 mL、pH 6.0,115 ℃滅菌20 min。培養基滅菌后,冷卻至60 ℃時,加入TTC溶液10 mL完全覆蓋下層菌落,立即傾于底層平板上。

發酵培養基:取一定質量高粱粉,加入5倍質量蒸餾水蒸煮1~2 h,按20 U/g高梁粉質量加入淀粉酶液化,液化完全后補加與高粱粉同等質量的60 ℃水[18],加入0.5%的糖化酶,攪拌均勻,在60 ℃糖化3~4 h,用稀碘液試之不顯藍色,再加熱至90 ℃,用細白布過濾,測量溶液的糖度并調整為6°Bé。121 ℃滅菌20 min[19]。

6°Bé糖液培養基:100 mL6°Bé糖液,115 ℃滅菌20 min。小麥粉培養基:取曲塊壓制前加水后的小麥粉加入10倍質量28 ℃溫水。

1.2 儀器與設備

DNP-9052電熱恒溫培養箱:上海精其儀器有限公司;HH-6恒溫數顯水浴鍋:金壇新瑞儀器廠;THZ-103B搖床: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SM520.3電子分析天平:上海卓精電子天平有限公司;SW-CJ-2G凈化工作臺:上海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XSP-BM-10C顯微鏡:上光儀器有限公司;75A高壓滅菌鍋:上海三申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菌株富集

曲坯入曲室培養30~40 h時,選取大曲表面白色和淡黃色“突起”和片狀“白斑”(酵母菌),用接種環勾取3~4環,放入富集培養基中,30 ℃、150 r/min恒溫振蕩培養20 h,靜置,挑去菌膜附著物,去掉上清液,取沉淀酵母二環,連續富集2~3次。

1.3.2 菌株分離和純化

將富集后的菌株按10倍梯度稀釋,吸取稀釋梯度為10-4、10-5、10-6的菌液0.1 mL均勻涂布于分離培養基,30 ℃恒溫靜置培養24 h,挑取生長良好,菌落、細胞形態不同且均符合酵母菌特性菌株,于分離培養基平板劃線純化,30 ℃恒溫培養24 h。

1.3.3 TTC平板顯色初篩

將分離純化得到的酵母菌點接到TTC下層培養基上,35 ℃培養8~16 h,待長出菌落后,倒入10 mL TTC上層培養基,覆蓋菌落,于30 ℃避光保溫,培養16 h。TTC能使酵母菌的代謝產物產生呈色變化,鑒別酵母中呼吸酶活力的高低,即酵母產酒精效率的優劣[20],顏色越深,效率越高[21]。因此初篩出顏色深紅,生長良好的菌株。

1.3.4 發酵實驗復篩

將初篩菌種接種至YPD液體培養基中活化,30 ℃、150 r/min振蕩培養20 h后,接種到發酵培養基中,每瓶接種2 mL,發酵栓密封,30 ℃恒溫培養10 d,測定其酒精度、發酵力、總酯、總酸及還原糖含量。

1.3.5 篩選菌株復配

將通過初篩、復篩得到的Y1、Y2、Y33株菌株,單獨接種至6°Bé糖液培養基中,在30 ℃、150 r/min條件下振蕩培養24 h后,得到種子液。分別制備Y1-Y2、Y1-Y3、Y2-Y3混合種子液(體積比1∶1)、Y1-Y2-Y3混合種子液(體積比1∶1∶1),再將混合后的種子液以2%接種量接種至6°Bé糖液培養基中,30 ℃、150 r/min振蕩培養20 h,酵母菌計數。得到混合培養后的Y1-Y2、Y1-Y3、Y2-Y3、Y1-Y2-Y3菌懸液,接種至發酵培養基中進行發酵實驗。

1.3.6 篩選菌株接種量優化響應面試驗

根據生產實踐經驗,以菌株發酵液的主成分綜合得分(Z綜合得分)(Y)為響應值,菌株Y1接種量(A)、菌株Y2接種量(B)和菌株Y3接種量(C)為自變量,利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進行響應面試驗,響應面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

表1 菌株接種量優化響應面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s for strain inoculum optimization

1.3.7 酵母強化大曲生產應用

曲塊入房時,將篩選酵母按最佳比例制成混合培養液,用毛刷沾培養液均勻涂抹于曲坯表面,然后將曲坯放入培養室內培養,同時以沒有涂混合培養液的大曲作對照,培曲30 d后取樣,檢測大曲質量指標(水分、酸度、發酵力、糖化力、液化力、皮張),培曲條件同常規管理。

1.3.8 分析檢測

發酵力、水分含量、酸度、糖化力、液化力的測定:參考QB/T 4257—2011《大曲通用分析方法》;皮張的測定:參照《白酒生產技術全書》[10];酒精度的測定:采用酒精計;總酸的測定: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還原糖的測定:采用斐林試劑滴定法;總酯的測定:參考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中的皂化法;酵母菌數:采用血球計數板計數。

1.3.9 主成分分析及綜合得分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用于多指標綜合評價,在分析過程中經過數學變換生成相對于人為確定較少的權數,減少了工作量,有助于更客觀地描述處理的效果[22]。根據林海明等[23]的方法計算2個主成分與原來5個品質指標的標準化數據的線性組合,即各主成分的表達式,其線性組合為:

第一主成分:Z1=0.284×發酵力-0.412×酸度+0.18×總酯+0.311×酒精度-0.092×還原糖,

第二主成分:Z2=-0.096×發酵力-0.305×酸度+0.565×總酯-0.029×酒精度+0.367×還原糖。

應用這一線性組合計算出各主成分值和方差貢獻率(Z1為67.997、Z2為30.701),最后利用各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得到綜合主成分函數:Z綜合得分=67.997×Z1+30.701×Z2。

1.3.10 數據處理

使用Excel 2016整理,采用Design Expert 8.0.6軟件進行響應面試驗設計,并運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PCA,每組試驗重復3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酵母菌的分離篩選

2.1.1 酵母菌的分離、初篩

共分離純化8株菌落形態不同的菌株,菌落均為乳(潔)白色,圓潤,易挑起,結合細胞形態初步鑒定8株菌株為酵母菌屬。通過菌落形態觀察和菌落是否帶有酒酯香味為依據,選取菌落大而凸起、酒酯香味濃郁的4株菌作進一步篩選。在相同培養條件下,菌落的大小和TTC顏色的深淺可反映酵母菌的增殖能力和活力,即產酒能力越強,顏色越明顯[24-25]。其中,共得到菌落顏色呈深紅色的3株菌,編號分別為Y1、Y2、Y3,其菌落、細胞形態見圖1。

圖1 菌株Y1、Y2、Y3的菌落(a)及細胞(b)形態Fig.1 Colony (a) and cell (b) morphology of strains Y1, Y2 and Y3

2.1.2 酵母菌的復篩

酵母菌能在無氧條件下將糖類機質轉化為酒精[26],并產生二氧化碳[27-28]。因此可根據發酵液中的酒精度、總酸、總酯、還原糖以及發酵力來判斷酵母菌的生命活力及產酒產酯能力[29]。菌株Y1、Y2、Y3的發酵能力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篩選菌株發酵能力檢測結果Table 2 Fermentation ability results of the screened strains

由表2可知,菌株Y1發酵液的酒精度為2.31%vol,總酯為16.24 g/L,說明菌株Y1有較強的產酒能力及產酯能力,菌株Y2發酵液的酒精度為1.42%vol,總酯為21.81 g/L,說明菌株Y2產酯能力在3株菌株中最強,但產酒能力較弱,菌株Y3發酵液的酒精度為3.51%vol,總酯為6.66 g/L,說明菌株Y3產酒能力在3株菌株中最強,但產酯能力最弱。此外,菌株Y1的總酸含量最高(7.75 g/L),菌株Y2的還原糖含量最高(3.41 g/100 mL),菌株Y3的發酵力最高,為4.46 g/(g·72 h)。

2.2 復配菌株發酵性能分析

混合培養結果表明3株菌間有較好的共生能力,但在發酵性能上是否存在協同促進作用需要一步研究證明,因此本試驗先對3株菌之間進行復配發酵試驗,復配菌株發酵能力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復配菌株發酵能力檢測結果Table 3 Fermentation ability results of the mixed strains

由表3可知,復配菌株綜合得分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菌株Y1-Y2-Y3、Y2-Y3、Y1-Y3、Y1-Y2,分別為423.68、414.80、368.93、260.64。Y1-Y2-Y3組合的綜合得分最高,為最優試驗組,表明從大曲中篩選出的這3株菌能夠較好地進行菌株協同發酵。

2.3 菌株接種量優化響應面試驗

2.3.1 響應面試驗結果

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4,方差分析見表5。采用Design Expert 8.0.6軟件對表4中的數據進行多項二次擬合,并獲得Z綜合得分對菌株Y1接種量(A)、菌株Y2接種量(B)和菌株Y3接種量(C)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為:

表4 接種量優化響應面試驗設計與結果Table 4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s for strain inoculum optimization

表5 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l

由表5可知,該模型極顯著(P<0.000 1),失擬項不顯著(P值=0.994 9>0.05),說明該回歸模型可靠。另外,模型的決定系數R2=0.987 1,調整決定系數R2Adj=0.970 5,說明擬合程度良好,表明該回歸模型可用于綜合得分值的預測。由P值可知,一次項A、B、C,交互項AC,二次項A2、B2、C2對綜合評分值影響極顯著(P<0.01),其他項對結果影響不顯著(P>0.05);由F值可知,影響Z綜合得分的因素順序為:菌株Y2接種量(B)>菌株Y1接種量(A)>菌株Y3接種量(C)。

2.3.2 各因素間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分析

響應面越陡峭、等高線圖越接近橢圓,說明兩因素間交互作用對響應值的影響越大[30]。各因素間交互作用對Z綜合得分影響的響應曲面及等高線見圖2。

圖2 菌株Y1、Y3接種量間交互作用影響綜合得分值的響應面及等高線Fig.2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lines of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ain Y1 and Y3 inoculum on the overall score value

由圖2可知,交互項AC的響應面較陡峭,等高線形狀最接近橢圓,對Z綜合得分的影響極顯著(P<0.01),這與方差分析結果一致。

由Design-Expert 8.0.6軟件預測出菌株Y1、Y2和Y3的接種量分別為6.9×108個/mL、2.7×108個/mL、1.5×108個/mL,在此優化條件下,Z綜合得分理論值為513.107,為方便實際生產操作,將菌株接種量條件修正為:7.0×108個/mL、3.0×108個/mL、1.5×108個/mL,在此條件下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Z綜合得分實際值為513.096,與預測值相差不大,驗證了該模型具有較好的準確性。

2.4 酵母強化大曲的生產應用

對照曲與試驗曲理化指標的檢測結果見表6。

表6 對照曲與試驗曲理化指標分析結果Table 6 Analysis results of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in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Daqu

由表6可知,經過酵母強化后,所生產的大曲發酵力、糖化力和液化力分別為3.46 g/(g·72 h)、994 mg/(g·h)、1.12 g/(g·h),與對照曲相比,分別提高了424%、6.7%和5.7%,尤其發酵力明顯提升。所生產的大曲水分含量為13.36%,比對照曲降低0.22%,說明發酵能排出更多的水分,發酵比對照曲更良好;皮張為0.22 cm,比對照曲減少0.44 cm,說明殘余淀粉減少,淀粉利用率提升,發酵更徹底;酸度為1.17 mmol/10 g,比對照曲增加0.09 mmol/10 g,說明復配酵母菌株活力增強,曲質更優良。

3 結論

本研究從中高溫大曲中共分離純化出8株菌株,其中,3株產酒性能良好的菌株Y1、Y2、Y3,其最佳接種量分別為7.0×108個/mL、3.0×108個/mL、1.5×108個/mL,在此優化復配條件下,主成分Z綜合得分為513.096,采用該菌株生產的強化大曲發酵力、糖化力和液化力分別為3.46 g/(g·72 h)、994 mg/(g·h)、1.12 g/(g·h),比優化前提高了424%、6.7%和5.7%。

猜你喜歡
總酯大曲酒精度
雙輪底移位發酵對基酒產質量的影響
響應面法優化低酒精度桑果酒發酵的工藝參數
兩宋大曲異同考
唐雅樂大曲存辭考略
初探影響液態法米酒總酸總酯的因素
酒精度快速測定儀測定飲料酒酒精度
貴州大曲
貴州大曲
響應面法優化混菌發酵野木瓜果酒產酯工藝的研究
快速提取裝置在酒精度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