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山縣水稻病蟲害防控成效植保貢獻率評價試驗

2024-03-18 09:19肖曉華黃修冬楊昌洪黃秀平楊洪松
農業科技通訊 2024年3期
關鍵詞:防區秀山貢獻率

肖曉華 黃修冬 楊昌洪 黃秀平 楊洪松

(重慶市秀山縣植保植檢站 重慶秀山 409900)

秀山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是一季中稻種植區。水稻是本縣主要的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1.86 萬hm2。水稻病蟲害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紋枯病等為主,常年普遍發生,危害較重。 為確保水稻產量,在水稻生長周期一般施藥3~4 次[1-3]。 水稻病蟲害防控是確保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 在病蟲害大發生年份其作用更加明顯。

植保貢獻率是植保工作(病蟲害防控)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的量化表述,是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所能挽回產量損失的數量化指標。 科學有效地防控農作物病蟲害是穩產增收的關鍵措施, 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效果的評價, 客觀評價病蟲害防控成效, 是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植保工作重視和支持的必然要求。 從2022 年開始,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部分?。ㄗ灾螀^)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效果和植物保護貢獻率評價工作[4]。 2023 年,該項工作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 按照《重慶市植物保護站關于開展2023 年度全市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2023 年秀山縣組織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控成效植保貢獻率評價試驗,為客觀評價秀山縣的水稻病蟲害防控工作成效提供數據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選擇在秀山縣清溪場鎮沙南村觀音閣組。 本次試驗全部設置于秀山縣惠農農機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的水稻田內,海拔382 m 左右,經緯度大致為28°24′13″N、108°53′27″E。 試驗區為一季中稻種植區域,地勢平坦,灌溉方便,土壤為水稻土,肥力中等,肥力基本一致,前茬為水稻,冬季空閑。

1.2 試驗品種

2023 年,示范水稻品種為神農5 優28,屬于中熟水稻組合。種植方式為直播水稻,畝用種量1.5 kg,示范區水稻連片種植。 4 月上旬直播,8 月下旬成熟。當地大面積生產上, 水稻一般4 月初播種,5 月上旬移栽,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成熟。 水稻全程常年施藥3~4 次(不含除草)。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田間大區試驗, 設置完全不防治區和嚴格防治、統防統治、農戶自防區共4 個處理。 其中,完全不防治區面積1 畝,不設重復;嚴格防治區面積10 畝,重復3 次;統防統治區面積10 畝,重復3 次;農戶自防區面積2 畝,重復3 次。

本次試驗施藥全部由秀山縣惠農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設計與秀山縣水稻病蟲害監測系統相結合,完全不防治區即為水稻病蟲觀測預測圃, 水稻全程不防治病蟲害。 嚴格防治區和統防統治區以藥劑及施藥器械相區分。 嚴格防治區使用最好的施藥器械(植保無人機)、最好的藥劑、最少的施藥次數,力求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統防統治區使用普通藥劑,機動噴霧。 農戶自防區安排在該合作社代耕代管的臨近農戶稻田內,使用普通藥劑,電動噴霧器施藥。

在作物收獲期, 抽樣實測防治處理和對照的產量, 計算不同防治情況下病蟲害造成的損失和防治挽回損失,為測算防控植保貢獻率收集基礎數據。

1.4 危害損失率測算方法

本試驗設定, 在嚴格防治情況下病蟲害造成的損失最輕; 完全不防治情況下病蟲害造成的損失最大;不同防治力度下造成的危害損失居于中間。 通過測算病蟲造成的最大損失率和不同防治力度的實際損失率, 進而確定病蟲害不同發生程度下的挽回損失率[5-6]。 其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損失率(%)=[(嚴格防治處理的單產-完全不防治處理的單產)/嚴格防治處理的單產]×100%;

實際損失率(%)=[(嚴格防治處理的單產-不同防治處理的單產)/嚴格防治處理的單產]×100%;

挽回損失率(%)=[(不同防治處理的單產-完全不防治處理的單產)/嚴格防治處理的單產]×100%。

1.5 植保貢獻率計算方法

完全不防治情況下的產量損失率減去防控條件下的產量損失率,即為不同處理植保貢獻率,亦即挽回損失率。其計算公式如下:植保貢獻率(%)=最大損失率-實際損失率。

1.6 不同地域范圍植保貢獻率測算方法

調查明確所轄區域內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類型分布情況,明確所轄區域內病蟲害的發生面積。 本試驗以嚴格防治區、統防統治區、農戶自防區為代表類型,統計其面積占比,測算病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率和植保貢獻率[7-8]。

2023 年,全縣嚴格防治區、統防統治區、農戶自防區面積占比分別為15%、35%、50%。

1.7 縣域范圍的植保貢獻率測算

根據不同生態區病蟲害發生程度、 分布狀況和防治情況調查數據, 結合代表區域植保貢獻率測算結果,采用加權平均的辦法測算縣域植保貢獻率。 其計算公式如下:

縣域植保貢獻率(%)=∑[(不同防治力度處理單產-完全不防治單產)/嚴格防治單產×不同發生程度面積占種植面積的比例]×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指標

嚴格防治區水稻產量為535.01 kg/畝,比統防統治區增加40.16 kg/畝,增產8.12%,比農戶自防區增加82.52 kg/畝,增產18.24%;統防統治區比農戶自防區增加42.36 kg/畝,增產9.36%。 不防治區水稻產量較低,產量僅為208.65 kg/畝(表1)。

表1 秀山縣2023 年水稻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試驗產量指標

2.2 水稻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

由表2 可知,2023 年秀山縣統防統治區和農戶自防區水稻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分別為53.49%和45.58%。

表2 秀山縣2023 年水稻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

從近年來秀山縣水稻綠色防控試驗示范數據(表3)分析,植保貢獻率(試驗示范數據)在20.47%~45.58%之間。 2023 年,水稻病蟲總體發生偏重,特別是褐飛虱大發生,是近年來發生最重的一年,造成損失較大,因此2023 年的植保貢獻率最大。

表3 不同年份秀山縣水稻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

2.3 縣域植保貢獻率

全縣水稻病蟲害防治,按照嚴格防治區、統防統治區、 農戶自防區面積分別占比15%、35%、50%測算,縣域植保貢獻率為50.66%(表2)。 按照這個標準測算,2023 年秀山縣水稻病蟲害防控共計挽回產量損失6.97 萬t 以上,成效十分顯著。

3 討論與結論

(1)植保貢獻率,與以前實施的農作物病蟲防控挽回損失率的內涵一致。 目的是探討病蟲防控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的量化指標。 本試驗以農藥和試驗器械區分不同防治水平。 結果表明,統防統治區和農戶自防區水稻病蟲害防控植保貢獻率分別為53.49%和45.58%,在試驗數據基礎上,綜合測算縣域植保貢獻率為50.66%,成效十分顯著[9]。

(2)植保貢獻率測算試驗中,嚴格防治區本意是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示范融合區, 即在示范推廣綠色防控產品(技術)的區域,結合統防統治,以最優化的管理、最好的施藥器械、最好的防治藥劑、最少的施藥次數,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但試驗小區設置太小,無法滿足上述條件。 同時,受試驗區域面積限制,試驗中人為選擇施藥器械及藥劑種類, 與大面積生產上差別較大。

(3)當前,水稻生產模式多樣化,代耕代管較為普遍,代耕代管水稻施藥效果好于農戶自防,但低于大戶集中流轉自防效果。 這一部分占比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 在分析全縣嚴格防治區、統防統治區、農戶自防區面積占比時,要作充分考慮。

(4)建議簡化試驗設計,設置統防統治區、農戶自防區、不防治區即可,增強試驗的可操作性。 植保貢獻率測算在病蟲害具體防治中總體上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 由于病蟲防治方式五花八門,形式多樣,為貼近生產實際,推薦采用抽樣調查方法,適當擴大樣本數量, 例如根據水稻長勢情況, 每種處理按照“好、中、差”分別調查3 塊共計9 塊稻田。 減少人為干擾,調查數據更貼近水稻生產實際。

(5)秀山縣水稻病蟲害種類多、發生普遍、危害較重。 2023 年,水稻生產上前期白背飛虱、中期稻縱卷葉螟、 后期褐飛虱發生均較重, 植保貢獻率超過50%,與大面積生產實際吻合。 年度間的水稻病蟲害危害差異很大,不同年份的植保貢獻率差別也大,植保貢獻率調查分析是一項長期監管任務, 建議采取定點調查的方法,盡可能減少誤差。

猜你喜歡
防區秀山貢獻率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一種通用的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框架
電力電纜線路回流纜防盜報警裝置的研制與應用
關于裝備體系貢獻率研究的幾點思考
秀山花燈
雪花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制度實施現狀調查分析(山東縣級)
重慶秀山高臺花燈
捕食螨在防治制種玉米紅蜘蛛上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