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健康(One Health)視角下綠色健康社區景觀設計體系構建

2024-03-18 09:07黃浩真朱懷真阿力木依斯馬依力李樹華
中國園林 2024年1期
關鍵詞:圈層物種景觀

黃浩真 康 寧 朱懷真 阿力木·依斯馬依力 李樹華

隨著公共健康需求成為社會熱點,社區項目市場開發競爭愈發激烈,以健康為導向的社區戶外空間設計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外健康社區在設計、建設和使用運營中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綠色空間在生理、心理、社會3個維度之于人體的健康功效已被科學界廣為實證[1-2]。如李樹華等在歸納出綠色空間發揮健康功效的六大作用機理基礎上,提出了“綠色醫學”的概念和構想[3],為社區健康景觀規劃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健康的社區景觀環境不僅有助于預防疾病、促進康復、增加鄰里交往,還能引導居住人群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近年來,國內外社區健康景觀規劃設計吸收并轉化健康社區和康復景觀相關研究成果,提出了健康環境系統設計導則并應用于住宅項目之中[5]。國內出臺了將空氣、水、舒適、健身、人文、服務等作為核心指標的《健康社區評價標準》(T/CECS 650—2020,T/CSUS 01—2020),該標準充分考慮了長效健康需求和應急預防需要,表現出兼顧考慮慢性病和急性傳染病的特征,并通過數據監測和評價手段提升社區健康水平。國外社區案例以日本千葉縣柏市豐四季臺社區更新為例,該社區從提升身體機能、心理機能和社交機能出發,形成了主要的公共活動空間[6]。然而,長期以來健康社區規劃設計中缺乏對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環境關系、人與物種關系的辨析[7],需要深化設計者和建設者對社區整體環境的系統化認識。

社區是城市人居環境的基礎細胞單元,“綠康城市”論指出,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者關系的適宜人居環境是緩解“城市病”與“城市人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8]。在公共健康領域視角下,生態健康、居住健康與公共健康三者間具有“圖底關系”和“表里關系”[9]。因此,探討人、環境、物種的關系及如何指導設計以實現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變得更加迫切。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旨在通過多學科交叉與融合,促進人類、動物和環境衛生方面的專業人員跨學科交流與合作[10]。全健康也稱“同一健康”“一體健康”等,本文統稱為“全健康”。該理念的內容非首次提出,早在古希臘時期,人們通過動物解剖實驗等方式就已經意識到人的健康和動物健康之間存在關聯,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0年)提出的“體液學說”首次將人的健康和動物健康問題放在同一語境下討論[10]。目前全健康理論在氣候變化、新發傳染病、抗生素耐藥和食品安全領域有大量研究成果,尤其在面臨全球氣候變暖、后疫情時代、抗生素濫用和除蟲劑過量使用等問題時,全健康理念給予了人類調節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動物健康的方法。全健康理念具有系統和整體的思想,強調多學科、多部門及多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協作。該理念本身具有極強的外延性并為資源整合與協調提供溝通平臺。整體而言,全健康理念、親生物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11]和人類“綠色基因”假說(Human "green-Gene"Hypothesis)[12]等均認為人與植物、動物及自然生命之間存在關聯和作用機制,因此可以通過營造環境健康、物種健康①的空間場所使人體健康受益。本研究聚焦以開發商為主導的社區開發模式,探討如何構建全健康視角下的社區健康設計體系,為國內健康社區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1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全健康理念應用于綠色健康社區景觀設計體系構建,歸納總結了各年齡段人群的行為特點和人群健康需求,利用康復景觀理論、園藝療法理論與實證及環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將全健康視角進行拓展,總結人的健康、物種健康和環境健康三者之間的關系,并探討其在健康社區中的實踐路徑。

1.2 研究框架

首先,基于全健康理論,以人、環境和動物為3個并列層次進行演繹和擴展,分別研究社區環境下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的內涵及意義。其次,結合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交需求及康復景觀與園藝療法相關理論,構建起人與人際、人與環境、人與物種的健康社區環境設計框架。最后,詳細闡述不同健康圈層下的健康設計模塊,為社區健康環境設計提供系統化、整體性的參考體系(圖1)。

圖1 全健康視角下社區健康環境研究框架

2 全健康視角下的健康人居要素

2.1 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是居住區健康環境營造的核心。根據人體生理機能發展階段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劃分標準[13],將人的一生劃分為4個時期,分別是嬰兒期和兒童期(0~9歲)、青少年期(10~19歲)、成年期(20~59歲)和老年期(60歲及以上)。人的健康包含各階段的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健康需求,各年齡段人群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健康需求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群體行為特點和人群需求

1)嬰兒期和兒童期(0~9歲)。

嬰幼兒和兒童群體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育的關鍵期,對其教育、興趣和創造力的培養極為重要[14]。環境能夠給予兒童感官刺激,不僅能促進身體發育,而且可以增強兒童的平衡感、協調性及免疫力。

2)青少年期(10~19歲)。

青少年群體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育高峰期。在此時期,家庭、學校、媒體環境、友群關系等都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4]。環境能夠緩解青少年壓力、改善注意力缺失、提升運動機能和減輕電子產品依賴等癥狀。

3)成年期(20~59歲)。

成年群體身心發育成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穩定期。這類人群主要面臨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和亞健康狀態的威脅。在人類社會步入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后,“孤獨感”與現代城市相伴出現并發展為普遍心理現象[15],對社會健康存在潛在危害。環境能夠緩解成年人壓力、改善因缺乏運動而導致的慢性病癥狀,提供增進社會交往的戶外場所。

4)老年期(60歲及以上)。

老年群體的身心狀態和免疫力逐漸走向衰弱,心理和生理都處于衰弱期。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老年人機體功能和感知能力的下降趨勢,堅持鍛煉能夠延緩體力精力衰弱。

2.2 環境健康

環境是人和所有生物生活的基底。生態系統能夠提供支撐、供給、調節、文化等生態系統服務,其不僅關系到人類可持續的生產生活,也為環境健康提供支持?;谌】道砟?,環境健康由良好的生物多樣性、土壤健康、水系健康、清潔空氣和低敏環境四部分構成。生態學過程、水文過程、氣候調節、凈化水質等生態功能可以從支撐和調節的角度支持環境健康;食物、淡水、精神和教育(農耕文化)則從供給和文化角度促進環境健康(圖3)。

1)良好的生物多樣性。

良好的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環境健康,例如提供食物、減少自然災害和降低傳染疾病傳播風險等[16]。其在健康社區中的益處表現在對傳染病的預防和對人類的生理、心理等基礎健康的影響2個方面?!袄吓笥鸭僬f”(Old Friend Hypotheses)認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與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協同進化[17],因而人類免疫系統的進化對微生物多樣性具有依賴性[18]。此外,經常接觸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能夠有效輔助治療心理疾病[19]。健康社區中良好的生物多樣性的實現需要根據當地生境類型,在環境營造中進行篩選和保護。

2)土壤健康。

土壤健康包括土壤結構、土壤有機物、土壤動物及土壤微生物等。不同類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生態價值,設計中應根據不同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功能選取應用。生物制劑如殺蟲劑和除草劑的濫用,會負面影響土壤生態結構、污染水源環境[20]。對于被污染的土壤,需要根據土壤位置和特性,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改良等方法清除污染,從而使土壤保持健康,為居住區環境健康提供支撐。健康的農產品也離不開良好的土壤環境,綠色健康社區可在土壤健康的環境中規劃社區農園、可食地景、屋頂菜園等農園場所,為社區居民提供享受種植和采摘樂趣的機會和一定的健康農產品供給。

3)水系健康。

水系健康包括各類水環境表征指標、水生生物和地下水等。對于被污染的水系,應及時修復整治,避免水系污染導致傳染病發生。利用景觀手段治理水環境已有長足發展,包括雨水花園和各類改善水質的景觀措施,如滯留池、生態過濾池等,既能改善水系質量,也具有雨洪調節功能,還兼具觀賞、科普等綜合功能,值得在社區環境中推廣應用。飲水健康也是重要一環,健康社區環境應具有相應的安全飲用水攝取點,保障居民戶外活動過程中能夠及時補充水分,緩解因體內水分不足帶來的不適反應。

4)清潔空氣和低敏環境。

空氣質量對人的呼吸系統有較大影響,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對此尤為敏感。健康社區環境應根據當地的空氣質量檢測指標在居民出行和進行戶外運動時做出提示。此外,為避免植物產物如花粉引起的各類過敏反應,應盡量選用致敏性低的樹種[21]。較好的空氣質量和低敏環境是環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環境健康惠及人的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

2.3 物種健康

全健康理念認為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動物健康相互聯系。動物健康與動物生存的環境、環境中的植物和微生物息息相關,微生物、植物、動物共同構成生物鏈上的捕食與被捕食關系,傳染病也通過食物鏈或接觸等方式在物種間傳播。因此,將全健康理念中的動物健康根據食物鏈的作用機制擴展,可得到物種健康。物種健康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健康3個層次,三者的健康利于提高生態系統整體的韌性,也會通過接觸、捕食等關系影響到人類健康(圖4)。

圖4 微生物、植物、動物在陸地食物鏈上的分布(作者改繪自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food-web)

1)植物健康。

根據生境不同,社區內的常見植物可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類。植物健康包括植物正常的生長發育和物質代謝。健康的植物能跟隨物候期的變化完成整個生命周期。病蟲害防治也是保障植物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謹慎對待可能導致植物死亡、病變,甚至影響到人或其他物種健康的病蟲害,并進行適當干預。

2)動物健康。

社區環境中常見的動物有貓、犬、鳥類、魚類及各類昆蟲等,它們中既有人類的伴侶寵物,也有在環境中自然分布的野生動物。居民在居住環境中活動時會有意或無意地與動物發生接觸,因而動物健康不容忽視。在公共衛生領域,需要重視野生動物主管部門、獸醫部門的協同聯動作用[22],制定系統性策略保護和保障野生動物健康,降低野生動物攜帶新型病原體的風險和人畜共患病等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概率。對于健康風險可控的伴侶寵物,戶外環境應該具備可供寵物游樂和社交的場所。

3)微生物健康。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及一些小型原生生物?,F有研究認為人類的干擾會導致宿主和病媒物種增加,從而增加疾病傳播的可能性[23]。阻止有害微生物對人體造成傷害可采用降低與宿主和病媒物種接觸的機會,以及減少有害微生物的適宜生境等方法。因此,微生物健康包含2個部分:人居環境中有害微生物的種群數量得到抑制、傳播路徑被監測或部分阻斷,以及環境中有益微生物的種群和數量處于合理范圍,能夠與植物、動物互利共生,協助改善人居環境。

3 全健康視角下綠色健康社區體系構建

3.1 人、環境、物種——綠色健康社區構建維度

全健康視角下的綠色健康社區構建需要從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3個維度出發,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運營,實現總體環境健康(圖5)。綠色健康社區的規劃應生態環境先行,分析研究當地生物多樣性特征,識別、保護并利用藍綠空間,選取科學的規劃指數使空間營造更為合理,使用工程技術修復破損生境、改善被污染的環境,并以此為基底進行綠色健康社區建設,將人居聚落融入藍綠空間之中,并完善各類城市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

圖5 全健康理念下綠色健康社區建設途徑

3.2 人的健康受益于環境健康、物種健康的景觀途徑

在分析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建立起三者關聯,以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促進人的健康(圖6)。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3個層面,康復景觀相關理論為環境設計提供了可實踐路徑。例如,卡普蘭夫婦(S.Kaplan &R.Kaplan)提出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認為非威脅性自然環境能使人的定向注意力得到恢復,這類環境具備吸引、遠離、廣度和相容特征[24-25];羅杰·烏爾里希(Roger Ulrich)提出應激恢復理論(Stress Recovery Theory,SRT)[26-27],從景觀的空間結構和要素構成角度歸納出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能力恢復的環境特征;五感理論(Five Sense Theory)則指出環境刺激能夠改善行為、認知等人體機能,如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等,并以五感花園等景觀形式應用于實踐之中??祻途坝^理論在人的健康和環境健康之間起到關聯作用。園藝療法在健康、亞健康及患病人群的癥狀預防與治療中取得了大量的實證研究成果[28-29]。園藝療法適用人群廣泛,既能改善兒童注意力,也可以增進老年人對生活的掌控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爾茲海默癥等疾病癥狀[30]?;顒訉ο蠖酁樽匀灰?,如花卉、地被、灌木等,社區中可應用的綠色療法有園藝療法、農藝療法、盆景療法和綠色運動等。園藝療法從活動形式和實證研究2個方面為人的健康與物種健康搭建起關聯的橋梁。此外,社交需求的滿足離不開人際交往,克萊爾·庫珀·馬庫斯等在《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31]一書中闡述了各類外部空間中交往場所的設計依據和準則?;谏鲜龇治?,從人與人際、人與環境和人與物種關系出發,以各類人群健康需求為導向建立各類體驗與使用路徑(圖7),為社區健康環境設計提供景觀途徑。

圖6 景觀要素在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之間發揮連接作用

圖7 全健康視角下使人健康受益的景觀途徑

3.3 三大圈層與九大健康設計模塊

結合上述分析,在全健康視角下形成了人與人際圈層、人與環境圈層和人與物種圈層的健康社區景觀設計體系,并構建起以療愈功能為導向的健康設計模塊(圖8)。

圖8 全健康視角下健康社區景觀設計體系(作者改繪自https://relatifperspektif.id/article/One-Health-Satu-Kesehatan-untuk-Semesta)

1)人與人際。

人與人際圈層聚焦人際關系層面,以促進人際交往為主要目的。交往行為的動機多樣,包括消解孤獨感、獲取來自他人的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和有特定社交目的的會客行為等。依據社交活動特點可將空間劃分為獨處靜思(1人)、親子社交(2~4人)、小群社交(5~6人)和大群社交(7人及以上)4種類型。此外,詩歌、繪畫和山石樹景等中國傳統文化及園林要素中蘊含著豐富的康養思想[32],在綠色健康社區建設中也具有重要價值。

根據上述分析,在人與人際圈層(圖9)中將景觀空間的營建導向定位為獨處模塊、親子模塊、社交模塊和藝術模塊:獨處模塊能夠開展靜思冥想活動,以提振精神;親子模塊為親子交流提供場所,有助于改善親子關系,增強兒童表達能力,促進交流和溝通;社交模塊有助于培養同理心,促進鄰里社交,減輕鄰里社交壓力,提高中老年人對生活的掌控感,減弱孤獨感;藝術模塊為居民提供體驗品石、繪畫、樹藝、盆景等文化的機會,并鼓勵居民參與和自我表達。

圖9 人與人際圈層景觀要素組成與療愈活動

2)人與環境。

人與環境圈層(圖10)以鼓勵居民在健康環境中進行各類活動為核心。為充分發揮環境的健康效益,居住區健康環境設計應調研社區內人群特征和人群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人與環境圈層的規劃應保障殘障等弱勢群體具有專屬的戶外康復空間,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擁有五感療愈空間和戶外運動場所等。因此,人與環境圈層中應包含復健模塊、運動模塊和五感模塊:復健模塊包含康健花園和接地園等場所,利用樹林中的負離子產生促進人體健康的生理效應,以舒緩壓力、提高知覺敏感度、改善人體代謝水平;運動模塊為居民提供戶外健身和鍛煉的場所,具有促進身體發育、提升身體機能的功效,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維持較好的健康指標;五感模塊通過接觸自然環境刺激感官,激活大腦中樞,具有改善大腦功能、激發愉悅感的功效,對疾病康復和預防也有一定促進作用。

圖10 人與環境圈層景觀要素組成與療愈活動

3)人與物種圈層。

人與物種圈層(圖11)以鼓勵居民與健康物種發生接觸與互動為核心,包括操作模塊和益智模塊。操作模塊通過精細操作的訓練,如上盆、播種、扦插、盆景觀賞、盆景修剪等園藝操作發揮巨大的健康功效。人在園藝活動中不僅產生能量消耗,也鍛煉了大腦對手的控制能力。在數個周期的園藝操作中,壓力及不良狀態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也有助于增進鄰里互動,提升歸屬感。益智模塊則通過自然植物觀察、植物認知、蟲鳥觀察和蟲鳥喂食等體驗類行為激發兒童的探索欲,同時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認知情況,具有激發生活樂趣和改善心境的作用。

圖11 人與物種圈層景觀要素組成與療愈活動

3.4 全健康視角下健康社區療愈路徑

綠色健康社區療愈路徑是社區居民日?;顒拥闹饕肪€,也是實現環境健康、物種健康作用于人的健康的重要載體。在把握場地空間尺度、日照時數、社區人群年齡段特征的基礎上,選取綠色健康社區景觀設計體系的圈層與模塊,構建不同的療愈路徑。嬰兒和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各自具有不同的行為特征和健康需求,因此,社區應具備4類基本的療愈路徑,即嬰兒和兒童的療愈路徑(圖12)、青少年的療愈路徑(圖13)、成年人的療愈路徑(圖14)和老年人的療愈路徑(圖15)。療愈路徑需包含完整的全健康視角下的綠色健康社區三大圈層,以實現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對改善人的生理、心理、認知和行為的目標。以嬰兒和兒童的療愈路徑為例,選取人與人際圈層中的親子模塊和社交模塊、人與環境圈層中的五感模塊和運動模塊、人與物種圈層中的益智模塊,選用各個模塊中的一個或多個景觀要素,合理融入綠色健康社區的戶外場所、架空層和屋頂花園等空間。通過療愈路徑引導社區居民自發使用綠色健康的戶外空間,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并養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圖12 嬰兒和兒童的療愈路徑

圖13 青少年的療愈路徑

圖14 成年人的療愈路徑

圖15 老年人的療愈路徑

4 結語

4.1 全健康視角:連接公共健康與健康社區

本文探討了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的內涵,進一步辨析了三者的關系并結合康復景觀和園藝療法相關理論搭建起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的關聯,構建了可用于實踐的綠色健康社區景觀設計體系。全健康視角的引入,不僅在尺度上將社區整體環境營建和局部景觀節點設計相聯系,還將公共健康與康復景觀、園藝療法相關聯,為社區的規劃設計提供了系統的思維方式。

4.2 局限與展望

基于全健康視角的健康設計體系梳理了社區整體和局部節點的健康設計脈絡,分析了居住區環境設計中人的健康、環境健康和物種健康的關系。但在社區整體和局部節點層面仍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社區整體層面,全健康理念指導下的城市規劃方法有待進一步探討,包括生物多樣性與健康城市的關系、社區藍綠空間與緩解城市病和職業病的關系等。局部節點層面,一是各類社區園藝療法活動需要在園林康養師[33]等職業從業者指導下進行;二是需要進一步研究園藝療法對不同病癥的恢復效果,開發適用于不同人群的綠色處方;三是健康環境設計需要進行使用后評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以判斷健康空間和環境設計對人群健康是否有效及人群對景觀的偏好,收集證據形成循證數據庫為未來的健康設計提供參考。全健康理念有助于實現“健康中國”戰略規劃目標,從而提升社會福祉、守護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注: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繪制。

致謝:特此感謝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向鵬天博士和孟令爽博士為本文撰寫提供的幫助。

注釋:

①本文中的物種(Species)均指智人種(Homo sapiens)以外的生物種類。

猜你喜歡
圈層物種景觀
吃光入侵物種真的是解決之道嗎?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No.4 圈層用戶不斷拓展,圈層經濟價值釋放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B站沖破圈層
年輕人“圈層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讓圈內新聞飛出圈層——“振興杯”宣傳的一點思考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