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隊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要策

2024-03-19 16:10付建華
政工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官兵案件

付建華 夏 天

當前部隊官兵普遍入網比入伍早、網齡比兵齡長、網友比戰友多,手機上網已成為基本需求和生活方式。個別官兵敵情意識淡薄、法紀觀念缺失,違規使用手機引發案件問題,給部隊純潔鞏固和安全穩定帶來嚴峻挑戰。加強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

一、當前部隊官兵手機使用問題的新情況新特點

為有效治理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我們對官兵使用手機引發案件問題的新情況新特點進行了調研??偟目磥?,主要有六個方面的情況需高度關注:一是手機網絡功能強大,引發案件問題數量多類型廣。智能手機與個人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的關系日漸密切,手機使用引發案件問題已成為部隊案件問題的主要發生方式,引發的案件問題類型已涵蓋部隊案件問題的所有方面。二是手機使用避影斂跡,引發案件問題發生易發現難。智能手機使用引發案件問題的主體和對象具有復雜性、行為具有隱蔽性、手段具有智能性,官兵使用手機引發案件問題往往只在一瞬間,提前發現、預警卻困難重重,很多造成了嚴重后果才被發現。三是賬外機卡失管失控,引發案件問題風險大概率高。部分官兵為了逃避監管、額外使用手機進而使用賬外機、卡外卡,引發案件問題風險更大、概率更高。四是涉政密黃賭貸多發,引發案件問題惡性大危害重。官兵使用手機引發涉政密黃賭貸案件問題數量上升趨勢明顯,且手機使用涉政密黃賭貸引發案件問題大多是大案要案或嚴重問題,毀個人前途、毀家庭幸福、毀單位形象、損國家軍事利益,惡性極大,危害十分嚴重。五是官兵用網動機多元,引發案件問題主體多分布散。官兵使用手機動機主要有“與外界聯絡、工作學習、滿足不良欲望”等。這些多元動機既給了犯罪分子和敵對勢力可乘之機,也給官兵可能違法犯罪埋下了心理隱患,使得不同層級、類別、地域的官兵都有可能因使用手機引發案件問題。六是技術升級周期縮短,引發案件問題情況新變化快。信息時代手機網絡技術迭代更新速率加快,日新月異的手機網絡新技術使得傳統案件問題發展演變速度加快、周期變短,并不斷催生新型違法犯罪。

二、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從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工作的整體情況看,各級黨委機關高度重視,保衛、管理、宣傳等相關職能部門針對多發群體、易發時節、常發問題,做了一些基于制度約束、技術防范、教育引導層面的針對性防范工作。但調研發現,仍存在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體系治理的思維還不牢固,“想防不知怎么防”的困局尚未破解。一些單位沒有樹立體系治理的觀念,有的認為應由管理部門來加強監管;有的則傾向于由保衛部門來介入治理;有的認為這個問題主要是個技術工作,主張強化技術防控;有的則認為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涉及執紀執法,希望法制保障和制度約束;還有的堅持思想教育主導,認為管人關鍵在于管思想,核心在于把人教育到位??梢哉f由于體系化治理理念欠缺,相關職能部門要么是“各自為戰”搶占職能任務高地,要么是“亡羊補牢”忙于應對業務缺口,要么是“就事論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整體呈現離散化和碎片化的傾向。

二是急需急用的制度還不健全,“想治不知怎么治”的藩籬尚未打破。對于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目前還沒有形成集約高效、完備閉合的工作制度。管理部門針對官兵手機使用的程序審批、登記備案、集中管理進行了條款性規范;保衛部門緊盯官兵手機使用的聯網入網時機、數據傳遞情形、交際交往情況、消費娛樂內容,與地方有關單位建立了預警性監測監管協作制度;保密部門著眼官兵所使用手機的網關認證、系統安防、軟件保密與軍地有關單位建立了共管、共研制度;宣傳部門圍繞官兵手機使用常見易發的行為失范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引導、宣傳普法工作制度。但在一些單位調研發現,這些部門制定的工作制度囿于彼此權責分野未能產生順暢銜接的內驅力,致使治理工作因欠缺一體化聯管聯動、聯防聯治制度因子而陷入領域性自說自話、自我循環的泥淖。

三是管用實用的方法還不完善,“想管不知怎么管”的痼疾尚未解決。許多單位相關職能部門過于倚重或青睞“以行政禁令干預”的方式,表現出濃厚的“令出多門、法隨人行”色彩,方法簡單粗暴,甚至與上級精神相抵牾。比如,無差別嚴管嚴控,引發官兵逆反對立情緒;主動前置防范缺失,被動應對官兵手機使用問題以及其他衍生問題;重堵輕疏,采取縮減使用時間、減少使用頻次甚至沒收手機等被動方法應對,官兵“忍氣吞聲、苦不堪言”;形式大于內容,游離于表面的“花架子”和“走過場”,管用實用的工作方法還比較欠缺。表面看來這些問題是過度倚重行政權力的止動和威權效應,實際上反映出的是相關職能部門“想管不知如何管”的能力痼疾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的無奈之舉。

四是智能防范的技術還不普及,“想用不知怎么用”的梗阻尚未疏通。絕大多數單位治理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智能化技術服務、支持、應用的程度還不高。例如,治理“賬外機、卡外機”中,重人力使用輕技術應用,有的還停留在使用手機信號屏蔽儀、金屬儀器探測器等老舊技術上;官兵手機使用管控中,“無感化”監管技術比較滯后,管控過硬、留痕過重;防范官兵違規使用手機問題中,“智能化”防范比較欠缺,既無法進行“點穴式”定向摸排和“觸發式”技術圍獵,又未能發揮足夠的預先止動、止損作用。這些技術應用不夠、技術賦能不足、技術加持不力等問題,直接反映了相關職能部門“想用不知怎么用”的技術梗阻還未有效疏通。

三、加強部隊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的幾點思考

近些年來,各單位對官兵手機使用問題治理進行了許多頗有助益的實踐探索。為進一步增強治理工作的質、效、能,建議在如下五個方面持續注力、久久為功。

(一)加強“體系化”治理,構建一體聯動群防格局?!绑w系化”治理在理念上,要求相關職能部門不能簡單地將官兵視為“必須被管住”的對立面,而要理性看待官兵手機使用問題出現的“合理性”因子;“體系化”治理在構成上,既要有配套法規制度來作剛性約束,還要有先進技術支撐來作技防保障,更需要常態教育引導來作柔性輔助;“體系化”治理在功效上,不僅要注重官兵手機使用問題的“不敢犯和不能犯”,更要注重“不想犯和不愿犯”。據此,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保衛、部隊管理、信息保密等機構同頻共振、彼此協調的聯動機制,形成體系化治理格局。

(二)聚焦“法治化”治理,固強剛性約束規范模式?!胺ㄖ位敝卫硪笠苑ㄖ我幏豆俦褂檬謾C問題,除了形式上的治理工作得到“必行”的適用和貫徹外,更加注重治理工作本身在部隊官兵訓練、工作、生活中被接受、被認可、被認同的程度。實踐中發現,一些部隊防范官兵違規使用手機缺乏剛性約束。建議對各單位的手機使用管理規定進行梳理整合,對共同條令中關于手機使用的條款進行修訂細化,明確使用時機、檢查內容、檢查頻次、檢查對象、獎懲措施等,并劃清各級在手機使用管理上的權力界線,謹防權力濫用,體現手機使用管理變“堵”為“疏”的思路變化。

(三)突出“前置化”治理,探索預先管控手段招法?!扒爸没敝卫硪爸盟枷虢逃?、日常管理、監測監管、安全保密工作觸角,努力在官兵“不想犯、不能犯”上做足功夫。要充分發揮“提前止動、預先止損”功效,既能對官兵違規使用手機問題點穴定位、精準圍獵,又能對官兵因違規使用手機引發安全問題進行預先止損,努力在官兵“不愿犯、不敢犯”趨勢演進中發揮主動干預作用。建立廣泛的官兵手機使用信息收集機制,匯總、分類官兵手機使用信息庫;完善預測預判機制,評估案件問題出現的概率和危害程度等;健全預警預報機制,設置風險等級,創新預警形式,提高預防效能。

(四)倚重“智能化”治理,搭建技術賦能智慧平臺?!爸悄芑敝卫眢w現為治理體系中各要素組成能夠智能運行和協同,不僅相關制度機制、組織機構能實現“類自動化”執行運轉,而且相關預測預判、預警預報能完成“類人工化”自動報送??梢劳腥斯ぶ悄茉谧灾鲗W習、自動識別、自動處置方面的超強能力,為手機的非法使用監測、不當信息封堵和危機事態報警等筑起“監測預警、研判識別、應急管理、聯動處理、評估問責”鏈條式防范體系。通過匯總梳理近年來案件問題發生的隱患前兆、慣用手法、歷史軌跡等,針對性地篩選“重點”人員,采取定點推送、深度植入、無感滲透等方式,實現超前預測、精準治理,有效化解業務機關“人少事多”的現實矛盾,提升監測、預警、處置效率。

(五)著眼“生態化”治理,厚植強基導向平安環境?!吧鷳B化”治理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將手機使用問題置于軍營生活這個大生態環境中去考量,以筑牢部隊平安基礎為導向,采取綜合性措施斬斷手機使用引發案件問題的發生鏈條,使手機使用負能量在軍營生活的不同方面、各個環節被吸附、截留、存貯、轉化,直至消失。部隊各級既要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軍營集體活動,讓官兵放下手機、走出宿舍,做良好軍營生態的積極創建者、參與者,又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在加強教育引導上下功夫,做正確使用手機的倡導者、踐行者;既要盯著基層官兵這個“大頭”,構建手機使用多維宣傳空間,又要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重頭”,強化法治思維,倡導以上率下,推動建立手機使用依法管控工作格局;既要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的平安軍營創建活動,又要培養具有某一方面特長的文化骨干,通過以點帶面、以面帶體的方式,促使官兵培養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娛樂方式。

猜你喜歡
官兵案件
一起放火案件的調查:火災案件中的“神秘來電”
“左腳丟鞋”案件
武警四川總隊組織官兵進行健康體檢
海軍官兵守衛在海防一線
HD Monitor在泉廈高速拋灑物案件中的應用
3起案件 引發罪與非罪之爭
“上訴審”改判案件實證分析——以沿海某市2010-2012年的上訴改判案件為例
朝鮮官兵高呼“捍衛金正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