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信息化在以任務為導向的《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2024-03-19 11:27趙永恒戈振凱邱婧然李姝瑾郝新才王佰靈
科技風 2024年7期
關鍵詞:實驗教學

趙永恒 戈振凱 邱婧然 李姝瑾 郝新才 王佰靈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高校教育的智能化對教育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日新月異。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信息化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將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應用于以任務為導向的《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是未來《中藥藥劑學》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文章闡述了《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實驗教學的設計,互聯網信息化在該門課程中的應用優勢,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提高《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化技術;《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日益融合、互動,信息傳播手段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教學工作中,新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也給教育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教學工具,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教學方式。2020?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明確要求大力推廣互聯網教學模式[1,2],加快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機制構建,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與興趣。教育部也在?2020?年要求運用新技術、新理論對教學過程進行綜合設計,這對教學資源、教學管理以及教學設計要求更高。

我?!吨兴幩巹W》是中藥學專業的核心學位課,是連接中醫與中藥的橋梁學科,承擔著培養能適應中醫藥產業需求,持續服務秦巴片區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優秀的技能型中藥人才的任務[3]。實驗課是《中藥藥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教材和資料,做好實驗前的準備,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借助實驗器材或儀器正確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運用理論知識對實驗現象進行初步分析判斷,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正確紀錄和處理實驗數據,撰寫合格的實驗報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理論課同等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對理論課教學的促進和檢驗。單純的線上教學或者虛擬實驗無實際操作、學生缺乏感性觸感。傳統的實驗教學如“注射劑的制備”“栓劑的制備”“散劑的制備”“丸劑的制備”等,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按照工藝流程進行操作,實驗過程中思考不足,創新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培養。為彌補虛擬實驗和傳統實驗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培養創新能力,本研究擬探索互聯網環境下以任務為導向的實驗教學模式。

1?互聯網環境下《中藥藥劑學》的實驗教學現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日益融合、互動,信息傳播手段層出不窮,不僅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也給教育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教學工具同時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教學方式。為了將新的教學理念應用于實驗教學中,在目前《中藥藥劑學》的實驗授課中,還有一些問題急需改革,影響了互聯網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高效運用。

1.1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現有教學方案仍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有待提高互聯網相關的專業知識,試驗設備的使用和管理都較為傳統,缺乏相應的管理軟件及設備使用記錄軟件,使學生的實驗過程缺乏溯源性。而且許多學學校對《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設備準備不足,很多都是2人或多人共用,且設備老舊,不能滿足信息化實驗教學需求,建議更新成新型智能化設備。另學校實驗資源分散,一般是學校各學院管理相應的試驗設備,缺乏實驗資源的整合,使試驗設備使用率低,建議整合學校及附屬醫院的實驗資源,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共享及調控機制,更好滿足互聯網環境下學生在體驗中探索科學技術的奧秘及需求。

1.2?互聯網相關技術應用能力的短缺

在目前的《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對互聯網相關專業知識及技術的應用能力掌握較少或較為局限,需要加強培訓或學習。隨著互聯網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漸漸增多,《中藥藥劑學》不但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制劑制備關鍵技術、寫出常用劑型的制備工藝流程、列舉常用劑型的質量評價項目以及制劑的合理使用等,還要具備設計制劑處方的能力、評價藥物制劑的能力以及操作常見藥物制劑設備操作及維修能力等,教師可通過融合信息技術手段與實驗課程,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但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思想不能及時轉變,或者教師對互聯網技術掌握不夠熟練,上課缺乏相應的自信度,導致互聯網技術不能在實驗教學中得到較好的運用。

2?互聯網環境下以任務為導向的實驗課程的設計

2.1?預習階段的設計

教學團隊依據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選用合適的預習參考書,制作課件,創建實驗操作視頻,發布預習自測題,并根據中藥藥劑學實驗的過程,結合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任務,隨后將學習資源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課堂任務自主學習,包括預習指導書的內容,通過觀看教學視頻、閱讀實驗教材、完成預習自測題以及虛擬仿真實驗模擬實驗情景等過程,以達到教師設定的要求。

2.2?實驗方案的探討

在學生掌握《中藥藥劑學》實驗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后,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如在“片劑的制備及質量檢查”設計性實驗中,教師要提前下達任務書,讓學生通過drugbank、pubmed、萬方、中國知網等數據庫,查閱鹽酸小檗堿理化性質的文獻資料,分組討論(約4個同學一組),?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包括實驗原理、儀器設備、處方組成(輔料規格、原輔料用量等)、制備工藝、質量評價(如片重差異、脆碎度、硬度、溶出度等)、注意事項等。實驗方案提交到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和學生探討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形成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學生根據實驗方案,在教師指導下,到實驗室完成相應的實驗。

2.3?實驗實施階段

結合中藥學人才培養要求,預習階段創設任務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導演,學生在教師啟發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掌握基本知識、訓練基本操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以及熟練程度,并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探討易錯點,加以實驗糾正,以得到符合“藥典制劑通則”要求的實驗結果。

2.4評價體系的構建

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模式[4],評價體系應進行調整。如驗證性實驗評價指標應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考核指標多以自主學習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為主,科學設置具體評價指標,并通過發放問卷調查,收集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實驗教學方式及內容,有利于建立完整的過程性考核及完善的課程評價規范。

3?互聯網環境下以任務為導向的實驗教學的應用優勢

3.1?學情分析

當前大學生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興趣濃厚,僅僅是線下上課的內容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學生更喜歡通過互聯網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源,并與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整合。這對開展互聯網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比較有利,且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擴展學生的視野。

3.2?教師能力培養

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導向的《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準備豐富的教學資源,解決學生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還要善于發揮實驗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挖掘學生的潛能。

3.3?實驗內容及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為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融會貫通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制劑分析等課程的專業知識,為畢業論文的設計、開展以及撰寫打下基礎,設計了“銀黃膠囊的制備及質量檢查”實驗,在學生實驗中,也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監督和控制實驗過程中設備的使用,避免學生人數扎堆及設備資源的浪費。

3.4?實驗室及學生安全的管理

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實驗室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虛擬仿真系統為學生實驗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實驗環境,且學生通過虛擬操作可以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對實驗加以改進,同時也增加了實際實驗操作中的熟練程度,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其次,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及學院領導可以全面監控實驗過程。以往對于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依靠攝像頭安裝的方式進行保護,而監控室只有少數人可以監控管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避免或減少管理過程的不佳或者減少忽視的領域。

結語

互聯網下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結合了不同課堂的教學形態的優勢,該模式以任務為導向,以互聯網為載體,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實驗設計、實驗實施、數據處理、結果分析等環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及能力得到了提高。近4年,學生參與申請發明專利1項,參與發表科研論文二十余篇,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金獎1項,十堰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1項,“創青春”“軍創杯”大賽等獎項。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積極性提高,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7項、省級12項。實習實訓期間,學生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嚴格按照SOP操作、規范記錄數據及現象,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體現良好職業素養。

互聯網下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學校需加強引導,組織相關的技能培訓,讓教師從“要我做”轉變成“我要做”繼而達到“要做好”的境界,保障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

參考文獻

[]?趙樺萍,趙立杰,汪建新,等.“互聯網+”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工時刊,2022,36(07):36-37.

[2]?徐蘊,李龍鳳,陳惜明,等.“互聯網+”背景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以高?!盎せA”課程為例[J].科技與創新,2022(17):107-110.

[3]?李朝霞,龔慕辛,李靜,等.中藥藥劑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深化[J].藥學教育,2022,38(01):31-33+48.

[4]?張明亮,吳冬青,徐海云,等.基于任務導向的高等學?;瘜W信息學課程教學范式改革研究[J].河南化工,2021,38(12):51-52.

[5]鄭世景.金銀花及其13種偽品的顯微鑒別[J].中國衛生產業,2011,8(27):9-10.

[6]?付桂芳,馮學鋒,格小光,等.野生黃芩與栽培黃芩藥材性狀顯微組織差異比較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11):23-27.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2022GB135);湖北醫藥學院教研項目(2020049);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教研項目(YHJ2020047);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醫學教育研究立項課題(2018B-N19017)。

作者簡介:趙永恒(1987-),男,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藥新劑型與新技術

猜你喜歡
實驗教學
問題引導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實踐探索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光反應與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結合的研究
小議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云計算的計算機實驗教學探討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實施——以“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教學為例
高中自然地理課堂實驗教學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