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特點及其臨床診斷價值

2024-03-19 12:11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4年3期
關鍵詞:乳頭狀預測值甲狀腺癌

鄭 楠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B 超科 廣東 廣州 510140)

甲狀腺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其癥狀多數缺乏特異性,導致對病情的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有可能延誤治療,影響患者的預后[1]。甲狀腺癌是一種好發于女性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青壯年人群,癥狀不明顯,大多數年輕婦女對其關注程度不高,導致確診時多處于晚期,患者未能及時獲得有效治療。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以乳頭狀腺癌為主。通常情況下,甲狀腺癌常伴有淋巴結轉移,其中頸部淋巴結轉移最為常見。及早地發現甲狀腺癌出現頸淋巴結轉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預后。超聲檢查可以有效幫助確定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2]。本文選取2017 年1 月—2022 年1 月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就診的60 例甲狀腺癌患者,分析超聲在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22 年1 月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就診的60 例甲狀腺癌患者。其中男性40 例,女性20 例;年齡20 ~70 歲,平均(52.31±10.34)歲。

納入標準:(1)年齡在18 ~80 歲,經臨床確診為甲狀腺癌;(2)無超聲診斷禁忌證;(3)入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疾??;(2)合并語言功能障礙;(3)存在認知功能障礙;(4)存在語言表達障礙;(5)存在聽力障礙。

1.2 方法

患者均實施超聲診斷:選擇超聲診斷儀(采取西門子ACUSONS 2000 型號),指導患者取坐位,露出頸部皮膚。將超聲探頭的頻率調整在(7 ~12)MHz 之間。使用超聲探頭在患者頸部進行掃描,確認淋巴結的位置,并仔細觀察淋巴結的邊界、形態和其他影像學特征。利用三維超聲技術對甲狀腺癌患者的淋巴結血流狀況進行評估。

1.3 觀察指標

對比頸部淋巴結超聲表現。特異度=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準確率=(真陽性+真陰性)/(真陽性+假陽性+假陰性+真陰性)×100%;漏診率=假陰性(真陽性+假陰性)×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100%;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誤診率=假陽性/(假陽性+真陰性)×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假陰性+真陰性)×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檢查結果分析

60 例患者經病理確診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有26 例,占比43.33%,未轉移34 例,占比56.67%;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準確率為90.00%(54/60),特異性為88.24%(30/34),靈敏度為92.31%(24/26),陽性預測值為85.71%(24/28),陰性預測值為93.75%(30/32), 誤診率為11.76%(4/34), 漏診率為7.69%(2/26)。經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分析,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903,95%CI為0.816 ~0.990。見表1、圖1。

圖1 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ROC 曲線

表1 超聲及病理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檢查結果分析單位:例

2.2 兩組頸部淋巴結超聲特征比較

甲狀腺癌頸部轉移淋巴結的門部回聲不均勻、皮質增厚、微鈣化、長短徑比<2、淋巴門偏移、邊界不清、血流豐富、淋巴結融合的發生率高于非轉移淋巴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頸部淋巴結超聲特征比較 單位:例

3 討論

甲狀腺癌為目前臨床預后效果普遍良好的惡性腫瘤,但存在一定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概率,頸部腫大淋巴結屬于其早期表現,且發病率逐年提升[3-4]。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要點為淋巴結的形態、淋巴門、皮質厚度等相關指標,可對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進行判斷,提升其診斷的準確率,為臨床診療提供重要的指導。以往門診對于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判斷方法受淋巴結大小、部位、觸診醫師的經驗影響,漏診率較高。甲狀腺癌患者接受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后,采取超聲檢查的方式可對頸部淋巴結進行評估,并可評價患者的復發風險[5-7]。分化型甲狀腺癌通常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存在區域轉移情況,淋巴結轉移區域、甲狀腺部位相近,頸部淋巴結Ⅳ區、Ⅰ區為其中相對常見的轉移部位,Ⅰ區、Ⅴ區的轉移率更低。工作中應做到針對頸部淋巴結分區域檢查,可減少漏診的發生。囊性改變、淋巴結圓形、團狀高回聲、淋巴門消失、血管分布異常則代表患者可能發生淋巴結轉移[8-10]。淋巴結指數在0.5 以上時,診斷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的靈敏度通常為80%左右,特異度為71%~89%,發生淋巴結點狀鈣化、囊性改變時,診斷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的靈敏度相比淋巴結指數在0.5 以上時更低[2,11]。術前為患者實施常規超聲檢查并不能夠準確評估甲狀腺癌頸部轉移淋巴結情況,如產生甲狀腺內病灶、多灶、甲狀腺外侵犯等應引起臨床的足夠重視[12-14]。檢查過程中應注重與其他情況鑒別。轉移淋巴結中央、周邊會表現出較為豐富的血流信號。轉移淋巴結通過對其血管阻力指數、搏動指數、超微血管成像可及時對血流信號及重疊的運動偽影進行分辨,并能夠實現低流速微小血管的可視化。良性淋巴結在常規超聲圖像上不具備明顯的淋巴門結構,其中轉移淋巴結內的異常血管可對淋巴結良惡性的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

本文結果中,超聲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準確率為90.00%(54/60),特異度為88.24%(30/34),靈敏度為92.31%(24/26),陽性預測值為85.71%(24/28),陰性預測值為93.75%(30/32),誤診率為11.76%(4/34),漏診率為7.69%(2/26),診斷一致性良好;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處的回聲不均勻、皮質增厚、微鈣化、長短徑比<2、淋巴門偏移、邊界不清、血流豐富、淋巴結融合的發生率高于非轉移淋巴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狀腺癌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細胞起源也比較復雜。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要想做到早期發現和治療,一定要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超聲特點相結合。隨著2D 超聲的發展,可以根據病變的位置、數量和大小來判斷病變的位置、數量和大小,并可以看到病變的邊界、回聲、結構、鈣化、形態等。多普勒超聲能實時觀測病變組織中的血液流動,是臨床上對病變進行有效的檢測和治療的基礎。惡性結節內部回聲一般與癌癥細胞及正常細胞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細胞間質成分通常較少,反射界面整體表現偏弱,超聲波吸收能力相對較強,縱橫比大于1 則代表屬于癌灶細胞處于分裂期,其會對于周圍正常組織造成一定的侵襲,主要表現為甲狀腺癌中鈣化,并呈現簇狀分布,良性結節則相對較少。頸部淋巴結轉移通常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同一側。淋巴結縱橫比在2 以下,髓質會明顯變窄,會有相對明顯的形態不規則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皮質向心性增厚,部分結節存在囊性微鈣化。結節內部血流在Ⅲ級以上,則其中的癌細胞會不斷合成血管生成因子,使其中的結節內部出現不規則的血管。彩色多普勒頻譜增寬、血流信號會存在迂回,單獨應用二維、彩色多普勒技術有一定的漏診、誤診的情況發生。為提升其診斷價值,可聯合應用兩種技術,使其診斷效能提升。超聲技術應用在甲狀腺乳頭狀癌檢查中特異度較高,為臨床疾病的篩查提供重要的依據,超聲診斷技術可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及診斷效能。

綜上所述,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采取超聲檢查診斷效果較好,具有推廣運用價值。

猜你喜歡
乳頭狀預測值甲狀腺癌
加拿大農業部下調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麥產量預測值
±800kV直流輸電工程合成電場夏季實測值與預測值比對分析
分化型甲狀腺癌切除術后多發骨轉移一例
分化型甲狀腺癌肺轉移的研究進展
法電再次修訂2020年核發電量預測值
甲狀腺乳頭狀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達及臨床意義分析
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癌適應證選擇及并發癥防治
SUMO4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乳頭狀汗管囊腺癌一例
精細解剖保護甲狀旁腺技術在甲狀腺癌Ⅵ區淋巴結清掃術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