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辨率CT 掃描在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斑塊特點中的診斷價值分析

2024-03-19 12:11鄧傳寶肖素朋韓明哲浦昌洪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4年3期
關鍵詞:基線冠脈斑塊

鄧傳寶,肖素朋,韓明哲,浦昌洪(通信作者)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診斷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2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 廣西 百色 533099)

2 型糖尿?。╰ype 2 diabetes,T2DM)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核心癥狀表現為糖代謝紊亂[1]。隨著近年來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老齡化態勢的加劇,T2DM 發病率正呈持續升高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迄今無根治手段[2]。隨著有關研究的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T2DM 是冠狀動脈病變的危險因素之一[3]。相關研究調查發現,T2DM 患者的冠心病發生風險高出血糖正?;颊? ~3 倍。冠狀動脈病變已成為T2DM 患者致殘以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且合并T2DM 的冠狀動脈病變患者往往病情較重,且存在較高的多支血管病變風險[4]。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公認的診斷冠狀動脈病變金標準,但其在診斷過程中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避免的創傷,加之其對患者耐受性具有較高要求,故而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隨著影像學技術尤其是CT 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冠狀動脈病變診斷中的靈敏度以及特異度均持續提升,且具有無創性、可重復性好等優勢[5]。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掃描在老年T2DM 患者冠狀動脈斑塊所呈現的影像學特點并對病變進行診斷的價值?,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22 年3 月—2023 年1 月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采用HRCT 行冠狀動脈CT 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檢查的76 例老年T2DM 患者[依據《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6]中所制定的T2DM 診斷標準]和81 例血糖正常的患者,分別記作T2DM 組及血糖正常組。

納入標準:(1)年齡≥60 歲;(2)臨床資料完整;(3)在影像科接受冠脈HRCT 檢查。排除標準:(1)先天性心臟??;(2)合并嚴重心功能受損或瓣膜??;(3)冠脈支架植入或冠脈搭橋患者;(4)患者圖像質量欠佳者。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ⅡT-2023-901)。

1.2 方法

1.2.1 基線資料獲取 借助醫院門診及住院病歷系統對基線資料進行記錄。內容涵蓋下述幾項:性別、年齡、體重、既往病史(高血壓、高血脂)和抽煙史。

1.2.2 圖像采集方法 采用GE Revolution 256 層CT 進行掃描。選用HRCT 掃描,采用前瞻性心電門控,于屏氣下行CCTA 的HD-Stnd 模式掃描,采集時間窗選擇一個心動周期內40%~75% RR 間期,掃描同時開啟冠狀動脈搏動追蹤凍結(snap shot freeze,SSF)技術,管電壓為120 kV,自動管電流,冠脈CTA 噪聲指數設置為26,層厚及層間距為0.625 mm,圖像重建采用,高權重深度學習圖像重建算法進行圖像重建。

1.2.3 圖像后處理重建與數據測量 將所有高分辨掃描重建后圖像信息傳輸至TOSHIBA Vitrea 后處理工作站,借助冠狀動脈分析軟件實施多平面重建、容積再現、曲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由我院2 名本專業主治以上醫生按國際心血管CT 學會(SCCT)冠狀動脈分段方法(18 段冠狀動脈分段法)[7]對冠狀動脈進行分段,并對冠狀動脈血管進行雙盲下測量。鈣化斑塊參數涵蓋鈣化斑塊長度、斑塊負荷、鈣化積分。鈣化積分的計算借助Agatston 及其修正法完成,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鈣化面積、體積以及血管分布等[8]。將冠狀動脈分成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以及右冠狀動脈4 個部位完成鈣化分析。所有冠狀動脈鈣化積分總和為最終結果。上述計算過程由TOSHIBA Vitrea 后處理工作站完成。將原始數據圖像傳至數坤網絡科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平臺軟件進行AI 冠脈分段、血管分析、斑塊分析和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處理分析(將CT 值為-190 ~-30 HU 判斷為脂肪組織。自動追蹤主要冠狀動脈起始端0 ~40 mm 范圍,并以血管外壁向外擴展一倍血管直徑測定冠周脂肪,進行冠狀動脈脂肪密度衰減值以及體積的計算)。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各項基線資料,斑塊檢出數量情況與斑塊分布,鈣化斑塊參數,冠狀動脈血管情況。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判定標準:以冠狀動脈橫斷面管腔狹窄程度≥50%記作血管狹窄指標,同一段血管存在多處狹窄時,以狹窄最嚴重處確定血管狹窄程度。將25%~<50%記作輕度狹窄;50%~75%記作中度狹窄;>75%記作重度狹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 s)描述,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對比

兩組各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對比

2.2 兩組斑塊檢出數量情況與斑塊分布對比

T2DM 組局限性斑塊、節段性斑塊檢出數量分別為196、102,均多于血糖正常組的163、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2DM 組冠脈斑塊節段分布數量多于血糖正常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斑塊檢出情況對比[n(%)]

2.3 兩組鈣化斑塊參數對比

T2DM 組鈣化積分及鈣化斑塊所在血管狹窄程度均高于血糖正常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鈣化斑塊參數對比( ± s)

表3 兩組鈣化斑塊參數對比( ± s)

組別例數斑塊長度/mm斑塊負荷/%鈣化積分/分鈣化斑塊血管狹窄程度/%T2DM 組7618.01±2.0336.03±6.24126.22±8.6138.71±5.61血糖正常組8116.56±1.9528.32±6.1092.59±6.2527.75±5.02 t 4.5657.82728.13312.916 P<0.001 <0.001 <0.001 <0.001

2.4 兩組冠狀動脈血管情況對比。

T2DM 組輕度、中度狹窄程度均高于血糖正常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冠狀動脈血管情況與斑塊分布對比[n(%)]

2.5 兩組冠狀動脈周圍脂肪參數對比

T2DM 組冠狀動脈脂肪密度衰減值高于血糖正常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冠狀動脈周圍脂肪參數對比( ± s)

表5 兩組冠狀動脈周圍脂肪參數對比( ± s)

冠狀動脈脂肪密度衰減值/HU T2DM 組762 015.22±302.51-78.23±8.10血糖正常組811 986.34±298.52-81.59±7.15 t 0.6022.759 P 0.5480.007組別例數冠狀動脈周圍脂肪體積/mm3

3 討論

T2DM 是以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代謝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慢性疾病[9]。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下,各個器官、組織均可能出現損傷,進而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其中冠狀動脈病變作為T2DM 患者常見并發癥之一,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0]。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是評估冠狀動脈斑塊性質以及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金標準,但該金標準無法準確鑒別斑塊類型,且檢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血管內超聲雖可有效反映斑塊性質,但存在檢查成本較高以及操作復雜等局限性。HRCT 是近年來所發展起來的新型CT技術,可在有效判斷斑塊組成的同時,實現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評估,具有較高的臨床研究價值。

本文結果提示了老年T2DM 患者冠狀動脈斑塊發生率高于血糖正?;颊???紤]原因,T2DM 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糖水平異常,長此以往可能促進炎癥反應的發生,而慢性炎癥反應會引發血管內皮損傷以及斑塊形成,最終導致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發展。與此同時,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下,機體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氧化應激反應,促進大量自由基的產生,進而引發血管內皮功能的紊亂與損傷。T2DM 患者內皮功能均出現不同程度損傷,進而使得血管發生收縮,促進了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最終導致冠狀動脈病變發生風險增加。此外,T2DM 組鈣化積分及狹窄程度均高于血糖正常組。這與既往研究報道相似,提示了老年T2DM 患者相較于血糖正?;颊呖赡艽嬖诟鼮閲乐氐墓跔顒用}病變。推敲原因,T2DM 患者高血糖及胰島素抵抗等異常代謝狀態均可能引起動脈內膜功能紊亂的發生,進而促進冠狀動脈斑塊形成,增加了斑塊不穩定性,易導致血栓。此外,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下,會導致脂肪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從而抑制了脂肪組織對血漿游離脂肪酸的攝取,最終表現為血脂代謝異常。而血脂代謝異??赡軙l內皮細胞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受損等,增加了動脈內膜損傷,最終引起斑塊與血栓的形成。另外,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不但是血管結構的重要支撐,且扮演著冠狀動脈炎癥傳感器的角色,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與進展。已有研究證實,冠狀動脈脂肪密度衰減值可直接反映冠狀動脈血管周圍炎癥程度,且該值越高預示炎癥反應越活躍。本文結果發現:T2DM 組冠狀動脈脂肪密度衰減值高于血糖正常組。究其原因,可能與T2DM會導致患者出現一定程度的脂肪因子代謝紊亂有關。然而,有關其具體作用機制仍需后續研究證實,這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綜上所述,將HRCT 掃描應用于老年T2DM 患者冠狀動脈斑塊特點中的診斷價值較高,可實現對冠狀動脈病變的早期篩查,從而為后續的治療方案制定與實施提供指導依據。

猜你喜歡
基線冠脈斑塊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冠脈CTA在肥胖患者中的應用:APSCM與100kVp管電壓的比較
256排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心病診斷的應用價值
適用于MAUV的變基線定位系統
microRNA-146a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定性的相關性
冠脈CT和冠脈造影 該怎樣選
航天技術與甚長基線陣的結合探索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