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絡懸疑推理小說及其他

2024-03-20 07:47戰玉冰
書屋 2024年3期
關鍵詞:盜墓蓮蓬小說

戰玉冰

偵探小說誕生于1841年,愛倫·坡的《莫格街兇殺案》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篇偵探小說。偵探小說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一種文學舶來品,1896年,張坤德于《時務報》第六至九期發表《英包探勘盜密約案》,該小說是翻譯自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系列小說中的《海軍協定》(The Naval Treaty),有學者認為這是最早翻譯進入中國的偵探小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受日本同類型小說翻譯與命名的影響,國內多將“偵探小說”稱為“推理小說”,專指以偵探或警察破獲罪案為主要情節的小說類型,并往往強調其中案件內容的復雜、犯案手法的離奇、破案過程的曲折與邏輯推理的嚴密。

中國網絡推理小說創作以周浩暉的《死亡通知單》系列、雷米的《心理罪》系列、秦明的《法醫秦明》系列、鬼馬星的“少女莫蘭”系列、寧航一的《1/14》系列等為代表,塑造了羅飛、方木、秦明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本土偵探文學形象。另有“推理之門”門戶網站(始建于2000年8月18日),該網站除了發布中國原創推理小說與推理謎題之外,還有不少推理小說評論和研究的相關內容,聚集了老蔡、隴首云、ellry等推理小說研究者。但不得不承認,如果從嚴格的類型規定性角度來考察網絡推理小說,似乎其發展狀態并不算興盛,遠不能和修仙、穿越、盜墓、言情等網絡小說大類相比肩。在一定程度上,推理小說講求邏輯上的嚴密性、情節上的高度設計性,這與傳統網文的閱讀機制存在內在矛盾。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推理小說和傳統紙媒出版的推理小說之間有較大程度的“重合性”和“流動性”,很多推理小說作者在網上獲得讀者和關注之后,很快就回歸到實體書出版形式的懷抱之中。此外,中國網絡推理小說的自身類型邊界也并不清晰,經常和懸疑小說、恐怖小說彼此重合。

懸疑小說與推理小說之間具有一定的重合度,但二者又并不完全相同。簡言之,“懸疑小說是用懸而未解的情節推進故事發展的一種小說形式”,保持整個小說的懸念感是懸疑小說的審美重心;推理小說在案件敘述與偵破過程中雖然也需要不斷構造懸念,但小說最后偵探或警察往往需要查清案件真相,同時其查案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理性能力與過人智慧也是推理小說的重要審美對象,而這些都不是懸疑小說所必須具備和追求的情節內容。

懸疑小說可以說是中國網絡文學最早出現的小說類型之一。早在1997年“榕樹下”文學網站成立之初,燕壘生等已經開始網絡懸疑小說的創作。2000年,蔡駿在“榕樹下”連載小說《病毒》,引起一定反響,標志著中國網絡懸疑小說影響力的開端。2004年,美國作家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在中國熱銷,創下了一年內重印十八次、銷量超過一百二十萬冊的記錄,進一步帶動了中國本土懸疑小說創作與閱讀的熱潮。其中蔡駿的《地獄的第十九層》《貓眼》、丁天的《臉》、鬼古女的《碎臉》、老家閣樓的《最后的歡愉》、周德東的《門》、郎芳的《天眼寺》、蜘蛛的《十宗罪》等為早期網絡懸疑小說中的代表性作品。

恐怖小說與懸疑小說之間的界限也比較模糊。參照洛夫克拉夫特的說法,“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就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而恐怖小說善于描摹和表現令人感到恐懼的人物、場景、事件與故事情節,并通常以此作為小說的主要閱讀快感來源。一般來說,恐怖小說為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往往也需要將懸疑作為其核心敘述機制,而懸疑小說中也不乏對于恐怖感覺的營造。前文所介紹的蔡駿、丁天、鬼古女、蜘蛛等懸疑小說作家的作品,就多半帶有相當程度的恐怖元素,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劃入恐怖小說的范疇之中。

此外,早期網絡懸疑小說與恐怖小說的發表平臺也有著相當大面積的重合,比如,“榕樹下”的“聊齋夜話”、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論壇的“聊齋鬼話”、“天涯論壇”的“蓮蓬鬼話”“舞文弄墨”、百度貼吧的“鬼故事吧”“恐怖小說吧”等,就集中了大量網絡懸疑小說與恐怖小說作家及作品。其中,2001年4月,“天涯論壇”中由蓮蓬個人申請的“蓮蓬鬼話”副版,既是整個天涯論壇中最為著名的版塊,同時也是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網絡懸疑恐怖小說的發源地。從天下霸唱的《鬼吹燈》(2006)到紫金陳的《浙大夜驚魂》(2010),最初都是發表在“蓮蓬鬼話”上面。2005年底,從“蓮蓬鬼話”走出的蓮蓬、老家閣樓、莊秦、大袖遮天、七根胡等十位懸疑恐怖小說作家聯合成立“黑貓懸疑創造社”,成為國內最早的網絡懸疑小說創作社團。隨后,夜讀社(2007)、青銅文學創作社(2008)等懸疑恐怖小說社團也陸續成立。除了上述專門集中發表懸疑、恐怖類小說的平臺之外,在當時各大主流網絡文學平臺上,懸疑恐怖小說也一直都是其中的重要類型。比如zhttty的《無限恐怖》首發于“起點中文網”(2007)、水天一色的《蝶夢》首發于“晉江文學城”(2008)等。

如果說偵探、懸疑、恐怖等小說類型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前都有著較為悠久的印刷出版歷史傳統,那么從恐怖小說中衍生出來的盜墓小說則是獨屬于網絡文學的小說類型。關于盜墓小說,以天下霸唱(原名:張牧野)的《鬼吹燈》系列和南派三叔(原名:徐磊)的《盜墓筆記》系列為主要代表,而這兩個系列小說彼此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天下霸唱的《鬼吹燈》最初于2006年發表在天涯論壇“蓮蓬鬼話”版塊,此后轉向起點中文網。而《盜墓筆記》一開始實際上是以《鬼吹燈》的“同人文”面目出現,作者南派三叔最早于2006年6月26日,以《鬼吹燈》讀者粉絲的身份在“鬼吹燈吧”發布了題為《七星魯王宮》的帖子,后轉向起點中文網。因為這兩部小說的影響力之大(包括后來一系列電影、網劇、舞臺劇、游戲的跨媒介改編),2006年也通常被稱為中國網絡文學的“盜墓之年”。

從文學類型的源頭和傳統上來說,一方面,“盜墓小說正是在‘短篇鬼故事集基礎上,結合探險故事長篇結構,在與校園靈異、驚悚恐怖等類型共同生長過程中不斷融合再生而來的?!豆泶禑簟纷髡咛煜掳猿奶幣鳌秲凑凸怼肪褪且徊康氐赖撵`異小說”;另一方面,“盜墓小說與冒險類型傳統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即盜墓小說其實是“融合了探險、懸疑、恐怖、玄幻等類型的‘盜墓流派”。就連《鬼吹燈》的作者天下霸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坦言,他的創作受到歐美電影和游戲諸如《奪寶奇兵》《古墓麗影》等系列電影的影響,而其文類源頭,更早甚至可以上溯至維多利亞時期的冒險小說(比如金字塔探險故事)的文學傳統。

在《鬼吹燈》與《盜墓筆記》兩座高峰之后,雖然網絡盜墓類小說仍有蛇從革的《密道追蹤》、風塵散人的《摸金天師》、刺刃的《我做盜墓者的那些年》、百步(景旭楓)的《天眼》、古劍鋒的《星際盜墓》、指點乾坤的《摸金令》、飛天的《盜墓之王》、肥丁的《西雙版納銅甲尸》《墓訣》、魯班尺的《青囊尸衣》、大力金剛掌的《茅山后裔》、陰陽眼的《我在新鄭當守陵人》、通吃小墨墨《活祭》等眾多后繼之作,但都無法重現這一類型小說當初的繁榮局面。相比之下,何馬的西藏探秘類型小說《藏地密碼》則在相當程度上延續并創新了網絡盜墓小說的題材范圍與書寫可能。

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后,網絡推理、懸疑、恐怖類小說呈現出兩個重要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該類型小說影視劇改編浪潮的興起。其實在更早之前,蔡駿的懸疑恐怖小說就已經被改編成電影,比如《第十九層空間》(2007)、《荒村公寓》(2010)等;而2014年上線的網劇《暗黑者》則標志著國產網絡懸疑推理小說網劇改編的開端;此后,秦明的《法醫秦明》系列、雷米的《心理罪》系列、紫金陳的《推理之王》系列、尾魚的《半妖司藤》等小說皆獲得影視劇改編,并借此“出圈”,不僅擴大了作品本身的影響力,甚至還形成了國產懸疑劇拍攝與收視熱潮這一文化現象。

另一方面,平臺的擴展與類型的融合也是在當下已然顯形且不容忽視的發展趨勢。如果說二十一世紀初的網絡推理、懸疑、恐怖類小說創作有著自身相對較為集中的發表平臺、明晰的類型界限與固定的受眾群體的話,那么出現在更為廣闊的平臺上、打破類型之間的邊界、收獲更多不同審美偏好的讀者則是該大類小說在第二個十年中的“新變化”。比如純潔滴小龍的《深夜書屋》(2018)、我會修空調的《我有一座冒險屋》(2018),就在過去并不以懸疑恐怖類小說為主流的“起點中文網”上收獲了相當可觀的成績。而一十四洲的《小蘑菇》(2019)、Matthia的《請勿洞察》(2018)、淮上的《破云2吞?!罚?019)、壺魚辣椒的《我在驚悚游戲里封神》(2020)等作品,則在“刑偵文”“驚悚文”等傳統推理、懸疑、恐怖類小說的基礎上,融合了科幻小說、“克蘇魯”、“末世文”、“無限流”、“CP文”等不同類型風格,并取得了不錯的讀者反響。

此外,“豆瓣閱讀”中懸疑小說大類的出現,可以說成了該類小說發展的后起之秀,陸春吾的《一生懸命》(2022)、君芍的《青女》(2022)、不明眼的《青石記》(2023)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豆瓣”懸疑小說在文學性與語言精致度等層面上,較之早期網絡懸疑恐怖小說相對粗糙的情節內容和語言表達,可以說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同時豆瓣平臺的粉絲偏好和運營機制,似乎也比傳統的起點爽文閱讀機制,更適合懸疑推理類小說的生存和發展。

猜你喜歡
盜墓蓮蓬小說
小蓮蓬
出淤泥而不染——蓮蓬與蓮藕
臥剝蓮蓬聽秋聲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采摘蓮蓬
真實的盜墓,是這個樣子的……
盜墓黑歷史上最有名的摸金校尉們
盜墓與盜火
OF TOMB S,TRAPS&THE INTREPID 盜墓口語大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