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轉型金融路徑探索

2024-03-20 21:58
北方經貿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碳雙碳商業銀行

劉 鑫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80)

2020 年9 月22 日,聯合國氣候會議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球范圍宣布“雙碳”發展戰略,即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 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實現碳中和,在推動全球經濟綠色增長領域顯示出了中國人民堅定不移的意志,這是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模式。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中國商業銀行積極響應,先后推出了眾多綠色金融產品,綠色金融業務收益顯著。綠色金融產品逐漸受到市場上更多投資者的青睞。但綠色金融產品的出現雖然給中國商業銀行帶來諸多機遇,但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我們可以在此機遇下不斷創新的銀行產品與業務,增強企業實力,但綠色金融體系與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并不相符,因此,商業銀行有必要來發展轉型金融。

轉型金融的提出為商業銀行開拓了新的發展領域,轉型金融依靠其顯著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我們對傳統的綠色金融業務只重視“綠色企業”的弊端,有利于國家能源結構優化,適應國家經濟轉型發展實際。

一、商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服務發展狀況

(一)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產品現狀

近年來,中國商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業務正穩步發展壯大,其中發展比較迅速的兩個綠色金融業務分別為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目前,中國綠色貸款規模數量已居于全球首位,中國綠色債券數量為全球第二位。據中國銀行業機構綠色信用余額統計數據:2018 年 為8.23 萬 億,2019 年 為10.22 萬 億,2020 年為12.00 萬億元,2021 年為15.90 萬億元。也可以看到,中國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在近期進行了飛速發展。[1]截至2021 年末,中國國內21 家重點商業銀行機構的綠色信貸余額已達到了15.1 萬億,約占其各類信貸的10.6%。綠色信貸也呈現出了顯著的環境效益,按照全國銀行信貸資金占國家綠色項目總體投入的比重進行計算,全國21 家重點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年均能幫助國家節省超過四億噸標準煤,并減排了超過七億噸的超臨界二氧化碳量。國有六大銀行的綠色信貸余額為8.68 萬億,占了全國綠色信貸總額的半壁江山。

(二)國有六大行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雙碳”目標下,中國國有六大銀行也在探尋更多機會,積極發展綠色債券、環保融資等方式助力中國環保發展。

2021 年,中國工商銀行累計完成全部67 只各類綠色債券的主承銷任務,為各發行人籌措融資1400 億元,總主承銷規模為600 億元。交通銀行共承銷環保、可持續發展類的證券九單,總發行資金達143 億元。中國銀行將綠色概念貫穿于各項信貸服務品種和業務,并利用綠色銀團貸、綠色并購貸款、綠色債券等多種形式為中小企業創造的貸款達2200 多億元,較上年增加了80%。郵儲商業銀行全面接受社會責任商業銀行準則(PRB),作為氣候關系財務消息發布工作組(TCFD)的支撐單位,以推動對457 家企業及用戶進行低碳核算,并成立了多個綠色銀行專業組織。建設銀行利用新金融技術賦能建設低碳民生樣板間,并創造了個人低碳足跡服務,為用戶提供銀行卡消費打折、交易優惠、積分商城權益兌現等個人服務,創新多元化碳普惠體系、引領綠色低碳的美好生活模式。中國銀行還設立了核證企業自愿節能減排量(CCER)的登記賬戶,并發行了可再生資源補貼確權信貸、低碳排放配額權益質押信貸等產品和業務,以多角度滿足企業的低碳轉型融資需要。

不難看出,2021 年,中國國有四大銀行發揮了榜樣帶動效應,綠色經濟實踐效果可圈可點。而放眼國內,在商業銀行引領下,中國綠色金融已初步建立了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碳融資產品等多樣化綠色生態產品的金融市場體系。央行行長易綱曾表示,要完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需大量投入,投資規模級別將達到百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從目前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離“雙碳”任務的資本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但放眼未來,可以預料的是,隨著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持續深入,國有四大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投入力度或將進一步加強。

二、中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發展問題

(一)綠色金融政策并未覆蓋整個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

綠色金融通過近幾年的迅速發展,在商業銀行中已初具規模,并成為金融機構參與“雙碳”目標實施的主要力量。綠色金融有著十分嚴謹的理論、規范和方法,其選擇的投資領域大多是針對《綠色產業指導目錄》要求之內的純“綠色”產業,例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車等行業,這就保證了健康金融的“純綠”性。[2]但由于綠色金融并不能解決高碳產業所面臨的一些合理性轉型資金需要,而且對于“棕色”產業的綠色化轉型也沒有系統性投融資支撐,所以就資金覆蓋面而言,綠色金融也無法支撐規?;咛冀洕D變。同時,由于綠色金融的重點支持對象也并非企業或者投資項目,對很多高碳企業而言,即便是正在實施的有愿景的低碳轉變方案,也并不屬于綠色金融支撐的范圍,也將難以獲得綠色融資的充分保障。如果高碳產業的成功轉型無法得到合理的資金保障,將造成“雙碳”發展目標的推遲或者落空。同時一些高碳產業也由于無法成功轉型,從而造成企業的破產或者倒閉,也將會使商業銀行和小股權投資人遭遇重大金融風險,并因此產生裁員危機而影響經濟社會穩定。因此,為實現國民經濟結構從高碳向低碳轉變,政府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業,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要重點關注碳密集型制造業的轉型提升。由于目前中國仍然處在新工業化的重要階段,且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仍呈上升趨勢。碳密集型制造業的轉變要求尤其緊迫。并且,低碳化技術研發投資需求中還存在規模較大、使用期限偏長、投資標的(技術研發)不確定性等較高共同特征。[3]因此,商業銀行當前需要尋求新的途徑,引導社會資本流向碳密集型產業。

(二)商業銀行綠色項目資金被用于非綠色項目

“雙碳”的目標自提出至今,眾多企業都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的減排號召,而踴躍投身于低碳項目的建設中。商業銀行依靠其較為成熟的金融產品設計、風險管理、業務流程等方面管理經驗,全面推動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通過大力研發并運用相關金融工具和產品,以促進碳密集度最高并十分影響環保的企業,達到減排、低碳、零排放的要求。但仍有不少企業不愿意為減排事業承擔過多成本,所以這些企業往往會把在商業銀行拿到的綠色項目資金投入非綠色項目活動中。更有甚者,部分企業還會采用假認證、選擇性披露及空頭許諾等方式,對高碳項目做出錯誤的低碳宣傳,將不符合規范的項目冠以“洗綠”之名,從而以綠色項目名義籌集資金?!跋淳G”現象如此頻繁發生,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就外在因素而言:一是綠色金融尚處在成長期,沒有明確的產品備案登記規范、ESG 的界定以及影響力的衡量標準,這使得“洗綠”行為不易被發現或處罰。二是客戶與貸款方對環境的了解程度還不對等。投資者由于擁有大量信息資源,往往可以采取隱瞞信息、弄虛作假的手段誤導投資的利益相關方,從而獲得融資困難。三是市場監管不足。當綠色產業政策力度越大,市場監管就越是落后,“洗綠”的行為也越來越普遍。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迫切需要發展新的途徑來應對此類問題。

(三)綠色金融并未做好全面的風險管理

目前,中國建立的綠色金融風險監管體系主要針對商業銀行部門的綠色信貸風險,缺乏對系統性風險的全方位監測和評估。一方面,中國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監管不夠全面。氣候變化以及綠色轉型還會對宏觀經濟、企業財務、投資者收益和金融監管等領域的風險防控帶來一系列挑戰。即使對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進行壓力測試,這些異質性風險也無法得到全面監測。另一方面,綠色低碳轉型可能產生的其他風險也值得關注。譬如,高碳企業綠色轉型失敗可能帶來的大規模失業等社會風險、企業納稅降低等財務風險。另外,上述各類風險可能由于能源價格波動而產生共振,從而形成系統性風險??梢?,當前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綠色風險監管體系缺乏“全面性”“系統性”。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也未能構建出與綠色銀行配套的激勵機制,企業的環保措施的審核大多不夠深入,相應的激勵機制缺乏。[4]同時,商業銀行有可能由于授信企業出現環保事件而受到不利影響。從安全收益和風險管理的視角來看,環保風險已變成商業銀行必須綜合考慮的風險因素。

三、商業銀行發展轉型金融來應對問題的措施

中國商業銀行的綠色金融無法覆蓋高碳行業,“洗綠”現象頻頻發生,風險管理的難度加大。綠色金融體系面臨的一系列挑戰,促使我們探索有效的轉型辦法,轉變金融服務在處理這些問題方面成效顯著,轉型金融服務使我們遇到了全新的轉型機會。

(一)構建符合商業銀行實際的轉型金融體系

在中國,高污染企業將在綠色轉型升級形勢下實施減污降碳軟著陸,轉型金融將有效補充當前中國環保資金還未覆蓋到的高碳公司和棕色資產,這些領域都是中國推動“雙碳”發展目標和氣候治理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國家越來越迫切的減污降碳政策目標和約束下,中國高污染產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和挑戰。為維護國民經濟穩定運行和謀求長遠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高污染企業必須謀求軟著陸,而不能以犧牲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為前提實現碳減排。發展融資企業為此提出了項目和融資的支持,也成為高污染企業謀求向綠色發展升級轉變的重大機會。在雙碳戰略目標下,轉型金融能夠緩解傳統高碳行業因低碳轉型導致融資不暢進而引發的財務困境,對于維持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5]

若從宏觀角度來比較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之間的區別,則可以歸納為綠色金融主要是為能源消費終端提供融資保障,而轉型金融則主要是在生產末端增加低碳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化速度。當前,商業銀行的轉型金融產品也在持續發布、轉型金融服務的發展路徑也越來越明晰。盡管帶有特殊含義的高碳企業的轉型融資政策出現時間并不長,但商業銀行對轉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卻由來已久。在產品方面,由于國內轉型市場經濟剛剛起步,目前主要有轉換國債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國債。2021 年,中行順利實現了境外的50 億元人民幣等值轉換國債定價,是世界上首筆金融機構的公募轉換國債成交。在保障措施方面,國內銀行間市場貿易商協會發行了可持續發展掛鉤國債(SLB),并指導房地產金融市場進行了首次國債發售。此后,發電、鋼鐵、煤礦、交通運輸等行業主體也相繼發行了可持續發展掛鉤國債。截至2022 年1 月末,上述23 個發行主體已累計發行了27 只掛鉤國債,總規模已達到了396 億元。2021 年11 月,人民銀行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對煤炭行業清理并有效使用的專項投資科技再貸款,設置了兩千億專門對煤礦等相關行業的低碳轉型項目進行融資扶持,能夠使煤電等中小企業通過獲取低成本融資實現技術升級轉型。另外,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政府機構也開始發布了支持轉型融資的第一批指導性政策措施。

(二)明確轉型金融相關標準

作為商業銀行規范綠色融資用途和防止“洗綠”風險的重要手段,制定商業銀行轉變金融服務規范非常重要,具體內容可通過制定“兩類目錄”加以完成:一類是對轉變經營活動的劃分目錄,即確定了什么是轉變經營活動,什么是非轉變經營活動;一類是對金融機構轉變金融的政策支持目錄,即明確轉變為金融服務機構應當重點支持的領域。[6]但為了防止“洗綠”或“假轉變”的問題,從商業銀行轉變為金融服務機構存在著更高、更繁雜的信息披露標準。例如,轉化項目須規定減碳必須取得的具體成效;轉化活動主體,須規定減碳的量化目標和進度;比較復雜的轉化項目,必須進行由第三方或專業組織的“轉型”驗證,等等。

金融技術也可以為企業轉型金融的減碳目標核算和信息發布進行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如構建企業轉化融資項目貼標、驗證和監督的平臺,以及通過區塊鏈信息技術收集由合格評估組織核驗的中小企業“減碳”成效定量信息和目標,維護由認定組織頒發的“轉化”結果證書等。金融技術中心也能夠為商業銀行、公司,以及金融監管機關提供對這些應用資源的訪問賬號,以方便公司自查工作、金融風險管理和政府監管數據分析以及監測。

(三)完善綠色低碳轉型相關政策要求

綠色金融的支持企業將更容易接受經濟政策變動、科技進步、市場向好轉變以及環保標準變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可能形成多種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為防范此類風險,商業銀行可通過發展轉型金融來應對。主要包括監督企業減碳目標是否達到規定范圍、明確轉型金融的實施路徑、對環境情況以及相關風險因素等及時進行監測。第一,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在制定轉型目標時,必須嚴格界定相關標準以及實施方式,并與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保持一致。第二,高碳企業轉型金融的融資成本應與企業獲得的轉型效果掛鉤,以此來規范企業的金融活動,促進高碳企業為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而付出更多的減排努力。第三,完善有關轉型風險的信息披露方式,加強ESG 信息披露制度,全面構建綠色低碳轉型信息庫。

實施綠色金融業務是商業銀行主動實施“雙碳”策略的表現,同時也是勇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但如果相關的服務沒有取得預期成效,會直接損害商業銀行的公眾信譽,可能產生管理風險或者是法律風險。所以,為了防止這些危險情況的出現,商業銀行應注重地做好對綠色金融服務執行成效的后評估工作。以綠色信貸產品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綠色信貸執行成效評估制度,從控制過程的合理性、評級方法的科學性、貸中審核制度以及貸后控制的完備度等幾個方面,檢查所發行的綠色信貸產品是否具有相關風險提示。針對不同的提示信息,結合后評估進行了反向“穿行測試”,以確定有無項目準入不嚴、建設未達到要求、審批不合規定等問題。

猜你喜歡
高碳雙碳商業銀行
經濟增長與高碳排放脫鉤
“雙碳”背景下環境審計教學案例研究
高碳醇/膨脹石墨復合相變熱沉多目標優化
中國高碳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強度榜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