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孔腹腔鏡手術用于結直腸癌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2024-03-20 11:30李益明劉詩富袁登東陳揆龍永安市立醫院福建永安366000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4年4期
關鍵詞:胃動素單孔直腸癌

李益明 劉詩富 袁登東 陳揆龍 永安市立醫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及預后效果分析。方法:選擇2019年5月~2021年5月結直腸癌患者40例,參考系統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開展單孔腹腔鏡手術,對照組實施多孔腹腔鏡手術。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炎癥因子指標、免疫功能指標、術后恢復指標。結果:觀察組手術切口長度較對照組明顯更短,手術用時更長(P<0.05),但兩組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清掃陽性淋巴結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術后1d、3d、5d的CRP、IL-6水平顯著降低,CD3+T細胞、CD4+T細胞水平、胃動素與胃泌素水平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首次下床時間相對更短(P<0.05),首次排氣及住院時間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減輕患者疼痛、保護機體免疫功能,控制術后炎癥反應,最大限度降低手術創傷及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高發性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手術是治療結直腸癌的一種有效手段,其中多孔腹腔鏡手術為臨床公認的最佳術式,但手術勢必會對機體造成一定損傷,而術后創傷應激反應會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對患者早期恢復不利[1]。單孔腹腔鏡手術是在多孔腹腔鏡手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2]。本文選擇2019年5月~2021年5月結直腸癌患者40例展開研究,評估單孔腹腔鏡手術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5月~2021年5月的結直腸癌患者40例,參考系統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51~79歲,平均(63.63±6.05)歲;INM分期:Ⅰ級10例、Ⅱ級6例、Ⅲ級3例、Ⅳ級1例。觀察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49~77歲,平均(64.89±6.42)歲;INM分期:Ⅰ級9例、Ⅱ級6例、Ⅲ級3例、Ⅳ級2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在病理學診斷下患者均得到證實,存在明顯手術指征;②術前評估,患者耐受度良好;③對研究內容患者充分知情且征得同意;④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批準。

排除標準:①患者認知障礙,存在嚴重精神疾??;②對研究工作無法配合;③并發其他惡性腫瘤;④重要器官器質性障礙;⑤凝血功能異常;⑥嚴重心血管疾??;⑦無完整病歷或研究中途脫離。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多孔腹腔鏡手術,予以氣管插管全麻,在膀胱截石位下開展手術,選擇臍上方穿刺,置入trocar建立人工氣腹,控制壓力為13mmHg,于臍旁左右麥氏點實施穿刺,做手術操作孔,將器械置入,選擇右下腹位置穿刺,作為主操作孔,詳細探查腹腔,對腫瘤情況有所了解,再行結扎處理系膜和腸管,分離腸系膜血管,將根部離斷,實施淋巴結清掃,對切口應用醫療袋予以保護,然后將病理腸段予以處理,實施腹腔沖洗操作,最后置入引流管,最后完全切口縫合步驟。

觀察組:開展單孔腹腔鏡手術,氣管插管全麻,膀胱截石位,手術消毒鋪巾,臍上做小切口2.5~4cm,置入單孔trocar,控制壓力為13mmHg,置入腹腔鏡器械,必要時加一個引流管孔作輔助操作,實施手術。具體手術操作流程同對照組一致,嚴格遵照相關操作規范及指南開展手術。

1.3 觀察指標

①手術指標: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淋巴結清掃數、清掃陽性淋巴結數。②術后炎癥因子水平:于術后1d、3d、5d采集血樣,經離心機以3000r/min轉速離心10min后保留血清,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IL-6)等指標水平[3]。③免疫功能指標:術后1d、3d、5d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CD3+T細胞、CD4+T細胞水平[4]。④術后恢復指標: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⑤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切口長度較對照組明顯更短,手術用時更長(P<0.05),但兩組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清掃陽性淋巴結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

表1.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n手術用時(min)術中出血(mL)手術切口長度(cm) 淋巴結請清掃術(個) 清掃陽性淋巴結數(個)對照組20 197.33±37.52 138.63±46.36 4.75±1.41 14.25±4.69 1.03±0.45觀察組20 218.35±34.24 141.33±45.22 2.66±0.45 14.08±4.55 0.96±0.47 t 2.069 0.208 7.060 0.130 0.537 P<0.043<0.835<0.001<0.897<0.593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后1d、3d、5d的CRP、IL-6水平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見表2。

表2.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2.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n CRP(mg/L)IL-6(ng/L)術后1d術后3d術后5d術后1d術后3d術后5d對照組20 45.63±12.22 31.62±8.55 20.67±5.58 179.36±50.63 97.66±22.35 50.87±11.68觀察組20 30.24±8.53 21.54±6.33 14.97±4.63 149.22±46.56 60.47±18.69 35.23±9.22 t 5.163 4.737 3.930 2.190 8.296 5.255 P<0.001<0.001<0.001<0.033<0.001<0.001

2.3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后1d、3d、5d的CD3+T細胞、CD4+T細胞水平較對照組均更高(P<0.05),見表3。

表3.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mg/L)

表3.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mg/L)

組別n CD3+T細胞CD4+T術后1d術后3d術后5d術后1d術后3d術后5d對照組20 20.69±5.63±35.14±6.47 40.87±8.66 21.46±6.55 33.67±6.21 45.39±9.76觀察組20 30.29±8.66 45.88±8.96 55.47±11.66 35.62±8.69 49.17±8.69 58.05±10.26 t 4.647 4.858 5.026 6.506 7.255 4.470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4 兩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

觀察組首次下床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兩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兩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s,d)

表4.兩組術后恢復指標比較(±s,d)

組別n首次下床時間 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對照組20 2.87±1.16 3.54±1.05 10.12±2.11觀察組20 1.83±0.52 3.08±0.87 9.14±1.74 t 4.090 1.687 1.791 P<0.001<0.098<0.079

2.5 兩組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后1d、3d、5d的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較對照組均更高(P<0.05),見表5。

表5.兩組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較(pg/mL)

3.討論

單孔腹腔鏡手術在具備多孔腹腔鏡手術優勢的基礎上,在降低術后疼痛、提高美容效果、加快術后康復速率等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5]。單孔腹腔鏡手術只有一個穿刺孔,處于臍周腹壁處,屬于微創術式,優勢突出,一方面可滿足患者美容需求,另一方面對患者術后早期康復有利[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切口長度較對照組明顯更短,手術用時更長(P<0.05),但兩組術中出血、淋巴結清掃數、清掃陽性淋巴結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首次下床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兩組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從中可見,單孔腹腔鏡手術可實現與多孔腹腔鏡手術相同的療效,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而單孔腹腔鏡手術下機體損傷相對小,患者疼痛程度明顯減輕,便于術后早期活動,同時單孔腹腔鏡手術較多孔腹腔鏡手術腹壁處的戳卡孔明顯少,故在手術美觀度方面能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7,8]。但需注意,結直腸癌手術范圍廣,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從臍部入路進行腸系膜下淋巴結清掃和遠端直腸垂直切割時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手術對術者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其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能,提高手術精準度,必要時增加一個術后放置引流管的輔助操作孔,確保手術順利開展,術中可根據系膜張力情況采取懸吊方法維持,以防發生腸系膜撕裂等情況[9]。

免疫因子水平變化可反映機體免疫損傷程度,手術創傷程度越大,CRP水平越高;IL-6是創傷應激反應的客觀因子,可短時間內集中在炎癥的局部創口,機體受到損傷后IL-6水平顯著上升,介導多種炎性細胞在局部組織處的聚集。CD3+T細胞水平是對機體總細胞免疫狀態的反映,CD4+T細胞輔助機體抗腫瘤免疫過程[10-1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術后1d、3d、5d的CRP、IL-6水平顯著低,CD3+T細胞、CD4+T細胞水平、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更高(P<0.05)。發現相較多孔腹腔鏡手術,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可減輕術后炎癥應激反應,免疫抑制小,更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期康復[14,15]。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患者開展單孔腹腔鏡手術,不僅可減輕術后炎癥反應,保護機體免疫功能,同時可減小手術損傷及對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手術美觀度,以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胃動素單孔直腸癌
腹腔鏡下直腸癌前側切除術治療直腸癌的效果觀察
單孔腹腔鏡手術后臍窩創面的簡單縫合術
單孔腹腔鏡手術切除左位膽囊1例報告
直腸癌術前放療的研究進展
COXⅠ和COX Ⅲ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經臍單孔腹腔鏡在普外手術中的應用分析
GRP及GRPR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孕吐方治療妊娠劇吐的療效及對血清胃動素的影響
單孔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的初步應用(附23例報告)
胃動素對消化間期胃動脈血流影響的在體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