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訓練器康復治療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效果

2024-03-20 11:30林雪婷陳惠莉林曉蘭泉州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福建泉州362000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4年4期
關鍵詞:訓練器呼氣依從性

林雪婷 陳惠莉 林曉蘭 泉州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康復治療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阻肺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干預、實驗組采用呼吸訓練器康復治療干預。將兩組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狀況、治療依從性、肺功能、生活質量進行對比。結果:干預后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顯著比對照組數據低(P<0.05),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依從性(96.00%)明顯較對照組更高(P<0.05),干預后兩組數據均有改善,且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FVC、FEV1、6MWD均更高(P<0.05),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較干預前明顯改善(P<0.05),但實驗組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慢阻肺患者實施呼吸訓練器康復治療能夠改善其心理狀況和治療依從性,促進肺功能的改善,還可提高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桥R床上十分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具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等特點,在損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時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1,2]。隨著慢阻肺發病率、致死率的逐年提高,人們對其的重視程度不斷加重。目前臨床上尚無治愈該病的特效方法,一般采用肺康復方案[3],在康復期間的治療干預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康復治療對于該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0例,根據就診時間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50例患者。實驗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9例、21例;年齡55~80歲,平均(68.01±3.07)歲。病程4~16年,平均(10.25±1.34)年。病癥分型:肺氣腫8例,肺心病13例,慢性支氣管炎20例,支氣管哮喘9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8例,大專及以上10例。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31例、19例;年齡55~80歲,平均(68.01±3.07)歲。病程4~16年,平均(10.40±1.42)年。病癥分型:肺氣腫9例,肺心病12例,慢性支氣管炎19例,支氣管哮喘1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27例,大專及以上13例。對照組及實驗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干預。向本組患者介紹醫院內的環境、規章制度和相關醫護人員,予以用藥指導和簡單的心理指導,遵醫囑實施各項醫療治療操作,實施心理治療和健康教育。

實驗組采用康復治療干預。在實施常規治療的同時,對本組實施康復治療干預,具體內容包括:⑴肺康復健康宣教:向患者強調正確康復鍛煉的重要性,重視不良情緒對身體康復的負面影響,并講解吸煙、營養不良的危害,結合患者的飲食喜好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食譜;進行一對一的康復鍛煉指導。⑵呼吸訓練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前準備、呼氣過程訓練、吸氣過程訓練等。①使用前準備:將整個呼吸訓練器的各個部位進行有序的連接,保證儀器可以正常使用;②呼氣過程訓練:讓患者含住訓練器的咬嘴,以深長緩慢均勻慢慢的呼氣,并長時間保持。在呼氣訓練過程中患者體位坐位或者站立位,達到好的效果;③吸氣過程訓練:呼氣后需要進行吸氣,體位維持坐位或者站立位,含住訓練器咬嘴深度緩慢吸氣,使浮球慢慢升起。整個訓練過程重復不斷,每次的時長大概在10~15min左右,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制定呼吸訓練的內容。⑶康復治療:①腹式呼吸運動:體位為坐位或站位,雙手分別放置在胸前、腹部,呼氣時腹部下陷,吸氣時腹部膨脹;②縮唇呼吸:體位為坐位或站位,利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以口哨狀慢慢呼出余氣,呼吸比例為2~3:1,10~15min/次,2~3次/d;③咳嗽訓練:指導患者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深呼吸、正常呼吸、用力呼氣、正常呼吸以及咳嗽各進行五次;④全身呼吸操:通過視頻教導慢阻肺患者練習全身呼吸操,針對理解能力差或者是記憶力差的患者,由專業的治療人員親身示范,一對一的進行教導,一天兩次,每次50min;⑤按摩: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對中府、列缺穴、云門、尺澤等穴位進行按摩,每次的按摩次數為30~60次,一天兩次;⑥姿勢指導:將軟枕分別放置在患者的腰脊部、頭部,注意將脊柱挺直并微曲膝部,保持前傾姿勢[4,5]。⑷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后,由專業醫務人員通過電話隨訪掌握患者的康復情況,及時解決患者在院外遇到的問題,告知患者堅持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叮囑患者定期來院復診。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慢阻肺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價,兩個量表的總分均為100分,其中50分以下表示心理情緒正常,50分及以上表示存在焦慮、抑郁情緒,且分值越高,程度越重。②由醫務人員根據兩組慢阻肺患者的配合情況評估治療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以前兩項概率之和作為治療依從性。③在干預前、干預后檢測兩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簡稱為FVC)、第1秒呼氣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簡稱為FEV1)、6min步行距離(6 minute walkingdistance,簡稱為6MWD)。④運用生活質量GQOLI-74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簡稱為GQOLI-74)評估兩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百分制,分值同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心理狀況

實驗組慢阻肺患者干預前的心理狀況同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比對照組低,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心理狀況比較

2.2 治療依從性

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依從性(96.00%)明顯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兩組治療依從性情況比較[n(%)]

2.3 肺功能指標

兩組慢阻肺患者之間對比干預前的肺功能指標數據差異較?。≒>0.05),干預后兩組數據均有改善,且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FVC、FEV1、6MWD均更高(P<0.05),見表3。

表3.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n=50)

2.4 生活質量

治療前兩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相比較差異不大(P>0.05),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較干預前明顯改善(P<0.05),但實驗組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n=50,分)

3.討論

慢阻肺的發病率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而不斷增長,由于目前尚無該病的特效治療方案,因此臨床治療一般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少反復發作次數為主。一般的常規治療雖在一定程度能夠控制慢阻肺患者的病情進展,但由于心理治療工作不到位,患者仍會出現負面情緒,影響康復進程,因此還需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

表1、表2數據顯示實驗組干預后的心理狀況和治療依從性更優,分析原因在于呼吸訓練器肺康復健康宣教能夠讓慢阻肺患者掌握不良情緒、吸煙、營養不良等因素對于身體康復的不利影響,正確認識到堅持進行康復鍛煉的好處,不僅能夠讓患者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對待康復功能鍛煉,還可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促進患者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呼吸訓練器康復治療以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為目標,對慢阻肺患者實施康復治療,通過呼吸訓練器的康復訓練治療以及腹式呼吸能夠改變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類型,鍛煉呼吸肌,對呼吸頻率進行調整,延長呼氣時間,促進潮氣容積、肺泡通氣量的增加,可使呼吸功耗降低,有助于氣促癥狀的改善;縮唇呼吸能增加呼氣氣流阻力,減少吸入肺部的空氣對咽喉、氣道產生的刺激,能夠預防感染,降低呼吸頻率,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呼吸習慣;通過按摩、呼吸操、姿勢指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進肺通氣量的增加和呼吸肌耐受力的提高,有助于機體抵抗力的提高,表3數據較好地證明了康復治療對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呼吸訓練器康復治療能夠滿足慢阻肺患者對于健康教育、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要求,不僅能夠增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機體活動,還有利于患者多參與外界活動,在減輕機體癥狀的同時,能夠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降低疾病復發率,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治療干預效果令人滿意,表4數據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呼吸訓練器康復治療可促進慢阻肺患者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的提高,心理狀況和肺功能指標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猜你喜歡
訓練器呼氣依從性
連續被動式運動訓練器轉速切換協調控制方法
智能口罩可直接檢測呼氣中的病毒
虛擬維護訓練器在飛機維修課程中的應用實踐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如何掌握歌唱訓練中吸氣與呼氣之技巧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13碳-呼氣試驗質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研究進展
呼氣末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
腹腔鏡手術訓練器的攝像頭影像滯后現象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