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時代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

2024-03-21 05:49孫丹丹王麗常珊珊
經濟研究導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消費金融權益保護互聯網金融

孫丹丹 王麗 常珊珊

摘? ?要: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消費模式,互聯網金融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公眾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目前的市場繁榮與動亂并存,如何在科技發展的同時應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入行條件低、技術要求不規范、信用危機等風險,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下面臨的嚴峻挑戰。因此,探究互聯網金融時代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狀和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從專門立法層面、監管層面、消費者維權層面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層面等方面多角度探索對策,以促進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消費金融

中圖分類號:D923.8;F832.3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4-0143-06

一、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自互聯網金融伴隨信息時代出現以來,法律、金融、互聯網等基礎服務行業各專家對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及衍生概念眾說紛紜。第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金融極具創新性,應當歸屬于金融學的下沉領域[1]。第二種觀點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平臺而生的,互聯網是互聯網金融的第一屬性,經濟性是讓位于互聯網屬性的其他重要特性[2]。第三種觀點認為,互聯網金融屬于獨立行業的蓬勃發展,既不屬于互聯網行業,也不屬于金融行業,而屬于第三領域。網絡購物、手機銀行、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挖掘等均屬于互聯網金融業的子領域[3]。2015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頒布,將互聯網金融的含義確定下來——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4]。這一定義對于管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在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史中出現的代表項目按照功能大致可分為四類,即融資類、貸款類、支付類和其他類。融資類項目主要指網絡上眾籌平臺,如水滴籌、創業籌、輕松籌等。該類產品有利于優化金融資源利用率、提高目標用戶的精準率。貸款類項目主要指網絡貸款平臺,如P2P網貸、電商平臺推出提前消費的產品等,具有門檻低、周期短、操作靈活性強的特點。支付類項目主要指第三方支付平臺、數字貨幣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簽約銀行,數字貨幣有法律保障,不僅方便快捷,還具有安全程度高的優點。其他類項目包含各種具有金融性質的移動終端軟件、大數據金融分析等,可以補充“觸網”產品結構,發揮特有優勢,提高工作及服務的效率。各種互聯網項目的互動有助于產業結構的配置、客戶群的擴大、服務水平的提高、新信息管理系統的創建和引入。

近年來,互聯網在我國金融悄然興起。雖然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發展的最初幾年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后期因為其具有的盈利性和新穎性等特點導致了其在全國范圍內的蓬勃發展,并成功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李俊峰表示,保險監管委員會通過P2P平臺運營的管理發現,截至2019年10月末,在全國范圍內有427家在線貸款平臺,相較于2018年年底減少了60%,且所有平臺都已被納入監管范圍。此外,與2018年末相比,在線貸款平臺的貸款余額和貸款人數量分別減少了50%和55%[5]。同時,在專項整治背景下,很多網貸平臺“清退轉型”,大多數大型平臺主要轉型為消費金融和助貸,而中小型平臺大多采用清退的方式,這也導致網貸平臺減少。另外,網絡貸款行業的年平均貸款期限也逐漸增加。

(二)互聯網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的典型情況

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選擇,然而,也帶來了一系列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問題。

1.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虛假宣傳成為一種常見現象

許多互聯網金融平臺為了吸引消費者,往往夸大產品的收益,甚至故意隱瞞風險。比如,某些平臺宣稱投資某款理財產品可以獲得高額回報,但實際上這些產品存在較大風險,投資者往往無法獲得承諾的收益。這種虛假宣傳不僅誤導了消費者,也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2.個人信息泄露也是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者權益侵害的集中表現之一

為了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許多互聯網金融平臺要求用戶提供大量個人信息。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信息進行詐騙、盜竊等違法行為。近年來,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頻發生,消費者的隱私權受到了嚴重侵害。盡管在202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但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安全以及金融交易安全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3.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者權益侵害的另一個集中表現是網絡詐騙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普及使得網絡詐騙活動更加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發送虛假鏈接、假冒客服等手段騙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或資金。消費者往往難以分辨真偽,容易上當受騙。網絡詐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破壞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良好形象。

4.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消費者權益侵害還體現在爭議解決機制的不完善上

由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運營模式與傳統金融機構有所不同,消費者在遭受侵權時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一些平臺對消費者的投訴處理不當,甚至拒不承認自己的過錯,使得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面臨很大困難,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時代下消費者權益侵害的集中表現主要包括虛假宣傳、個人信息泄露、網絡詐騙以及爭議解決機制不完善等方面。面對這些方面的問題,我們須要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自律,提高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讓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真正成為消費者的福音。

(三)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實困境

1.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實困境之一是信息不對稱

在互聯網購物過程中,消費者通常只能通過商品的圖片和文字描述來了解商品的情況,而賣家則可以通過精心挑選的圖片和虛假宣傳來吸引消費者,導致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無法獲得真實的信息。此外,一些商家還存在虛假宣傳和夸大產品功能的行為,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2.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實困境之權利救濟難

由于互聯網購物的特殊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后往往無法親自檢查商品的質量和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往往需要通過客服電話或在線客服與賣家聯系。然而,一些賣家在售后服務方面存在不作為、推諉責任甚至拒絕退換貨的情況,給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帶來了困難。

3.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實困境之公平交易難以實現

很多APP在使用時的第一步就會讓消費者注冊專屬賬號,甚至要求完善個人信息才能使用商家更優質的服務。而在注冊的過程中,不乏商家單方制定的服務條款。盡管這些條款的公平性很難保證,可是用戶一旦拒絕就無法繼續注冊。這就使消費者行使公平交易權利時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6]。

互聯網金融機構應當向消費者提供充分、準確、清晰的產品信息,包括產品的風險、收益、費用等信息。消費者有權事先了解產品的相關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互聯網金融機構應向消費者充分說明存在的風險,讓消費者清楚了解投資風險和可能面臨的損失。消費者有權知情并能夠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決策;互聯網金融機構應當制定合理的合同條款,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有權了解合同內容,并在簽署合同之前充分了解其中的條款和風險;互聯網金融機構應采取合理措施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或濫用。消費者有權知曉個人信息的使用目的,并能夠控制自己的個人信息是否被共享。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不僅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是促進互聯網金融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除了在這些市場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外,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民群眾,他們的基本權利必須得到最大程度的關注。目前,中國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相對較少,一旦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商業平臺遇到計算機黑客和系統故障等問題,消費者的實際利益就會受到干擾和損害。但是現在還沒有直接和專門的法律來保護在線消費者。因此,從樹立科學的人類發展觀的角度出發,我們還必須持續關注和保護網絡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二、法律視角下淺析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

(一)現有法律體系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情況

互聯網金融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的風險和挑戰,其中,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中的最大問題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正在被侵犯。目前,我國基本法律層面是保障消費者權利的主要是《消費者權益法》。但歸根結底,受中國消費者權益法保護的公民只是普通消費者,他們大多沒有專業的網絡知識或金融知識,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復雜性和風險性相比,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是不完善的。

從行政法律法規層面來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這部法規事先沒有具體提及互聯網金融機構,但應對互聯網金融機構活動時能夠適用。另一個是2000年國務院公布施行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其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的內容、互聯網企業經營的審批程序,對規范互聯網服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在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中也有相關規定。目前中國唯一規范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專門法律是《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該法規由中國人民銀行在2020年11月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公布,標志著政府在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方面的決心和立法進展。然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許多行業治理系統的建設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此外,由于不同線路之間的系統協調不足,許多常規文件紛紛出臺,這使得從長期以來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體系[6]。

1.《民法典》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作為一部維護公平交易、契約自由的法律,我國《民法典》傾向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中體現了契約自由的原則和格式合同提供者的加重義務等規定,為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然而,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民法典》更加強調實質公平和私法自治的原則,而非限制權利。

綜上所述,在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方面,民法法律系統有些松懈,未能完全跟上現實需求。在當前發展階段,現行法律制度難以妥善且及時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是其存在的缺陷之一。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保護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引發了許多新問題。為了切實保障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須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雖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2014年進行了一次修訂,但是相對于日新月異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然存在滯后性。該法在處理糾紛過程中僅提出了傳統且有限的保護手段,如調解、仲裁和和解,這些方式更適用于線下消費,而不完全適用于線上消費。在互聯網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難以獲得有效的實物憑證,大多數證據都是以電子形式存在的。這種電子形式的證據存在被互聯網金融機構銷毀或私自篡改的風險,增加了消費者舉證的難度。因此,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更加脆弱,后期的權利和證據保護也更加困難。

3.《刑法》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刑法》保護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權。我國《刑法》規定了侮辱罪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經營者和消費者在互聯網平臺進行金融交易時,必須遵守刑法保護公民人格尊嚴的有關規定,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受刑法保護,不能因為消費者是少數民族,就忽視他們的個性習慣,不給予他們對等價位的質量服務。

(1)《刑法》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權

我國《刑法》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和信息網絡犯罪?;ヂ摼W平臺具有虛擬性,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達成的交易大多都是先付款再收貨的模式,此種模式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比如,收貨時發現產品過期時商家早已閉店跑路,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平臺構造網頁發布虛假信息誘騙消費者上鉤,釣魚網站實施詐騙行為等[7]。

(2)《刑法》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我國《刑法》規定了虛假廣告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合同詐騙罪等罪名?,F如今手機不斷迭代更新、軟件不斷升級,用戶下載APP打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勾選軟件附帶的隱私條款。這對消費者是極不公正的,承認其條款意味著后果需要消費者自己承擔,不承認其條款消費者就直接不被允許使用該軟件的任何服務。對應到互聯網金融,刑法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對維護公平正義的市場環境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7]。

(3)《刑法》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

我國刑法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2021年11月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中強調,經營者不得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嚴格限制對敏感信息的處理、禁止“大數據殺熟”等違法行為。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個人數據隨時可能被泄露,這不但對公民隱私構成威脅,同時對社會穩定構成重大威脅。因此,刑法中關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是必要的[8]。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現存的主要問題

1.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法律來保護網絡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首先,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沒有明確、細致的法律框架來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護。目前僅有零星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部門頒布的部分規章制度,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其次,缺乏統一的、全面的監管規定,導致監管部門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力度有所分散和不足。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可能受到不同的監管主體監管,而沒有一個專門的監管機構來統一協調和監管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

再次,缺乏明確的法律責任界定,使得互聯網金融平臺在違規或者損害消費者權益時往往面臨法律責任不明確的情況。這給一些不良平臺提供了可乘之機,以至難以追究其違規行為的法律責任。

最后,消費者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遇到問題時往往面臨維權難、索賠難問題,缺乏快速、有效的民事救濟途徑,使得消費者在維護權益時面臨一定的困難。

由于互聯網技術水平比較高,一旦遇到黑客攻擊、系統故障、網絡崩潰等危險情況時,誰來為消費者的損失負責這一問題沒有得到明確的解決,而從目前來看,損失大部分都由消費者自己負擔,這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基本權益。任何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的情況下,對站在有利一面的經營者的道德水平要求都極高,而實際上在利益面前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打包出售、進行惡意買賣是難以控制的。

2.監管不完善導致互聯網金融中存在安全問題

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資金保管的安全隱患,這一潛在風險很容易對消費者的財產安全權益造成損害。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比較低,導致了互聯網金融公司質量的良莠不齊。一些公司存在著很大的運營風險,一旦運營出現問題,就極有可能導致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受到侵害。在實際生活中,也不難見到有關網絡借貸平臺侵占并挪用投資人資金等惡性事件的新聞報道。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買方和賣方并不采用傳統的面對面的交易方式,因此難以對交易對象的真實身份進行精準識別。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互聯網金融企業往往會要求消費者提供完整的個人信息或者是家人朋友的基本信息等。如果這些互聯網金融企業不能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嚴格保護,那么就有可能侵犯到消費者的信息安全權?!秱€人信息保護法》于2021年8月20日頒布實施。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凸顯了用戶個人信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現實出現的網絡金融領域中用戶個人信息被盜用、泄露和濫用等問題也迫切地需要解決。

3.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維權救濟途徑難以實現

首先,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遇到問題時往往缺乏快速、便捷的權利救濟途徑。盡管消費者可以選擇通過投訴、申訴、仲裁、訴訟等途徑來維護權益,但在實際情況中這些救濟途徑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

其次,消費者在權益受損后,如果選擇訴諸法律救濟,往往需要承擔一定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一些消費者權益較小的案件往往難以得到有效的救濟,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公平的。

再次,目前的權利救濟程序往往復雜煩瑣,消費者需要面對繁重的證據收集、申請、審理等過程,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困擾和負擔,使得他們在救濟權益時面臨一定的困難。

最后,一些消費者在通過救濟途徑維護權益之后,往往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一方面,一些平臺或機構對救濟結果拖延或不配合;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救濟機構的公正公平性有所質疑,懷疑救濟結果是否真正依法實施。

國家還沒有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交易和運營進行全面的監管,也沒有明確責任主體。因為各部門之間并未明確各自的監管職責,使得各部門之間經常存在相互推諉的現象,從而很難保證消費者的救濟權利。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取證難”問題使得消費者難以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濟。這是由于互聯網金融自身的虛擬性使得消費者很難直接獲取實物證據,而如果沒有這樣的重要證據,消費者在申請救濟時就很難舉證。

此外,互聯網金融機構對互聯網金融交易糾紛解決形式的限制,使得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更難實現司法救濟權。在實踐中,許多互聯網金融機構通過設定最終解釋權條款、將管轄權限制在產品供應商所在地以及隱藏協議等方式來限制糾紛解決的途徑?!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明確規定,合同糾紛申請法院管轄時,當事人可以申請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這一條款為金融消費者司法救濟權進行了保護,不僅可以為其尋求法律幫助時在地區選擇上提供了便利,也幫助其避免了合同中相關條款要求管轄地為產品提供方所在地的限制,同時也有助于確保司法公正。

三、建立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障體系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專門立法

筆者認為,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專門立法,可以考慮以下方面的思路。第一,明確立法的目標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確?;ヂ摼W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所立法律應體現公正、公平、透明、有效和便捷的原則。第二,明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法律適用范圍,包括相關平臺、產品和服務。同時,要針對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制定相應的規定和措施。第三,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基本原則,如合同自由、真實合規、風險提示、信息披露和隱私保護等。同時,要明確責任主體和責任界定,推動互聯網金融平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四,建立專門負責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機構,并明確其職責與權限。同時,要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監管和監督,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和風險防控。第五,規定互聯網金融平臺向消費者提供充分、準確、透明的產品和服務信息,包括風險提示、收益預期、費用等方面的披露要求。同時,要求平臺公開運營信息、財務狀況和風險管理情況,增加透明度。第六,明確消費者的救濟權利和救濟途徑,建立快速、有效的救濟機制,包括投訴、申訴、仲裁和訴訟等方式。對于違法行為,要建立嚴厲的追究機制和處罰制度,形成有效的震懾效應。

(二)改進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監管

由于目前我國監管機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監管模式和標準,監督管理采取分業監管模式,監管工作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以達到全方位監管的目的。因此,可以改變原來的分業監管模式,讓各個監管部門之間可以互相協作,還可以建立專門的小組,便于他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此外,因為互聯網金融牽扯到了多個行業,僅僅依靠一個部門很難對它展開監督和管理,所以大多數監管機構在開展監管工作的時候,都會將自身的監管任務放在第一位,這就需要行業組織進行自我約束,以維護市場的正常運行,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為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我國應加速建立網絡金融協會,并制定相應的標準對網絡金融加以約束,建立起單層多頭的金融監管體制[9]。

(三)拓寬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帶來了各種在線金融平臺,為金融產業解決方案帶來了便利和可及性。然而,這種快速增長也引發了人們對數字領域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擔憂。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參與在線金融活動,解決他們面臨的獨特挑戰并保障他們的權益變得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宣傳高回報、高收益的同時,明確互聯網金融產品或服務的潛在風險。

同時,可以利用現有的國家軟件——國家反詐中心APP助力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目前國家反詐中心主要用其防范電信詐騙,有關部門可以聯合國家反詐中心操作團隊開發針對預防互聯網金融詐騙的功能。比如,在身份驗證的基礎上加入互聯網金融公司或企業資質背景、違法違規記錄等信息的驗證;開發互聯網金融詐騙報案和舉報功能;開發互聯網金融交易電子憑證保存保護功能;定期推送互聯網金融風險教育相關新聞、事件、官方文件等信息。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的推廣使用,做好互聯網金融詐騙防范工作、互聯網金融侵權事件的維權工作。

(四)強化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知識教育

盡管我國對消費者實行傾斜性保護,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消費模式的升級轉變,僅僅針對傳統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劃分進行宣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經營者層面,主體適格是風險,違約信用也是風險;在消費者層面,技術安全風險、數據信息保護不力風險、違規催收風險、數據安全與隱私風險等都是亟需尋求解決之法的問題。我們的生活面臨的問題越專業,說明普通群眾對消費金融知識的儲備越要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依據現實背景分析,在當前互聯網金融時代下,消費者面臨權益保護缺乏專門法律、監管不善、救濟難的困境。因此,要從國家層面、行業層面和社會層面點對點提出不同主體的解決措施,從而更好促進網絡消費金融產業的規范化發展,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維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對于建立在線金融交易的信任和信心至關重要,持續適應和改進相關措施,對于跟上互聯網金融的不斷變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謝平.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 ?吳曉求.互聯網金融:成長的邏輯[J].財貿經濟,2015(2):5-15.

[3]? ?陳一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現狀與發展建議[J].金融發展評論,2013(12):126-131.

[4]? ?牟秉瑩.中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比較研究:以美國“PayPal”與中國“支付寶”為例[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5]? ?冉學東,徐曉梅.P2P行業轉型在即 誰將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N].華夏時報,2019-12-07.

[6]? ?孫晉,閔佳鳳.論互聯網不正當競爭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基于新修《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18(1):75-85.

[7]? ?王溪明.論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21.

[8]? ?郭軒如.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20.

[9]? ?黃勇,徐會志.論P2P網絡借貸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J].河北法學,2016,34(9):16-27.

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of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Era

Sun Dandana, Wang Lia, Chang Shanshanb

(a.Law School; b.School of Marxism,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consumption mode, Internet finance has greatly improved work efficiency and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public life. The current market boom and turmoil coexist. How to cope with risks such as low entry conditions, non-standar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credit crisis of Internet consumer financial products while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serious challenge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in the era of Internet finance. Therefore, we should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umer protection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era an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nd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ch as special legislation, supervision,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consumer rights.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 Internet financial consumers;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consumer finance

[責任編輯? ?柯? ?黎]

猜你喜歡
消費金融權益保護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法律風險分析
論我國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
論網絡消費維權新模式
談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履約的幾點經驗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農民土地權益影響問題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淺談保險公司進入消費金融領域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消費金融發展新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