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動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03-22 07:31陳江帆陳陽
新疆農墾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建議

陳江帆 陳陽

[作者簡介]陳江帆(1997-),女,新疆石河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經濟、金融科技;陳陽(1967-),男,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產業政策。

引用格式:

陳江帆,陳陽.加快推動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J].新疆農墾經濟,2024(02):88-93.

摘要:加快營商環境優化是推動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文章基于營商環境制度保障、政務服務、信用體系三個層面對兵團優化營商環境現狀進行了系統闡述,并重點剖析了兵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可控資源要素少、經濟發展韌性不足、誠信政府建設薄弱、數字政府建設滯后、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比較突出,科技和人才支撐能力不足等。因此,兵團應深入推進政府誠信建設,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加快推動一批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切實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

關鍵詞: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建議

一、引言

優化營商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增強微觀主體活力、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的重要舉措,是健全政府管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明確要求,“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應對當前困難挑戰,僅靠財政金融等政策是不夠的,還要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內生動力[1]。2023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兵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李強總理關于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落實兵團第八次黨代會和八屆歷次全會精神提出的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真正把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效轉化為推動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二、兵團優化營商環境的現狀分析

總結已有研究[2-5]可知,制度保障、政務服務、信用體系是優化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核心內容。兵團在推進優化營商環境進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升,重點圍繞制度、政務、信用等開展一系列舉措,扎實推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兵團優化營商環境制度保障不斷強化

1.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兵團黨委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工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成立兵團“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出臺了《兵團貫徹落實<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工作措施》《兵團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兵團關于進一步扶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的若干政策措施》《兵團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兵團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具體措施》,制定了《兵團社會信用管理辦法》《兵團政府投資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各師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親自部署,靠前指揮,確保黨中央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2.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得到保障。暢通了民營企業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民營企業農民工和困難員工申請法律援助[6]。深入推進信用監管,積極發揮兵團“信易貸”平臺作用,向金融機構推薦信用狀況良好,符合產業政策方向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自2022年6月信用平臺上線以來,兵團“信易貸”平臺已完成12類信用數據的接入,累計歸集法人信用數據總量16.92萬條,包含信用主體基礎信息16.73萬條、水電氣信息137條、不動產信息1 722條,共向3 250家企業推送金融產品229種,融資金額達到1.45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企業共24家。在項目投資、政府采購、社會管理等重點領域,建立“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促進師市全面履行和落實對企業依法做出的行政行為和出臺的招商引資政策,提高政府公信力。

3.執法監管進一步加強。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通過落實“三項制度”,規范行政執法部門自由裁量權,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全面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出臺了《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強化事中事后能力建設,打破條塊分割,打通準入、生產、流通、消費等監管環節,加快構建權責明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實施重點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兵團轄區146家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機構、101家重點工業產品企業、649家食品生產單位、近5萬家食品經營單位開展信用等級評價。

4.合同履約監管制度逐步完善。兵團制定了《兵團合同履約信用監管實施方案》,對合同履約信息歸集處置、全過程信用監管及違約責任追究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兵團財政局出臺《兵團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政府采購領域電子賣場采購行為,依托兵團“政采云平臺”,建立電子賣場系統,對政府采購領域的合同履約行為進行監管。兵團發改委依托兵團信用平臺數據采集和信用監管子系統,建立合同履約監管模塊,對合同簽訂主體進行風險排查,開展履約分析監測預警,并將綜合分析結果,形成合同履約信用報告,共享至各有關單位,構建合同履約信用監管閉環。在煤炭、電力領域,兵團能源局建立合同履約全流程跟蹤監管機制,針對電煤履約風險,提前對接烏魯木齊鐵路貨運部門,不斷提升兵團轄區保供單位電煤火車運力。2023年,兵團納入電煤中長期合同監管臺賬的合同58份。截至目2023年年末,電煤中長期合同供方整體履約率65.1%,需方整體履約率78.6%。

(二)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1.“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圍繞行政許可準入門檻高、流程復雜、耗時過長等企業群眾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最多跑一次”[7],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等“不見面”服務模式[8],實現了效率和便利度的雙提升。全面推進并聯審批,規范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程序,加快辦理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環境影響評價、節能審查等前期手續。壓縮審批時限,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縮短至57個工作日,一般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天,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全面推行。

2.親清政商關系更加緊密。加強與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常態化交流[9],完善企業服務體系,建立兵團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成立兵團服務企業高質量專班,兵團機關部門處室一對一幫扶兵團120家重點企業,師市建立重點項目領導“一對一”包保機制,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各種問題。2023年以來,兵團及師市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35次,舉辦“銀政企”對接會等活動18次,及時解決生產企業原料供應、運輸保障、設備利用等困難。

3.企業減負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充分用好“銀政企”對接機制,推動重大項目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精準有效銜接,提升銀企對接便捷性、精準度、成功率,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出臺了《關于降低兵團一般工商業及其他類用電價格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師市利用國家政策形成降價空間,下調所屬區域一般工商業電價,每年為企業減負超過8 000萬元。

(三)信用體系建設更加健全

1.持續提升“雙公示”工作水平。著力提高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公開工作水平和數據質量,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等級相結合,對信用好、風險低的市場主體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差、風險高的市場主體加大抽檢比例和頻次,按照“應歸盡歸、應示盡示”的原則,組織各部門各師市按照國家要求及時、準確、完整地上報“雙公示”信息。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對各部門、各師市上報的“雙公示”信息逐條校驗核對。2022年以來,在“信用中國”網站共上傳有效數據16.34萬條,其中行政許可15萬條,行政處罰1.34萬條。

2.規范“紅黑名單”及實施聯合懲戒。圍繞《兵團社會信用管理辦法》,制定了《兵團關于建立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兵團公共信用信息目錄》《信用數據安全保護制度》等一系列文件,進一步規范和健全兵團嚴重失信行為主體聯合獎懲機制,加強聯合懲戒力度,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2022年失信被執行人納入自然人3 480人次、法人480人次,限制高消費1.29萬人次,積極落實國家關于聯合獎懲的各項制度。

3.積極開展信用修復和異議處理。為規范信用修復、異議申訴工作,維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進一步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制化、規范化水平。2022年以來,辦理信用修復和異議申訴367條,幫助367家企業在“信用中國”網站按時撤銷信用不良信息,不斷提升信用修復效能,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主體219戶,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企業2戶,鼓勵市場主體開展信用修復,推動市場主體自我糾錯,通過自我修正失信行為方式,開展信用修復。

4.信用信息共享更加暢通。兵團信用平臺通過數據庫對接、接口共享、數據核驗、在線填報等多種方式歸集信息。依托平臺數據共享交換系統群,橫向聯通了“兵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兵團政務服務平臺、兵團“互聯網+監管”平臺、兵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截至2023年年末,已有40個兵團直屬部門、592個師市部門參與了信用信息共建工作。2022年以來共歸集信用數據35.28萬條,涉及信用目錄94個,其中基礎型數據13.08萬條、雙公示數據15.95萬條、行政強制等十二類公示信息6.25萬條。

三、 兵團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障礙性因素

(一)可控資源要素少,原料供應不足

新疆煤炭資源占全國的25%,兵團現有煤礦29處,查明煤炭資源儲量22億噸,僅占自治區查明資源儲量0.48%,兵團轄區內油氣開發調配均由“兩桶油”負責,石油天然氣開發調配作為國家事權,地方預留彈性較小,兵團轄區內缺失資源開發利用權。工業三大類中的采礦業發展明顯不足,自身煤炭電力等要素保供能力有限,企業生產原材料供應不足,嚴重制約了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經濟發展韌性不強,抗風險能力弱

兵團以農墾起家,大多數團場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二、三產業發展較為滯后,第一產業比重占生產總值的21%,工業仍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滯后,技術密集型產業尚未培育形成規模,產業層次總體偏低,優勢特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化發展程度較低,兵團插花式分布,大多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綜合競爭力不強,受終端需求不振、經營成本上升,上游原料和下游消費“兩頭”在外,導致產業鏈供應鏈不穩等影響,部分民營企業投資擴產積極性不高。

(三)誠信政府建設薄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兵團黨委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出臺了《兵團社會信用管理辦法》《兵團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兵團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具體措施》等文件,但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仍舊拖欠企業賬款,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部分師市存在新官不理舊賬、招商引資政策不兌現、合作協議不履行、法院判決難執行、拖欠企業工程款等問題,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影響了企業健康發展。一些師市信用信息歸集、應用不主動、不到位,“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格局還未有效形成。

(四)數字政府建設滯后,信息數據不能充分共享

兵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雖已建成,但仍存在“信息孤島”“數據煙囪”,各部門的業務信息系統未能實現互聯互通,信息數據不能充分共享,造成大量有效數據資源的浪費,制度更新明顯滯后與技術創新、數字化政策制度不完善,阻礙了數字政府的建設。政府部門職能眾多,數據不一致、質量不可控、內容不共享,缺乏統一、暢通的跨部門線上辦公協作平臺,導致政務服務無法完全實現“一網通辦”。

(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比較突出

在經濟下行大環境下,各大銀行總行紛紛調整分行審批權限,下調授信額度,部分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放貸意愿不強[10],融資成本高、貸款審批時間長、期限短等問題突出。多數銀行貸款仍以不動產抵押為主,中小微企業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質押物,且難以承受較高的擔保費用,貸款可獲得性較低,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方式單一。

(六)科技和人才支撐能力不足

一些師市企業反映,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現代農業復合型人才,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領軍型人才、專業型人才嚴重不足,招工難、留人難的問題尤其嚴重。特別是南疆師市企業,用工成本高,產業工人嚴重短缺,高端技術型人才引進難。

四、促進優化營商環境對策建議

(一)深入推進政府誠信建設

暢通政府和民營企業溝通渠道,在招標投標、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產業扶持等領域加強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設。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企業信用分類有機結合,選取一批失信情形嚴重、多次重復失信、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失信案例,在“信用中國(兵團)”網站予以公示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曝光。建立 “雙公示”和“行政執法”專欄,歸集失信違約信息,對“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等嚴重違法失信行為進行網上公示,并納入失信“黑名單”,增加失信人失信違約成本,實現“誠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的目的,著力解決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損害市場公平交易、危害企業利益等政務失信行為,營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

(二)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創新包容審慎監管,對新興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與企業一起研究解決辦法[11]。加快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互聯互通與共享利用,實現技術賦能,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12],加快政府數字化建設,積極推進各部門系統應用整合共享,打破“部門壁壘”,消除“數據孤島”,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三)加快發展壯大兵團主導產業

圍繞新疆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立足兵團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加強產業發展規劃引領,加快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統籌21條產業鏈建設和120家重點企業發展。推動兵團鋁基、新能源、煤化工等產業延伸發展,集中力量發展壯大綠色化工業、棉花和紡織服裝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裝備制造業、特色服務業、農產品生產和精深加工業等七大主導產業。聚力穩糧優棉強果興畜創特色,著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推動促消費拓市場。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振興行動,培育天業集團、兵團建工等一批千億級產業集團,推進乳業整合,發展壯大重點物流產業和中新建物流集團等重點企業。

(四)加大金融支持企業力度

充分發揮兵團“信易貸”平臺、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各行業領域在線平臺作用,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搭建融資需求合作載體,定期或不定期梳理掌握各行業重點項目建設、中小微企業、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等融資需求信息,及時向金融機構推送,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積極做好投貸聯動工作,不斷拓展銀政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加快推介符合產業政策、市場需求的優質重大項目,加大力度向金融機構推薦信用狀況良好、符合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的企業,研究解決企業遇到的融資困難和問題,指導和幫助企業制定綜合融資方案,通過優先受理、優先評估和優惠利率等方式緩解企業融資困難。

(五)堅持高質量招商

主動融入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兵團“七大主導產業”,以 21 條重點產業鏈為招商主線,瞄準兵團產業發展重點,圍繞重點產業鏈上游、下游,實行建鏈、延鏈、補鏈、升鏈,強力推進“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關鍵環節企業和配套企業,暢通產業循環,提高企業競爭力、產品附加值[13]。找“準”企業靶向招商,堅持“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兵團“十四五”規劃,瞄準世界 500 強、中國 500 強、行業 10 強等龍頭及專精特新企業,全力招引一批投資大、規模大、牽引大、拉動大的好項目落地兵團??础皽省眳^域積極招商,搶抓產業發達地區新一輪產業轉移機遇,加大對迭代升級型轉移項目的招商力度,進一步提升兵團現有產業集聚度。充分利用對口援疆省市的項目資源優勢,推動對口援疆省市高質量項目落地對口援建兵團師市。

(六)加快推動一批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

聚焦培育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機遇,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引領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 5G 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合理布局人工智能平臺、區塊鏈、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為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有利條件[14]。聚焦提升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圍繞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等重點領域,推動布局一批優質資源,加大對交通、水利等領域重大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七)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積極發揮國有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作用,落實中長周期考核激勵等優惠政策,圍繞兵團科技創新需求,支持國有科技領軍企業加強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究,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優秀企業,按要求落實工資總額特別獎勵,且不與經濟效益指標掛鉤、不受工資總額預算限制。鼓勵天業集團、天康股份、冠農股份等企業聯合其他骨干企業承擔重點攻關任務,在精細煤化工、高效節水、生物制藥、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形成一批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

(八)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完善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包容審慎的監管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自主創新,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推動領軍企業發展壯大。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破除各類隱性壁壘,提升監管服務效能,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讓優質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大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

(九)切實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

圍繞兵團產業鏈突破引進產業人才隊伍,圍繞兵團科研基地、重點學科建設和重點企業技術攻關,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探索實施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推動兵團與內地人才共享機制,推進兵地人才合作交流,開展柔性引才引智。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健全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創造條件解決人才住房、子女托幼入學等實際困難。

(十)強化對營商環境宣傳考核

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解讀涉企發展政策,師市要在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平臺等醒目位置設置惠企政策專區,匯集師市民營企業適用的惠企政策,鼓勵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惠企政策集中辦理窗口,提升涉企政策惠及面。加強對師市優化營商環境考核,每年組織兵團相關部門赴師市督導檢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落實情況,對各師市優化營商環境進行評比、打分、排名,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參考文獻:

[1]董志強,魏下海,湯燦晴.制度軟環境與經濟發展——基于30個大城市營商環境的經驗研究[J].管理世界,2012(04):9-18.

[2]董彪,李仁玉.我國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研究——基于《營商環境報告》的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 2016(13):141-143.

[3]張三保,康璧成,張志學.中國省份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與量化分析[J].經濟管理,2020(4):5-18.

[4]于文超,梁平漢.不確定性、營商環境與民營企業經營活力[J].中國工業經濟,2019(11):136-152.

[5]楊濤.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基于魯蘇浙粵四省的比較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13):28-31.

[6]魏下海,董志強,張永璟.營商制度環境為何如此重要?——來自民營企業家“內治外攘”的經驗證據[J].經濟科學,2015(2):105-115.

[7]后向東.論營商環境中政務公開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行政管理,2019(2):17-22.

[8]彭向剛,馬冉.政務營商環境優化及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學術研究,2018(11):55-61.

[9]夏后學,譚清美,白俊紅.營商環境、企業尋租與市場創新——來自中國企業營商環境調查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19(04):84-96.

[10]張威.我國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J].理論學刊,2017(5):60-72.

[11]宋林霖,何成祥.優化營商環境視閾下放管服改革的邏輯與推進路徑[J].中國行政管理,2018(4):67-71.

[12]杜運周,劉秋辰,陳凱薇,等.營商環境生態、全要素生產率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多元模式——基于復雜系統觀的組態分析[J].管理世界,2022(9):127-142.

[13]何地,林木西.數字經濟、營商環境與產業結構升級[J].經濟體制改革,2021(5):99-104.

[14]楊志勇,文豐安.優化營商環境的價值、難點與策略[J].改革,2018(10):5-13.

責任編輯:李亞利

Accelerat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XPCC Economy

1Chen Jiangfan? 2Chen Yang

(1Shenzhen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henzhen 518000, Guangdong, China;

2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XPCC, Urumqi 830000, Xinjiang, China)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XPCC)economy.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XPCC based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government services, and credit system. It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bottlenecks, and difficulties in 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XPCC, including a lack of controllable resources, insuffici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ilience, weak construction of a trustworthy government, lagging 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government, inadequate financing, and high financing costs, insufficient capabilities of technological and talent support. Therefore,? XPCC should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integrity,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delegating powers, and improving services”,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leading industries,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a number of major projects suppor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cultivation of a group of market entitie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y and talent.

Key words: business environment;high-quality development;suggestions

猜你喜歡
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建議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淄博市淄川區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老工業區轉型
準入規制與經濟增長: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分析
營商環境視野下的自貿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探析
建設國際貿易中心背景下優化上海營商環境研究
建議答復應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