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真空輔助乳腺活檢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

2024-03-23 02:18張慧墨杰劉春紅羅玲娟賈雪嬌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4年2期
關鍵詞:乳房瘢痕畸形

張慧 墨杰 劉春紅 羅玲娟 賈雪嬌

(1 河南省開封市腫瘤醫院 開封 475000;2 遼寧省鳳城市中心醫院 鳳城 118100)

乳腺良性腫瘤為女性常見病,若不及時予以有效治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F階段,乳腺良性腫瘤患者治療方法主要依賴于手術切除,然而,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往往伴隨著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和一定的復發風險[1]。近年來,乳腺良性腫瘤的非手術治療方法逐漸受到關注,微創治療技術如真空輔助乳腺活檢術(Vacuum Assisted Breast Biopsy, VABB)和射頻消融等逐漸應用于臨床,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因此該技術在乳腺良性腫瘤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2~3]。其中,真空輔助乳腺切除是一種通過負壓吸引原理將乳腺良性腫瘤切除的方法。該方法在局麻下進行,醫生通過一個小切口進入乳腺組織,將腫瘤部位進行切除,優點在于創口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4]。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引導下VABB 治療乳腺良性腫瘤對患者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醫院收治的100 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確診,且排除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55 歲,平均(36.82±7.43)歲;病程1~6年,平均(3.21±1.13)年;腫瘤直徑0.5~3.0 cm,平均(1.92±0.25)cm;乳腺纖維腺瘤40 例,乳腺腺病10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3~54 歲,平均(37.21±7.15)歲;病程1~5年,平均(3.15±1.52)年;腫瘤直徑0.6~3.0 cm,平均(2.01±0.22)cm;乳腺纖維腺瘤42 例,乳腺腺病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批號:201900529)。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開放性手術,在常規消毒并鋪設無菌巾后,進行麻醉處理。根據術前超聲檢查確定的腫塊部位和尺寸,在乳房或腫塊表面作一3~5 cm 弧形環乳暈切口(通常為乳暈的二分之一)。然后依次切開皮下組織,找到脂肪組織后,沿乳管垂直方向切開乳房,使腫塊完全暴露。在徹底切除腫瘤后,進行止血,清理并關閉殘腔。最后進行切口縫合,加壓包扎,術后將標本送往腫瘤醫院進行病理學檢查。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用美國賽諾Rx 公司的EnCor 型乳房微創外科器械進行超聲導引下的VABB 術: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并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同時鋪設無菌巾。在超聲引導下,將1 ml 生理鹽水與0.5 ml 腎上腺素混合制成的麻醉藥物注入腫瘤表面皮膚深層及穿刺通路。隨后,在腫瘤長軸方向距離腫瘤2 cm 處進行穿刺,并在腫瘤周圍作一長約3 mm 的環形切口。接著,在超聲引導下,將7 GV 的EnCor 切片放置于病變深層面包膜上。根據超聲指示,調整探針定位,確保病變與刀具處于同一平面。隨后,調節超聲波旋轉狀態,進行反復旋轉,直至確認腫瘤組織已完全清除。經過幾次檢查,確認沒有殘留的腫瘤組織后,清除腔內積血,拔出穿刺刀,關閉傷口,進行局部壓迫,并用彈性紗布包扎24 h。在此期間,需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氧飽和度,確保呼吸道暢通。

1.3 觀察指標 (1)并發癥發生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局部血腫、皮膚損傷、感染等情況。(2)乳房畸形情況。觀察兩組患者術后乳房畸形發生情況,乳房畸形評估標準:患者自覺乳房變形、大小不對稱,或伴有乳房局部凹陷、乳頭內陷或上翹等畸形現象;臨床檢查發現乳房質地、形態、大小等發生改變,或伴有乳房局部壓痛、腫塊、結節等體征。(3)腫塊殘留及復發情況。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觀察,記錄腫塊殘留及復發情況,評估標準:通過體檢、超聲、鉬靶等影像學檢查,發現乳腺內新生腫塊或原有腫塊殘留,且直徑≥1 cm,同時未見明顯縮小趨勢。(4)圍術期評價。對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 疼痛等級及瘢痕長度進行對比,并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術后24 h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價,無痛為0 分,劇痛為10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痛感越強;瘢痕長度由同一組瘢痕美容專家測量,以平行光斑投射在瘢痕表面所形成的光斑線條長度為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00%低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平均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疼痛評分、瘢痕長度等各項圍術期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組別n手術時間(min)切口愈合時間(d) 住院時間(d) 術中出血量(ml)術后24 h 疼痛評分(分) 瘢痕長度(cm)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 15.53±3.40 26.44±4.43 6.881 0.012 3.63±1.06 6.08±2.04 7.412 0.008 4.62±1.04 6.38±1.85 6.471 0.015 10.34±2.73 30.33±4.19 9.261 0.001 2.06±0.38 4.22±0.88 8.452 0.001 0.38±0.05 3.82±1.07 6.253 0.017

2.3 兩組乳房畸形率、 腫塊殘留率和復發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乳房畸形率、腫塊殘留率和復發率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乳房畸形率、腫塊殘留率和復發率比較[例(%)]

3 討論

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機制是復雜且多方面的,涉及遺傳、環境、激素水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基因的變異或突變可能導致乳腺細胞的生長和發育異常,進而引發腫瘤[5]。環境因素也是乳腺良性腫瘤發病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其中輻射和化學物質是最常見的2 個因素。長期暴露于輻射環境中可能導致乳腺細胞的損傷和變異,從而增加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風險;而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多環芳烴和烷基化合物等,也可能導致乳腺細胞的惡性轉化。激素水平的變化也與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有關。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可能影響乳腺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從而增加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風險,特別是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促進乳腺細胞的增殖,增加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率[6~7]。此外,除了上述遺傳、環境和激素水平等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影響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例如,一些慢性炎癥可能促進乳腺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從而增加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風險;還有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精神壓力等因素,均是增加女性患病的危險因素。

乳腺良性腫瘤雖然相對于惡性腫瘤來說風險較低,但如不及時處理,仍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可低估的危害。首先,乳腺良性腫瘤的存在可能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在腫瘤體積較小時,患者可能感覺不到任何異常,但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大,可能會壓迫周圍組織,引發疼痛、腫脹等不適癥狀,從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8~9]。其次,乳腺良性腫瘤存在惡變的可能性,盡管其惡變的概率相對較低,但一旦發生惡變,將轉變為惡性腫瘤,從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時切除乳腺良性腫瘤對預防惡性腫瘤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另外,乳腺良性腫瘤還可能影響乳房的美觀。當腫瘤體積較大時,可能會改變乳房的形狀,甚至出現橘皮樣改變等,從而影響乳房的美觀度[10]?,F階段,針對體積較小腫瘤,臨床會建議觀察治療,當腫瘤體積逐漸增大或者出現惡變的可能性時,應立即采取手術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傳統開放性手術作為乳腺良性腫瘤早期治療常用方法,通過完整地切除腫瘤及其周圍組織,有助于減少患者復發可能性,提高治療效果,且適用各種類型的乳腺良性腫瘤,如纖維腺瘤、囊腫等,同時能在術中快速進行病理檢查,確定患者腫瘤的性質和邊界,有助于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11~12]。但開放性手術治療弊端也非常明顯,需要在患者乳腺表面作較大切口,對乳腺組織的損傷較大,術后恢復期較長,且容易形成瘢痕。此外,感染、出血、血腫等都是患者術后常見并發癥,且發生率極高,究其原因,與手術的創傷性操作、術后護理不當和患者自身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進而影響其預后。

為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乳腺良性腫瘤的非手術治療方法逐步受到重視,其中微創手術和無創手術成為研究熱點。微創手術主要利用腹腔鏡、胸腔鏡等內窺鏡技術,在患者體表不需要作較大的切口,而是通過特定的手術器械進行操作,因此顯著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此外,微創手術對乳腺組織的損傷較小,患者術后恢復期也較短,且不會在乳房上留下瘢痕。研究結果表明,對于一些較小的乳腺良性腫瘤,微創手術的療效與傳統的開放性手術相當,甚至效果更佳[13]?;诖?,本研究針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應用超聲引導下VABB 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 疼痛評分和瘢痕長度等圍手術期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超聲引導下VABB 優勢不僅在于微創,更在于準確性高、安全性強,融合真空抽吸和旋轉切割技術,并結合超聲引導可清晰觀察到乳腺組織的形態、結構以及病灶位置和大小,為臨床制定最佳穿刺點和手術路線提供依據,后續利用旋切系統來實現腫塊部位的精準切除。與此同時,技術使用的細小切割器,可以在不損傷周圍正常組織的情況下,精確地切除病灶,之后利用真空負壓狀態來吸出腫塊碎片,不僅能減少手術創傷,還能切實提高患者腫瘤切除的根治效果[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超聲引導下VABB 治療乳腺良性腫瘤,手術過程中超聲引導能夠清晰地顯示乳腺良性腫瘤的位置和大小,幫助醫生精準定位,從而避免了傳統手術中可能出現的盲區。VABB 手術具有以下優點:手術創傷小,切口長度僅需2~5 mm;無須縫合,對乳房的損害較少;可減少傷口感染的風險;術后康復速度更快,疼痛程度顯著降低[15]。然而,常規的開放外科手術不能精確地找到病灶,為了確保手術成功,需要切除大量周邊組織,導致患者大量失血,增加其術后血腫和皮下瘀血的發生風險。本研究還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預后情況進行隨訪,觀察組乳房畸形率、腫塊殘留率和復發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超聲引導下VABB 術能提高患者手術效果,并改善其預后。關于乳房畸形問題,接受超聲引導VABB 術的患者乳房因為沒有過多切除腫塊以外的正常乳腺組織,外形和結構基本保持完整,對乳房形態的影響更小,沒有明顯的變形或塌陷,進而降低術后乳房畸形發生風險,患者更易于接受。關于腫塊殘留、原位復發問題,超聲引導下VABB 術在準確定位患者腫塊病灶后再進行手術切除,提高了腫瘤組織的清除效果,將腫塊殘留和腫塊復發的風險規避到最小,進而增強了手術效果[16]。

綜上所述,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VABB,不僅能加快其術后恢復進度,還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乳房畸形、腫塊殘留和復發風險較低,預后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乳房瘢痕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報道
手指瘢痕攣縮治療的再認識
實時動態四維超聲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意義
手術聯合CO2點陣激光、硅膠瘢痕貼治療增生性瘢痕的療效觀察
關愛乳房健康 從認識乳痛做起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母乳喂養需要清潔乳房嗎
如何防治母豬乳房炎
當子宮瘢痕遇上妊娠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復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