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

2024-03-24 22:16肖貴清
關鍵詞:強國現代化戰略

肖貴清 唐 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雹佟读暯街鬟x讀》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27—28 頁。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經驗,著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任務而提出的科學論斷、作出的戰略部署,它強調堅持系統觀念,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一體化推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解碼密鑰。

一、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統一于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二十大之前,在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關于教育、科技、人才通常分別被安排在“社會建設”“經濟建設”“黨的建設”等版塊中分開論述。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統籌安排部署,強調堅持教育、科技、人才系統觀念,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

(一)教育、科技、人才均為國家強盛之基石

“國之大計、黨之大計”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這是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定位。教育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基石,是民族復興的奠基工程。高水平教育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綜觀世界,凡大國崛起者,無一不重視教育;凡經濟強國者,無一不是教育強國。17、18 世紀英國教育的發展,為其18 世紀經濟發展和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德國早在1805 年便在世界上第一個實行了義務教育;美國在20 世紀70 年代高等教育普及率便超過50%。近代中國,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統治者的昏庸,導致了教育不興、科技不強、民智不開、國力不振,中華民族跌進至暗歷史,備受屈辱。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贏得了獨立自主的發展權利,教育事業獲得了飛躍式發展的條件和基礎。新中國成立70 余年來,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無不得益于教育發展所帶來的人才輸出、科技輸出、智力輸出和動力輸出。

馬克思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188 頁。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鄧小平文選》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274 頁。的重要論斷。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重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③《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強調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茖W技術是生產力的內在要素,滲透于生產力其他要素之中,因此,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會直接作用于生產力系統當中的其他要素,引起聯動反應,進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驅動力。尤其是當人類社會進入世界近代歷史以后,“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產過程”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444 頁。,科學、技術、生產深度融合及其一體化,使科技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結構中的第一位決定因素??茖W技術在生產力結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了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重要引擎,直接影響著一國的綜合國力和世界競爭格局。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發了一系列的工業革命和產業革命,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造就或者更替了一批世界經濟強國和大國,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夯實科技創新這一基石。

“人才是第一資源”⑤《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才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把握。人力資源當中的先進部分便是人才,他們直接影響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唯物史觀認為,人是社會生產實踐活動的主體,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創造性,因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豐富的人力資源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關鍵條件。而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程度,往往取決于人才。隨著科技創新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也就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皣圆帕?,政以才治,業以才興”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年,第85 頁。。古今中外,凡是有宏偉抱負的治國者,無一不重視人才;凡是能創造偉大成就的民族和國家,無一不善用人才。人才是國家的基石,是決定國家和民族興衰成敗的關鍵性因素。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要始終重視人才,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⑦《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

(二)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一個整體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三者結成了彼此依存、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的緊密關系,形成為一個系統整體。這個系統整體是“共生體”。一方面,“共生體”當中的不同組成部分向其他組成部分或者共生體系統貢獻輸出的主要功能不同,其所需要的主要養分也必然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共生體”不同組成部分因養分互潤、互相得益,所以彼此不能分離,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廢,否則共生體就會營養不良、生長受限、發展滯緩。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一個系統整體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教育、科技、人才,各有不同的側重方向。教育是與億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之要,因而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把牢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的根本性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人民辦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發展教育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提高教育質量,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對于教育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科技是生產力結構中第一位決定因素,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但在某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方面、高精尖層面等還存在一些被“卡脖子”和受制于人的問題。與此同時,西方某些國家又處心積慮地打壓我國科技發展,企圖針對我國搞技術阻斷,嚴重威脅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國家安全。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因此,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國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的必然選擇。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雹凇读暯秸勚螄碚返?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50 頁。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不可能加快推進現代化國家建設;沒有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已有的物質技術基礎必然難以維持,國家發展就會陷入被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將難以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也將難以為繼。新時代新征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抓手在于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傮w而言,教育方面,重在夯實基礎,把握長遠;科技方面,重在加強自主創新,把牢發展主動權;人才方面,重在涵養戰略資源,贏得競爭主動。

教育、科技、人才雖然有不同的側重方向,但其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是作為系統整體來體現的,“非一木所能支”③郭輝注譯:《世說新語譯注評》,武漢:崇文書局,2017 年,第624 頁。,少一力則業難成。教育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接續奮斗??萍际墙洕鐣l展的第一重要引擎,是影響現代化進程的關鍵變量,發達的科學技術能夠加快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是戰略性資源,是創新的根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 卷,第253 頁。。教育培養人才、促進科技發展,在系統中發揮基礎性作用;人才作為最活躍的能動要素,直接作用于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在系統中發揮主體性作用;科技發展反哺教育事業和人才事業發展,為教育和人才事業源源不斷注入新鮮內容和動能,在系統中發揮推動力作用。教育、科技、人才的運行是循環互促的邏輯關系,缺少任何一個方面或者任何一個方面發展滯緩,都將破壞這一邏輯關系并致其陷入混亂。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科技、人才必須一體推進、協同發展,實現整體質效的全面提升,如此方能發揮好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三)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⑤《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在這里,將多個關鍵“第一”集中在一起論述,意在強調教育、科技、人才統籌推進、一體部署之必要。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就是要使科技成為第一重要引擎,發揮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關鍵性作用;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就是要依靠高素質的人才啟動科技創新引擎,推動生產力發展;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就是要依靠高水平的創新活動,源源不斷地獲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量。創新需要人才,科技需要人才,教育培養造就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之間密切的互動互補關系,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積極推動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統籌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等戰略舉措,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既強調教育發展的根本原則和方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又強調教育要瞄準世界前沿科技和國家急需緊缺人才等,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等方面展現出積極作為。新時代以來,“中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歷史性成效,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提質增效,中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格局性變化”①高毅哲、韓曉萌:《以教育變革推動全球教育可持續發展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向第23 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暨展覽全體大會發表視頻致辭》,《中國教育報》2023 年2 月18 日,第1 版。。教育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為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夯實了堅實基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需要繼續發力,主動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等連接融通。尤其是高等教育更要積極對接我國科技發展戰略和人才發展戰略,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8 頁。;要在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以及培育創新文化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要在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及原創性基礎研究中貢獻更大力量;要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中充當中堅力量。

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既強調科技發展離不開教育和人才,注重教育基礎和人才培養;又強調科技發展成果要積極反哺教育和人才事業的發展。新時代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茖W技術飛速發展,凝聚了各個方面的心血和智慧,特別是教育為科學技術進步夯實了基礎,人才為科學技術進步提供了驅動力,使我國“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③《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7 頁。,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了重大新突破,某些領域由跟跑開始轉入并跑和領跑。我國既是國際前沿科技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一系列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力鍛造了我國高科技人才隊伍,有效推動了人才強國戰略實施,也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堅持人才引領驅動,既突出人才事業發展為教育和科技進步提供重要智力和動力,又強調人才事業發展要從教育和科技發展中汲取營養。人才引領驅動的關鍵,是在教育和科技發展進程中,不斷改善人才發展環境,有效激發人才創造活力,不斷壯大人才隊伍,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新時代以來,我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先機,瞄準人類科技發展最前沿,積極攻克重大技術難題,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總之,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三者之間彼此銜接,相互配合,能夠進一步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基礎。

二、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

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具體地體現在、落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系列戰略部署當中。為此,我國實行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④習近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求是》2023 年第8 期。。

(一)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

實現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良性循環,是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三個戰略有效聯動的必然要求。

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繁榮強盛”①《江澤民文選》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428 頁。??平膛d國戰略直接涉及“教育”和“科技”兩個方面,是教育、科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安排。人才強國戰略,核心是人才興國,建設人才資源強國。鄧小平在論述中國發展戰略重點時強調:“搞好教育和科學工作,我看這是關鍵。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雹凇多囆∑轿倪x》第3 卷,第9 頁。我們黨在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才對于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戰略意義,將人才視為根本,視為第一資源。因而,繼科教興國戰略之后,人才強國戰略又被列為國家發展重要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視為是對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化延伸和有機補充,二者已經內在地將教育、科技、人才融為一體。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是突出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創新最主要的是指科技創新??萍紕撔乱咳瞬膨寗?,人才隊伍要靠教育培養。教育、科技、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中有機統一。三個戰略,無論哪一個戰略都要求堅持教育、科技、人才系統觀念,都要求遵循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的基本邏輯,都要求統籌考慮、一體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發展,促進三者良性循環。

促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良性循環,需要三者間彼此支持,相互成就,既堅持主動,又做好傳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明顯地表現為相互成就的過程??萍及l展鍛煉出一大批先進人才,人才涌現有力推動了科學技術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教育又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增強了科技和人才的力量與活力,同時自身也獲得了新的發展。三者就像緊緊耦合在一起的齒輪,彼此帶動,又相互傳動,構成一套復雜的、精密的齒輪組。要想保證齒輪組順滑、高效地運轉,每一個方面都必須按照既定的、精密的、合理的設置,既自覺做好主動輪,又主動當好傳動輪。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教育發展要堅持高質量;同時,高質量的教育發展又為科技、人才、創新等各條筋絡源源不斷地泵入新血液。為達到國家關于科技自立自強、掌握發展主動權的要求,科技創新要瞄準高水平;同時,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又為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持續不斷地注入新動能。為滿足中國式現代化對德才兼備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人才培養要注重高標準;同時,高標準的人才培養又為教育發展和科技創新持續不斷地輸入新力量??傊?,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在教育、科技、人才系統整體中形成良好的互動共生關系,絕不能出現彼此脫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唯有如此,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實現有效聯動,才能形成強大合力,高質量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

(二)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雹邸读暯秸勚螄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第59 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把創新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將教育、科技、人才的力量和資源聚焦于“創新”,努力推動創新發展;強調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也是為了在系統聯動中切實增強創新能力。一是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總是跟蹤模仿,是沒有出路的?!雹僦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年,第39 頁。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原始創新最能反映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與水平。高質量實行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要做好基礎性的奠基工作,高度重視原始性專業基礎理論突破;又要做好國家層面的戰略引領,努力在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方面取得更多更有分量的創新成果。二是增強集成創新能力。創新永無止境,“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②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第47 頁。。集成創新是實現創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主要是圍繞某些具有較強技術關聯性和產業帶動性的重大戰略項目,加強創新要素和機制等各方面有效聯動,通過技術融合和系統集成,實現某些關鍵技術和重要領域的重大突破。三是增強開放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努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霸诮洕蚧钊氚l展的大背景下,創新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加快流動,各國經濟科技聯系更加緊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雹壑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第42—43 頁。因此,科技創新必須具有全球視野,必須堅持開放理念。要積極開展對外技術交流,深化國際合作,充分用好全球創新資源。

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是相互交織、彼此貫通的,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原始創新可能會在集成創新、開放創新的啟示之下獲得靈感、實現突破;集成創新的重點是技術集成和人才集成,其中少不了原始創新加持和開放創新助力;開放創新為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提供新原料、新視野、新啟發等。因此,要將三種創新模式看成一個有機聯系整體,要綜合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有效貫通,既重視原創,又善于集成,同時還堅持開放。

(三)堅持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④《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30 頁。,旨在強調充分激活企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的潛能和積極性,促進教育、科技、人才、資金等各種資源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體系化的創新生態。創新鏈是以源頭創新為起點,經歷實驗孵化、成果轉化,最終進入產業鏈,實現產業化商業化的全過程。產業鏈是以企業為中心,涵蓋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全過程,包括上中下游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資金鏈是企業維系正常生產經營運轉所需要的資金鏈條。人才鏈是產業發展各環節各方面所需要的高素質人力資源。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環環相扣。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才能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新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才能不斷為產業賦能,促進產業升級迭代,持續提升產業競爭力。產業鏈健全、高效,獲得高質量發展,又會反哺人才鏈和創新鏈,予其以豐厚回報,促其快速發展。資金鏈和人才鏈往往要圍繞創新鏈、產業鏈需求精準配置。資金鏈運轉穩健,為產業鏈穩定發展提供可靠保證。人才鏈牢固穩定,源源不斷地輸出人才、智力,為創新鏈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證。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鏈鏈融合,成為一個鏈環,形成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拉力。在這一鏈環中,任何兩個“鏈”發生斷裂,或者隨便哪一“鏈”出現問題,其結構就不堅固,鏈環拉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喪失。因此,只有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深度融合,才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應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企業既是產業載體和產業實施者,又是技術創新主體和科學研究主體,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應該在技術研發、科學探索、科技運用與轉化等方面擔負起使命,發揮好作用。一般來講,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我國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占領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就需要有一大批高質量科技型企業。因此,要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全鏈條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企業科技創新的自主權和積極性,推進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結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凡勝:三軍一人,勝”①陳曦譯注:《吳子 司馬法》,北京:中華書局,2018 年,第403 頁。?!叭娨蝗恕背龔娬{軍隊團結一心之外,還重點強調作戰力量和作戰要素的系統聯動??平膛d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如同“三軍”,共同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沒有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就會失去基礎;不能很好地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難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不到位,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就失去了其應有效能。缺失或者懈怠了其中任何一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就毫無實現可能。因此,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實現有效聯動。

三、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化建設

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必需,需要將三者融會貫通,推進一體化建設。

(一)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化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強國建設是基礎。沒有現代化的教育,就難以干成現代化的事業;實現不了教育強國目標,就不可能建成現代化強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已經刻不容緩,具有時代的和現實的緊迫性。從歷史方位來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越向前發展,就越對科技、人才和創新等產生更加迫切、更加密集的需求,因而也就亟須教育能夠源源不斷地輸出更多動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有強大的教育作為基礎支撐。從大國競爭來看,教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激烈競爭的領域,與教育緊密連接的人才、科技、創新力的競爭更是進入白熱化程度,教育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②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年,第50 頁。。從發展前景來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過度依靠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智力資源。而這必然要依賴強大的教育作為支撐,亟須教育輸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智力資源。我國教育雖然規模大、發展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但從總體而言,與發達國家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加快實現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轉變,是我國不斷提升綜合國力的當務之急。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科技強國建設是基石。目前,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變量。我們在肯定我國科學技術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在不少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還存在被“卡脖子”的問題,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這勢必會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和速度?!皼]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雹邸督瓭擅裎倪x》第1 卷,第428 頁。越是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越是需要強大科技實力作為基礎和支撐。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人才強國建設是關鍵。我國是人才大國,但還不是人才強國,高技能人才、世界級科技人才、前沿學科高端科技領軍人才還較為缺乏,現有人才隊伍質量和結構等還難以保證我國在世界主要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而且,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趨復雜,圍繞人才的戰略布局和爭奪戰空前激烈。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針對中國搞技術封鎖、政治孤立、輿論抹黑等,打壓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妄圖阻遏中國發展。針對中國收割高層次人才,便是其削弱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中國要穩穩站在世界強國第一方陣前列,就必須高效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均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階段性戰略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了總的戰略安排,明確“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0 頁。。其中,到2035 年,我國的發展目標里就包括了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像一套綜合題卷,加快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連同其他方面的“強國”要求,就如同綜合題卷當中的“必答題”,而絕非“選做題”,任何一道題完成不了或者完成得不好,都不會是完美答卷,都不能稱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因此,加快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密切聯系的一體化目標,需要協同推進。

(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化建設的關鍵在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中國的教育強國之路、科技強國之路、人才強國之路,要想走得快、走得穩、走得遠,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首先,黨的全面領導是教育、科技、人才事業始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根本保證?!皥猿贮h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57 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18 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④《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18 頁。。如果沒有黨的全面領導,沒有黨引領發展方向,中國式現代化及其進程中的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項事業就極易迷失正確方向,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目標就萬萬實現不了。所以,一體化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不斷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始終堅持把創新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要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聚天下英才于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包h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⑤《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17 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能確保教育、科技、人才事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黨的全面領導是一體化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的強大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爸袊厣鐣髁x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 卷,第16 頁。。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為一體化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供強大引領力。黨把握方向,保證我國教育、科技、人才事業始終在正確道路上前行,并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實現貫通融通、統籌發展;黨謀定大局,保證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與其他方面的強國建設有效銜接,精準對接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安排,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黨制定政策,有力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一體部署、密切配合,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黨促進改革,堅決破除一切體制機制弊端,積極創設系統完備、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有利于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黨優化配置各類資源,組織和凝聚各類人才,聚智協同創新,聚力攻堅克難,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為一體化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能。

(三)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化建設的重點是堅持政策舉措貫通融通

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化建設,需要努力實現其政策舉措的貫通融通、一體推進。一是政策舉措一體推進。要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謀劃,統一部署,形成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育各方面政策舉措有效互動、密切配合,促進其良性循環,協同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努力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科技現代化、人才現代化。二是改革措施一體推進。堅持教育、科技、人才系統觀念,全面協調一致推進改革措施,努力實現教育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科技評價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人才管理體制優化、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完善等有機銜接和貫通融合。三是基礎建設一體推進。各個方面均擁有堅實基礎并實現均衡發展,教育、科技、人才整個體系才能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因此,要一體化夯實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努力實現高質量教育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人才培養體系相互融通,堅持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國家、創新型國家、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等協同建設。四是精神文化建設一體推進。良好的精神文化和社會風尚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因此,要在社會上廣泛形成尊師重教社會風尚,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牢固樹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價值觀念。五是交流開放一體推進。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加強對外交流;科技發展要在自立自強的基礎上“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29 頁。;人才建設要“加強人才國際交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 卷,第30 頁。??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是緊密聯系、彼此支持、相互貫通的,我們需要在教育、科技、人才系統觀念的指導下,強化政策舉措的貫通融通,堅持一體化建設。

“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雹邸读暯街鬟x讀》第1 卷,第17 頁。正確認識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運行邏輯和規律,堅持教育、科技、人才系統觀念,堅持三者一體化建設、一體化推進,就一定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支撐。

猜你喜歡
強國現代化戰略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邊疆治理現代化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強國有我
秦晉爭霸
戰略
戰略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